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吧 关注:23,110贴子:97,592

回复:每日科技快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父母生育年龄与孩子患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真的有关联吗?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表明,高龄父母生育的孩子患有自闭症的风险更高。不过,高龄生育与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高没有关联。这份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进化、医学和公共卫生》杂志上。
30多年来对这一课题的多项研究已发现,这两种疾病的风险模式高度可变,而且经常因研究设计的重大差异在公共卫生研究之间仍不可比较。现在,哥本哈根社会进化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丹麦的大量单一种群样本,对基于母亲和父亲的年龄以及父母年龄差距而患这两种疾病的风险作了比对。
研究报告作者使用了大约170万丹麦人(于1978年1月到2009年1月间出生)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约6.5%的人在此期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或精神分裂症。
年龄超过平均生育年龄的父母很大程度与孩子患自闭症风险高有关。这种影响在父亲岁数很大时生育的孩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然而,高龄父母并非与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较高有关。相反,年轻父母生育孩子降低了患自闭症的风险,而母亲太早生育,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会增加。
与年龄相仿的父母相比,年龄差距越大的父母生育的孩子患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也越大,但是,如果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年龄很大,而母亲(或父亲)很年轻,往往孩子患自闭症的较高风险会被抵消。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016年10月3日报道;2016年10月5日一期《参考消息》(第5版)翻译、转载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98楼2016-10-06 16:09
回复
    维生素B2成为癌症杀手
    俄罗斯科学家用维生素B2辅助治疗癌症。这种创新疗法的实验室效果非常出色:肿瘤缩小90%。研究人员接下来打算与俄罗斯布洛欣肿瘤研究中心的医学家合作,展开该维生素疗法的临床试验。
    人们早就知道,大剂量的维生素B2能消灭癌细胞。但该如何利用这一点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
    维生素B2生效的原理是进入机体后会产生活性氧和其他几种能杀死癌细胞的化合物。但实现这一点并不简单:维生素B2在发挥作用时需要紫外线或蓝光的照射,而两者都很难照进人体内部。
    俄罗斯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他们与澳大利亚和法国同行合作,在移植了人体癌变组织的小白鼠身上试验。首先将携带大量维生素B2的纳米粒子放入小白鼠体内,然后用特殊的激光照射这些与众不同的纳米粒子。它们能将对人体无害且能深入人体内部的红外线转化成紫外线。有了紫外线,维生素B2被“激活”了,开始消灭癌细胞。
    这次试验为期50天,在此期间定时用激光照射受试小白鼠,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俄罗斯科学院晶体学和光子学研究中主专家耶夫根尼·海杜科夫说:“目前试验对象只是移植了人体癌变组织的小白鼠。放入纳米粒子一次就能阻断癌细胞增长,并将肿瘤体积缩小90%。”
    俄罗斯科学家将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的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
    ——《俄罗斯报》2016年10月13报道;2016年10月14日一期《参考消息》(第5版)翻译、转载


    312楼2016-10-14 16:59
    回复
      欢迎继续更新!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13楼2016-10-14 23:14
      回复
        科学家发现抑郁症脑关联部位
        【合众国际社英国考文垂2016年10月18日电】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称,他们已通过一项新研究在大脑中找到了抑郁症实体根源。
        抑郁症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研究人员将抑郁症的根源锁定在外侧眶皮层,即大脑中负责非奖励机制的部位。据该研究小组称,这很可能是处于抑郁中的人们经常感到失落、失望和缺乏自尊的原因。
        除了外侧眶皮层以外,研究人员还认为抑郁症与内侧眶皮层和记忆系统有关。
        该研究团队由来自英国沃里克大学和中国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脑》季刊上。
        复旦大学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心冯建峰教授在一份新闻稿中说:“超过1/10的人在一生中会患抑郁症,这是一种在现代社会十分常见的疾病。”
        研究期间,研究团队分析了在中国接受高精度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近1000人的大脑扫描结果。利用这项技术,他们能够观察内侧眶皮层与外侧眶皮层之间的连接变化。
        论文作者称,找到抑郁症的实体根源将有助于开发更先进的治疗手段。
        冯建峰说:“我们的研究结果结合在全世界收集的大数据以及新方法,将使我们能够定位抑郁的根源。这将为在不远的将来改进这种可怕疾病的疗法打开新途径。”
        ——2016年10月20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320楼2016-10-20 14:30
        回复
          问和答
          问:狗能感觉到有人快要死去吗?
