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炼丹师吧 关注:11,391贴子:137,018

回复:《清和》by来自远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9标签


62楼2014-05-15 13:46
回复
    30标签


    65楼2014-05-15 13:48
    回复
      2025-05-09 22:28:19
      广告
      第三十一章 不服
      建文元年正月里,北平连下了几场大雪,天阴沉沉的不见晴。房檐下结了几尺长的冰棱,掰下来,结实得能扎人一个窟窿。
      城门上的守军用力跺着脚, 双手, 袢袄里加了厚实的棉花,仍挡不住刺骨的北风。
      一年冷似一年,老天像是发了怒,硬 生生的不让人有好日子过。
      风雪中,几匹快马从南面疾驰而 来。马上的骑士带着皇帝新的谕旨,从南京城出发,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总算在二月前赶到了北平。
      看到南边来的快马,守卫端礼门的 百户心里一咯噔。
      从去年十二月起,南边来一次人, 北平府就要地震一次。
      先是布政使换了,紧接着又是都指 挥使司,连开平卫到山海关一带都不安生。上个月把代王都给抓了,正月里又来人,莫非真应了城里那些算命先生的话,燕王是真龙,南京城里的皇帝坐不稳龙椅了?
      “快开城门!”
      转眼之间,骑士已到了城下。
      过了戌时,城门轻易不得开,城头 守军只能放下吊篮,将来人拉上了城头。
      “立刻派人禀报王府!”
      “是!”
      查验来人身份的同时,一名守城百 户下了城门,匆匆向燕王府赶去。
      燕王府内,此时正是灯火通明。
      存心殿中,燕王用力拍了拍汉阳郡 王朱高煦的肩膀,带着酒意的刚毅面孔上满是笑意。
      “吾儿有乃父之风,甚好!”
      朱高煦主动请缨参与了不久前的边 境军事行动,虽没立下大功,却精神可嘉,可圈可点。
      从开平卫返回北平,还带回了三段 式火铳射击法,张玉朱能等一干大将均对此法赞誉有加,朱棣甚感面上有光。对比一下不能上马的世子,老怀大慰。
      “吾儿做得很好。”朱棣抚着硬 龇,愈发的满意,“这才是我朱家子孙!”
      朱高煦脸色发红,显是因为燕王的 夸奖激动不已。
      “父王夸奖,儿愧不敢当。”
      “当得!”
      连日来被建文帝闹得弄得肝火上 升,好不容易有件开心事,燕王看自己这个二儿子,当真是越看越顺眼。
      “谢父王!”
      世子朱高炽恭立在一旁,听到父亲 夸奖弟弟,胖乎乎的圆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吾弟能扬鞭策马,为兄甚羡。”
      朱高煦扬起极似燕王的浓眉,笑容 得意,看着身高长相都不及自己,肥墩墩的朱高炽,眼中闪过一抹轻蔑。同样是父王母妃的儿子,不过是生得比他早些,摆出一副世子的样子给谁看?
      “王兄不必如此,愚弟自是期望能 有与王兄一同策马挥刀,并肩作战那一天!”
      话说得再好听,也是十成十的挤兑 人。
      朱高炽脸色憋得通红,朱高煦笑得 张扬,燕王看着两个儿子,眉头微皱。
      对这个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不像自 己的长子,若说万分的喜欢,那是违心。可到底封了世子,上下有别,高煦如此挤兑兄长却也不妥。
      再者,世子喜爱读书,真会被弟弟 三言两语挤兑得说不出话?示弱不错,过犹不及。
      就在燕王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一 名身着葵花胸背团领衫的宦官躬身走了进来。
      “奴婢拜见王爷,见过世子,郡 王。”
      “可是有事?”
      “禀王爷,南边又来人了。”
      又来?
      一句话,朱棣父子三人的脸色同时 一变,南边来人,准没好事!
      先是北平布政使,又是北平都指挥 使,连按察使司都被安插了人。宋忠那匹夫,正月里就奔赴开平,借口圣谕,接连从燕山卫中-抽-调精壮,不到一个月,整整小三千人没了!他想干什么?一目了然!
      “父王,您看?”
      “为父倒要看看,皇帝还有什么手 段!”
      朱棣猛的一拍桌案,真惹急了,他 也不是吃素的!
      见父王发威,朱高炽和朱高煦都消 了互别苗头的心思,站在一边,低头装老实。火山要爆发了,这个时候,谁往前凑谁倒霉。
      存心殿东侧一间厢房内,道衍和尚 停止诵经,看了一下室内的滴漏,恩,又是面见王爷的时候了,今天该从哪个方面论述造-反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起身走出厢房,正遇上匆匆行过的 王府宦官,“三保,这是怎么了?”
      “回佛爷,南边又来人了。”
      “哦?”道衍捻动佛珠,念了一声 佛号,笑得眼睛眯成了两条缝,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想什么来什么。阿弥陀佛,皇帝真是好人。
      见过来人,接到圣谕之后,燕王府 上空当即笼罩了一层黑云,存心殿内像是台风过境,朱棣手提长刀,赤红着双眼,“竖子欺我太甚!”
      几个宦官跪在青石砖地上,瑟瑟发 抖。
      此时的朱棣,连燕王妃也不敢轻易 接近。
      唯一的例外,只有道衍。
      生气好,气炸了更好。气急了才不 会犹豫,气爆了才会起兵造-反。
      “王爷,不能再犹豫了。”道衍站 在殿中,丝毫不为朱棣的怒火所影响,“先夺陈亨兵权,再以宋忠-抽-调燕山卫精锐,召胡骑关童等入京,接下来肯定是王爷的官属。皇帝是步步紧逼,王爷若再犹豫,大祸将近矣!”
      燕王握紧了长刀,冷笑出声,“既 不容我,我岂能坐以待毙!”
      话落,一刀斩在桌案之上,终下定 了决心。
      开平卫
      难得没有下雪,天色放晴,风却更 冷。


