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吧 关注:7,374贴子:79,471

回复:文字日记思考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影论##逆行人生# 这些戏份的视听效果也不是建树全无的存在,其中足够出挑并且可以说呼应了后面几段音画炸裂级别段落的就是城铁行进之时镜头的快速切换流转与主题电子乐鼓点如同开战前奏般的跳动响起。
而这样不长的一小段以及前后氛围之间所展示出来的赛博质感其实毫不夸张地说绝对能够算作是近年以至多年来影史级的赛博朋克真人体验。
因为严格说来很多成功的如《黑客帝国》那样的赛博朋克经典要是真的吹毛求疵挑毛病地意义验证的话,其对于赛博朋克的核心元素“高科技,低生活”的使用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浅尝辄止。相反的是像作为元祖的《银翼杀手》那样的纯正典范作品却经常迎来无法取得巨大成就的相对失败。
所以按这个角度看来逆人的“失败”无疑是更加印证了它正统赛博的身份,完成了戏内戏外的双重验证。
至于赛博朋克纯度越高越不容易商业成功的原因就是在于它的核心理念既是反商业的直指严酷现实。表面上类型元素的包装之下并未削弱了深刻反而加深了共鸣与扎根意识深处的可能。比起提供符合某些势力的情绪价值,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呼唤个体的民智,逆人的这份核心的钢筋铁骨铮铮傲骨才是这个赛博世界中最纯正的朋克精神。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77楼2024-10-20 19:14
回复
    #人影论##逆行人生# 或者换个角度从赛博朋克最强的娱乐属性部分来讨论,自《银翼杀手》到太空牛仔之间最为恒定不变的就是从视觉到听觉上电影的背景音乐属性。虽然像银翼那样兼备陪伴与投入双重打开方式,无论浅层浏览还是深度阅读都可以不失所望的效果是几乎无法复制的,但就算是太牛那样的只能略读不禁细看,实际上也是足以让无数人顶礼膜拜的有相当纯度的赛博体验了。
    而逆人的前半段无疑是太牛那样的只适合浅表欣赏无法在具体的细节上投入足够的情感。可后半段的巨大提升则是如同银翼一般的准确击中了何以为人的终极人性情感冲击点位。
    虽然这样的并非浑然天成式的突变体验让下意识中观感
    (确实以直觉来说逆人是不如银翼,但银翼自身的非文字的影像价值更高,重看的欲望又暂时更低,所以到底谁高谁低就暂且不去讨论了。不过如果真的像热烫超越了洛奇那样的话我想我也是会客观承认的,只是目前看来银翼高于洛奇而热烫又高于逆人,其中落差自然更大)
    的自然流畅润物无声打了折扣,可后半段情感力量的陡然拔升其实正是弥补了银翼缺乏爆发点的“不足”,把留白填上了色彩。
    也许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78楼2024-10-23 18:13
    回复
      #人影论##逆行人生# 无限的遐想空间所带来的诞生出无尽伟大作品的可能是确切的意向所无法取代的高山仰止高屋建瓴,但个体的价值就算不能超过群体的意义,二者同等的重要性却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
      呼唤个人觉醒的同时也相信群众的力量,这表现上看起来是有些过于天真理想主义的童话预言,可要是聚合两者的力量向上看,去寻求不知路在何方的变革之路的话,这最不敢去想的目标,也许就是要完成变革最重要的最初也是最后的动力。
      而这份天上星辰化为燎原之火的天启地开之力,自然是无人敢提又自在人心的黑暗中的光亮。
      至于深入到前半段的具体细节部分,除了赛博感的足够铺陈之外,大量仅停留在情节上却足以戳中痛点的处理是不少好评怎样夸奖也都不算太没有根据的言之有物。
      这其中最堪称扎心的戏份自然是丢失的活鱼的摔倒和笑不出来的验证。必须承认我是没有准确记住这两个点的先后顺序与因果关系,但在情感把两者合而为一的认知其实是我的一种主动选择。
      因为这两点的直接戏剧效果和隐喻意味都是全片最强的,不以情感冲击力来评判的话,它们就是解读空间最大的“最高价值”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79楼2024-10-24 18:37
      回复
        #断日记# 又是隔了那么许久的间隔,但还是觉得太多的千言万语的话都在要落到具体之前变成了不知从何谈起。撕裂筋肉骨骼的剧痛和原本习惯平衡也许要被完全改变的恐惧很难说是哪个更难承受,可相同的是二者无法形容的可怕冲击力都是以我目前的能力做不到完整的重复再现的。
