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吧 关注:23,114贴子:97,597

回复:每日科技快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令失明实验鼠恢复光感
理化学研究所多细胞系统形成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在1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类期刊电子版上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变身为视网膜内的视细胞,并将其移植到患有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实验鼠眼中,成功使小鼠的眼睛恢复光感。
据说,这是首次证实使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能够恢复眼睛的感光功能。
研究团队副领队万代道子解释说:“我认为现阶段仍停留在眼睛有少许光感、视野稍有扩展的程度。”
据悉,该项目也将在人体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上验证,并有意在两年内申请临床研究。
视细胞负责接收光信号再传递给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如果视细胞发生变异失去功能,就会引发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视力低下甚至失明。
实验中,研究团队将小鼠置于有光照的房间内,5秒钟后对其实施电击,以此训练小鼠在感知到光线的情况下为躲避电击逃往隔壁房间。
结果,因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而失明的9只小鼠没能逃走。另外14只被移植了使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制造的视网膜组织的小鼠中,有4只当房间内有光线时企图逃跑,证明其眼睛已恢复光感。移植的部分在整个视网膜中仅占不到5%,如果扩大移植范围,光感恢复率还有可能提升。
2014年,研究团队领队高桥政代等人首次把使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制造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植入因“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而引发视力低下的患者眼中,手术取得了成功。虽然有维持视力的效果,但是否恢复了感光功能尚未在验证过程得到确认。
——日本《东京新闻》2017年1月11日报道;2017年1月12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41楼2017-01-12 14:45
回复
    问与答
    问:人类能否在太空中生育繁衍?
    答:对于这一问题尚无答案。人类曾将怀孕雌鼠送入太空中,它们回到地球后所产下的幼鼠,身体出现了不可修复的问题。有研究显示,重力对胚胎正常发育非常重要。看来未来的太空飞船需要设立离心室,为怀孕乘员提供人工重力。
    ——英国《焦点》月刊2017年1月号文章;2017年1月14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43楼2017-01-17 14:57
    回复
      阳光中的蓝光和紫外线可能增强免疫力
      在这个缺乏阳光的冬天,美国乔治敦大学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称,接触蓝光和紫外线可增加T细胞的运动,而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因此,晒太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该研究高级作者、乔治敦大学药理学和生理学副教授杰勒德·埃亨说:“阳光与人体健康、自身免疫甚至癌症都有关系。”研究人员早就知道,阳光可以促进皮肤生成维生素D;而除此之外,埃亨及其同事又发现了阳光的另一种潜在的好处。
      研究人员从人的血液和老鼠体内分享出T细胞,并在实验皿中培养。当他们让蓝光或紫外线照射T细胞时,细胞被激活,并且活动得更快。额外的试验让研究人员确定,在太阳照射5到10分钟就能产生这种效果。另一系列试验则显示,阳光可以刺激过氯化氢的产生,正是这种物质让T细胞运动得更快。
      尽管蓝光和紫外线者能增加T细胞的运动,但研究人员着重研究了蓝光的潜在益处。原因有二:紫外线会诱发癌症,而且它只能抵达皮肤的最外层,也就是表皮;而蓝光可以到达真皮层,那里是大部分T细胞聚集的地方。假如光线能够刺激免疫细胞更快地抵达感染区,那么就可以通过灯光照射来提高免疫力,帮助治疗皮肤疾病甚至癌症。
      美国芒特西奈伊坎医学院的肿瘤学家马修·加尔斯基说:“就我所知,这的确是第一次研究证实(光线)对这种免疫细胞的影响。由此可以实现一个飞跃——尽管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确定光线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对感染或癌症的反应。”
      加尔斯基设想蓝光将成为治疗癌症的免疫疗法的一大补充。不过先别激动。这只是在实验皿中观察的结果,他说,还需要大量的验证才能确定是否可用于临床。最好的建议是:先另急着去是日晒。
      ——美国《新闻周刊》2017年1月20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2017年1月18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44楼2017-01-18 14:59
      回复
        顶起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445楼2017-01-19 06:53
        回复
          首批人类抵达北美洲的时间要比此前认为的早许多