      66楼2014-05-16 20:07
      回复
        孟清和穿戴整齐,系好腰牌,走出 家门。本该到城外当值,不想新来的宋都督突然下令,卫所全军操演。卫指挥使徐忠进言,操练就在明日,何必急在今天?
        一旁的都指挥余瑱冷笑一声,“都 督之言即为军令,徐指挥敢抗令不成?”
        大帽子压下来,徐忠不敢再多说。 心下却道,果然是来者不善!
        演武场中,未扫的积雪多被踩实, 光滑结冰处,几乎能映出人的影子。
        孟清和带领手下一百多人,随着旗 官号令结队列阵。众人呼出的热气在眼前凝成白雾,挂在眉毛和睫毛之上,结了一层冷霜。
        “杀!”
        朔风似要将人冻住,边军挥出的腰 刀和长枪,硬生生的劈开冷风,吼声从胸腔里发出,是带着血腥气的强悍与粗犷。
        高台之上,宋忠一身绯红公服,绣 在红袍上的狮子张开大口,似要择人而噬。
        鼓声渐急,战阵也随之变化,高台 上的宋忠突然一挥手,召来跟随他的都指挥余瑱等人,遥指演武场中的某一处,下达了命令。
        余瑱领命,一队亲兵当即如狼似虎 一般扑入了战阵。
        因为鼓声骤停摸不着头脑的边军, 眼睁睁的看着几十名同袍被拉出战阵,按跪在了地上。
        “余等不遵号令,延误操练,责一 百军棍!”
        和高福等人一同被拉出战阵的孟清 和,脑袋嗡的就是一声。
        若说自己跟不上鼓点,拖慢队伍, 他无话可说。但以此处罚高福,马常,周荣等人,根本就毫无道理!
        一百军棍不是开玩笑,会要了他们 的命!
        台上,徐指挥也看出了端倪,这些 被拉出来的,分明都是西城千户所沈瑄麾下。
        宋忠此举,若是下马威倒还罢了, 若是针对沈瑄,岂不是挑明了和燕王过不去?
        演武场中的沈瑄已手按长刀,凝眸 望向台上的宋忠,满目煞气。
        数十名边军已被按倒,执刑的不是 边军,而是宋忠带来的亲军。可见,宋都督是诚心要在今天大开杀戒,演武操练不过是个借口。
        孟清和脸色发白,除了第一次被拉 上战场,从没感到死亡离自己如此近。
        想办法,必须想办法,他要活下 去!
        恰在这时,余瑱停在了他的跟前, 扫过他身上的武官服,嗤笑一声,“这样的竟是个百户?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莫非是谎报战功?还是托赖上官青眼?”
        一边说,一边拿眼去看脸色冰冷的 沈瑄,表情中带着不屑掩饰的轻蔑同恶意。
        听到这番话的孟清和却是双眼一 亮,顾不得被用力 的肩膀,奋力抬起头,用平生最大的力气喊道:“卑职不服!”
        他一出声不要紧,高福周荣等人也 全都扯开了嗓子,“卑下不服!欲加之罪,卑下不服!”
        喊了,不一定能保住小命,不喊, 就一定没命。
        那就喊吧!
        高台上的宋忠面色发沉,余瑱眉头 一拧,盯着孟清和,面带不善,眼露杀意。身边已有亲兵取下长刀,带着刀鞘狠狠的拍了下来。
        “都指挥面前,安敢放肆!”
        孟清和咬紧牙关,打算生生受了这 一下,等了半晌,却没等到。
        抬起头,白皙如玉的手指正扣在刀 身之上,长刀停在半空,再移动不了分毫。
        “大胆!”
        亲兵还要喝骂,沈瑄冷笑一声, “谁才是大胆?他为百户,你不过一兵卒,未得上官下令,以刀击百户,便是以下犯上!”
        “你……”
        余瑱面色阴沉,不问沈瑄,而是看 向身上染雪,愈发狼狈的孟清和,“你不服?”
        “是,卑职不服!”
        “操练之中不听号令,延误战阵, 乃本指挥亲眼所见,你有何不服!”
        “卑职不服的不是一百军棍,是都 指挥话中所言,谎报战功!”孟清和昂起头,“卑职战功是卫所上报,朝廷嘉奖!都指挥言指谎报,是指卫所欺上瞒下?朝廷不分真假?陛下识人不明?卑职斗胆,都指挥此言,有指陛下昏聩之嫌,乃是大不敬!”
        说话间,黑色的双眼紧盯着余瑱, 眼眸深处似有暗色的火焰在 。
        想要他的命?
        那就试试看!
        豁出去了,老子活不成,你也甭想 好过!
        同样被按跪在地的前郎中大人,瞅 瞅脸色发青的都指挥,再看看傲然如君子的沈千户,最终将目光挪回到了孟百户身上。
        之前判断失误,这哪里是文官,根 本就是文官中的战斗猛人,朝堂上的第一斗士,言官!


