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573贴子:6,156,506

回复:红楼梦阅读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红楼的时候才初二,有些东西只是草草领悟。五年过去了,却再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5-01-22 21:43
收起回复
    我就知呢个


    27楼2015-01-22 22:31
    回复
      好帖,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5-01-23 08:13
      收起回复
        好文,马克


        IP属地:美国29楼2015-01-23 21:10
        回复
          更新的不多,似乎在红吧曾经浏览过,只是不甚关注。继续期待后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5-01-24 03:5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5-01-24 06:55
            回复
              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5-01-24 07:15
              回复
                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5-01-24 08:44
                回复
                  红楼梦读了好几遍,就是没勇气去做点笔记,也感觉自己没那个水平去批注红楼,希望楼主能坚持下去,黑红楼爱好者们一个交流的平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5-01-24 14:32
                  回复
                    红楼梦每次下决心看个开头就看不下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5-01-25 19:45
                    回复
                      已收藏,坐等更新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5-01-26 09:09
                      回复
                        从虚幻仙境接入世俗人界,红楼此处极为精巧,可以称作无缝连接。精巧而无缝,水准极高。
                        此处点出“还泪”情缘,想象之奇妙,内蕴之美丽哀伤,可以和“殉情化蝶”同为文学双璧。
                        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能够谐音读为“神应是者”吧。即暗寓宝玉才是神仙一流人物。宝玉肯定是曹公的理想人物,而且是高于黛玉宝钗的理想人物。他实际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黛玉为绛珠草修炼而来。真正的诗人,往往把植物生命看作高于动物生命,而草本植物又高于木本植物,或者简单说,草比花更美丽。我最喜欢的两位文学家,曹雪芹和海子都是如此。
                        黛玉前身为草,宝钗蘅芜院里种植的主要是草——曹雪芹笔下的两个精美少女,都和草密切相关。
                        黛玉和宝玉的前身,都生活在仙境,然他们在仙境之中,早就情胎暗结。尤其是黛玉,“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红楼就是要“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哪里有一丝一毫“空”的痕迹?太虚幻境绝非空境,小说也没有劝人看空之意。


                        IP属地:江苏40楼2015-01-26 09:31
                        回复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主语落在“假”和“无”,但感概的却是“真亦假”和“有还无”,实际是对现实的愤恨语,只是带着哲理意味,冲淡了牢骚感。
                          刚才还在梦中的一僧一道,转眼便来到眼前,虽忘了大半,难道毫无所感?还是尘心蒙蔽,智慧未开啊。
                          说一件趣事,有一天晚上,一个同事拿来一袋螃蟹放我宿舍,说明天有人来拿,对着这袋螃蟹,我玩笑道,可怜啊,明天就成了美餐,哪个有灵,晚上给我托梦,我放你一条生路。半夜,被嘶嘶声惊醒,一只螃蟹竟然沿墙和床脚爬上来,就爬到我的耳边。可我竟然什么都没想,只是抓住后,直接放回袋里去了。后来常常想到这只螃蟹——对不起啊,蟹兄,辜负你了。人在尘世生活中,很难真正相信怪事的。甄士隐自然也没有把一僧一道的“疯话”当回事。
                          但是,真的有注定的“命运”吗?曹雪芹的小说构思有着强烈的命运感,第五回就把小说中全部重要人物的命运定死,仿佛人物以后只是按照命运规定的路再走一般,但我依然觉得,这只不过是写作的一种方法,构思小说的一种方法,并不真正表示曹雪芹相信命运。这里面的真真假假,当然可以有各自的理解,只是觉得命运是一种很消极的东西,而写小说是一种抗争。屈服于命运的人,特点是不执著,而曹雪芹的执着,对艺术的执着,高度难以企及。


                          IP属地:江苏41楼2015-01-26 10:01
                          回复
                            曹雪芹小说中的诸多美丽可爱的女子,都遭受不幸,与其说是命运,不如说是曹雪芹对这个社会的认识和批判,在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可鄙社会,在女子必须“在家顺父,出嫁顺夫,夫死顺子”的可恶社会,有才的女子的不幸命运,其实早就注定了。至于是被丈夫凌辱而死,还是默默老死,不都是令人唏嘘的不幸命运?
                            英莲配给薛大傻(菱花空对雪澌澌),实在可叹。甚至比迎春配给中山狼更可叹——我们对活泼可爱的美女,总是给予更多的同情。其实内向的美女,也许痛苦更加深重呢。


                            IP属地:江苏42楼2015-01-26 10:13
                            回复
                              红楼中两人是曹公的主要批判对象,一是雨村,二是凤姐,前者不大有异议——其实写雨村,也用了大量曲笔;后者引来大量口水。这两人之中,曹公主要还是用凤姐来抨击社会的。小说中,有两个人,是强调了他们“生于末世”,一是雨村,二是凤姐。红楼中,除了这两人,还有探春,都被明确标记为生于“末世”。生于“末世”而不幸,那是正常;如果生于“末世”而呼风唤雨得意非凡,那么,这一定蕴含着作者的嘲笑和批判了。曹雪芹对探春的嘲讽十分含蓄,对凤姐是八分含蓄,对雨村也有六分含蓄——曹公很喜欢用谐音,此人表面看来,非常上进,为人似乎也相当有气概,但看他的名字,名为“假话”,嘴里的话,都需要过滤一下,字为“是非”,有他就有是非,表字“愚蠢”,曹公运用谐音,竭尽对他的嘲笑,其实是对醉心功名者的嘲笑,是对追名逐利者的嘲笑。看不出这种含蓄,就读不出红楼的味道来。雨村和凤姐这两人都是用生于末世来为自己的无耻作借口。这种情形,“末世”中普遍存在。比如今天,凡是贪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定是,“现在人人如此,不这样根本不可能啊。”用古语说,就是“现在是末世,只好按照末世的准则做人做事了!”


                              IP属地:江苏43楼2015-01-26 1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