2012吧 关注:1,626,595贴子:87,748,827

回复:求教一个数学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对y=x^2的求导过程中,同时出现无穷小之间的除法和加法。
根据上述分析,用于加法的和用于除法的,不应当使用同样的符号。使用同样的符号违背一致性原则。
当然也可以允许使用同样的符号,毕竟数学还是人的数学;如果允许的话,那么到底选择哪一个理解作为无穷小
的含义呢?
因为在加法中被舍去,所以只能选择更小的。也就是(1/(1+1/x))的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横着写看不出什么,写成
竖式,敏感的研究者就会发现,它是一种基本的连分式形式。而数学中的各种常见的常数,比如自然对数e,
根号2还有派,都具有非常规整的连分式形式。也就是说,这后面有些东西,是可以探索的。
而选择这个更小的,可以看到,这个表达式,不是一个直接写出的0。也就是说,它不是下一个周期开端的含义。
那么用熟悉的数学形式写出来是什么呢?
1/(1+1/x) = 1/Inf = 0
就是无穷大的倒数等于(这个)零,换句话说,无穷和它的倒数的这种0,同时被定义了。
而不要忘了它们得以定义的基础,是i的存在,也就是有限周期的必然性。
无限可以导出有限,而由有限导出的只能还是有限。所以这个平躺的8,不管它如何声称自己具有多么大的数量,
它是有限的。
地球到月亮的距离很远了,但相比较于银河系的直径,什么也不是。而天壤之别,比地月距离,还差了一大截。
而在千千万万个距离遥远的总星系中,银河系也只是一个点而已。


IP属地:海南116楼2018-02-18 15:19
回复
    回到微积分的问题:
    舍弃无穷小行不行?
    无穷小只是从有限性的网孔里面漏出去的,不是什么也没有的那些数量。
    严格来说,就不行。但正如“树林里的一棵树倒掉了,却没人知道,它倒掉了吗?”,也就因为这一点,它就行了。
    对于人的区别,就只是舍弃是否可以接受的问题。而为了化简整个运算过程,舍弃无穷小就被普遍接受了,意思是,如果不舍弃,也确实太麻烦。
    现代各个学科基本上都建立在数学的精确性基础上的。数学宣称,它有能力描述无限。
    而实质上,这就相当于有人宣称自己完美:它对于自己而言,真的如此,但仅仅对于自己而言。
    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点,你很自然的就会认为它所言不虚。你会认为建立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理论;实质上,
    你的墙上都是窟窿。这不是数学的错,这是你要求的不现实以及数学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共同造成的。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咱们站在“密不透风”的这个角度上理解:我们的物理定律,最终要用数学描述。
    数学以极限方式告知,你的物理定律的描述可以达到无限精度。而这个想法会不自觉的传递到物理理论之中,
    物理理论将要建立在无限精度之上,那么,你将会看到“完美的一切”:你认为你看到了一切,而绝大多数存在
    都从你网孔漏出去了。
    所以你要问的是,为什么可见的宇宙范围的所有质量加起来,占宇宙应当具有的质量的百分比那么小?
    所以才有所谓暗物质和暗能量的问题:你习惯于把问题细分,或者说,习惯于发现新大陆。你不习惯于
    认为美洲大陆和南极洲大陆底下的都是同一个地球。


    IP属地:海南117楼2018-02-18 15:29
    收起回复
      物理学要继续处理现实问题,就必须被现实问题“打脸”。
      所以非常精美的宏观定律在微观就失效了。
      你可能又习惯了:毕竟是宏观和微观嘛,失效很正常!
      但如果你较真,多大算宏观,多大算微观?
      物理学难道以你的宏观和微观观念为转移?就有效或者失效了?
      牛顿定律失效了,相对论在微观继续有效是因为什么?经典电磁学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
      或者说,失效意味着什么意思?
      如果你失败了又不知道为什么失败,你打算总是因为同一个问题失败么?
      一个人探索未知,未知无限而个体寿命有限,不学得尽可能的聪明点,一辈子都无所成将是必然结果。
      所以若你不会遇到这个问题,你应当意识到,你不是探索者。


