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记# #一年之记# #热辣滚烫# #逆行人生# 有些东西被不断深入强化着,也有些东西在看似重复的过程里需要不停作出几乎颠覆性的调整。这一切可以说是一如既往,但没有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恢复如初,每一次的和解决的办法都是新的体验,其中也许旧有的经验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可如果不做好承接不住的失控的准备,就一定会在落差里掉进无能为力的空虚深渊。
其实我仍然是在回避着具体的细节上来面对自己的处境,实际上不管多么不愿去谈论,实质的转变已经发生了便无法被抹去或否定。
虽然很难说我是多么自主的完成了这巨大的转变,但确实困难已经是以一种不那么“坏”的方式很大程度在预定范围之内安全的发生了,只是把自己打断打碎再重新连接塑造起来的过程像是细胞与原子之间的夸克深渊,越是细微角度的观察越会发现其间鸿沟天堑般的难以逾越。
太过负面绝望的表达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更为黑暗的低谷时刻是的确存在的,可通过文字或至少是以我的叙述来忠实呈现出当时的感受似乎是做不到的。因为正像从这一年里前所未有从没想过会贯穿了我自己生活的两部作品《热辣滚烫》和《逆行人生》体会到的最浅显的道理一样,
#年记##一年之记##热辣滚烫##逆行人生# “没有什么能代替切身体会,所以艺术必然要高于而不能等于生活”的体验是就算称不上艺术的距离自己最近的第一手的文字也无法无法突破的天然屏障。
而也许这种屏障的存在恰恰是一种保护机制,它可以避免对痛苦的再现变成真实的再度深陷其中经受磨难的二次伤害。只有在安全距离与隔阂保护之下的观察,才能获得科学精准的研究结论。
并且另一方面来说能完成文字的状态就必然是一个可以行动的“相对高位”,哪怕后面的更难的问题更大的恐惧更重的挫败都是前途未卜的危机四伏,可更长的稳定状态是无论如何都应该要保持下来的之后一切行动的得以成行的前提。
至于形成这种稳定的关键大概无非就是继续降低着对很多事物的具体要求。可能以原本的更高的要求来说,热辣与逆人甚至是不会进入到那么重要的“年度之作”乃至“人生之作”的行列的,但以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许多曾经以为无比重要的东西,并对其进行祛魅以致丢弃的“自我更新”,反倒是提高了某些要求的“自相矛盾”。
实际上在“矛盾”中完成对“自洽”的拆解,重新定义“可接受”的范围
#年记##一年之记##断日记# 没想到还是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就不得不再次中断原本的坚持,不过也可能这种坚持本身就是无意义的形式主义,真正阻碍我的从来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困难的高山大川,正是在细节上无数的无谓坚持与软弱回避让我一次又一次错失和浪费了本来牢牢抓住的机会。而最令人无法忍受的其实就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的各种问题,并且为了弥补掩盖它们接二连三的犯错更是无底深渊般的永无止境。
所以没有什么能力挽狂澜完美解决一切的最好的办法,就这么承认现在的无能以及过去的愚蠢,不管不顾的作出每一个决定,似乎就是唯一的方法了。更坏的结果和更错的选择是不可能杜绝的无处不在的可能,只有携带着这无穷无尽的不满与痛苦继续行动下去,才是负重前行的最艰难的正路。
而那些对要求不断的降级和忍耐力的 无尽提升,都是为了能磨平一些困难的棱角或自身的敏感,好能多吞下消化一点这些原本无法触碰的坚硬之物。
但无论多痛苦,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感受能力是依然不该丢失的本心。哪怕这多出的一点疼都会使我像现在这样加重迷茫与迟钝的疲惫不堪,可保有可供修改的心
#年记##一年之记##电影市场##电影票房#
#逆行人生##热辣滚烫# 有不甘是推动许多变革所必需的最初与最强的根源动力。
至于真的要直戳了当匆匆作结的说出那些早就该表达的观点的话,那便是个人的大概还是无形中在与社会和世界同频的。
要说非要选出一个印象最深的新知道的词汇,首先想到的就是消费降级。并且比起“消费”,“降级”才是最核心的关键。对于前者,明确了某些必然的代价令我意识到了自己必然的浪费是很重要的“知己之罪”,但后者更广泛的意义指向是某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时必须要具备的生活态度。
首先如果以最容易谈论的我最擅长的离自己最远的影视方面来说,看似票房大减的这一年,却反倒出现了《热辣滚烫》与《逆行人生》这样影史级别的极致动人作品,同时在略逊一筹的等级之下还有《祝你幸福》(这部也许是值得单独好好讨论,或者至少在我心中它是应该和好东西的预期地位作一个对调,是称得上“苦日子”的现实痛感力作)和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这样的在其它年度已经可称的优秀之作。
甚至在毁誉参半或不为大众所接受的偏科“邪典”类作品里也有像异人之下、749这样实际上非常值得赞许的把某一部分做到了突破极限水平的“一鸣惊人”“特立独行”的有价值的“残次品”。
而这样看起来萎缩暗地里蓬勃的状态,正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