        也或者换个角度来说痛苦到底有多重要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比起当时的感受,之后的决定才是更为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东西。感觉不该被忽视,越过了感觉的理性冷静的处理方式才是应该值得被记录与传播的。
        实际上这所有承受不起的“预料”之外原本全是在曾经的预计之中的。就像在评论热烫、我活和逆人时不断提起的那些感悟,一次次以为过不去了的难关一山还比一山高地出现了的时候,除了利用着本能突破着自我摸索出只属于自己的道路以外,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所以所有那些对具体细节缺失的苛责似乎只有在经历了这样的真正冲击后,才会理解模糊可能是更加切实可行的意义。谁也不能代替的切身剌肉、流血流泪的必经之路。
        而无论遇到多么毁灭的需要推倒重来的打击,人总是会希望以恢复原有的秩序来证明自己的依然正常。就算明知道有些东西就是彻底回不去了,哪怕仅留下努力刮擦的痕迹也是一种铭记。何况穷途未必不是出路,不过对下坠永远要警惕沉迷。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80楼2024-11-14 17:21
        回复
          #人影论##逆行人生##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其中首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正好相反的鱼的意向是不言而喻的明显。明明正常行进的人生轨迹中突然就被突如其来的无常夺走了一切,这是万事万物几乎无解的永恒混沌中的不确定。
          确实以某种过度解读的方式来说此刻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全片的结局,甚至那个看着鱼挣扎着跳回了水里的瞬间的释然感,可以说的确是有种视死如归式的解脱的平静。
          可如果就在这里作终结的话,不失为是反应现实残酷的同时,更进一步挖掘人物情感共鸣的引发更多思考就无法成为可能。也许只作为一篇报道檄文这只言片语精准点题便已经是无可挑剔的了,但在文本与影像的叠加空间之下,这点到为止的表达就显得有点浅尝辄止的不够深入了。
          不过这不是说在现实层面的停留就等于是没有意义的浅薄肤浅。以另一部完全值得与逆人对照而观的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来说,从情感上它并不具备那么大的冲击力,更漫长的时长之下表达的是更多的事无巨细的现实压力对角色不断的冷漠刮擦。而最后的无言的结局更是会让不少观众给出看了个“和稀泥”的愤怒差评。
          可实际上无论是由剧情渗透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82楼2024-11-15 13:07
          回复
            #人影论##逆行人生##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其中首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正好相反的鱼的意向是不言而喻的明显。明明正常行进的人生轨迹中突然就被突如其来的无常夺走了一切,这是万事万物几乎无解的永恒混沌中的不确定。
            确实以某种过度解读的方式来说此刻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全片的结局,甚至那个看着鱼挣扎着跳回了水里的瞬间的释然感,可以说的确是有种视死如归式的解脱的平静。
            可如果就在这里作终结的话,不失为是反应现实残酷的同时,更进一步挖掘人物情感共鸣的引发更多思考就无法成为可能。也许只作为一篇报道檄文这只言片语精准点题便已经是无可挑剔的了,但在文本与影像的叠加空间之下,这点到为止的表达就显得有点浅尝辄止的不够深入了。
            不过这不是说在现实层面的停留就等于是没有意义的浅薄肤浅。以另一部完全值得与逆人对照而观的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来说,从情感上它并不具备那么大的冲击力,更漫长的时长之下表达的是更多的事无巨细的现实压力对角色不断的冷漠刮擦。而最后的无言的结局更是会让不少观众给出看了个“和稀泥”的愤怒差评。
