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4,158贴子:46,589

回复:对那些认为这部剧烂片的人说几句话。

收藏回复

回复:115楼
没有必要1:1还原,那是抬杠,中国人就喜欢抬杠而不喜欢交流,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倒是以为,只要中国连续剧进步一点点就足够了,只要不犯低级错误就可以了,那就是进步。
顺便一提,113楼,汤普森用弯弹匣的确不对,但是……国军带德军钢盔是真的呀,呵呵你可以查下资料滴


135楼2011-03-05 19:44
回复
    回复:102楼
    关于思考的哪一点我倒是有不同意见,也许仁兄已经自认到不用任何人帮助也能自己品味人生的程度了,但是在中国很多人还做不到,尤其是青少年,如果成年人不做出正确的引导那还有什么社会责任可言,尤其是战争片啊这类的现实题材,如果编剧的确有他独到的想法和更深的领悟,那为什么不能将其写成书与他人分享呢?
    恐怕,其实不喜欢看别人思考的人都是认为自己的思考高人一等的人,这样的状态并不值得称道,我认为也不适宜广为流传,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想法,而有成绩的人则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就像那些大学教授去办讲座一样的道理,普通人其实是需要一些高人来引导自己的,这我倒觉得并没什么不妥,呵呵。


    136楼2011-03-05 19:54
    回复
      2025-05-29 01:50:43
      广告
      回复:136楼
      哎呀呀,有理有据有节,我真是越来越仰慕你了,哈哈


      137楼2011-03-05 20:03
      回复
        回复:104楼
        兄台,我有些迷惑了……之前可能还觉得你说的话部分有理,但这段对话彻底暴露一切。你的确是没有看懂啊……而且很明显的中国人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角度都很偏颇。我倒不是指责你什么,人各有志,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呵呵。
        不过总的有个统一的标准,不然没有高下美丑之分,也是不客观的。而对于影视作品这个标准就是他在现实中的影响力,这其中包括口碑,包括票房,说实话,不管有人对《拯救大兵瑞恩》有什么个人看法,他都是荣获十二项奥斯卡奖的影片,已经得到了国际的认可,甚至也包括大部分中国人的认可,当然也肯定有人会说这是评委们个人的评判,但是人家的评委们也都是业界顶尖的人才,总比在这里瞎聊的我等业余份子要强的多吧,这其实已经说明问题了。
        事实证明一切,其余皆为手段。不管是《团》还是《中》,最后的结果,看看电视上各大综艺节目对其的关注度就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我们可以走着瞧,大可不必在这里用个人偏见激烈碰撞。
        团剧的精髓,就是我在之前的文中所说的:一部优秀的战争片必须要让观众看完后打从心底厌恶以及恐惧战争,而不是哗众取宠的觉得战争很刺激很爽……在这一点上《团》是合格的,就如同《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太平洋》《集结号》……一样。就像李连杰和成龙所宣传的精神一样,用表现暴力的形式反对暴力,是反战类型的,而不是让你看个痛快。我觉得拍到如此程度,已然不错了。而你提到的什么“炮灰都是司空见惯的了”之类的论点毫无意义啊!并没有人要批判这世界上不该有炮灰,打仗当然要死人这话谁说都对!对于一个反战思想漫溢的片子,他讨论的就不是你要质疑的东西。所谓思考,我看还是多一点好,不然太多偏见充斥在脑子里,挖的挖不干净,还谈什么进步,不进步怎么追赶上国际水平,要是光会自己夸自己就能变强大,那我天天对着镜子说自己有本事去,就不用奋斗了哈
        


        138楼2011-03-05 20:53
        回复
          回复:103楼
          老妖,你是我在这个楼里见到的唯一一个大气十足的人,确实太难得了。看着那么多人围绕这一个完全可以被解释的话题在原地打转,其实真是郁闷,但我仍觉得这个楼值得研究,哪怕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也很有意思,中国人的惯有思维方式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完全驴唇不对马嘴的辩论真是……唉……
          这跟看中央财经二频道《对手》节目和环球时报上那些专家的激烈辩论完全不同。而且居然还有人认为《中》剧专业呐?!我的天呐……连最基本的道具都能做错的剧集,真有这么让人着迷吗?看来创造这个楼的楼主只有一句话说对了!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确是分析能力下降和伪鉴赏力上升哈!
          这么说以后我要当导演,让战士们把鞋套在手上,把手套穿在脚上上阵杀敌应该也是可以的吧……
          真的,难道真的不能进步一小下吗? 哪怕不是现实中,只是思想上,都那么难吗?中国人们?


