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吧 关注:110,675贴子:565,902

回复:记录帖,DIY的机器,然而我并没有放弃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有xy轴同步带多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90楼2016-06-04 13:24
收起回复
    哪有卖打印机的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1楼2016-06-04 23:01
    回复
      最近一直在改模型,都没有拿机器来打。群里问了别人送料管快拆接头的问题。前段时间频繁的堵头堵喉管,频繁拆送料管。发现目前的快拆头似乎并不实用,一旦不小心把送料管推过头,就必须把送料管截掉一段才能把头子拿下来。送料管就会越来越短,这个损耗相当没有必要。
      在群里的推荐下买了新的接头,只求不用经常截短送料管。

      黄铜的那种,是用来插接目前的快拆头子。也就是说,实际上拆下来的快拆头子只要不把送料管推过头,可以不用截短送料管。但是在根源上到是并没有解决送料管推过头的可能性。
      另一种是中间带个铜环的型号。锁紧螺母和接头都是有一个斜面的,和中间铜环2头的斜面相互配合。当锁紧螺母锁紧的时候,铜环的个斜面会形成变形,抱紧送料管。我算了算,正确套接的话,铜环是过盈配合不会有随随便便推过头的问题。如果锁紧作用能够正确发挥作用,这个倒是最优的选择。
      无论如何,回去试试就知道了。


      IP属地:上海92楼2016-06-06 14:46
      回复

        试着固定了一下LCD,发现太靠左了。主要是2个问题,碰到别的线路,而且插拔存储卡不方便。当时设计的时候仅仅是为了节约空间,用了窄的尺寸。
        没办法,只能重新切。正好当时切的时候少切了用作门的那块,就顺手一起切了。

        这次买了比较贵的那种,背面有牛皮纸的。老板跟我说,那种2面都是塑料膜的其实是有机玻璃。背面有牛皮纸的才是亚克力。我拿手枪钻打排孔的时候确实感觉到完全不同。首先是没有有机玻璃那股酸臭味,然后也不容易糊住钻头。最后安装的时候,发现这块也不容易裂。似乎机械性能上,亚克力和有机玻璃还是区别不小的。

        更改了面板亚克力高度,增加了一个固定孔位,LCD固定位置向右移并且上升。这样,插拔存储卡就容易了。也没有和别的线路相互干扰的问题了。
        后续需要固定一下热床供电模块。先做个框子,只要露出散热片就可以了。目的是为了保护好上面的电子元件,不被可能掉落的金属物体接触到,导致可能产生的短路或别的电路问题。我觉得,电子设备最好都有外壳保护,否则掉点神马螺母垫圈的,莫名其妙就烧掉了。


        IP属地:上海94楼2016-06-12 11:49
        收起回复

          做了个热床供电模块的背壳。不过打出来以后,发现模型在建模的时候就错了。移动了内腔底面,却没有移动边缘的弧面。导致底面和弧面有1mm落差。拜材料性能所赐,这个零件其实还是可以使用的。略狗血的剧情啊。晚上回去可以把热床供电模块固定好。
          那么剩下的只要摆好个ATX的位置以及清理一下机器内部。这样机器就基本算是做好了。
          有点想改良一下同步带固定部分。目前的觉得可靠性略低,毕竟有预紧度过大的时候拉断同步带的事情发生过。


          IP属地:上海95楼2016-06-13 14:15
          回复
            昨晚有点忙,所以进度拖后了。终于把热床供电模块固定好了。背壳尺寸打印得刚刚好,分毫不差地安装上去了。这样机器里面终于都固定停当了,不会再有线绕来绕去的问题了。原来面对蜘蛛网一样的线真的很崩溃啊。

            本身这个热床供电模块就几乎不发热,再加上旁边有主板盒的2个风扇抽风。实际上散热效果还是可以哒~~
            我在考虑,是不是把剩下的线都规整一下。里面的外面的,还有一些线比较散。
            不过整体看下来比一开始干净多了。

            在考虑做个门,似乎人生就完整了,呵呵~


            IP属地:上海97楼2016-06-15 10:47
            回复
              实在不高兴打测试件了,再加上最近买了2张TF卡。发现手头并米有好用的卡盒,所以打算自己做一个。
              要求是兼顾,安全,不要太难看。
              试着建模改了一下设计,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实在是很贫乏…

              打完外壳,发现个问题,一般+支撑的话,底面会很不平整。而且还有大量拉丝。我觉得拉丝的问题一般是回抽造成的。我这边机器远程挤出,回抽1mm,似乎等于没有回抽。还有一些更严重的问题,支撑面一般都不会太好,不管是平面还是斜面。