          人类首次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北美洲的时间被提早了一万年。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阿丽亚娜·伯克和她的博士生劳丽亚娜·布尔容,在牛津大学放射性碳加速器实验室副主任托马斯·海厄姆博士的帮助下,毋庸置疑地证明了这一点。
          此前,根据最早的考古足迹估计,人类定居北美洲的最早时间在距今1.4万年前。但眼下,估计这个时间是在上次冰河时代达到鼎盛的2.4万年前,或称末次盛冰期。
          研究人员利用在位于与美国阿拉斯加接壤的加拿大育空地区北部蓝鱼河蓝鱼洞穴发现的器物,获得了这一发现。考古学者雅克·桑-马尔斯在1977年至1987年间挖掘了这处遗迹。根据对动物骨骼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桑-马尔斯大胆假设,即人类在该地区定居的时间可追溯至距今3万年前。
          由于缺乏类似年代的其他遗迹,桑-马尔斯的假设在科学界仍极具争议。不仅如此,没有证据证明在蓝鱼洞穴发现的马、猛犸象、北美野牛和北美驯鹿的骨骼与人类活动有关。
          为澄清事实,布尔容研究了采集自这处遗迹的大约3.6万块骨头碎片。这些骨头碎片保存在位于加蒂诺的加拿大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她用两年时间才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在蒙特利尔大学生态形态学和古人类学实验室对某些碎片的综合分析结果提示,在15块骨头上不可否认地存在人类活动的痕迹。另外还有20块碎片显示很可能存在人类的同类活动留下的痕迹。
          布尔容说:“这些骨头表面有一系列直线和V型线,这是用来给动物剥皮的石器造成的。毋庸置疑,它们是人类造成的切割痕迹。我们的发现证实了之前的分析结果,并显示这里是已知的人类最早定居加拿大的地方。”
          该发现表明,白令陆桥东部地区在上一个冰河时代就有人居住。
          ——2017年1月19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47楼2017-01-19 13:07
          收起回复
            少吃确能更长寿更健康
            科学并非静态的。一项研究得出的成果多年后也许会被另一个研究团队的结论推翻。科学家通过猕猴对限制热量摄入以延长寿命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
            2009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称,吃的少的猕猴活得久,而且也能延缓与年龄有关的各种疾病的发作。这个结论似乎是确凿的。
            然而2012年,美国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却否认这一结论,指出限制热量摄入或许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对延长寿命并无益处。
            这难道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科学争论?两个观点对立的研究团队最终决定联合起来,重新开展试验,以便弄清楚为什么他们的结论如此不同。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公布的新研究成果简单而清晰:少吃会长寿,并且更健康。
            两个团队共同分析了近200只猕猴长达20年的追踪调查数据,找出了一些此前曾被忽略的关键因素。
            首先,两项研究中使用的猕猴是在不同的年龄开始限制饮食的。
            威斯康星大学医学系教授罗莎琳·安德森说,“这是个关键因素”。比较分析证实,“低热量摄入对成年和老年灵长类动物有益,但这种益处并不反映在幼年猕猴身上”。
            其次,美国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在2012年的试验中使用的猕猴,在食物总摄入量上少于威斯康星大学实验组猕猴。此外,两项研究中的食谱也存在根本性差异。2012年实验组猕猴摄入的是天然食物,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实验组猕猴摄入的则是高糖分加工食物,因此,这组实验猕猴的体型明显胖于2012年实验组猕猴。这一点表明,实验猕猴所摄入的食物类型对脂肪量和身体组织有很大影响。
            《自然·通讯》公布的新结论是,热量摄入确实对衰老有影响。降低30%的热量摄入丝毫不会导致营养不良。
            威斯康星大学试验中控制饮食组的猕猴的寿命比平均寿命长2到3年,达到了26岁,并延缓了癌症、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时间。而不控制饮食组的猕猴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提高了3倍。
            研究人员指出,对灵长类动物来说,年龄、性别和饮食类型都应该视为对实际益处有影响的关键因素。研究团队确定了性别差异与饮食、脂肪和胰岛素第三性之间的关系。与公猴相比,母猴受肥胖造成的负面影响似乎更小。
            安德森表示,这些试验结论适用于人类。她说:“美国开展的人类临床试验证明,从人体观察到的低热量饮食对身体成份和血液中化学成份的影响与试验用猕猴一致。该项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灵长类的衰老问题是可控的。”
            安德森说,确定哪些机制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将非常具有启发性,“类似的人体试验结论十分令人期待,这可以让我们确切地知道,少吃是否真的可以让我们活到90岁”。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2017年1月17日报道;2017年1月19日一期《参考消息》(第5版)翻译、转载


            448楼2017-01-19 13:48
            回复
              (续452楼)
              问与答
              问:仅靠维生素药片和水能生存吗?
