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方言用字浅谈之七十五:着、起和到
“着”字可用作助词,这时读轻声。它的用法包括:1、接于动词后面,表示①动词正在进行(如:走着,等着,开着会呢),②状态的持续(如:放着,挂着);2、接于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表示祈使(如:你听着);3、加在某些动词后,使其变成介词(如:顺着,照着,沿着,朝着)(见《新华字典》第10版第616页)。上述说法在成都人嘴里也有,尤其是书面语,这时读作/zo2/。
不过,成都人在谈及上述内容时并不喜欢用“着”,而是根据不同的说法分别使用“起”和“到”。
相对于上面第1条的说法,成都方言用“起”字。如:①走起,等起,开起会嘚。②放起,挂起。例句:①他们几个等起在(等着呢),搞快点儿。②门帘挂起在(挂着呢)。此外,还可表示祈使意味,相当于普通话的“(动词)起来”。例句:出发了,大家把锣鼓敲起,旗旗儿(旗子)打起,横幅扯起,秧歌扭起!句中的“敲”字成都方言读作/kao1/(音同“考”的阴平调),而非/qiao1/(音同“悄”);“旗旗儿”读作/qi2qier1/。本地某报纸曾有这样的标题:坝坝宴吃起,醇香的酒倒起,老人们端起杯子喝起!
相对于上面第2条的说法,成都方言用“到”字。例句:①你给我听到!②看到!架架车来了!这时“到”字读作 /do3/。也有人用“倒”字并读作 /dao3/。
相对于前面第3条的说法,成都方言也用“到”或“倒”字,读音同上。如:顺到,照到,沿到,朝到,等等。例句:你跟到(顺着)这根巷巷儿走,走出去倒左手(左拐)就拢(到)了。巴金先生在其名著《秋》中就有这样的话:“骂都没有骂到,你就哭起来了”,“只要人高兴,心里痛快,做到七十八十都不会睡倒吃白饭”
“着”字可用作助词,这时读轻声。它的用法包括:1、接于动词后面,表示①动词正在进行(如:走着,等着,开着会呢),②状态的持续(如:放着,挂着);2、接于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表示祈使(如:你听着);3、加在某些动词后,使其变成介词(如:顺着,照着,沿着,朝着)(见《新华字典》第10版第616页)。上述说法在成都人嘴里也有,尤其是书面语,这时读作/zo2/。
不过,成都人在谈及上述内容时并不喜欢用“着”,而是根据不同的说法分别使用“起”和“到”。
相对于上面第1条的说法,成都方言用“起”字。如:①走起,等起,开起会嘚。②放起,挂起。例句:①他们几个等起在(等着呢),搞快点儿。②门帘挂起在(挂着呢)。此外,还可表示祈使意味,相当于普通话的“(动词)起来”。例句:出发了,大家把锣鼓敲起,旗旗儿(旗子)打起,横幅扯起,秧歌扭起!句中的“敲”字成都方言读作/kao1/(音同“考”的阴平调),而非/qiao1/(音同“悄”);“旗旗儿”读作/qi2qier1/。本地某报纸曾有这样的标题:坝坝宴吃起,醇香的酒倒起,老人们端起杯子喝起!
相对于上面第2条的说法,成都方言用“到”字。例句:①你给我听到!②看到!架架车来了!这时“到”字读作 /do3/。也有人用“倒”字并读作 /dao3/。
相对于前面第3条的说法,成都方言也用“到”或“倒”字,读音同上。如:顺到,照到,沿到,朝到,等等。例句:你跟到(顺着)这根巷巷儿走,走出去倒左手(左拐)就拢(到)了。巴金先生在其名著《秋》中就有这样的话:“骂都没有骂到,你就哭起来了”,“只要人高兴,心里痛快,做到七十八十都不会睡倒吃白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