          139楼2011-03-05 21:01
          回复
            “真是奇怪,有人说剧情不好看的时候,就吹嘘忠于历史;有人说失实的地方太多,就让人领会精神。
            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才能让脸皮厚成这样啊?”
            看,这句才是压到重点的一句话啊,一针见血啊,比我说那么多都有用哈


            141楼2011-03-05 21:10
            回复
              其实都是好片子。只是角度不一样,至于中国远征军里的瑕疵,作为一部真实反映历史的影片来说不算什么,也无伤大雅,剧情和史实吻合。如果拿《团》的风格要求《中国远征军》那只能是说军不成军。如何打仗。这部影片能还原历史也是社会的进步,那些应该被我们记住的人,现在才被发现,难道不是悲哀?!战争不是靠什么地道战 地雷战就能获胜。这种影片我们应该支持并记住那段历史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无论他属于哪个D派!


              142楼2011-03-05 22:27
              回复
                boyining1984
                你有点情绪失控,你觉得好就好了,个人欣赏水平是有限的,我不笑话你。
                我要说的是1亿元拍成这样真不应该,难道9千万都被演员拿走了?
                既然拍战争题材,既然都请了老外帮慢搞特效,导演还是很重视战争场面的,还是要以这个做卖点的,那他真应该找个明白打仗是什么情况的人指导一下。屠宰日本人就像是在切菜,我们都是英勇的,主角都是不死的,敌人都是弱智的,这电视剧不是道具问题,是战争场面没有基本常识和逻辑。你要是说靠剧情和历史当卖点,那投个1千万算了,何必要花大钱买个被人骂呢。
                举个例子,有一段士兵打着打着突然说:长官没子弹了,我们撤吧。长官振臂一呼:用炸药。然后从箱子里取出一捆捆的炸药,后说:点火,扔。。。。。。镜头一转,国军偷袭鬼子的炮兵阵地,那鬼子的大炮开炮时只冒烟,炮管连动都不动就不说了,就说拿下第一个炮位后要炸炮了,又取出同样的炸药,这时炸药变成:拉发引信了。。。。。。别急,等拿下第二个炮位时,这炸药又变成用火引燃了。。。。。。。。炸炮小分队里不出意外的还有个扛着带瞄准镜的狙击手,中途夺鬼子的车时,这哥们用带着瞄准镜的狙击步枪抡圆照着鬼子的脑袋砸啊,我真想对他说一声:大哥,镜子金贵,悠着点啊。。。小学生阶段看了几分钟就看不下去了。


                144楼2011-03-06 03:44
                回复
                  2025-05-29 01:44:43
                  广告
                  我看着还可以啦,不然不会到吧里来看看。不要那么挑剔,虽然你有挑剔的权利。“严谨的态度”的提法本身是对的,不过用不着用否定一切的态度来对待《中》剧。
                  在我看来,凡是努力抗争、抵御外辱的都是民族英雄,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纪念他们,这件事本身毫无问题。只是,看得多了,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争辩于一些旁支的细节,而是应该转换一下视角,思考一些反面的、或许以前不太愿意思考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先说一下一个朋友给我说的笑话,他说日本人很搞笑,竟然进口我们的**影片去看,看自己挨揍失败的嘴脸!我听了后开始也觉得好笑,但是随后就不那么想了。我感觉到了不安——因为我觉得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懂得反思、懂得去了解自己对手思想的敌对民族,而我们却还在妄自菲薄又骄狂自大,对于敌人丝毫不了解并且也没有意愿去了解。他们在反思、总结自己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期待下一次的成功;而我们却在继续窝里斗,并且对于那个民族的无知几乎比上个世纪更甚!
                  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人口、军队、地域都是他们的多少倍,却被打得那么惨,节节败退,丧师失地、损民辱国,我们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对手的长处在哪里?请尊重自己的对手,懂得学习对手的优点和长处。我们却从来都是用蔑视的态度对待他们,一些人动辄要“杀光”他们的男人、“QJ”他们的女人,事实上,在历史上只有他们QJ我们的女人的累累记录,也“三光”过我们的村庄,那个耻辱还深刻地刻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身上洗刷不掉。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我们中间有人耐心乃至“严谨地”了解过他们吗?他们在准备上一次战争之前可是拥有大量“中国通”的,我们现在有“日本通”吗?没有。只有在这里唧唧歪歪窝里反的一帮子,只会相互踩自己人,只会否认自己人的每一点努力,从来不会用鼓励和赞美的态度对待自己人。这真是可悲。那些逝去的民族英雄在当时遭受着内耗的折磨,如今在天上也在为今天的内耗和无知而痛苦。