              答:肯定不能。人体需要少量维生素来确保达到最佳健康状态,但它们不构成生存所需食物的主体。要生存就必须摄入适当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片通常的确含有少量淀粉和以酵母形式存在的蛋白质,但要获得足够的热量需要每天服用一两千片。而且,假如你这么做,不等你注意到自己因缺少脂肪酸出现营养不良,大剂量的维生素A就会引起肝功能衰竭。如果你按照建议剂量每天服用一两片,那你大约过六周就会饿死。
              问:为什么把纸张揉成团会发出那么大的响声?
              答:让纸张弯曲并不费力,但把它揉成团需要给纸张的纤维结构注入巨大能量,使之不仅仅弯曲且永久性变形产生明显折痕。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这种折痕是在突然间形成的,随着一声巨响释放被注入的部分能量。
              ——英国《焦点》月刊2017年2月号文章;2017年2月6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53楼2017-02-06 15:09
              回复
                基因编辑注射可降低心脏病风险
                将来,只需一次注射,就能永久性降低你的胆固醇水平。
                一些人天生带有可以让某种基因失效,从而降低心脏病风险的基因突变。如今,动物试验首次取得了成功,一次注射就能让这种基因失效。这种治疗方式需要永久性改变人体内某些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因此,在测试人类之前,医生必须确保它的安全性。但好处很大。理论上,这能让数以百万计的人更长寿、更健康。
                本月1日在伦敦召开的基因组学会议上,制药企业阿斯特拉-捷利康公司的洛伦茨·迈尔宣布了动物试验的成果。迈尔在该公司负责一项名为CRISPR的脱氧核糖核酸编辑技术研究,他没有透露该公司是否有推广该方法的计划,但他表示对这些研究成果感到十分激动。
                他说:“这种方法是一劳永逸的。它会是永久性的。”
                2005年,科学家发现少数人的胆固醇水平天生很低,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他们的肝脏不能生成一种名为PCSK9的蛋白质 。
                PCSK9蛋白质在血液内流动,它能降解血管表面的另一种蛋白质。而这第二种蛋白质可以从血液中清除低密度胆固醇。也就是说,它被PCSK9降解的速度越快,人体内的胆固醇水平越高。而那些因基因突变缺少PCSK9的人,他们体内能清除低密度胆固醇的蛋白质更多,因此,他们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更低。
                阿斯特拉-捷利康公司的研究团队利用CRISPR技术,让老鼠体内的PCSK9基因失效。
                利用基因编辑改变人体内部脱氧核糖核酸的最大风险在于,可能发生“脱靶”,导致意外的突变,在最坏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细胞癌化。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017年2月6日报道;2017年2月8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54楼2017-02-08 14:38
                回复
                  破译昆诺阿藜基因密码的科学家说,这种植物可能解决日益逼近的全球粮食危机
                  昆诺阿藜(也称藜麦)已经成为都市健康饮食的代名词。但是,新研究显示,未来它必将肩负一个重要得多的使命。
                  科学家认为,这种“超级作物”可以养活不断增加的世界人口。
                  这种适应性很强的种子曾经是孕育安第斯山古代文明的“谷物之母”,它在严酷的环境下也能茂盛生长,并且提供比谷物更均衡的营养源。
                  专家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改变昆诺阿藜成熟的方式,使原本发苦的种子变甜。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给昆诺阿藜基因组测序,得到全世界最高质量的昆诺阿藜基因序列,使人们深入认识了这种植物的特性。
                  这个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植物学教授马克·特斯特和他的团队说,基因组测序有望改变昆诺阿藜,使之获得更为广泛的商业用途。
                  他们说,种植者可以利用这种新的基因知识控制植株的大小,使之变得短而粗壮,不容易倒下。
                  这种植株还可以支撑更大的穗,并且可以在大片田地里更紧密地种植。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四大洲的33位研究者利用先进的测序技术和基因图谱技术把染色体拼接起来。
                  特斯特说:“昆诺阿藜的一个问题在于,它的天然种子是苦的。这是因为一种叫作皂苷的化合物在种子里积聚。我们准确定位出一种基因,我们认为它控制着皂苷的生成,这有助于培育不含皂苷的昆诺阿藜,使种子变甜。”
                  他还说:“我们已经知道,昆诺阿藜家族适应性极强。它可以在贫瘠的土壤、盐渍土和高海拨地区生长。利用眼下无法使用的土地和水源,昆诺阿藜可以为全世界提供一种健康的、有营养的食物来源。新基因组测序结果使我们距离这个目标更近了一步。”
                  这项研究刊登在《自然》周刊上。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017年2月8日报道;2017年2月10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59楼2017-02-10 16:37
                  回复
                    【路透社伦敦2017年2月13日电】题:美国科学家发现从太空估算作物产量的新方法(记者:玛格达莱娜·米斯)
                    美国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新办法,用新一代卫星拍摄的高清图像估算非洲小农场的作物产量。这种技术或许可以帮助缓解贫困地区的饥饿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说,提高农业生产力是帮助人们摆脱饥饿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没有精确的数据,很难找出需要帮助的农户。