      IP属地:海南118楼2018-02-18 15:39
      回复
        那些从网孔漏出去的无穷小,虽然在个别的过程中被忽视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
        但是终究会积累。积累就会有效果,从看不到,到看得到,甚至到无法阻止。
        这个不是大海里面一滴水的问题,而是一个不断向着大海里面添加一滴水的问题。
        古语说防微杜渐,但是说实话这也是防不了的。
        尽量尊重现代数学的方法,允许复平面尽可能的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观察者的Inf的程度。
        不能比这个更大了。观察者是人,人的Inf程度是多大,我也不知道。但是按照年龄的时间计算,
        上面已经给出了分析。从同尺度角度考虑,这个极限影响的范围,恐怕也就是人的一生这么长的时间。
        换句话说,一座大楼一百年之后应当考虑拆除;现实的情况,据我所知,只有25年。


        IP属地:海南119楼2018-02-18 15:47
        回复
          我们活在这个物理实相中,为了生存和发展,基本上没有选择,只能尽可能的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
          了解的越多,就越主动,也就是不被动:假如你了解地震到底为何发生,那么汶川地震是否可以预测?
          造成的伤害是否可以避免?
          不要对我说地震无法预测,要说的话,严格说,地震到目前为止无法预测。这个说法我能接受。
          这就意味着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而不是意味着推卸责任,说什么不可抗力。
          你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别人可能就捡一条命,而那一点,是不是就是无穷小?


          IP属地:海南120楼2018-02-18 15:54
          回复
            这些年在贴吧上就做了一件事情,写报告。就像这样。
            这个就是分析报告。
            什么叫分析呢?我的理解:就是把东西研磨碎了,或者像是庖丁解牛,把牛给拆了。
            在拆的过程中,了解牛的结构,和所有的组成部分。知道牛的这个结构是如何构造和运作的。
            分析就是解牛的手术刀。展示分析的过程,就是帮助他人了解牛这种动物的物理结构的过程。
            基本上分析可以用在各种东西上,可以是牛,可以是程序,可以是社会现象,人的心理,也可以是学科。
            对于手术刀的要求,首先是锋利。你得用比间隙更细微的东西,才能把牛(尽可能)无损伤的分开。
            而有一些东西,在更细微之处,手术刀不行,就上显微镜。显微镜不够就上电子显微镜。
            还有一些东西,比如社会现象和学科,电子显微镜毫无用处。对于这些抽象的存在,什么东西最好使呢?
            就是逻辑。
            逻辑的二元性具有最小的周期尺度是2,不能更小了。就像你可以用二进制表达一个数,你怎么用一进制表达它?
            而当你使用逻辑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的时候,就相当于用放大镜去看微观世界。没有放大镜怎么办?
            那就需要“你有一只足够大的眼睛”。
            注释:不完美的现实以及对完美的追求,工匠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还有一只足够大的眼睛。我发现我正在明白一些事情,至于是什么,老吧友一定能懂。


            IP属地:海南121楼2018-02-18 16:09
            回复
              也许,所有的工匠,最终都会走到这一点上来。共同的愿望使得他们结成一个组织就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虽然我个人非常反对组织这种东西:它往往徒有其表。
              无穷大和无穷小的问题基本上就讨论这些。简单说,就是那个你曾经认为的要多大有多大的无穷大,最后还是会在
              你无法继续要下去的时候(比如你死了)而终止。无穷小的那种和零无限接近的想法,也会在你测量不下去的时候
              达到极限。而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世界相比较的结果,恐怕连零都不是。那么你总是会发现新大陆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然而不断的发现新大陆,最终也有极限,那个极限就是,你意识到,那个过程可以停止,你要继续走下去。
              而这些将会发生在很远的未来,也许远远超过个体生命周期的若干倍。
              回到物理,无穷小下面那个极其庞大的世界,就这样显现出来了。你现在还会继续认为数数这种小孩子的游戏
              平淡无奇么?
              如果这么说还不明白,那么更明白的方式如下:这个世界的出口在哪里?在你能够达到的最小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极限之处。那之外就是这个世界之外的世界。或者说,那就是逃出牢房的方向。它不在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的任何方向上,它在你身上的每个原子,它的电子,质子中子等等,的里面。
              通过对数学无穷小现实能力的分析,找到了物理学无穷小的下限存在的根据。那个下限不是先前认为的无穷无尽,而是有限的,就像光速是有限的一样。而小于那个下限的世界,是无限世界中存在的绝大部分。
              有一个比喻虽然做不到,但你可以想像:把一个皮球,不撕破表面,把它的里面翻到外面来。原来你认为里面那个
              空间是有限的,很小的,外面的空间极其的大,而你住在外面的球皮上。而这个皮球翻过来之后,你其实住在有限
              空间的里面,外面这个曾经是里面的空间才是真正极其的大。是这种里外相反的关系,把你困在了里面:因为你认为你在外面,里面没有东西。而那些在里面的才真正活在更大的空间里,相比较而言,你生活的就是一个监狱。