              做了个这样的盖子零件。上面再打印的时候其实是下面,有支撑的那面。中间腾空,切片的时候生成支撑会有一些在这中间。中间的位置确实不算好拆。但是不管下面的是平面还是斜面,都会因为垂料导致平面变成坑坑洼洼的。
              为此,我做了个改动。一方面,我改了模型,这一面向上。另一方面我试着应用了切片软件里面一个叫做密集支撑的设置。

              把下面无用的腾空部分填满,这一面向上。然后向下的那面其实是朝里,即使有问题,只要简单修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1层密集支撑效果就明显比没有密集支撑好得多。后面尝试改成了3层密集支撑,虽然斜面好了,但是又有别的问题出现。支撑这个东西,+在小地方就是麻烦。

              回抽改到8mm,堵了。试着改到6mm,效果虽然没有8mm好,但是拉丝好了很多。3层密集支撑,实际上还是很好拆的。前提是手头有把好的水口钳。


              IP属地:上海98楼2016-06-20 12:14
              回复
                发现这个罐子的结构确实不太好,占地方,效率不高。
                所以重新设计了一个,紧凑一点,占地面积小一点。

                因为机器并没有做吹件的风扇和风道,所以打到高一点的小的部位就会有问题。所以我会选择一次打2个相同高度的细零件,这样零件有机会散热。这个零件我打了2对,因为调了回抽以后,拉丝现象有所好转。
                可惜,早上时间太仓促,稍微打磨了一下就试着插进去了。

                结果,拔不出来了,拔不出来了,拔不出来了~~
                还是找同事,力大无比的那种同事,才拔出来的。

                总结下来,貌似尺寸有点不够准。但是材料的强度和打印粘合的牢固程度实际上还是可以的。远远超出我的预计。


                IP属地:上海99楼2016-06-21 14:20
                回复
                  原本没想到有神马要打的。但是,发现厨房缺个刀架,决定做一个。这个时候,最担心的反而是机器了。毕竟机器并没有打过这么高的东西。纵然设计的时候能打至少380高度…
                  所以,这道坎还是要过的…
                  试着用剩下的3.0料打了一下,发现各种堵头堵喷嘴。料拉出来一看,坑爹的直径不均匀。估计是在喉管卡了,结果堵头。果断换了新买的另一卷白色的。价格贵了将近1/3,看上去也略像样。只是,奇奇怪怪的,装料的时候觉得手感不太对。后来用卡尺一量,发现这料是2.85的。天啦噜,我要的是3.0的啊~~
                  说来也奇怪,换了这句2.85的料以后,反而没有再堵头堵喉管过。
                  很顺利的,整个高度接近250的零件打完了。

                  第一次打这么高的东西,原先都是一些小零件。这个零件打了11小时。机器大一点还是挺好,可以用来做这个大小的零件。似乎2.85的也不堵头了,难道我一开始选料就错了?

                  这块是仅存的玻璃了,晚上又要去配玻璃了。另一块替换的洗完放窗口,被吹倒摔碎了。
                  零件来说,虽然层高是0.2的,但是层纹还是很明显。我观察了一下打印的过程,觉得这有可能是喷嘴的锅。有几层漏料的时候直接刮到件,然后外面垂了一段。似乎料换了细的,回抽还是要增加才行,目前拉丝还是有点厉害。


                  IP属地:上海101楼2016-06-27 10:21
                  回复
                    楼主用的是什么建模软件,cad?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16-06-27 13:10
                    收起回复

                      刀架做完了。顺手入了100目到1500目的砂纸,测试了一下petg的打磨效果。
                      总结下来,petg硬度偏高,还是比较抗划伤的。打磨比较花时间,最终打到水磨1500目的时候,已经能达到一般塑料模型的光滑度了。进行抛光的话,可以达到镜面的要求。


                      IP属地:上海103楼2016-06-29 10:43
                      回复
                        无意中看到楼主的贴子,觉得很不错,内容很丰富,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谢谢楼主的耐心分享自己的DIY过程!我其实接触3D打印没多久,上个月在淘宝上买了台DIY成品机,算是正式进入3D打印的圈子吧。现在反反复复在摆弄机器,遇到很多问题,希望有空能互相交流下。


                        IP属地:广东107楼2016-07-26 17:47
                        回复
                          就我了解的XYZ结构的机器,xy传动大部分都是用皮带的,觉得皮带有弹性不是很理想。最近看到Roboze One这台机器,它是用齿条传动,觉得很不错,很值得DIY参考,具体机器的介绍可以百度,这里也有个链接可以看看:http://3dprint.ofweek.com/2015-11/ART-132101-8220-29025678.html


                          IP属地:广东108楼2016-07-26 17:55
                          回复
                            我现在用的机器是MB架构的,以后考虑打算参考这个改成齿条传动。当然目前还是个想法,机器还有一些小问题没有处理好,操作的熟悉程度也不够,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目前可能还有很多常识都不懂吧,改结构还是很长远的事。


                            IP属地:广东109楼2016-07-26 18: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