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679贴子:6,157,040

回复:【书痴】自己的读书记录,书评+摘抄+书讯,愿意结交每一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2楼2018-04-24 17:02
收起回复
    来看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3楼2018-04-24 23:38
    收起回复


      1154楼2018-04-26 00:28
      回复
        【书评76】
        《知日.日本禅》
        本尼迪克特曾经把日本人的性格比喻成菊与刀,现在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下一直纳闷本尼迪克特一位从来没有去过日本的人,为了战时需要去研究日本(说研究都抬举她了),写出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竟然几十年过去依然霸占日本文化类书的畅销榜,我觉得很不可思议。用这么一本经不起推敲而且过气的书去认识日本,国人也太洒脱了。
        我觉得用菊与刀,都不如使用“禅”这个词来概括。禅宗源于释迦牟尼菩提树下坐禅49天顿悟,传到中国时的达摩面壁已经是第28代的事情了。而传入日本更是宋代之后的事情,比如临济禅的开山荣西(1199年)、曹洞禅的开山道元(1227年)、黄檗禅的开山隐元禅师本身就是中国人,后来东渡日本于1654年开山。那么为什么现在世界上一说到禅,首先想到的是学生日本呢。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日本传统文化保护的好,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常生活已经融入禅的元素了。举个例子,现在你提到所有的日本艺术,都跟禅有关系,茶道的“和敬清寂”,“茶禅一味”、花道本身的起源就是日本佛教中的仪式—佛前供花,最早的花道被称为“池坊”,名字源于室町时代京都居住在六角堂池畔的僧侣朝夕佛前供花。剑道中的“刀出鞘,禅入心”,宫本武藏的“剑禅如一”,日本剑客都是一击定胜负,没听说过中国武侠小说式大战三天三夜。一击仿佛也有南宗禅的顿悟味道。俳句中的禅味就更有名了,蛙跃古池,樱花过眼哪一个不是禅。“俳圣”松尾芭蕉的一则公案,据说有一天佛顶和尚去拜访芭蕉,和尚问他“最近如何度日?”芭蕉回到“雨过青苔润。”然后和尚又问“青苔未生之前,佛法如何?”回答“青蛙跳水声”。原来禅就隐藏在雨、青苔、青蛙跳水声里。还有日本庭园的枯山水,建筑、甚至料理等等。都与禅息息相关。所以我说了解日本,从禅入手是个非常好的角度。《知日.日本禅》是知日系列较早的一期,而现在知日每期的选题越来越小,其实这和做学问一样,由博入约。现在宏观广阔的视角下了解一种文化,然后再去深入挖掘。如果你对禅宗感兴趣,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IP属地:辽宁1155楼2018-04-27 19:18
        回复(2)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6楼2018-04-27 19:22
          收起回复
            楼主有群号吗


            1157楼2018-04-28 08:46
            收起回复
              请问可以麻烦楼主给我推荐一些书看吗?我高一,平时不怎么看书,现在想看却不知道看什么书😂,个人比较喜欢历史,心理学的,买过史记,现在想看一点有助于提高文笔的书,可不可以请楼主大神帮忙推荐几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8楼2018-04-28 17:32
              收起回复
                最近想读一些关于女权的书籍呢,除去《第二性》,水瓶还知道别的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9楼2018-04-28 20:28
                收起回复
                  柳田国男的书你看吗?


                  IP属地:江西1160楼2018-04-29 08:33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161楼2018-04-30 08:59
                    收起回复
                      五一快乐,我的私人吧送上五一祝福。五一书友们忙些什么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2楼2018-05-01 01:23
                      收起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3楼2018-05-01 23:48
                        收起回复
                          楼主还在继续啊哈哈哈哈哈有毅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4楼2018-05-01 23:48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5楼2018-05-02 11:48
                            收起回复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Ⅰ》摘抄
                              卡波蒂:我总是会有幻觉,认为故事的开端、中间和结尾,整出戏都在我脑海里同时上演——我好想能在霎那之间都看到。可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在写作的过程中,无数意外频繁发生。
                              亨利·米勒:我说了,一个作家,是一个长触角的人。要是他真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他会非常谦卑。他会意识到,自己是被某种才能附体的人,命中注定要用这种才能为他人服务。他没什么可以得意的,他的名字一文不值,他的自我就是零,他就是一架乐器,这样的乐器还排了好长一列。
                              亨利·米勒:我碰到过奥威尔两三次,每次都是他来巴黎的时候。他不算是我的朋友,只是点头之交,不过我疯狂地喜欢他那本书《巴黎伦敦落魄记》,我觉得那是部经典。我现在还是这么认为,那是他最好的书。虽然他某种程度上诗歌很不错的家伙,我指奥威尔,可说到底,我还是觉得他有点蠢。他像很多英国人一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且,在我看来,是一个愚蠢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有原则的人,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有原则的人让我觉得无趣。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新闻中只要有一个事实是假的便损害整个作品。相比之下,在虚构中,只要有一个事实是真的便赋予整个作品以合法性。 如果你说有一群大象在天上飞,人们是不会相信你的;但如果你说有四百二十五头大象在天上飞,人们大概会相信你。《百年孤独》满是这一类东西,那正好是我祖母所使用的技巧。 在描述奇幻的事件时,用精细的细节赋予其现实感。
                              米兰·昆德拉:主题是边界,事物越界便失去本身的意义。我们的生活在最接近那边界的地方展开,我们随时都冒着穿越它的危险。
                              纳博科夫:“错,不是我深感亨伯特·亨伯特与洛丽塔的关系不道德;是亨伯特自己。他在乎,我不在乎。” ”我笔下的人物是清一色的奴隶。“ “没人能决定我到底是个中年美国作家,还是一个老俄国作家——还是一个没有年纪的国际怪胎。”
                              杰克凯鲁亚克:我整个青年时代都荒废在慢条斯理地修改、没完没了地重复猜测和删除上,最后搞得我一天只能写一句话,而这句话没有任何感情。***,艺术中,我喜爱的是感情,不是匠气,或者是隐藏感情。歌德的预言是,西方未来的文学在本质上将会是忏悔性的。写作至少是一种沉默的冥想,尽管你在以每小时一百英里的高速飞驰......异象是不会出现在这种疯狂愚蠢、狂喊乱叫、乱挤乱推中的;只有在沉默和冥想中,才能看到异象。


                              IP属地:辽宁1166楼2018-05-03 23: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