            可实际上无论是由剧情渗透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83楼2024-11-15 13:08
            回复
              #人影论##逆行人生##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出的无边重压还是虽然近乎零度却极度富含影像技巧的高明处理,都是主动选择了没有靠近更大众情绪价值共鸣的刻意文艺化倾向。
              在这种选择之下全片的目的就不是答案而在于探寻的过程。所以那些不断拉扯,往返于建立和拆除角色性格和底线边界的互相“伤害”之间,以一镜到底的眼看着撞击发生的无力转向为开始,直到满口鲜血淋漓的如同食人或拔牙般的痛楚和同样长镜之下情绪炸裂又指向内心虚无的疯狂舞动,所表达出的都是极致类型手法却全部扎根现实生活的残酷表达。
              于是镜面空间中的迷茫和最后高楼之内的远望,自然是另一种极致的甚至比逆人还更接近于银翼的赛博朋克。那“没头没尾”的戛然而止与只有过程没有结果的永恒追问,是相同的暗夜里无法点亮天空的斑驳流光。
              这种对现实忠实再现在看似零度的情况下其实已经饱含了足够温度及角度的做法,自然已经是无可指摘并且获得任何赞许都毫不过誉的体现了。就算它确实是让人难以多次重复观看或事无巨细不断回味分析的不够“伟大”的仅仅优秀作品,但这样“同义词”“正发生”式的远超檄文直抵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84楼2024-11-16 14:47
              回复
                #人影论##逆行人生##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出的无边重压还是虽然近乎零度却极度富含影像技巧的高明处理,都是主动选择了没有靠近更大众情绪价值共鸣的刻意文艺化倾向。
                在这种选择之下全片的目的就不是答案而在于探寻的过程。所以那些不断拉扯,往返于建立和拆除角色性格和底线边界的互相“伤害”之间,以一镜到底的眼看着撞击发生的无力转向为开始,直到满口鲜血淋漓的如同食人或拔牙般的痛楚和同样长镜之下情绪炸裂又指向内心虚无的疯狂舞动,所表达出的都是极致类型手法却全部扎根现实生活的残酷表达。
                于是镜面空间中的迷茫和最后高楼之内的远望,自然是另一种极致的甚至比逆人还更接近于银翼的赛博朋克。那“没头没尾”的戛然而止与只有过程没有结果的永恒追问,是相同的暗夜里无法点亮天空的斑驳流光。
                这种对现实忠实再现在看似零度的情况下其实已经饱含了足够温度及角度的做法,自然已经是无可指摘并且获得任何赞许都毫不过誉的体现了。就算它确实是让人难以多次重复观看或事无巨细不断回味分析的不够“伟大”的仅仅优秀作品,但这样“同义词”“正发生”式的远超檄文直抵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85楼2024-11-16 14:47
                回复
                  #人影论##逆行人生##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人文呈现无疑是应该被列入终需一看行列的人所共知的典范之作。
                  又或者换个角度来说又天所补足的正是如果在“死鱼复生”处结束的逆人。它就是没有了任何之后更复杂繁复也稍微高于了“现实”层次的“逆行人死”。这种被锤死的板上钉钉的决绝不只是对于“死鱼”结局的半程拓宽为无尽的延长,它背后所导向的对于终极悲剧的无限恐惧,其实同样是逆人其后无数次欲言又止,在留白处浓墨重彩的最直插心肺的莫大的催泪的悲伤。
                  而回到逆人来说在经历了这个最现实的失败的死结过后,紧接着受到了最多赞誉的最戏剧化的“笑脸验证”,则是既如同许多人所说的是终结了前半段的“现实主义”又在精巧的编排下开启了即将飞升的现实理想主义。
                  确实看到那一次次笑得比哭还“难看”的根本笑不出来的疲惫已经化为了皱纹伤痕的强挤出的“哭容”时,相信没有人不会被那种巨大的悲凉与嘲讽感所动容。
                  这种苦涩到极致的属于“丑角自嘲”式的悲凉,根源自是来源于喜剧里最深处的“喜极而悲”,但比起遵从喜剧的类型规律,和热烫的最后一点还是落在喜剧只是已经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86楼2024-11-17 16:24
                  回复