                    他们今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的论文中说,新式廉价卫星拍摄的图像可以用来在缺少数据的贫困地区估计作物产量并测试人为干预的效果。
                    斯坦福大学地球、能源和环境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马歇尔·伯克说:“提高农业生产力将是在贫困地区减少饥饿、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我们首先必须测量。令人遗憾的是,世界各地的农场大多没有这方面的数字。”
                    地球观测卫星已经使用了30多年,但它们拍摄的图像大多不够详细,显示不出发展中国家常见的小块田地。
                    但是,这些研究人员说,随着卫星变得日益便宜,图像清晰度也不断提高,现在有可能拍摄到面积很小的地区。
                    地球、能源和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戴维·洛贝尔在一段视频中说,过去的卫星有校车那么大,现在则只有冰箱甚至鞋盒一样大。
                    他还说:“天上有很多卫星,都能以很高的清晰度拍摄地表很小的面积。”洛贝尔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
                    他还说:“一颗卫星提供不了太多信息,但那么多卫星加在一起却能使你以很低的成本和很高的清晰度掌握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情况。几年前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研究人员聚集肯尼亚西部地区,考察新卫星拍摄的图片是否细致到可以可靠地估算作物产量:那里的小农户在半英亩或一英亩(1英亩约合4000平方米)的小块田地里种植玉米或谷物。
                    伯克说:“把图像与计算机模型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惊人的准确程度预测……”
                    研究人员计划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扩大这个项目。
                    ——2017年2月17日一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69楼2017-02-17 16:47
                    回复
                      【法新社巴黎2017年2月15日电】海洋科学家今天说,自1960年以来,全球海洋溶氧量的降幅已经超过2%,这可能会给海洋动植物造成毁灭性后果。
                      刊登在英国《自然》周刊上的一篇研究报告称,过去55年中,缺氧海域的面积已经增加了3倍。
                      报告称,一氧化二氮这种危害性极强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流动性“可能会增加”。
                      海洋覆盖着地球表面近3/4的面积,我们呼吸的氧气中约有一半来自海洋。
                      在《自然》周刊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加拿大渔业和海洋部研究员丹尼斯·吉尔伯特写道:“海洋溶氧量出现2%的下降听起来似乎不算多,但对溶氧量已经很低的海域的生态系统而言,影响可能非常严重。”
                      研究发现,溶氧量已经很低的海域即所谓“死亡地带”附近的溶氧量降幅最大,每10年降低4%。
                      报告称:“北冰洋、赤道太平洋、北太平洋……以及南大洋中的溶氧量一直在下降,这些海域损失的溶解氧占全球损失总量的60%。”
                      报告作者说,他们需要更多地研究以确定损失的溶解氧中有多少是因为全球变暖,又有多少是因为自然气候循环。
                      研究报告还重申了之前的一项警告:“溶氧量的降速将加快,预计到2100年将下降1%至7%。
                      ——2017年2月20日一期(总第21191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78楼2017-02-24 19:11
                      回复
                        新爸爸体内催产素也会增多
                        催产素是最有名的激素之一。催产素因其在两性关系中扮演的“明星”角色而经常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并被戏称为“爱的激素”。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催产素发挥着多项重要作用。
                        催产素的职责之一是维持人和动物体内盐和水的平衡。同时,催产素还与生殖行为和分娩息息相关。此外,它还能对夫妻、家人、朋友等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神经科学研究证明,男性当父亲后照看孩子时,催产素也在背后发挥着作用。
                        发表在美国《激素与行为》季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另一种与社交关系有关的激素)在父亲与子女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这项最新研究显示,在看自己幼子的照片时,父亲们大脑中与奖励和同情相关区域的催产素水平会有所上升。此前人们已经知道,母亲们在看幼子照片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直到这一最新研究结果公布,才知道男性也会出现这种反应。
                        研究报告的作者、埃默里大学人类学家詹姆斯·里灵说:“我们的研究表明,不光是母亲,父亲体内这种激素的水平也会发生变化,从而生出怜爱之情和想要照顾、疼爱孩子的冲动。”