        67楼2014-05-16 20:08
        回复
          31标签


          68楼2014-05-16 20:08
          回复
            32标签


            71楼2014-05-16 20:12
            回复
              “老朽还有一件事想请教千户。”
              “何事?”
              “朝廷派下的都督,可是当年的锦衣卫指挥使,宋忠?”
              “是他。”沈瑄换下的武官服染了血迹,不能再穿,早有长随取来一件蓝色的便服,“赵大夫同宋都督是故交?”
              “故交?”赵大夫嘿嘿冷笑两声,摩挲着手中的瓷瓶,“老朽当年给宋都督治过风寒,药方同开给凉国公的一样。”
              沈瑄没说话。
              “千户放心,老朽知晓分寸,也知道自己的斤两。”赵大夫将瓷瓶放在桌上,站起身,又取出一瓶伤药,合上了药箱,“能活到今日不容易,老朽惜命得很。”
              给孟清和换药的医户手上动作一直未停,好似根本没听见两人之前在说些什么。
              卧榻上的孟清和紧闭双眼,对室内发生的一切,更是一无所知。
              “千户和百户怕是都会发热,最好有人在一旁照料。”
              赵大夫收好了药箱,和徒弟告辞离开,还有几十个军汉等着他去看。光凭城内的那些医户,外伤治好了,也会留下病根。
              师徒两人走过二堂,迎面遇上孟清江和孟虎。
              孟清江和孟虎都是第一次到千户所,哪怕习惯了同孟清和手下的军汉相处,见着门前影壁上的走兽,依旧是腿脚有些发颤。
              赵大夫背着药箱同两人擦肩而过,不言不语。赵大夫的徒弟有心提点两句,奈何师父脚步匆匆,孟虎和孟清江也只顾着跟紧带路的边军,不敢乱看,只能罢了。
              北平府
              燕王同道衍对坐,面前摆着一张棋盘,黑子同白子绞杀在一起,胜负难分。
              “王爷可已做下了决定?”
              道衍执白,话音未落,棋子已落在棋盘之上。
              “竖子步步紧逼,孤无路可退。”燕王一身大红色的常服,肩头的两条金色盘龙似要一飞冲天,“不进则死,进一步,尚可争得一条活路。”
              黑子落下,巨龙已成。
              道衍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王爷大才,贫僧甘拜下风。”
              燕王哈哈一笑,随手将棋子拨落在地,“孤赢了,你这心系凡尘的和尚又何尝输了?”
              “阿弥陀佛。”
              道衍又宣了一声佛号,只要燕王肯造-反,别说是心系凡尘的和尚,骂他是六根不净的秃-驴又有何妨?
              匆匆赶到堂外的宦官,听到室内传出的笑声,嘴里有些发苦。
              王爷难得好心情,要是听到开平卫那边的消息,不知道又要发多大的火。
              报还是不报?
              咬咬牙,还是报吧。
              早死晚死都是死,没多大区别。况且佛爷在这,好歹生命安全有个保障。迟了,谁晓得会是什么情形。
              “王爷,奴婢三保,有要事禀报。”