              IP属地:海南122楼2018-02-18 16:27
              回复
                这就是分析的力量。
                若没有对数学能力极限的分析,我相信就是打破脑袋,也没法想到这种情况。
                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迹象能够给你任何启示。
                至于这个理解是怎么来的,单独用数学是不够的,单独用物理也不够。改进的复数理论加上改进的微积分理论加上改进的相对论(狭义和广义都有,广义只考虑原理,计算太复杂),就能做到。
                另外,这个比喻也不是我的发明,只是直到现在,我才真正读懂它的意思。
                我知道你还没有完全明白。不过没有关系,你早晚会明白。


                IP属地:海南123楼2018-02-18 16:33
                回复
                  下一次,我可能会讲自然对数底e和圆周率派,不对,是二分之派。


                  IP属地:海南124楼2018-02-18 16:38
                  回复
                    好贴,顶顶


                    来自手机贴吧125楼2018-02-18 16:56
                    回复
                      “让我就到这里结束”费马大定理终结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楼2018-02-18 17:01
                      回复
                        每次写帖子,就如同要褪一层皮,超级累。
                        不是要表述内容累,而是要面对未知的读者累:你不知道谁在读这个东西,你可以猜测,但是你能满足这种需求,
                        恐怕又正好否定了另一种需求;你站在这个角度上解释,恐怕正是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的人无法理解的。这个事情,
                        真的恐怕谁也没有办法。能做的就是用大白话,加上大家日常的生活经验,但就是这个也不行。有些人的生活经验是柴米油盐,另一些人则是香车美女。所以说,若恰好没有站在你的角度上给出解释,请见谅。
                        但相比较于完全不站在任何角度上,把公式放在这你自己去看,也许还能好一点。
                        因为公式,多看几次能够看出里面的关系,但是无论你怎么看,你都看不到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IP属地:海南127楼2018-02-19 20:16
                        回复
                          前面有吧友回复“是接近于0而不是0”,我知道那是极限的概念。
                          但当对于y=x^2求导的时候,你得到的是2x,而不是x+delta x ,是2x,就是让delta x等于0,而不是接近于0。
                          你写的东西表达你的意思,一个没有出现的项目,你不能说它“意味着趋近于没有出现”,你只能说它没有出现。
                          所以才引出了,在对y=x^2求导的过程中,除法和加法对于同样一个叫做无穷小,或者趋向于0的东西,做了不同的
                          处理,这样一个“值得仔细检查”的问题:而这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却没有办法在教给孩子的过程中自圆其说,所以
                          我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IP属地:海南128楼2018-02-19 20:20
                          回复
                            脱离历史谈论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会让人迷惑。
                            贴吧很小,但这么一个特殊的贴吧,也有它的特殊的历史。这个历史对于许多新吧友来说,恐怕是无法知晓的。
                            尤其是在很多帖子已经消失之后。
                            为了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我把那个缺失的历史,试着复原一下:若干年前,应该说快要十年了,那个时候大家谈论的内容是2012世界末日。对于这么一个世界级的事件,站在不用视角上的吧友显然也有非常多样的反应。
                            有期待,有恐惧,有迷茫,等等不可尽数。
                            其中有一种想法,也意味着很多人的生活现状:他们非常痛恨这个旧世界,希望新世界早点到来。这种期望使得
                            他们倾向于一种破罐破摔的态度,或者主动引发世界末日的行为。
                            实际上也正经有一段时间,这也是我的想法。但是经过很多的事情之后,觉得这个想法不妥。
                            所以当大家谈起这件事情来,我提出了一个建议:让这个世界继续,而用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而不是毁坏的方式
                            来改变这个世界。作为条件,我许下一个承诺,就是,既然我这么说,就从我自己开始,做我能做的事,实现这个
                            想法。
                            而我能做的,就是研究:研究明白什么是什么,是怎么回事。然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才能去改变;希望亲手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或者修改一个不太好的世界,总不能胡乱创造,胡乱改变,对吧?
                            而在这将近十年之后,很多当初我要研究的题目,已经获得解答。
                            那么我就应该回来,履行我的诺言。
                            所以才有这些:我把我知道的告诉给你,不一定正确,但比完全不知道要好一些。我把我使用的工具给你,
                            也不能保证你也能很顺手的使用,但是恐怕要比完全没有工具好一些。
                            这才是这些文字得以写出的合理性的基点。
                            对于不了解这个基本点的吧友,还有一些要说明:首先我不是教科书的编写者,你无需把我当回事,我不出书,
                            也不考试;你不看这些没有问题,你看了也不会如何;我不挑战任何理论,也不打算证明任何定理,也不想拿
                            什么国际奖项,也不需要和你进行学术水平的比赛。这些都不是我要的,对于我来说,也没有意义。我在履行我的
                            承诺,而这个承诺本来也没有和你达成,所以本质山我也并不欠你任何东西。所以请找好自己的位置,不要做让人
                            厌恶的事情。
                            这个意思实际上已经表达了多次,并不是今天第一次,而是十几年无数次。换了你是不是会觉得很累?
                            能理解就好了,所谓理解万岁。


