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ione吧 关注:32,798贴子:571,227

回复:中国之不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他认为大荒经与海内经,海外经,都是在描述洛阳盆地周边,但是洛阳盆地无海,但是我生活在四川盆地,非要在盆地中找海的描述,也只有大洪水,不错还是绕不过大禹治水。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15楼2020-07-10 20:06
回复
    大荒经中多描述四周环境,而无中心地带,那个阿婆主认为这正是因为黄河多泛滥,每次都会水淹洛阳盆地,中心就只有洪水,而当洪水退后盆地变为了荒地,从天文,地理这种大环境去推测山海经,我无法反驳。关于大荒经中他对人与神,我还没看,我也看了一遍还不理解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16楼2020-07-10 20:17
    回复
      我不禁想起,听人说有些农民不想买日历,不看日子,还能正常的耕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17楼2020-07-10 20:25
      收起回复
        元就,不申请下吧主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19楼2020-07-11 08:54
        收起回复
          能说说九天玄女,毕竟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女仙吗???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20楼2020-07-11 11:57
          收起回复
            楼主,紫薇帝君能不能讲一下,为什么祂既是星神又是冥神???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21楼2020-07-11 12:06
            收起回复
              能不能说一下端午节,端午节似乎与龙,天文历法有着深厚联系,我开始怀疑端午节真的是为了怀念屈原吗?,求解惑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22楼2020-07-11 16:33
              收起回复
                楼主,讲讲泰山府君或伏羲呗,我听说好多神的原型都来自他们。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23楼2020-07-14 16:37
                收起回复
                  请问一下泰山奶奶这个信仰是个什么来头?与泰山府君有关系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24楼2020-07-17 00:17
                  收起回复
                    说到龙,就能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对待妖怪,我们也是双标的。比如,你何时见过龙妖,龙精?
                    那龙也没有坏的呢,有,明清小说直接就说孽龙、恶龙。但再孽、再恶,他们也不是妖怪。但明清能出现这样,主要还是因为市民的兴起。
                    再往前,说到作恶的,那就不是龙。只是一些类龙的怪物。比如先秦两汉的蛟蟠虬螭啊,在比如两宋的龙生九子啊,总之坏的都是像龙而不是龙的东西。其实这些都是对恶龙的讳饰,我为什么敢如此肯定呢, 这个可以给大家做些分析。比如先秦两汉的蛟蟠虬螭,说蛟和龙的区别,龙有角蛟没有;说到蟠和龙的区别,一个能飞一个盘曲伏地;而说到虬和龙,也是一个有角一个无角。很搞笑不是吗?其实本质上也就是对龙不同造型的简单对比而已,但硬要把龙的恶归结于一些造型。
                    而所谓龙生九子,其实在真实里就是人们在各种器物上铸造出的不同造型的龙,但是这些龙因为标准不统一,有收身、蛇身;有大有小,姿态万千。于是乎,就有人给他们编纂龙生九子,什么囚牛啊、睚眦啊、鸱吻啊、霸下啊、赑屃啊等等,创造出名字,他们就不再是龙了。但这跟皇帝的新衣没什么区别。
                    龙必须是神圣的,这一点我们现在人也在如此做,比如硬要说佛教的龙不是龙,是大毒蛇,君不知中国的龙本身也有如毒蛇的恶啊!


                    IP属地:安徽525楼2020-07-17 10:21
                    收起回复
                      @智将元就 能不能说一下道教神话和民俗神话中的几位大帝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26楼2020-07-19 15:02
                      收起回复
                        可以讲一下弥勒嘛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27楼2020-07-20 01:01
                        收起回复
                          凤引九雏
                          说完龙子,来说凤雏。这个主要是在抖音上被气着了,一堆不知哪个营销号引了那个小说瞎编的玩意儿。“凤引九雏”出自《晋书·穆帝纪》:“ (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 。”只是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从来没有凤凰九个儿子的名号和细节。
                          所谓凤凰,其实和麒麟一样是同种雌雄异名的鸟。在山海经中,只是写了“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应该是中真实存在的生物。但是在《山海经·图赞》里说,凤凰身负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这一看就是汉以后的产物。并且也是这一时期,大量神化,比如《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外形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说文解字》载:“凤之象也,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再如《论语谶》曰:“凤有六象九苞。”六象者,头象天,目象日,背象月,翼象风,足象地,尾象纬。九苞者,口包命,心合度,耳聪达,舌诎伸,色光彩,冠矩朱,距锐钩,音激扬,腹文户。行鸣曰归嬉,止鸣曰提扶,夜鸣曰善哉,晨鸣曰贺世,飞鸣曰郎都,食惟梧桐竹实。这都是两汉的产物。
                          而说到类凤凰的生物,后汉蔡衡曾留下:象鳯者五。”的说法,而南宋王应麟编=在《小学绀珠》卷十说:“五鳯谓:赤者鳯,黄者鹓鶵,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鹄。青鸾、赤凤、鹓鶵、鸑鷟、鸿鹄都是凤凰。抛开鸑鷟、鹓鶵这些不说,一看就知道是古人描述鸟类的名称,与现代物种无法对应上而已(同例的还有狻猊和狮子),鸿鹄就是现在的白天鹅。
                          说完这些生物学上的论证,我们说回神话。所谓凤凰,两个字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先说凰,这个字过去最早是皇,之后才有了风字框。语言学家考证凤皇,可能是指凤鸟之皇,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凰是代表光辉奕奕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凰和金乌应该类似。而凤则毫无意外,预示着这个鸟和风的关系,所以很多学者也考证凤和飞廉、大风这些其他故事传说里的鸟形神兽的关系。


