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吧 关注:695,643贴子:16,785,467

回复:运动营养十万个为什么【每日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深蹲第一式,有没有跳过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01楼2015-06-11 22:50
回复
    顶一个


    来自iPhone客户端802楼2015-06-12 03:33
    回复
      楼主你好 问就是力量长但是肌肉不长的人 你那篇帖子太复杂了 我智商有限 你能通俗点讲怎么改变这个情况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805楼2015-06-14 00:31
      回复
        云哥 为什么不写了


        来自手机贴吧810楼2015-06-15 17:40
        收起回复
          楼主大神求文本,1004420024@qq.com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811楼2015-06-16 08:52
          回复
            走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14楼2015-06-17 17:5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15楼2015-06-17 20:36
              回复
                156,停训后我们的运动能力上有什么变化?
                停训后身体运动能力的变化,我从这几个方面来大致说一下: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肌肉耐力、柔韧性。
                停训后,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肯定要有所下降,但下降的程度,似乎跟训练水平有关。训练水平越高的人,停训后肌肉力量下降越明显。而训练水平一般的人,停训后力量下降也不太明显。举重运动员在停训后几周,力量就会明显下降。但以前不参加系统力量训练的人,通过力量训练增长的肌肉力量,一般可以维持的更久。
                有研究报告,9个月的力量训练后,年轻组肌肉力量平均增加34%,老年组平均增加28%。停训12周后,两组人的肌肉力量都没有明显流失。停训31周后,年轻组肌肉力量流失仅8%,老年组为13%。
                力量型训练,比如举重,比起不突出力量的体育项目,比如游泳,停训后力量下降更快。但研究还发现,比起肌肉力量,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停训后肌肉爆发力下降都比较明显。
                肌肉耐力方面,停训后肌肉耐力下降较快,一般停训两周肌肉耐力就会出现下降。这种下降可能跟心肺功能的降低有关。还有研究发现,停训后肌肉耐力的下降,跟肌肉内有氧氧化酶的大量减少有关,这会降低肌肉的最大摄氧能力。
                但数周停训对肌肉内糖酵解酶活性影响不大。也就是说,耐力运动者停训后,肌肉耐力会很快下降,但肌肉的速度耐力下降较慢。
                柔韧性方面,停训后人的柔韧性下降也较快。


                823楼2015-06-25 11:54
                收起回复
                  云哥又开始写东西了。小弟给支持。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24楼2015-06-25 12:12
                  回复
                    157,肌肉收缩究竟是个怎样的过程?(上)
                    简单说说肌肉是怎么工作的。
                    我们拿一块肌肉为例,先看看肌肉的组成。一块肌肉是一条条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就是肌肉细胞,每一条肌纤维,就是一个完整的肌肉细胞。我们可能觉得细胞都很小,其实不是这样。人体的细胞大小差异很大,小的细胞比如红细胞,非常非常小,肉眼完全不可见。但也有大的细胞,比如贯穿整条腿的一个神经细胞,能有1米多长。
                    肌肉细胞,也就是肌纤维,大小差异也很大,有些肌纤维很短,但有些能长达十几厘米。肌肉细胞的特点是多核,细胞核不止1个,多的可以有几千个。
                    很多肌纤维扎成一捆,外面包裹一层结缔组织膜,就变成了一束肌纤维,叫“肌束”。肌束很大,肉眼可以看见。里的肌纤维,数量也不等。很多条肌束再扎成一捆,就组成了一块肌肉。
                    肌纤维,也就是肌肉细胞,是怎么组成的?肌纤维再往下分,也是有很多条更细的纤维组成,这些纤维叫“肌原纤维”。肌纤维里面,几乎80%都是肌原纤维。肌纤维的收缩能力,就来自于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纵贯肌纤维全长,我们可以把它想象的跟竹子差不多,由许多“节”组成。这些“节”叫“肌小节”。一个一个肌小节串联在一起,组成了肌原纤维。肌原纤维能收缩,其实是因为肌小节能收缩。肌小节,也就是肌肉收缩功能的最小单位。一条肌原纤维的所有肌小节收缩,就引起了肌原纤维的收缩,进而引起肌纤维收缩,肌肉因此而收缩。


                    825楼2015-06-26 18:26
                    收起回复
                      每天有空我都来顶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34楼2015-07-01 23:07
                      收起回复
                        今天更新不?来顶一个!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35楼2015-07-02 17:12
                        回复
                          160,怎么区分各种科学研究的可信度?(上)
                          我们看书也好,看产品广告也好,经常看到一些科学实验,或所谓的科学实验。老百姓都很单纯,特别把实验当回事,认为有实验,就特正规,很有说服力。实际上,实验也分三六九等,怎么区分实验的可信度,我下面具体说一下。
                          这里要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叫“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医学证据具有不同的论证强度,也就是说,医学证据具有不同的可信等级。
                          一般来说,循证医学,或循证营养学,把研究资料的可信度,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1、系统评述或荟萃分析;2、随机对照研究;3、队列研究;4、病例-对照研究;5、病例系列研究;6、病例报告;7、专家个人想法、观点、评论;8、动物实验;9、体外实验(Blumberg-Kason,2006)
                          我下面简单解释一下这几种研究。
                          1,系统评述或荟萃分析。这两种分析方法,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文献进行检索,综合很多研究资料,之后严格的评价,得出结论。简单讲,就是找一大堆研究文献,综合一下各方的研究结果,再得出自己的结论。
                          系统评述和荟萃分析,都有一套严格的分析方法,这里我不细讲。总的来说,因为综合了众多研究的结论,所以这类研究具有较高的论证强度,可信度最高。当然,这类分析也有局限,比如筛选研究文献的时候,如果恰巧选取的都是研究结论类似的资料,那得出的结论可能就带有偏向性。


                          837楼2015-07-03 12: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