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天地:概指宇宙自然界——宇宙自组织系统。
仁:有意施使的爱怜、恩惠;
②万物: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物质以及天地本身;
③刍:牲口吃的草,代表植物;
狗:家养的一般动物,代表动物;
刍狗:一切动植物;比喻极平常、极普通的事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大自然(宇宙自组织系统)没有感情,不会有意表示爱怜和施使恩惠,她对待人和其它一切事物都不偏不倚、一律平等,就象对待草(一切植物)和狗(一切动物)一样;
④圣人:洞彻宇宙本时空的运动过程、始终以及人在其中的地位,通晓应该如何做和正在做的人;即寻得天机、契合天机的人;
⑤百姓:狭义,泛指一切有姓氏的人,在老子眼里,官吏、平民皆为百姓,一律平而视之;广义,一切与人有联系的人或物,亦指人体的形气神。形为国,气为民,神为君;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修道或得道之人,与大自然合其德(玄德、上德),对待一切人物及自身的形(精)气神,也象见了草和狗一样,平等一如,物我齐观;
⑥天地之间:指虚空。
⑦橐龠(tuo yue):风箱;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呼?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广漠之虚空不好象一个大风箱吗?尽管用我们的一般感官获得的信息表明好象虚无一物,然而她却是永远不会屈竭的(里面充满了道及万物之形隐气)。正是由于虚空中道的孕育、运化,才生出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越来越多的无穷的奇妙的万物。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如果我们的意识与虚空鼓动,与虚空开合,那么人体生命也会处在不可思议的生生不已的状态。
⑧闻:靠一般感官(五官:眼耳鼻舌身)得到的关于有形的器世界的知识。数:气数,人体生命运动的期限。
⑨中:指前面所说的平等待人,齐我齐观,没有丝毫偏颇;也就是虚空中道之为物混而为一的状态;用现代语言叙述,就是均匀细致的、没有区别的、无穷小又无穷大的物质存在状态。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综上所述,过多地追求有形物质的知识,会使人体生命运动逐渐衰竭,不如守于中,合于虚空中无形无象生生不已的道,以使人体生命运动生生不已不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