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吧 关注:3,436贴子:17,313

回复:【辟谣】邓绥粉这些年发的洗脑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乾隆:诸羌苦豪右徭役。是安插既已失宜,至叛无器甲,而郡县方畏懦不前,汉家之政可知矣,欲不亡得乎?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3楼2024-12-31 11:15
回复
    (宋)章如愚:群书考索
    邓后临政,始任宦官,而政归台阁,戚宦更领兵权,戚谓窦武何进,迭相倾夺,然五营畏服中人,陈蕃窦武等欲诛宦官。北军不助武等,而助宦官,故族灭焉,何进袁绍不胜其愤,且惩窦武之事故,欲藉分兵以除之,于是内置园校,阳尊阉宦,外重州牧实召边将,卓正以并州牧将兵,阉宦虽除,而董卓之祸已成,义兵四起群牧争政,汉遂三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4楼2024-12-31 11:15
    回复
      白湖先生文集
      和之邓后。虽称贤德。然犹足以变动天地。侵迫阴阳。而国无宁岁。且使嗣君蓄憾。邓宗受戮。嬖孽继乱而国步遂倾。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5楼2024-12-31 11:15
      回复
        (宋)范祖禹:论宦官
        汉有天下四百年,唐有天下三百年,及其亡也皆由宦官,相去五百馀年,如循一轨,盖与乱同事,未有不亡者也,汉自元帝任用石显委以政事,杀萧望之、周堪而废刘向等,汉之基业坏于元帝,东汉邓后临朝,中官用事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顺帝以后五侯专朝,桓帝、灵帝之时十常侍擅天下,子弟亲党割剥百姓,毒流四海,附之者宠及三族,违之者灭及五宗,大考党狱,夷戮天下名士,于是黄巾贼起,朝野乖离,及袁绍诛宦官,献帝奔播困饿,而曹操因之以篡汉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6楼2024-12-31 11:16
        回复
          安帝和邓绥两个一起被骂
          胡一桂: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安帝祜立年已十三矣,太后犹临朝十五年。外戚用事(邓骘),中官预政(郑众蔡伦等),日食风雹雨水旱蝗山崩地震或陷或坼无岁无之,杜根归政之请,囊盛致杀,邓康贬损之劝,属籍为绝,后疑保权固位者矣,及观其徵,河间王子翼至京美其容仪,使为平原怀王后留京师,独无意乎?帝乳母王圣已疑之矣,盖帝少聪明为后所立,长渐不德不可后意,特所谓妇人之仁,往往欲为而未决耳,太后崩帝甫亲政。五年之间惟乳母言是听,惟宦官谮是从,邓氏既夷,太子亦废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7楼2024-12-31 11:16
          回复
            何焯:义门读书记
            自和熹太后以女主称制,通命两宫,母后临朝不独权归外戚,阉寺窃柄亦由此起,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8楼2024-12-31 11:16
            回复
              (清末民初)孙宝瑄日记
              汉武帝以游宴置中书宦官;东汉和熹太后以女主称制,不接公卿,乃以阉人为常侍,小黄门通命两宫。此两汉宦寺之祸所由起。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9楼2024-12-31 11:25
              回复
                和帝复建的西海郡也被邓绥丢了
                资治通鉴.和帝纪:【上从之,缮修故西海郡】,徙金城西部都尉以戍之,拜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屯龙耆。后增广屯田,列屯夹河,合三十四部。其功垂立,【会永初中诸羌叛,乃罢】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0楼2025-01-09 13:27
                回复
                  作者简介: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又一个说版图缩水了的
                  李晓杰:疆域与政区: 另外,安帝时汉郡的变动又趋频繁。永初四年(110年),由于受到西羌的侵扰,金城郡领地不得不再一次放弃,内徙到陇西郡的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第二年,基于同样的原因,上郡、北地二郡内徙到左冯翊,安定郡侨置于右扶风境内,陇西郡的治所也由狄道(今甘肃临洮)徙至襄武。【如此一来,汉朝的版籍较前减少了许多】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1楼2025-01-09 13:39
                  回复
                    说实话,在东汉老百姓心中,邓绥可能不如安帝得民心,邓绥主政时期,还可看到史书里记载的老百姓对时政的批评和嘲讽,都编成了谚语了,而安帝死,老百姓如丧考批(像挂了父母一样悲伤),安帝再拉,也必定有他的可取之处,从民间对他死亡的态度可见一斑
                    邓绥:
                    后汉书王堂传:永初中,西羌寇巴郡,为民患,【诏书遣中郎将尹就攻讨,连年不克。三府举堂治剧,拜巴郡太守。堂驰兵赴贼,斩虏千余级,巴、庸清静,吏民生为立祠。刺史张乔表其治能,迁右扶风。】
                    后汉书李固传:大将军从事中郎李固驳曰:……
                    【前中郎将尹就讨益州叛羌,益州谚曰:“虏来尚可,尹来杀我。”】后就征还,以兵付刺史张乔。乔因其将吏,旬月之间,破殄寇虏。此发将无益之效,州郡可任之验也。
                    华阳国志卷一:益州计曹掾程苞对曰……【昔中郎将尹就伐羌,扰动益部,百姓谚云:‘虏来尚可,尹将杀我。’就征还后,羌自破退。】
                    马长寿:氐与羌
                    而且在永初五年(111年),为了迁徙郡县之故,统治阶级强迫陇西、安定、北地、上郡四郡的汉民南移,至于“发屋伐树,塞其恋土之心;燔破皆积,以防顾远之思”。然则破坏人民生产、生活资料者,不是羌民,而是东汉统治阶级自己。【安帝永初二年(108年),汉阳诸羌南入益州,安帝遣中郎将尹就出兵讨羌,蜀人不堪其扰,为之作谚语曰:“虏来尚可,尹来杀我”①。谁“剽略人物”,在人民心目中是一目了然,不容任何诡辩或捏造】。
                    安帝:
                    东观汉纪:其夕发丧,群寮百姓如丧考妣,塞外蛮夷致祭涕泣。葬恭陵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3楼2025-01-09 14:39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4楼2025-01-10 11:28
                      回复
                        东汉洛阳城南郊刑徒墓地