              73楼2014-05-16 20:17
              回复
                33标签


                74楼2014-05-16 20:18
                回复
                  2025-05-09 22:22:19
                  广告
                  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应
                  三保走进堂内,将开平卫报来的消息禀告燕王。
                  “王爷,徐指挥派来的人还候着,是 否召见?”
                  “不必了。”
                  燕王的脸色很平静,过于平静了。 火山喷发,飓风海啸,都隐藏在刚毅的面容之下。
                  了解燕王的人都清楚,这绝不是个好 兆头。
                  若是火气当场发出来还好,劈桌子 砍凳子,把屋顶掀了都不是问题。像现在这样……肯定是有人要倒霉了,倒大霉了。
                  一旦燕王将所有的情绪隐藏起来, 也是他真正要置敌人于死地的时候。
                  “宋忠,宋都督。”燕王重新捻起 一粒棋子,手腕悬在半空,久久没有落下,冷笑一声,“孤还真是小看了你。”
                  道衍低垂双眸,手指动了动,发现 随身的佛珠忘在了厢房里。
                  三保躬身望着脚下的石砖,额头颈 后都开始冒汗。明知燕王的怒气和杀意不是针对自己,依旧害怕得牙齿打颤。
                  站在一头被撩起了火气的老虎跟 前,对着随时都能要自己小命的獠牙,不害怕的那是神仙。
                  啪!
                  棋子终于落在了棋盘之上,位置不 当不正,好似只是随意一放。
                  道衍没动,他知道,燕王的本意不 是和自己再下一局。
                  果然,不到片刻,剩下的棋子全部 被挥落在地,叮叮当当的砸在了砖石上,连棋盘也未能幸免。
                  燕王的表情仍然很平静。
                  “三保。”
                  “奴婢在。”
                  “你到开平卫去一趟。”燕王整了 整衣袖,“带上刘大夫。”
                  “奴婢遵命。”
                  “再给沈瑄带个话,谁动的手,做 叔叔的早晚有一天给他找回来。”
                  道衍仍是没出声。三保头上冒了一 层冷汗,却不敢去擦。
                  “是。”
                  “还有,那个顶撞余瑱的百户是叫 孟清和?”
                  “回王爷,正是。”
                  “好,也给他一句话,忠义之士, 本王向来不会亏待。”
                  “是。”
                  “下去吧,明日,不,今日就动 身。”
                  “奴婢遵命。”
                  王爷发话今天动身,哪怕外边正飘 着大雪,顶风冒雪也得启程。
                  待到其余人退出堂内,道衍才开口 说道:“王爷,继续让宋忠留在开平卫不妥。”
                  “无碍。”燕王站起身,背着手在 室内踱了两步,“暂且先让小人得意。”
                  “王爷可是还准备入京?”
                  “自然。”燕王停下脚步,“入朝 参拜新君,孤是必定要去的。”
                  “可……”
                  “和尚放心。”燕王笑得肆意, “齐泰黄子澄均是纸上谈兵之辈。唯一可虑者,不过魏国公寥寥数人。孤自有应对。”
                  “王爷既已决定,贫僧不再多 言。”