          答:狗是十分社会化的动物,它们在我们不快乐或痛苦的时候会有所感觉。此前还有调查发现,经过训练,狗能够通过闻患者尿液的气味来探测膀胱癌。因此,狗察觉到患者病情十分严重是完全可能的。不过,没有证据显示狗具有任何能够预言你明天将被公共汽车撞倒的第六感。
          问:我们为什么使用十进制?
          答:最显而易见的答案是——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的——因为我们有十根手指,这样可以用掰手指计算并显示结果。这也许就是许多文明采用十进制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很严谨的论点:一些美洲印第安人部落认定单手就已足够,从而产生了逢五进位的五进制。
          ——英国《焦点》月刊2016年10月版文章;2016年10月22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323楼2016-10-22 11:07
          回复
            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枚恐龙大脑化石
            在2004年一个漆黑的冬日夜晚,杰米·希斯科克斯在他位于英格兰萨塞克斯住所旁的海滩上看到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我从我的手电筒光中可以看到这件东西表面的细节构造,”职业化石猎人希斯科克斯通过电子邮件告诉笔者,“我立即知道这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希斯科克斯向英国牛津大学的顶尖古生物学家马丁·布拉西耶展示了这枚标本。布拉西耶认出这是一块恐龙颅腔模型,所谓颅腔模型是指沉积物填满动物头颅内的空隙所形成的。它属于禽龙,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恐龙。
            但这不是标准的颅腔模型。例如,它并不光滑。布拉西耶的前学生亚历山大·刘告诉笔者:“它看起来稍稍接近于布满皱褶,而且上面有沟沟坎坎。”
            这让研究人员感到兴奋。进一步的分析揭示了看起来类似血管的厚度为数毫米的层状结构。还有脑膜的痕迹,即保护大脑的坚硬外层,它们被以矿物形式保存下来。
            大脑通常在死亡后非常迅速地分解。其分解速度如此迅速,以至于人们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过任何属于陆地脊椎动物的大脑化石。
            于是这枚化石便成为有史以来发现的第一枚恐龙大脑化石。刘和他的共同作者在今天出版的一份伦敦地质学会特别出版物上介绍了这一发现。这一发现——它是布拉西耶等研究人员多年来从事的一个次要科研项目——让一些人希望有朝一日古生物学家可以破解恐龙智慧之谜。但或许更为令人注目的是,这块大脑首先被变成了化石。
            多年来,这枚化石一直是布拉西耶的一个次要研究项目,他通常的研究对象是更接近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古老得多的化石。刘说,这项研究的多数工作是由布拉西耶的学生们进行的。这些学生还参与其他的研究,因此,他们用了很长时间才证实了自己的预感。
            刘说:“我们所获得的数据中最令人信服的东西便是那些血管。它们是不容置疑的,它们不可能是其他东西。它们有正确的直径,它们的分叉也恰到好处,它们的内部是空的,而且处在恰当的位置上。”
            ——美国沃克斯网站2016年10月27日报道;2016年10月29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332楼2016-10-29 10:44
            回复
              问与答
              问:太空闻起来是什么味道?
              答:我们无法直接嗅到太空的味道,因为我们的嗅觉无法在真空中工作。不过,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曾报告称,在气闸室关闭并复压后,他们在宇航服表面嗅到了一股金属的味道——有点像焊接烟尘的味道。“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也探测到了来自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带有臭鸡蛋、苦杏仁和猫尿的味道。
              问:火星上的水是啥味道?
              答:火星上的水大都不是液态的,而是混合了土壤的冰。火星气压如此之低,以致纯水结成的冰还没等融化成液体就会直接汽化。有证据显示,这颗红色星球偶尔也会存在一些液态水,但这些水非常咸,根本不能喝。不过,在加压室内对其蒸馏所得到的纯水应该可以饮用。
              ——英国《焦点》月刊2016年11月版文章;2016年11月3日一期《参考消息》(第5版)翻译、转载


              337楼2016-11-04 11:28
              回复
                @易水寒Asin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0楼2016-11-05 20:36
                回复
                  问与答
                  问:阳光真的会让我们更快乐吗?