                        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在1964年春天发掘的。共发现刑徒墓522座。它们的发现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强有力地控诉了东汉封建统治者残酷迫害广大劳动人民的滔天罪行,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汉代刑徒是官府手工业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在封建统治者的奴役之下,从事着各种繁重的劳动。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的阶级。”汉代的社会财富和文化的一部分,正是这些刑徒们所创造的。刑徒墓地的发掘,提供了剖析当时刑徒历史和遭遇的重要资料,使我们对汉代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统计全部砖铭中记死亡日期的共229块,始自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年)四月三日,终于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十月廿二日。【其中以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五月至六月,元初六年(公元119年)闰五月的砖铭为数最多。】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纪年砖所标志的年代并不都是已发掘的这批刑徒墓的年代,因为这里面包括了一部分旧的和后来重葬的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现的二十名妇女墓中,有砖铭的共十二人,这十二人的砖铭全是只刻姓名,皆未标明刑名。那么,这些妇女究竟是不是刑徒呢?我们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女刑徒。她们和男刑徒一样,无这里服劳役,工种可能与男刑徒不同。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即她们或许是刑徒的亲属,被株连拘系。总之,不论她们是何种身份,在受剥削和压榨方面,只能比男刑徒更为残酷和悲惨,这是封建制度下的必然情况】
                        在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下,广大农民始终处于饥饿和死亡线上。史载墓地的刑徒生活的时代-东汉和帝至安帝时代,正是广大农民纷纷破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自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年)至延光四年(公元125年)这三十三年中,连续不断地发生水、旱、蝗、雹、风、地震、瘟疫、饥荒等灾害。东汉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顾广大农民的生死,既残酷榨取农民仅有的一点点物品,又征调大批农民戍边服役。【在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前后,司隶、兗、豫、荆、青、徐、冀、并等州的农村经济已经濒于破产,“人士荒饥,死者相望”四,“人庶流迸,家户且尽”,许多地区出现了“人相食”的悲惨情景。封建统治者虽然屡次声称什么开仓“赈贷”,但这都是些骗人的把戏,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不过是“虽有其名,终无其实”而已】。【这个墓地中从永初元年五月二日至七月十六日死亡的刑徒(有砖铭可据者),正是分别来自司隶、兗、豫、荆、青、徐、冀、并八州的,其中以豫州人数最多,占三分之一,兗州次之,占四分之一。封建地主阶级敲骨吸髓的盘剥,迫使广大农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见于记载的,如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勃海、平原的张伯路、刘文河、周文光等的起义四,永初五年(公元111年)汉阳杜琦、王信和先零羌族人民的起义⑩,都曾攻陷城邑,杀县令,严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者。但当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斗争被镇压之后,封建统治者实行了更加残酷的阶级压迫政策。从这个墓地中所见,封建统治者把农民任意判罪,变为刑徒,然后征调到洛阳来为他们服苦役的悲惨情况,正反映出农民在不断地沦为刑徒,他们失去了仅有的一点点所谓人身“自由”,无偿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受各种苦役,实际上变成了封建统治者的奴隶。封建帝王对农民阶级哪里实行过什么“让步政策”】
                        刑徒们在服劳役期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低劣的生活条件,永无休止的繁重劳动,榨取着他们的一切。名义上他们在服刑胡满就可获得自由,实际上一旦沦为刑徒,往主任意延长刑期,许多刑徒在刑期未满之前就被折磨而死。埋葬在这个墓地的刑徒,过是数十万刑徒中的极少数而已。封建统台者把他们惨害以后,却又极其阴险地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说什么“徒在作部,疾病致医药,死亡厚埋葬”⑩。所谓“厚埋葬”,也就是一个仅能容身的浅圹和几块棺板罢了。而绝大多数的刑徒,都是死无葬身之地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5楼2025-01-11 13:23
                        收起回复
                          非正常死亡的特别多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6楼2025-01-11 16:21
                          回复
                            这篇论文里插图中的砖块纪年全部都是邓氏主政时期殇帝、安帝年号
                            洛阳东汉刑徒墓砖概说_张志亮
                            刑徒,在汉代社会历史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是刑徒的来源,从刑徒墓砖铭中可以看出,分别来自司隶,兖,豫、荆、青、徐、冀、并州的。其中豫州最多。刑徒们从全国各地的狱所被押送到属司隶校尉。他们担负了替帝王贵族修建陵墓.盖造宫苑.建筑府第、太学、修筑城墙、治水挖河、开凿栈道、建路修桥、治铁采铜、制造砖瓦,伐木漕运等重体力劳动。有的则加入官府手工业,有的更远戊边塞,屯田筑障。刑徒们在服役期间,永无休止的繁重劳动,许多刑徒在刑期未满之前就被折磨而死,这些刑徒墓砖铭就说明了这一点。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7楼2025-01-11 16:27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8楼2025-01-11 16: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