                        里灵是埃默里大学神经科学实验室的负责人。他说:“该研究表明,在社交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催产素可以被用来调节父亲们的情绪,比如那些同样受产后抑郁症困扰的男性。”
                        该研究成果意味着,女性和男性在照顾孩子的精神动力方面的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多承担一些照顾孩子的工作有助于降低儿童死亡率和患病率,并能让孩子在社交、心理发展和学业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2017年2月17日报道;2017年2月22日一期(总第21193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81楼2017-02-24 19:45
                        回复
                          科学家说,男女维系友情的关键有所不同
                          像异地恋一样,要与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人保持友情的热度,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现在,科学家说,他们发现了保持亲密关系的关键,而且这对男性和女性来说,似乎还不一样。
                          根据针对第一次离家的学生们进行的一项研究,要维系友谊,男性需要见面并且一起进行一些活动,而女性之间只需要长途电话就能克服距离。
                          主持这项研究的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说:“决定女孩们的友谊能否继续的是,她们是否愿意多打打电话。”
                          然而,聊天对男孩们的友谊却没有什么影响。邓巴说:“让男孩们保持友谊的方法就是,一起做些什么:看球赛、去酒吧喝酒、或者玩室内足球。他们得做点儿什么。这是非常明显的性别差。”
                          在这项研究一开始,30名高中应届生被要求列出所有朋友的名单,以及自己感觉对这些朋友的亲近程度。
                          4个月之后,很多学生离开家去读大学了。研究人员跟踪研究了他们。
                          邓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对记者说,男女对待友谊的不同方式是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他说:“女性对友谊显然有更强烈的感情。这些关系非常强烈,就像恋情一样——如果关系破裂,那将是灾难性的。”
                          相比之下,男性对待友谊的态度更随意 。
                          他说:“他们往往是4个人一起玩儿。对男性来说,看不到就忘了。他们会再去找别人一起喝酒。”
                          英国《卫报》网站2017年2月20日报道;2017年2月23日一期(总第21194期)《参考消息》(第7版)翻译、转载


                          483楼2017-02-25 16:56
                          回复
                            帮顶...那些吧主就无情地封杀了咱的水贴...ecitah9e
                            我的小尾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7楼2017-02-28 05:25
                            回复
                              讲话无条理?警惕晚年可能患痴呆症
                              科学研究显示,讲话没有条理、漫无边际可能预示着晚年会得老年痴呆。
                              科学家称,无法组织简单的语言可能预示着存在早期轻度认知障碍问题,而这种状况可能会导致晚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症。
                              研究人员让24名健康的老年人以及22名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用三个词造一个句子,比如用“炉子、水和锅”造句。
                              结果发现,健康人与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在用词造句上区别巨大。例如,健康人可能会说:“我用锅接满水并把它放在炉子上。”
                              但让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把这三个词连接起来组成句子就有一定的难度,他们似乎感到迷茫,且记不住这三个词。而健康人群则可以用这三个词组成非常简洁的句子。
                              研究人员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人语言习惯的变化更值得注意。
                              如果一个人说话一直很啰嗦,可能问题并不大,但如果出现了明显变化就有问题了。比如,研究人员曾比较过美国前总统里根和老布什的语言习惯,发现里根晚年语言开始重复,词汇量也开始下降,但老布什就没有这个问题。1994年,即里根离开白宫6年后,他公开宣布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症。
                              医学界人士希望未来5年能找到一种测试方法,来甄别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症状。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7年2月21日报道;2016年2月26日一期(总第21197期)《参考消息》翻译、转载


                              488楼2017-02-28 1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