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很简单,证明了全知全能的上帝这种玩意不存在
第二个问题,仅仅是“是”还是“不是”,从逻辑上只是一个命名,不管是不是都不影响它的性质,有人说量变引起质变,这其实只是表明了你对“是不是”的判断标准是个模糊的,一旦你给出清晰的标准它就变得可以判断
第三个问题,首先从逻辑上就没有有效的方法去描述“对一个命题的确信度”这个玩意,一般只有真,假,不知道,这几种状态,所以乌鸦这个命题我们永远都只能得出不知道,逻辑上无法量化它有多真,从数学上也做不到,从数学上你可以给出它是真的似然度,但是这个似然度会随着样本空间的映射而改变,同一个样本空间从不同角度看,它的似然度都不一样。甚至数理统计上完全没用一种方法可以在没有先验概率分布的情况下推导出任何概率分布,也就是说一只乌鸦是黑色的概率p,无法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得出来,只能假设一个先验分布再得出基于这个先验分布的概率,或者得出似然度,置信度等这些指标。所以说这个“悖论”犯的错误就是我说的把日常生活的常识擅自套用到数学底层,人为一个命题的确信度是可以量化的
4,第四个完全不是逻辑问题,道德标准本身就是矛盾而弹性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合法性做了一些基本假设,比方说不能伤害他人等等,但是从来没有证明过它们可以用来唯一地评价所有的人类行为,也就是说,它不完备
5,还是对“穿越时空”的定义描述的问题,你只需要理解对于人来说,它是有选择的,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是那种不确定是源自于信息不足,实际上包括你在内的整个世界都只不过是一个复杂一点的微分方程的特解而已,那么它当然可以有各种各样奇葩的边界条件,比方说收尾相接,那就很像我们说的穿越时空,所以如果这个方程有解,那么这个人就会发现他没有成功杀死祖母,最后世界重复他所经历的,祖母悖论觉得人凭借主观意志可以轻松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事实是从微分方程的角度来看你压根没有丝毫的主观能动性,毕竟你也是客观上的神经电路驱动的。至于开辟另一个时间线,还是重复当前时间线,那只不过是微分方程的两种边界条件,换句话说就是“穿越时空”的两种不同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