                  “孤月底动身,一应诸事还要烦劳 和尚。”
                  “阿弥陀佛,王爷有命,贫僧自当 竭尽所能。”
                  准备妥当之后,宦官三保便带着燕 王口谕动身前往开平卫。
                  未几,燕王世子朱高炽也得到了消 息。
                  “父王必定是气狠了。”朱高炽放 下笔,似对刚写就的这幅字并不满意,“拿去烧了。”
                  “世子?”
                  “烧了。”朱高炽擦了擦手,“孤 去母妃那里,王安跟着。”
                  “遵命。”
                  入冬以后,燕王妃受了风寒,吃了 不许多,断断续续一直没好。大夫诊过,说是郁结于心,想要真的痊愈,还要想法子排解燕王妃的心情。
                  说是这么说,真正做起来可不是那 么容易。
                  燕王被皇帝猜忌,不干政事的燕王 妃也已察觉。写信给在京中的魏国公徐辉祖,希望看在兄妹一场的份上,哪怕是看在几个外甥的份上,好歹帮忙在陛下面前转圜一下。
                  等了许久,好消息没等来,坏消息 却是一箩筐。
                  先是周王获罪,紧接着就是代王。
                  皆是废为庶人,发往苦寒之地。
                  周王代王暂且不论,燕王妃和代王 妃可是亲姐妹,都是魏国公徐达的女儿,自闺中感情一直不错。想起代王妃如今的遭遇,再想想自家的情况,燕王妃的心就像是被雪冰过一样,拔凉拔凉的。
                  知道兄长也是为难,可左思右想, 燕王妃心中还是难受。
                  燕王和几个儿子轮番劝解也没多大 的用处。朱棣很郁闷,总不能明白告诉自己的结发妻子,不用担心,明个本王就扯旗造-反,龙椅上那个小屁孩嘚瑟不了几天了,咱们不惧!
                  朱棣要真是这么冲动,道衍也不用 花费十年时间,苦心费力的劝他造-反了。
                  大雪纷飞中,两名宦官扶着朱高炽 走到圜殿,穿过周回两庑,走到正房门外,未及禀报,隐约听到室内传出一阵笑声,声音很熟悉。
                  朱高炽敦厚的面容上闪过瞬间的阴 沉。
                  “里面可是孤的二弟?”
                  “回世子,正是高阳郡王。”守在 门外伺候的宦官小心答道:“郡王来了不到半盏茶的功夫。”
                  “恩。”朱高炽脸上重又露出憨厚 的笑容,“通报吧。”
                  “是。”
                  看着敦厚富态的世子,守门的宦官 一度认为刚才是自己眼花了。
                  临近傍晚时分,雪下得更大了,从 王府出来的三保一行人赶在城门关闭前出了北平城。
                  燕王府派人出城的动静自然瞒不过 张昺和谢贵在城中布下的耳目。
                  “北边?”
                  布政使司内,到任不久的北平布政 使张昺坐在二堂厢房内,得知三保等人出了广智门,着人给北平都指挥使司带个话,询问是否是边塞又出了事情。
                  宋忠在开平卫杖责边军的消息尚未 传到张昺耳中,他必须确定,到底是燕王打算提前反了,还是另有原因。弄清楚燕王此举的用意才能想法子应对。
                  都指挥使司内,谢贵也是一头的雾 水,他比张昺想得更周全些,立刻派人追出北平城,跟在王府派遣之人的身后,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开平卫
                  孟清和动了动胳膊,养了半个多 月,背上的伤口倒是结痂了,被伤到的内腑还需慢慢调养。
                  “百户千万要放在心上,别仗着年 轻就不当一回事。到老了,可就要遭罪了。”赵大夫诊过脉后,给孟清和重开了一副药,“老夫不是危言耸听,百户底子薄,还是多注意些好。”
                  “谢赵大夫,孟某自会注意。”