                    #人影论##逆行人生# 彻底升华到了更高的一种至臻至纯超越了类型的至高点不同,逆人最接近的赛博属性的本身就是天然与喜剧融合度最低的题材。所以这“以喜为悲”的对喜剧类型运用得最好的一招,恰恰是在最靠近近的一瞬间用最大力量远离了类型的体验。
                    不过同时严格说来“笑脸验证”的本身在部分真实的情况下或许就存在着一定的过于刻意戏剧化“嫌疑”。可那种由戏内到戏外既自恰又自反的微妙如程序乱码或游戏过载开挂般的复杂感觉,却正是赛博巅峰《黑客帝国》所带来的最核心的心灵震撼。
                    于是这个表面上最现实的哭点不只是不能作为一个终结点——相比之下“死鱼”的部分更像阶段上的节点——更是实际上正如黑客帝国的中段枪战那样的关键的起点。这段下行的混乱完全可以视作是后面堪称狂乱中觉醒与崛起的必要的预演和铺垫。
                    微妙的不合理之中必然蕴藏着无数的危险,但既然波动的空间是不确定的存在,那么顺势而为或逆流而上的创造出不可思议的行动结果,就是有可能会实现触手可及的奇迹。开始相信,无论是在多么至暗的绝望之中,这是任何英雄得以诞生的最初始的关键。
                    从尼奥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87楼2024-11-18 10:53
                    回复
                      #人影论# #逆行人生# 面对无法取胜的一战到乐莹登上必败的舞台,这种向死而生的态度是相通的英雄主义的决心。可逆人不同的点则是在于比起那些一咬牙一跺脚的把自己推向没有退路的决战时刻,逆人的问题既是生活本身的困局其实是一种更为普遍的难以具体发力的并非是非此即彼的更不好对付的软刀子。
                      当然如此看来黑客、热烫、逆人的主角面对问题的难度排序或者恰好和整体的质量相反,黑客的“别无选择”比热烫的“再活一次”更容易作出决断,逆人的“该怎样活”则是复杂到任何选择都不算错的终极迷茫。无论怎样都能活下去的人生里仍然保持向上挑战的力量与勇气,这才是平凡中最了不起的拔地而起的升华了自己。
                      不过在哪里结束都可以的多层次解读的褶皱空间其实是不那么彻底贴合逆人的,因为不像热烫的聚焦个人转变的每一层蜕变都是同等重要的全都是曾经和未来的自己,提前剧透来说同样的不停导向的“伟大的失败”结果之下,热烫的逆流而上与逆人的顺流而下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截然相反。
                      不是说顺势而为就等于是不反抗不反思的只能徘徊在“下游人生”的向下流动,只是在适应世界变化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88楼2024-11-19 13:43
                      回复
                        #人影论##逆行人生# 的同时对自我的不断改造看似是被动的被改变,其实却是在客观现实没那么多能够主动的条件之下最切实有效的身处地位的最小单位的不屈与反击。
                        毕竟太多的大多数的时候人生的不如意就是一波接一波地让人迎接不暇的难以适应的不停来袭的,如何在这样既不够要人命的又时刻威压不熄的困局之中找到自己的破局之路,是每个活在这不完美的世界上的人都需要去追寻去探索乃至要无穷无尽地钻研与调整的命题。
                        而如何在甚至是屈辱的低头中找到那能让自己燃烧起来力量和方法,这就是像热烫的脱胎换骨一样无法百分百具体到每个人身上都能确实应用的做不到绝对精准,剧情本身的刻意与自洽是无可指摘的更重要因素。
                        至于在这样刻意之中很少人提及的却是我认为真正最现实最残酷的中位点。其中的第一点就是毫无疑问绝对是对尊严最直接践踏伤害的那个强迫道歉。
                        如果说之前的刁难与恶意都还是情有可原的没有那么“过分”的话,这个几乎于羞辱的无妄之灾就算由于某种双方都是恼羞成怒的事出有因,其恶劣程度仍然是不会被减弱分毫的人所不容。
                        不管这是否是有些太过折磨角色的过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89楼2024-11-20 16:59
                        回复