                  答:当阳光明媚的时候,人们似乎更加快乐——我们涌向公园和海滩,电台开始播放愉快的歌曲。然而,研究始终未能找到任何证据表明生活在阳光更充足地区的人们拥有更为积极的情绪。今年发表的一项新的大规模调查甚至对缺少阳光导致季节性情感障碍(SAD)的说法提出了质疑。美国近3.5万名成人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填写了一项情绪调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冬季填写调查的人当中有更多的抑郁症状。
                  ——英国《焦点》月刊2016年11月号文章;2016年11月7日一期《参考消息》(第5版)翻译、转载


                  341楼2016-11-07 13:36
                  回复
                    科学家创造出流动“超级固体”
                    一种状态匪夷所思的物质或许终于出现了。两个科研小组发表报告称,创造出了超级固体,这种物质既是固体也是液体。超级固体具有类似固体的晶体结构,但同时也可像超流体一样流动。超流体流动时不会产生摩擦力。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研究小组均创造出了处于一种奇异物质状态的超级固体,该状态被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美国阿奇夫论文预印本网站分别于10月26日和9月28日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物的形成过程是:一组原子被冷却至接近绝对摄氏零度后,凝缩进入同一量子态并开始像单一实体那样发挥作用。
                    科学家们创造超级固体的诀窍是,促使这种已是超液体的凝聚物同时表现得像固体一样。为此,两个研究小组使原子的密度变化保持规律——就像复制更典型的固体的晶体结构。密度变化会保持规律,但液体仍可流动。
                    新研究成果可能是有史以来首次创造出超级固体——至少以某些定义衡量是这样。纽约市立大学斯塔滕岛学院的萨朗·戈帕拉克里希南说:“毫无疑问,这是你可以清楚地观察一个系统、然后说它既是超流体也是固体的首个实例。”
                    ——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2016年11月7日报道;2016年11月9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342楼2016-11-09 14:21
                    回复
                      问:为什么人类进化出了幽默感?
                      答:最近有一种理论认为,幽默的进化是因为它能激励我们实施核实他人意图和想法的任务。当我们推翻某项臆断并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事物时,欢笑将成为奖赏——开玩笑是利用这一系统的“极其正常的刺激”。一旦得到进化,幽默便成为一种社会信号:我们觉得风趣的人是有智慧和友好的。男人和女人都喜欢诙谐的伴侣。一般来说,男性倾向于在意潜在伴侣会否觉得自己讲的笑话有趣,而女性更容易被把自己逗得大笑的人吸引。
                      问:有素食的蜘蛛吗?
                      答:只有一种。在约4万种蜘蛛中,只有吉卜林巴希拉蜘蛛是惟一拥有素食食谱的蜘蛛。这种蜘蛛生活在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主要以阿拉伯胶树的蛋白质节结为食。不过,它们有时也会吃蚂蚁幼虫,因此也许它们更接近于那种不拒绝吃荤的素食者。
                      ——英国《焦点》月刊2016年11月号文章;2016年11月10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343楼2016-11-11 15:34
                      回复
                        问与答
                        问:黑匣子信息为什么不能存在云盘上?
                        答:现代飞行记录仪可以持续存储25小时的数据。它们监测至少88项参数,比如驾驶舱操纵设置、发动机信息和时间。声音记录仪还会持续录下驾驶舱内的声音。虽然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实时传输至云盘,但谁也不能保证这一过程始终正常运转,尤其是在灾难发生时那关键的几秒钟。无线传输还易受到风暴干扰、人为干扰或作弊的影响。因此黑匣子自成一体,防火、防撞击、防水,内置电池使之即使在飞机坠毁后仍能保持运转。
                        问:我们怎么确认一块石头来自太空的?