                  75楼2014-05-16 20:19
                  回复
                    话音刚落,孟清和就忍不住咳嗽了 几声,胸腔里像是开了个风箱,嗓子和耳朵都难受得紧。
                    “赵大夫,这药还要吃多久?”咳 嗽过,喝了几口水,勉强压了压,“孟某不能一直这么养着。”
                    “多则数月,少则半月。”赵大夫 提起药箱,“百户还是安心养着的好,免得落下病根。”
                    孟清和已经领会过赵大夫的个性, 目送老先生出门,重新躺回塌上,总算是舒服了一些。
                    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在千 户所里,睡的还是沈千户的卧房,孟十二郎很有一种被百万大奖砸中的感觉。
                    没死,熬过去了。
                    投名状也起作用了。
                    如果之前的自己,在沈瑄眼中还是 个微不足道的小虾米,现在,怎么说也升级到凤尾虾级别了吧?那么,成为龙虾那一天也不会太远了吧?
                    孟清和醒来之后,沈千户没马上让 他卷铺盖走人,只是让他从自己的卧房搬出来,到三堂的另一间厢房内养伤。
                    期间,孟虎和孟清江都来看过他。 让孟清和吃惊的是,两人竟都入了军籍,穿上了朱红色的袢袄。
                    “四堂哥,五堂哥,这是怎么回 事?”
                    孟虎和孟清江互看一眼,之前,他 们壮着胆子来千户所接人,却被告知十二郎伤重,不能轻易搬动。正没主意时,见到了沈千户,意外得了沈千户的赏识。
                    “我们兄弟也没多大本事,只会种 田,有一把力气,得千户看重,那是了不得的事。”
                    看着脸膛发红的孟清江两人,孟清 和有点不是滋味。
                    到底是沈千户天生霸气侧漏,还是 因为自己官太小?
                    一起生活了几个月,眼见自己升 官,也不见这两位堂兄动心,怎么才见着沈千户一面,就义无返顾的成了军户?
                    “两位堂兄可想好了?九叔公和大 堂伯那里,最好还是提前说一声。”
                    孟重九那只老狐狸,孟清和倒是不 太担心。能主动提出让孟虎跟自己到边塞,肯定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让孟清和忧心的是孟广孝一家子。 若是知道自己还活着,孟清江就成了军户,不知道会不会脑袋发热去找自己家人的麻烦?
                    “十二郎放心,家中的事情我等自 会料理,不会让十二郎为难。”
                    孟清和点点头,不再多言。心中仍 想着给孟王氏送个消息,到底有个提防的好。
                    毕竟,孟清江主动投军,实在有些 出乎他的预料。
                    除了孟虎和孟清江,周荣和高福等 人也来探望过孟清和。比起孱弱的孟百户,一身腱子肉的军汉们早就活蹦乱跳,开始当值了。
                    十五军棍,不过是背上多了几条 疤。
                    “孟百户是条汉子!”
                    同样荣升百户的周荣,好似忘记了 同孟清和在城外的不愉快,对孟清和翘起大拇指,蒲扇大的巴掌就要拍在孟十二郎的肩膀上。
                    幸亏中途被高福截住了,这一下要 是拍实了,孟清和怕是要当即慷慨就义。
                    孟百户呲牙,尽释前嫌?真不是借 机报复?
                    “百户,咱们兄弟都被调回了城 内。”
                    周荣离开后,高福将孟清和昏迷卧 床期间发生的事,捡着重要的说了。
                    “丁小旗伤得也重,其他兄弟都能 当值了。百户的两位族兄都在卑下旗中,这几天跟着刘小旗在城头巡视。”
                    “城外的瞭望墩台如今是谁在 守?”
                    “周百户手下的一个总旗。”
                    “他们不是骑兵吗?”
                    孟清和十分诧异,骑兵不该机动作 战?什么时候开始守墩台了?
                    “千户手下的骑兵被抽-调一千,补 上来的都是步卒。”顿了顿,才接着说道,“据说是宋都督的意思。”
                    “宋都督?”孟清和沉吟片刻, “这事我知道了。告诉兄弟们好好当值,别人有话不用理会。沈千户对咱们弟兄有恩,能心甘情愿为手下挨军棍的上官有几个?”
                    “百户放心,弟兄们心里都有 数。”
                    “还有,那个什么朝廷来的都督, 蹦跶不了几天。”孟清和冷笑一声,“好好看着吧。”
                    “百户慎言!”
                    “没事,只要弟兄别外传,没人知 道。”孟清和看着高福,“高总旗是仁义汉子,救过孟某,孟某信你!”
                    “百户……”
                    “另外,这里还有一件事托高总旗 去办。办好了,怎么着也能多少还上些千户的恩情。”
                    “百户请说。”
                    “得空了,高总旗去一趟城中的杂 造局……”
                    说话时,两人都没发现,一个穿着 青色武官服的身影站在门外,驻足良久。
                    如玉的面容上带着一丝触动。
                    沉思片刻,沈瑄转身离开,青色的 官服下摆,带起一阵朔风。