                          https://tieba.baidu.com/p/9371012198?&share=9105&fr=sharewise&is_video=false&unique=2B43EE51126CA704ECE29E0E09297568&st=1735829423&client_type=1&client_version=12.75.1.0&sfc=copy&share_from=post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90楼2025-01-02 22:51
                          回复
                            #年记# #一年之记# #热辣滚烫# #逆行人生# 有些东西被不断深入强化着,也有些东西在看似重复的过程里需要不停作出几乎颠覆性的调整。这一切可以说是一如既往,但没有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恢复如初,每一次的和解决的办法都是新的体验,其中也许旧有的经验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可如果不做好承接不住的失控的准备,就一定会在落差里掉进无能为力的空虚深渊。
                            其实我仍然是在回避着具体的细节上来面对自己的处境,实际上不管多么不愿去谈论,实质的转变已经发生了便无法被抹去或否定。
                            虽然很难说我是多么自主的完成了这巨大的转变,但确实困难已经是以一种不那么“坏”的方式很大程度在预定范围之内安全的发生了,只是把自己打断打碎再重新连接塑造起来的过程像是细胞与原子之间的夸克深渊,越是细微角度的观察越会发现其间鸿沟天堑般的难以逾越。
                            太过负面绝望的表达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更为黑暗的低谷时刻是的确存在的,可通过文字或至少是以我的叙述来忠实呈现出当时的感受似乎是做不到的。因为正像从这一年里前所未有从没想过会贯穿了我自己生活的两部作品《热辣滚烫》和《逆行人生》体会到的最浅显的道理一样,#年记##一年之记##热辣滚烫##逆行人生# “没有什么能代替切身体会,所以艺术必然要高于而不能等于生活”的体验是就算称不上艺术的距离自己最近的第一手的文字也无法无法突破的天然屏障。
                            而也许这种屏障的存在恰恰是一种保护机制,它可以避免对痛苦的再现变成真实的再度深陷其中经受磨难的二次伤害。只有在安全距离与隔阂保护之下的观察,才能获得科学精准的研究结论。
                            并且另一方面来说能完成文字的状态就必然是一个可以行动的“相对高位”,哪怕后面的更难的问题更大的恐惧更重的挫败都是前途未卜的危机四伏,可更长的稳定状态是无论如何都应该要保持下来的之后一切行动的得以成行的前提。
                            至于形成这种稳定的关键大概无非就是继续降低着对很多事物的具体要求。可能以原本的更高的要求来说,热辣与逆人甚至是不会进入到那么重要的“年度之作”乃至“人生之作”的行列的,但以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许多曾经以为无比重要的东西,并对其进行祛魅以致丢弃的“自我更新”,反倒是提高了某些要求的“自相矛盾”。
                            实际上在“矛盾”中完成对“自洽”的拆解,重新定义“可接受”的范围
                            #年记##一年之记##断日记# 没想到还是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就不得不再次中断原本的坚持,不过也可能这种坚持本身就是无意义的形式主义,真正阻碍我的从来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困难的高山大川,正是在细节上无数的无谓坚持与软弱回避让我一次又一次错失和浪费了本来牢牢抓住的机会。而最令人无法忍受的其实就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的各种问题,并且为了弥补掩盖它们接二连三的犯错更是无底深渊般的永无止境。
                            所以没有什么能力挽狂澜完美解决一切的最好的办法,就这么承认现在的无能以及过去的愚蠢,不管不顾的作出每一个决定,似乎就是唯一的方法了。更坏的结果和更错的选择是不可能杜绝的无处不在的可能,只有携带着这无穷无尽的不满与痛苦继续行动下去,才是负重前行的最艰难的正路。
