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吧 关注:88,098贴子:431,726

回复:【每日一篇诗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5.11.26】
《駉》
駉駉牡马,
在垧之野。
薄言駉者,
有驈有皇,
有骊有黄,
以车彭彭。
思无疆思,
马斯臧。
駉駉牡马,
在垧之野。
薄言駉者,
有骓有駓,
有骍有骐,
以车伾伾。
思无期思,
马斯才。
駉駉牡马,
在垧之野。
溥言駉者,
有驒有骆,
有骝有雒,
以车绎绎。
思无斁思,
马斯作。
駉駉牡马,
在垧之野。
薄言駉者,
有骃有騢,
有驔有鱼,
以车祛祛。
思无邪思,
马斯徂。


来自iPhone客户端984楼2015-11-26 12:52
回复
    【字译】
    ⑴駉(jiōng)駉:马健壮貌。
    ⑵垧(jiōng):野外。
    ⑶薄言:语助词。
    ⑷驈(yù):黑身白胯的马。皇:鲁作“騜”,黄白杂色的马。
    ⑸骊(lí):纯黑色的马。黄:黄赤色的马。
    ⑹以车:用马驾车。彭彭:马奔跑发出的声响。
    ⑺思:语助词。臧:好。
    ⑻骓(zhuī):苍白杂色的马。
    ⑼骍(xīn):赤黄色的马。骐:青黑色相间的马。
    ⑽伾(pī)伾:有力的样子。
    ⑾驒(tuó):青色而有鳞状斑纹的马。骆:黑身白鬃的马。
    ⑿駵(líu):赤身黑鬃的马。雒(luò):黑身白鬃的马。
    ⒀绎绎:跑得很快的样子。
    ⒁斁(yì):厌倦。
    ⒂駰(yīn):浅黑间杂白色的马。騢(xiá):赤白杂色的马。
    ⒃驔(diàn):黑身黄脊的马。鱼:两眼长两圈白毛的马。
    ⒄祛(qū)祛:强健的样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985楼2015-11-26 12:53
    回复
      【译】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黑身白胯有白底带黄,有一色纯黑有黄中带赤,驾车蹄声阵阵响。鲁君深思又熟虑,养的马儿多肥壮。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苍白杂色有白色间黄,有赤而兼黄有青黑杂色,驾车有力奔前方。鲁君思谋永不止,养的马儿都好样。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青毛鳞斑有黑身白鬃,有赤身黑鬃有黑身白鬃,驾车跑来多快当。鲁君谋虑无懈怠,养的马儿神气旺。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浅黑带白有赤白相杂,有黑身黄脊有眼圈纯白,驾车驰骋真健强。鲁君思虑总正确,养的马儿跑远方。


      来自iPhone客户端986楼2015-11-26 12:53
      回复
         暖暖暖   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暖暖
             暖暖暖
                暖


        来自Android客户端988楼2015-11-29 13:22
        回复
          【2015.11.30】
          《叔于田》
          叔于田,
          巷无居人。
          岂无居人?
          不如叔也。
          洵美且仁。
          叔于狩,
          巷无饮酒。
          岂无饮酒?
          不如叔也。
          洵美且好。
          叔适野,
          巷无服马。
          岂无服马?
          不如叔也。
          洵美且武。


          来自iPhone客户端989楼2015-11-30 12:45
          回复
            【字译】
            ①叔:古代兄弟次序为伯、仲、叔、季,年岁较小者统称为叔,此处指年轻的猎人。于:去,往。田:同“畋”,打猎。
            ②洵(xún询):真正的,的确。
            ③狩:冬猎为“狩”,此处为田猎的统称。
            ④野:郊外。
            ⑤服马:骑马之人。一说用马驾车。


            来自iPhone客户端990楼2015-11-30 12:45
            回复
              【译】
              三哥打猎在野地,里巷空旷不见人。哪是真的不见人?没人能与三哥比,确实俊美又谦仁。
              三哥打猎在冬季,里巷再没人喝酒。哪是真没人喝酒?没人能与三哥比,那幺有为又聪秀。
              三哥打猎在郊外,里巷再没人骑马。哪是真没人骑马?没人能与三哥比,英俊勇武本领大。


              来自iPhone客户端991楼2015-11-30 12:46
              回复
                【赏析】
                  在《诗经》三百篇中,《叔于田》并不是很引人注目的篇章,但若论其艺术成就,此诗当可与那些最优秀之作相颉颃。诗分三章,纯用赋法,但流畅谐美中有起伏转折,人物形象唿之欲出,则与假比兴曲笔描写者异曲同工,难分轩轾。它的成功之处,除了运用《诗经》中常见的章段复沓的布局外,还在于运用设问自答、对比、夸张的艺术手法。
                  章段复沓,是《诗经》中最重要的结构特点,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口传文化社会中祭仪表演时的应和歌唱。复沓的作用可类比于押韵,是潜在的心理和声,它反覆地再现主旋律,唤起听众或读者的认知和体会。《叔于田》三章句式结构全同,与其他类似结构的《诗经》篇章一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响效果,同时也因为复沓而加深了听众或读者对主人公“叔”的印象。而这种复沓是有变化的复沓,各章各句替换几个字,既保持韵律感,又深化了主题。
                  总之,此诗虽非《诗经》中名篇,但其审美价值自不容轻视。