                    76楼2014-05-16 20:21
                    回复
                      34标签


                      77楼2014-05-16 20:21
                      回复
                        第三十五章
                        北平府,宛平县衙
                        孟重九等里中老人,均一脸肃穆候在县衙二堂。
                        每月的今日,大令都将亲召县中耆老,面讲朝廷宣谕,再由耆老到里中宣讲。
                        刚过巳时,一身青色公服,袍上绣着鸂鶒的贺县令从堂后走出。
                        耆老们起身见礼,贺县令回礼。随后,众人肃然而立,贺县令展开宣谕,开始诵读。
                        “说于百姓每:春气发生,宜时载重农桑……”
                        自洪武朝,朝廷逢朔旦请旨传宣谕一道,著为令,除正月和十二月之外,每月一行,诏令天下。
                        宣谕的中心思想主要是劝说百姓勤务农桑,不要懒惰懈怠。生活要节俭,不要铺张浪费。要爱惜粮食,不要纵放牲畜毁坏粮亩。时常还会加上思想道德方面,例如不要赌博,要安守本分,遵守法律,不许逃税漏税,不许窝藏盗贼,告状可以,乱告状打板子等等。
                        宣谕读完,孟重九等人谨声应诺,言称必行老人之责。
                        贺县令收起宣谕,面色不再严肃,“自今日起,烦劳诸位耆老。皇帝慈爱,另有米肉絮帛赐予诸位年高老人。”