                            IP属地:海南129楼2018-02-19 20:35
                            回复
                              说很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次要写东西,都要准备怎么写。
                              而这个组织语言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原因在于,文本的线性和意识的非线性本质非常难于调和。如果我同时能说十句话,那就好了。如果我可以把我脑袋里面的图像直接映射出来给你看,那就好了。但我都做不到。另外
                              也没有这个绘画的水平,因为很多东西实际上是动态过程,那就不是画,而是动画片了。不仅如此,文字表达方式
                              看似严格,但网孔(也就是漏洞)其实也很大,基本上任何一句话,你要是认真找毛病,一定有其不完备之处。
                              所以切莫执着于词句,请通过词句给出的框架,理解后面的图景或者过程。佛陀曾经用“手指月亮”来比喻:你不要看我的手指,你要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那个方向上在远处的月亮。
                              由于思维(也包括一定层次上的意识),基于神经系统而存在,神经系统的网络结构导致思维必定以网络结构构成。从彼此关联的网络结构到线性的语言结构的转换,可能丢失大量信息,或者为了尽量保持信息,需要调制和
                              编码。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情况:你有没有经历过,一个你熟悉的汉字,但是你仔细看的时候,你
                              突然发现你不认识它了。这就是一个表意符号,如果你把它拆开,会出现的效果。它的意思必须在上下文的(也就是它的所有偏旁部首,所有笔画)环境中才能存在。而你拆开它,这个环境就失去了。所以,请勿要截断特定章节,那样会使得特定章节无法被正确理解。(就像把一个霍夫曼编码的数据流,去掉它的概率表之后,它就成了随机数据,基本上没法恢复了)
                              还有,这种思考方式,需要大量的各种学科的知识,而且往往不区分学科,这对于习惯于特定学科学习的吧友来说,我认为是常识的东西,你可能从未听过。这也很正常。对于这种情况,你若需要,可以指出,我会给出相应的解释。


                              IP属地:海南130楼2018-02-19 20: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