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鬼神——沙悟净
之前我们说过猪八戒与孙行者了,三徒弟中还剩下一个了,今天来做个补完。
关于沙悟净的原型,其实十分简单,最早在元杂剧就出现了的为三藏搭建金桥的深沙神,这个应该事确认无疑的事。而这个名字咋看上去很像是文学杜撰的大路货,确实正儿八经的神。所谓深沙神是,我国唐朝时期佛教秘教(密宗)中崇拜的护法神之一,这个信仰伴随着整个密宗在传统汉族佛教领域的失势而几近消亡,但是在唐宋年间还是极度具有影响力的,证据之一就是在邻国日本,源自我国密宗的东密等信仰和民间佛教传说里依然有深沙神的名号和逸闻,传说在下野国的鸾亲上人面前显身并考验他的正是深沙神。
深沙神如果究其来源,应该是在沙漠中显身护卫佛法的守护神,这样的信仰出现毫无疑问来自古代丝绸之路上弘扬佛法的僧侣。而从唐代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就有记载,这样的护法神献身督促三藏法师奋力前行的事迹,只是当时这样的护法神还是毗沙门天。因为在印度最初的佛教神话里,毗沙门天就是护法神,这种身份主要来自而他的前身——吠陀时代的财富之神俱比罗。财富神往往会成为商途的守护神。于是乎毗沙门天也有着旅途的守护神之责。同时,毗沙门天也是众多夜叉鬼神的首领。如此看来具有鬼神之相的深沙神毫无疑问也应该是毗沙门天的眷属与后裔。只不过随之文化交流的密切,毗沙门天成为跨越东西的军神,于是乎旅途上(丝绸之路主要就是沙漠瀚海啦)僧侣的护法神之责就转嫁到深沙神身上。
同时,在我国古代汉语里,往往把西域的万里黄沙和海、河等联系在一起,出现了瀚海、沙河、流沙等词汇,而随着我国元代以后的汉族人几乎很少涉及西域,于是乎甚至出现流沙河这样的概念,把过去的黄沙理解为河流,于是乎失去失去信仰基础的深沙神就成为了流沙河里的水怪沙悟净了。如此以来,在汉语语境里,深沙神(沙悟净)又有了水神(水怪)的身份,这种身份伴随着西游记的问世而深入民心,在我国民间甚至有认为沙悟净是塘鲺精(鲶鱼怪)的传闻,而西游记传到东方的日本,更把沙悟净水怪的身份与河童联系在一起。于是在日本的传说里,西游记里的沙悟净一直是河童的形象。
鬼神就这样被人遗忘了,更可悲的是,连属性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与那些在现代只留下姓名甚至可能直接被湮没的众神相比,谁又能说他不幸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