                        78楼2014-05-16 20:28
                        回复
                          “不敢,此为我等分内之事,大令言重。”
                          孟重九等人再次见礼,贺县令忙上前搀扶,没扶住也侧身避让。
                          “耆老不必如此。”
                          洪武帝尊重老人,建文帝登基不久,朝廷法度大多延续前朝。
                          朝廷劝诫百姓勤劳种田之外,对各地官员同样有令。养济院需收留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官府出钱。各县各州各府需探访民间遗贤,旌节孝,瘗暴骨,免除荒田租税。
                          诏令内容无不彰显皇帝仁爱,民间多有赞颂。
                          只可惜,建文帝的这份宽厚给了天下百姓,同他的叔叔们没有丁点的关系。
                          据可靠消息,继把代王发配蜀地之后,湘王就是建文帝的下一个目标。
                          孟重九走出县衙,坐上牛车,与同里的老人商量着回去该如何行事。说话间聊起了大令口中的举贤德,旌节孝一事。
                          “里中多有孝子,最可赞者当为孟十二郎。”一名老人说道,“此子为报父兄之仇,以身从军,当为大孝。”
                          另一位老人接话道,“孟十二郎的母亲同两位寡嫂,自十二郎从军之后便严守门户,为夫守节,必为节妇。”
                          “正是如此。”


                          79楼2014-05-16 20:29
                          回复
                            “十二郎临行前还赠书于族中,此举更是大善。”孟重九开口说道,“便是大令口中的举贤德,也是当得。”
                            “对!”
                            “当真是好儿郎。”
                            牛车上,众老人对孟清和交口称赞,同车的里长却是面色发沉,一言不发。
                            全怪他当初看走了眼,同孟广孝结了亲。本以为孟大郎会是出息的,没想到孟广孝却是个拎不清的。不过是几亩田,白白搭上了一家子的名声。别看孟大郎考中了秀才,进到县学里读书,他可是听说了,县学中的教谕和县中的大令,对他这个女婿的观感都很差。
                            最直接的证据,朝廷选举贤才,县学中把孟清海的名字报上去,结果怎么样?硬生生的给划掉了。
                            被举荐的四人,虽没全部选中,其中一个叫杜奇的却得了大令的赞赏,这个月的学中评考,只要不出大错,一等是板上钉钉的。
                            至于孟清海,是不是能保住一等都是未知。
                            想想,里长就不免叹气。
                            亲都结了,他还能怎么样?退亲?除非他也不要名声了。


                            80楼2014-05-16 20:30
                            回复
                              2025-05-09 22:16:19
                              广告
                              孟重九瞅了一眼哀声叹气的里长,当初孟广孝联合孟广顺等人侵占十二郎家的田产,没少给这位送礼疏通。否则怎么让中人闭嘴?这么低的田价到县衙报备又岂会那么顺利?
                              现在十二郎出息了,孟广孝一家的名声毁了,就算没直接牵连到他,怕是也多少有些麻烦。
                              里中的几个甲首都是眼巴巴的瞅着,这个里长,他怕是也做不长了。
                              想起孟虎之前带回家的消息,孟重九忍不住的高兴。十二郎升了百户,实打实的朝廷六品官,他这个外孙子也没让他失望,虽说脑袋愚了点,到底是开窍了。
                              家里的几个儿子,连他那个上门女婿都在埋怨孟虎做事轻率,怎么就突然投了军!话说得重了,孟重九当着全家人的面发了火。
                              “军户又怎么样?军户照样能出人头地!看看十二郎现在如何?再看看大郎!”孟重九瞪了儿子和女婿一眼,“真有本事的,到哪里都能混出个人样!”
                              孟重九一发威,家里人再不敢多言。就算再埋怨孟清和与孟虎,也不敢摆到明面上来说。
                              “明天割上两斤肉,捡十个鸡蛋,一斗粮食,给十二郎家送去。”
                              “正月里不是刚送了高粱面,这又送?”
                              “怎么,不乐意?”
                              “……”


                              81楼2014-05-16 20: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