                  146楼2011-03-06 23:31
                  回复
                    回复:138楼
                    中剧绝对不是没有思考,而恰恰引发了大量思考。大家在贴吧里争论“远征军败走野人山到底谁要负主要责任?”“在滇缅公路整个抗战期间都未打通的情况下,入缅作战是否真的有价值?”等等问题,其实都是相当高端的争论,远比争论什么军服、弹匣、爆炸气浪的要有意义。包括剧中拍到的史迪威和中国人之间的分歧,他对中国这个社会的看法,都是史实,值得我们自己反思;还有韩少功和他妹妹争论“国人到底需要真实的失败来认清现实,还是需要胜利的虚假来提升信心”,更是试图对战争、对国民性进行一些探讨。来到这个贴吧后你会发现,因为这部剧引发的讨论使整个滇缅战争史被更加细化了,许多被我们忽视的史实都被列举了出来。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就应该引发大量的讨论,这样才能证明其本身的拍摄意义,而不是编导自己在剧中灌注太多自己个人化的东西。不要再和我说什么《拯救》、说什么美剧了,我真烦透了!投资是完全不能比的!!1亿人民币在今天拿来拍战争戏真不算什么!冯小宁导演不知各位认识否,就是拍《紫日》的那位,有记者曾经问他中国电影和美国大片的差距在哪里?他非常气愤地说了三个字:拿钱来!投资的问题,不是导演能解决的,而用有限的投资再现几个真实的人物形象和重要历史事实,却是导演必须要做到的(中剧基本做到了)。那些捧《团》剧的朋友,我们今天在这里争论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远征军”这个史实之上的,《中》剧几乎是从全景式角度来展现“远征军”这段历史的,没了“远征军”这三个字,他什么都不是;而《团》剧恰相反,没了“远征军”这三个字,他还是《团》剧,因为我前面已提到过,剥掉历史背景,他表现的内容几乎能移植到世界战争史的任意一段里面。而我,今天之所以在这个贴吧里颇费口舌地争论一些本已无需争辩的观点,就是因为“远征军”这三个字。当《团》打着这三个字的旗号来到我面前时,我怀着无比的兴趣去欣赏了,但我很失望!因为我看不到这三个字,而我在《中》剧里看到了这仨字了,并且贯穿全片始末。这就是我喜欢《中》,不喜欢《团》的理由。


                    IP属地:上海147楼2011-03-07 09:53
                    回复
                      回复:134楼
                      有奇迹的,你要相信奇迹。
                      回复:135楼
                      1比1是没必要的,我承认。不是抬杠,而是说气话,面对那些把错误从第1条列到第N条这样的人,我忍无可忍,你是来看电视剧,还是来看道具的。分析鉴赏能力,要看用在是什么地方了,我用在人物、情节、台词身上,而你用在枪炮装备上面,重点不一样,不多做解释了。
                      回复:144楼
                      我情绪没失控。我前两天打的那条一直被说在审核,所以我就多打了几遍,没想到后面全出来了,完全是失误所致,不是故意刷屏。


                      IP属地:上海149楼2011-03-07 10:30
                      回复
                        回复:128楼
                        这个纪录片相当好看,比电视剧好看。


                        IP属地:上海150楼2011-03-07 10:31
                        回复
                              原来准备春节后好好再吃一顿大餐!看着桌上的一瓶陈年老酒想入非非,口水直流。菜上来了,我吐了。厨师的手艺我不追究了,主人的心意还是好的。无奈之下,我拿起这瓶老酒,一饮而尽,我醉了。我梦见在睡梦中重走滇缅公路,去追寻远征军的足迹,去寻找历史老人,为的是想知道当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IP属地:山西151楼2011-03-07 1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