                        答:首先你需要一块磁铁。几乎所有陨石都富含铁,所以它们会吸附到磁铁上。但有很多地球上的石头也能通过这个检测。接下来,你需要观察这块石头的表面看上去像不像曾在穿过大气层时燃烧或熔化——有没有烧焦的外壳或熔岩流经表面留下的痕迹?假如一切办法都已用尽,那就要由实验室来检测镍含量。几乎所有陨石都含有大量镍,而这种元素在地球上是非常稀有的。
                        ——英国《焦点》月刊2016年11月号报道;2016年11月13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345楼2016-11-14 14:42
                        回复
                          研究称钙沉积或致早产
                          【合众国际社纽约2016年11月9日电】题:研究称钙沉积可能造成早产
                          研究人员称,他们已找出一项可能导致婴儿早产的新风险因素。孕妇在怀孕37周前生产属于早产。婴儿的早产率为10%,而很多早产儿都患有慢性疾病。研究人员称,了解早产的原因或许有助于预防早产。
                          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全国儿童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裹在胎儿身上的羊膜可能提前形成钙沉积,由此可能造成孕妇的羊水早破。研究人员称,沉积的钙会导致羊膜弹性下降。
                          肾结石和动脉硬化也与这种钙沉积有关。但这项新研究未能证明这些提前沉积的钙会造成早产。
                          研究报告作者、全国儿童医院产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伊琳娜·布辛斯基在一份新闻稿中说:“我们确实看到足月分娩也会有钙沉积,这可能是羊膜在适当时间正常破裂的一个环节。”
                          她解释说:“羊膜原本应在生产过程破裂。然而,这些钙的沉积量过大且沉积时间过早。”
                          研究报告刊登在今天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布辛斯基说,研究结果表明,对身体无法防止提前形成钙沉积的女性进行甄别是有可能做到的。医生可建议她们调整饮食或采取其他介入措施,以帮助预防此类早产。
                          ——2016年11月12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346楼2016-11-14 14:44
                          回复
                            新研究显示,飞行时差导致肝癌风险增加
                            新研究表明,频繁的长途飞行会加大肝癌的患病风险。
                            试验显示,长期的长途飞行时差干扰肝脏的代谢节律,导致脂肪与胆汁酸的不良积累,而这两者已知为加大患癌风险的因素。
                            英国癌症研究会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疾病的致死率已上升了2倍,只有约10%的人在确认后存活期超过5年。
                            目前,英国每年有约6000人被确认患有肝癌。
                            这次试验的情况刊登在美国《癌细胞》杂志上,试验利用光线控制小鼠的睡眠模式,模拟频繁跨越多个时区对人体节律的干扰。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分子细胞生物学教授戴维·穆尔说:“肝癌呈现世界性的上升趋势。在人体研究中,我们已看到,患者可以从脂肪肝跳过肝硬化等中间过程,直接发展为肝癌。
                            先前的研究已表明,工作不规律特别是夜班工作会增加各类癌症的患病风险。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016年11月23日报道;2016年11月25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360楼2016-11-25 14:59
                            回复
                              日本科学家称早饭吃冰激凌让人更聪明
                              一位日本科学家发现,早晨吃冰激凌会提升人的反应能力和脑力表现。这项发现会令营养学家“不寒而栗”。
                              东京杏林大学教授古贺良彦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实验,要求实验对象在起床后立刻吃冰激凌。接下来,实验对象在电脑上完成了一系列脑力测验。
                              据报道,与另一组没有吃冰激凌的人相比,这些实验对象表现出了更快速的反应和更出色的信息处理能力。对实验对象大脑活动的监测显示高频α波增加,α波与反应能力提高和精神焦躁下降有关。
                              为了检验实验对象的反应变快是否只是因为大脑受到冰激凌的低温刺激而变得清醒,古贺良彦把冰激凌换成冰水重做了一次实验。喝冰水的实验对象也表现出了更快的反应和更加出色的脑力,不过其效果明显低于吃冰激凌。
                              古贺良彦正在继续研究,尚未确定冰激凌带来的脑力提升是否与某种特定成分有关。不过另一种解释也可能成立,即冰激凌是一种能够带来正面情绪并补充能量的食品。
                              英国营养学家某种程度上怀疑古贺良彦的发现。
                              英国雷丁大学营养心理学研究博士凯蒂·巴富特说:“(反应变快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只是吃早餐和不吃早餐之间的差别。我们的大脑需要葡萄糖才能正常运转。与空腹时的大脑相比,一份含糖量高的早餐能够显著提升脑力。”
                              她还说:“不过这并不是要纵容早餐吃甜点。研究了吃低升糖指数食物、高升糖指数食物和空腹的三组人,就能更好地弄清楚这一脑力提升现象。”
                              对于冰激凌能够对脑力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此前已进行过研究。2005年,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神经学家扫描了刚刚吃完香草冰激凌的实验对象的脑部以观察其直接影响。结果发现,吃冰激凌就像赢钱或听最喜欢的音乐一样,激活了大脑中的“快乐区”。
                              联合利华公司发言人唐·达林当时曾说:“在临床实验中,只要一勺冰激凌就能够打开大脑中的快乐区。”
                              这也不是第一次有研究表明最好在早上吃高热量甜点。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早餐吃巧克力蛋糕有助于减轻体重。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016年11月23日报道;2016年11月25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361楼2016-11-25 14: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