                            而那些对要求不断的降级和忍耐力的 无尽提升,都是为了能磨平一些困难的棱角或自身的敏感,好能多吞下消化一点这些原本无法触碰的坚硬之物。
                            但无论多痛苦,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感受能力是依然不该丢失的本心。哪怕这多出的一点疼都会使我像现在这样加重迷茫与迟钝的疲惫不堪,可保有可供修改的心#年记##一年之记##电影市场##电影票房##逆行人生##热辣滚烫# 有不甘是推动许多变革所必需的最初与最强的根源动力。
                            至于真的要直戳了当匆匆作结的说出那些早就该表达的观点的话,那便是个人的大概还是无形中在与社会和世界同频的。
                            要说非要选出一个印象最深的新知道的词汇,首先想到的就是消费降级。并且比起“消费”,“降级”才是最核心的关键。对于前者,明确了某些必然的代价令我意识到了自己必然的浪费是很重要的“知己之罪”,但后者更广泛的意义指向是某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时必须要具备的生活态度。
                            首先如果以最容易谈论的我最擅长的离自己最远的影视方面来说,看似票房大减的这一年,却反倒出现了《热辣滚烫》与《逆行人生》这样影史级别的极致动人作品,同时在略逊一筹的等级之下还有《祝你幸福》(这部也许是值得单独好好讨论,或者至少在我心中它是应该和好东西的预期地位作一个对调,是称得上“苦日子”的现实痛感力作)和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这样的在其它年度已经可称的优秀之作。
                            甚至在毁誉参半或不为大众所接受的偏科“邪典”类作品里也有像异人之下、749这样实际上非常值得赞许的把某一部分做到了突破极限水平的“一鸣惊人”“特立独行”的有价值的“残次品”。
                            而这样看起来萎缩暗地里蓬勃的状态,正是像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91楼2025-01-02 23:05
                            回复
                              #年记##一年之记##电影市场##热辣滚烫##逆行人生# 真故研究公号的年度影市盘点标题中关键的“减重与缩水”关系一样,那些消失的东西看似是血肉筋骨实质上也许仅仅是水分脂肪。去除它们的过程可能是巨大的撕裂的痛苦,没了它们谁也不能保证此后就会一帆风顺,但打断击碎然后拼凑重铸是这场变革手术中绝不能少的必经之路。
                              至于这撇去浮沫的过程里最难受还是对过去价值的全面否定,像热烫里那么高级的不否定过去的自己只是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交替,是我目前都很难想象如何去做到的。但的确和平解放是唯一能让变革真正的方法,于是承认伤害与失败的存在,找到一种在更恶劣条件之下降级生存的方式,就成了前进下去的仅剩的方向。
                              可这不等于说是没有了任何追求,在不期待“祸兮福所依”不美化苦难加重现实落差的同时,仍然相信“生命会找到出路”,能脱胎换骨让之前的自己显得像个傻子一样的完美答案依然存在,同样是会让一切好起来的不该放弃的正确信仰。
                              可能很多泡沫的破灭在原来是一种幻灭式的“降维打击”,但现在换个心态来看的话,了不起的人和事在某些时候也是那么脆弱不堪,那如此卑微的我也不一定就是一无是处。那些大胆的想法虽然在小心的求证后会折损大半所剩无几,不过就用这星星之火去点燃那通天彻地的烟火,未尝不是一种极度低洼下的希望与热血。
                              而那些还是写不出的东西,也许在一次又一次延期的“后半段”还是能完成的,一开始是垃圾的东西大概率之后仍是垃圾,可味道奇怪的东西在修改调整之后说不定比平庸的“经典”更有意义和价值。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92楼2025-01-03 18: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