                来自iPhone客户端992楼2015-11-30 12:48
                回复
                  【2015.12.2】
                  《大叔于田》
                  叔于田,
                  乘乘马。
                  执辔如组,
                  两骖如舞。
                  叔在薮,
                  火烈具举。
                  袒裼暴虎,
                  献于公所。
                  将叔勿狃,
                  戒其伤女。
                  叔于田,
                  乘乘黄。
                  两服上襄,
                  两骖雁行。
                  叔在薮,
                  火烈具扬。
                  叔善射忌,
                  又良御忌。
                  抑罄控忌,
                  抑纵送忌。
                  叔于田,
                  乘乘鸨。
                  两服齐首,
                  两骖如手。
                  叔在薮,
                  火烈具阜。
                  叔马慢忌,
                  叔发罕忌,
                  抑释掤忌,
                  抑鬯弓忌。


                  来自iPhone客户端993楼2015-12-02 19:02
                  回复
                    【2015.12.09】
                    《株林》
                    胡为乎株林?
                    从夏南!
                    匪适株林,
                    从夏南!
                    驾我乘马,
                    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
                    朝食于株!


                    来自iPhone客户端997楼2015-12-09 15:47
                    回复
                      【赏析】
                        上层统治者的政治腐败,往往又是与生活上的荒淫相伴而行的。统治者的荒淫,却逃不过民众的眼睛。国风民歌中对这类秽行的揭露屡见不鲜,《株林》堪称这类作中的杰作。
                        由于它对陈灵公君臣狗彘之行的揭露,用了冷峻幽默的独特方式,给人们的印象也更为深刻。
                        诗中提到的“夏南”,乃陈大夫御叔之子夏徵舒。他的母亲夏姬则是名闻遐迩的美妇,由此引得陈灵公及其大臣孔宁、仪行父的馋涎。据《左传·宣公九年》披露,陈灵公、孔、仪三人均与夏姬私通,甚至穿着她的“衵服”(妇人内衣),在朝廷上互相戏谑。第二年又去株邑饮酒作乐,陈灵公还当着夏姬之子嘲弄仪行父:“他长得真像你!”仪行父即也反唇相讥:“还是更像君王您嗬!”惹得夏徵舒羞怒难忍,终于设伏于厩,将陈灵公射杀,酿成了一场臭名远扬的内乱。
                        此诗开篇,大抵正当这班衣冠禽兽出行之际。辚辚的车马正喜孜孜驰向夏姬所居的株林,路边的百姓早知陈灵公君臣的隐秘,却故作不知地大声问道:“胡为乎株林(他们到株林干什幺去)?”另一些百姓立即心领神会,却又故作神秘地应道:“从夏南(那是去找夏南的吧)!”问者即装作尚未领会其中奥妙,又逼问一句:“匪适株林(不是到株林去)?”应者笑在心里,却又像煞有介事地坚持道:“从夏南(只是去找夏南)!”明明知道陈灵公君臣所干丑事,却佯装不知接连探问,问得也未免太过仔细。明明知道他们此去找的是夏姬,却故为掩饰说找的是“夏南”,答得也未免欲盖弥彰。发问既不知好歹,表现着一种似信还疑的狡黠;应对则极力挣扎,摹拟着做贼心虚的难堪。这样的讽刺笔墨,胜于义愤填膺的直揭。
                        第二章,辚辚的车马,终于将路人的问答摆脱;遥遥在望的株邑眼看就到,陈灵公君臣总算松了口气。“驾我乘马,说于株野”——这里摹拟的是国君的口吻,所以连驾车的马,也是颇可夸耀的四匹。到了“株野”就再不需要“从夏南”的伪装,想到马上就有美貌的夏姬相陪,陈灵公能不眉飞色舞地高唱:“说于株野!”“说”,一般解为“停车解马”。但若从陈灵公此刻的心情看,解为“悦”也不为不可。“说(悦)于株野”,也许更能传达这位放荡之君隐秘不宣的喜悦。“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大夫只能驾驹,这自然又是孔宁、仪行父的口吻了。对于陈灵公的隐秘之喜,两位大夫更是心领神会,所以马上笑咪咪凑趣道:“到株野还赶得上朝食解饥呢!”“朝食”在当时常用作隐语,暗指男女间的性爱。它正与“说于株野”一样,又语带双关,成为这班禽兽通淫夏姬的无耻自供。寥寥四句,恰与首章的矢口否认遥相对应,使这桩欲盖弥彰的丑事,一下变得昭然若揭。妙在用的又是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就不仅使这幕君臣通淫的得意唱和,带有了不知羞耻的自供意味;简直还能让读者窥见在车马抵达株邑之野时,君臣脸上所浮动的忘形淫笑。
                        这样犀利的讽刺笔墨,连《毛序》在论及此诗时,也不免一改庄肃之态,语带讥刺地书曰:“《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


                      来自iPhone客户端1000楼2015-12-09 15:56
                      回复
                        偶来得闲,特来晃晃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1楼2015-12-18 22:2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2楼2016-01-10 12:07
                          回复
                            好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3楼2016-02-01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