                          IP属地:安徽528楼2020-07-20 10:13
                          收起回复
                            不从之弥勒
                            所谓弥勒,对于中国来说是典型的外来神,但从整个欧亚来看,他在东亚的出现具有很浓厚的学术意义。他代表着印欧神话的确广泛存在于整个亚欧大陆,我们一点点来说。
                            在古代发源于印欧之间的高加索山南麓,有着一个古老的游牧族群。他们就是后来席卷全世界的印欧人(欧美各民族的主体、印度、伊朗等的共同祖先)。在印欧人的万神殿里,有这样一组对偶神,他们互为表里,象征着昼夜轮转,用吠陀神话的语言来说,这组对偶神就是密多罗-伐楼拿。这两个都是光明的象征,一个代表白昼、一个代表黑夜,一个阴性一个阳性。除了光辉太阳外,这两个名字各有各的含义,密多罗代表着契约与伙伴,伐楼拿则是遮蔽与秩序。慢慢地,这组对偶神的形象随着伊朗与印度族群的分离也开始变化。在伊朗,密多罗成为当之无愧的光并演化出太阳神密特拉,并一路向西传播,在古罗马甚至出现一度问鼎的密特拉教。而在印度,则相反密多罗更多地和因陀罗(印欧万神殿里的雷雨神)结合,出现因陀罗伐楼拿的组合,伐楼拿一度是光辉的海洋、惩罚者这样的形象,但很快在印度教里成为雨水、海洋的象征,在佛教里成为水天。
                            说回密多罗,在吠陀时代,仍然与伐楼拿关联密切,二者共同统治天与地,保卫世界,惩罚罪恶,乃‘宇宙大王’、‘真理主宰。但再往后,印度神话里的密多罗更多强调他伙伴、朋友的一面。甚至在《梨俱吠陀》中密多罗可以作为普通名词“朋友”使用。在往后的婆罗门教-印度教体系中,密多罗也是成为秩序和法律的维护者,象征着友谊等光辉道德。有个词叫做像密多罗一样的,他似乎成为诸神的典范。
                            密多罗天王、光辉这样的形象被佛教固定下来,经由东南亚传入东方世界,弥勒这个名字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诞生的。在刚传入中土的时候,弥勒更突出的是光辉天王的本相,他是兜率天的主人,兜率天是光明的天堂。甚至白居易有诗云:“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弥勒兜率天甚至一度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抢起了生意。从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看做南传北传不用佛教神话体系内部斗争。但最终以兜率天丧失主流而告终。
                            可是好巧不巧的是,从中亚传入中原的不只是大众部佛教,在盛唐气象下,祆教、明教、景教等都纷纷赶往东方这世界繁荣鼎盛之核心。但随着唐的衰弱,这些缺乏足够时间完成本土化的教派都只有消亡的份,只能再丧失话语权后成为民间散布的秘教,这种情况下这些秘教于是往往和反朝廷力量相结合,于是乎进一步雪上加霜的使得他们被打压,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报团取暖,弥勒作为失败者中最强大的存在,成为一种共同的代表光明神主宰的神格。但弥勒教只有式微的结局。
                            可是,当王位出现了,一个强者的倒下只会是给新的王者腾下空间。罗教就这样横空出世了,但是罗教也经不住朝廷的几个回合,又不肯就这样直接退出。于是乎,这些失败者开始新一轮的整合,而原本盟主弥勒一回生二回熟,自然成为新的大盟主。在新兴的白莲教里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IP属地:安徽529楼2020-07-20 11:10
                            收起回复
                              最惨的四灵——龟幻
                              在上古龙凤龟麟四灵里,相比最惨的就是龟了。不但失去了神异,甚至在最近这500年的汉语里龟用来形容人,都是贬义。不说龟奴、乌***,也是王八。
                              但无论如何,龟在过去都是很灵异的动物,远古时期人们认为龟壳能通天彻地,龟背上的花纹就是所谓的洛书,象按九宫,甚至凌家滩等遗址都有出土玉版玉龟等珍贵的考古文物。到了商代,龟直接和祭祀占卜保持长久的联系,甚至现在的所谓甲骨文都大多是龟甲。龟在之后的一千年里都与占卜、巫师等相联系,是天生的灵物,甚至汉朝的记礼运篇就说「何谓四灵 麟凤龟龙.」,龟为百介之长的说法,隐然与龙凤等不分轩轾。
                              而到了六朝,龟的故事多了几分妖冶。她能幻化成美人,乘一叶扁舟勾引良人共度良宵。然后在清晨显露原型,嘲笑公子王孙贪图美色,悠然曳尾而去。而在唐朝,人们名字中都带着龟字,甚至把龟视作长寿的象征,如李龟年、陆龟蒙等。
                              但再往后到乐宋以后,龟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玄武的崛起使得四象没了龟,而四灵又演变成了蠃鳞毛羽昆,鳞介合并,部分介类归为昆虫。龙成了当之无愧的大首领,而龟则只有做丞相副手的份了。赑屃这种类龟的生物也是这时候成为龙生九子之一的。再往后的明清世俗小说里,龟则更加堕落,明初的水浒传,九尾龟还是比喻多能的好汉,但再往后六朝的妖冶使得她与狐媚类似,甚至和九尾狐一样,也有九尾龟这种小说。
                              只有《聊斋志异》里的八大王,通过鳖宝和人物的知恩图报一诺千金给龟鳖生物多了一抹亮色。但这种形象气质的出现,却不是本土原始灵物带来的,而是佛教兴盛产生的因果报应思想的产物。龟成为报恩的象征,也是放生池里的大户,不杀生的戒条为龟类带来新的生存尊严。想想也是真的可悲


                              IP属地:安徽530楼2020-07-23 09: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