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吧 关注:61,026贴子:1,284,200

回复:历史上少见的有关魏武帝的评价与记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23-08-05 00:24
回复
    韦续《唐人书评》:李斯书骨气丰匀,方圆绝妙。
    曹操书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遥岩璀璨。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7楼2023-08-22 23:59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9楼2023-10-14 19:30
      收起回复
        《史纠.荀彧论》:嗟乎,拨乱之才,英雄之姿,操实称首。


        IP属地:上海120楼2023-12-11 19:09
        回复
          补充一个宋人论宋武魏武政治眼光:《景定建康志·卷三十四》:宋武帝之不为晋室藩辅,天下所知也。然辅晋而行,能仗大义,使中原知。为晋雪百年之愤,天下其孰能议之?其子亦不失天下。今急为篡夺,大业不终。曹操犹能曰天命有在,吾为周文王,终身辅汉而不取。宋武识虑不及操远矣,其失二也。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23-12-25 16:24
          回复
            宋晁补之《李浩字季良甫序》:其(崔浩)言曰:「王猛之经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恪之辅少主,慕容炜之霍光也。刘裕之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夫猛固坚之管仲,何足以班管仲?恪固炜之霍光,何足以任霍光?裕固德之曹操,何足以当曹操也?」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2楼2023-12-25 17:32
            回复
              南宋喻汝砺《论迁都利害疏》(见《全宋文》卷三八八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宋代蜀文辑存》卷四十七):敌可辟,都不可迁。汴都者,天下之根本也。若舍汴都而都金陵,是一举而掷中州之地以资于敌矣。夫以诸葛之奇才,而不能轧曹操;李克用之骁勇,而不能抗朱温,何哉?曹魏、朱梁先定中原,庸蜀、晋阳特朅然一方之伯者耳,安足当中原之强大乎?臣谓中原决不可舍,以为兴王之资;汴都决不可迁,以蹈金人之计。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3楼2023-12-26 20:31
              回复
                宋仁宗《神武秘略序 》(《全宋文》卷九八四、《玉海》卷一四一):《礼记》:出征受成于学。汉礼遣将,尚书授以古兵书。魏武帝命将行师,皆以新书从事。艺祖(宋太祖)临遣将,勉其为治。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4楼2023-12-26 20:55
                回复
                  南宋陈长方《刘玄德论》(《全宋文》卷四五七三、《唯室集》卷一):奈何首攻刘璋而取蜀之土地人民,兴师聚众而与曹氏程才较力以争其后先,则其所以失天下仁人义士之心亦已多矣,宜其卒无所就,而成鼎峙之势也。彼曹氏者所以大得罪于天下,正在反覆谲诈,移汉之神器而已;然其始也,犹以安汉为名,扫平盗贼,尊奖王室,假仁义以行其奸,故能有济。玄德未及出一师、下一令,以慰民心、副人望,而取刘璋之恶先布于天下矣,举兵之端反曹操之不如也。后虽仗义东出,彼仁人义士肯信其言以为然乎?不过谓其欲增土地而已。惜哉,玄德以髀肉之复生,恐功名之不就,故仓卒为此,不复长虑却顾,得不太左计乎?既已尔矣,而利兵秣马以治曹操之罪,是何异于五十步而笑百步。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5楼2023-12-26 21:08
                  回复
                    宋范仲淹《议守》(见《全宋文》卷三七七、《范文正公集》卷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五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三、《雍大记》卷三二、《源流至论续集》卷二、《群书考索》卷四五、《文献通考》卷一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四):魏武于征伐之中,分带甲之士随宜垦辟,故下不甚劳,大功克举,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楼2023-12-27 11:54
                    回复
                      再来个苏轼论地利的: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全宋文卷一八六八):谨按山东自上世以来,为腹心根本之地,其与中原离合,常系社稷安危。昔秦并天下,首取三晋,则其馀强敌,相继灭亡。汉高祖杀陈馀,走田横,则项氏不支。光武亦自渔阳、上谷发突骑,席卷以并天下。【魏武帝破杀袁氏父子,收冀州,然后四方莫敢敌。】宋武帝以英伟绝人之资,用武历年,而不能并中原者,以不得河北也。隋文帝以庸夫穿窬之智,窃位数年而一海内者,以得河北也。故杜牧之论以为山东之地,王者得之以为王,霸者得之以为霸,猾贼得之以乱天下。自唐天宝以后,奸臣僭峙于山东,更十一世,竭天下之力,终不能取,以至于亡。近世贺德伦挈魏博降后唐,而梁亡。周高祖自邺都入京师,而汉亡。由此观之,天下存亡之权,在河北无疑也。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7楼2023-12-27 12:48
                      回复
                        苏辙论汉魏晋之嬗变:
                        《晋宣帝》(《全宋文《》卷二○八一、《栾城后集》卷九、《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八、《文编》卷二九):
                        世之说者曰:「司马仲达之于魏,则曹孟德之于汉也」。是不然。二人智勇权略则同,而所处则异。汉自董卓之后,内溃外畔,献帝奔走困踣之不暇,帝王之势尽矣,独其名在耳。曹公假其名号以服天下,拥而植之许昌。建都邑,征畔逆,皆曹公也。虽使终身奉献帝,率天下而朝之,天下不归汉而归魏者,十室而九矣。曹公诚能安而俟之,使天命自至,虽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事纣,何以加之?……如司马仲达则不然。明帝之末,曹氏之业固矣,虽明帝以淫虐失众,曹爽以骄纵得罪,而颠覆之形未见,天下未畔魏也。仲达因其隙而乘之,拊其背而夺其成业,事与曹公异矣。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8楼2023-12-27 13:08
                        回复
                          苏辙论东汉灭亡:
                          《汉论》(《全宋文《》卷二○八六、《栾城应诏集》卷二、《古今图书集成》皇极典卷一六五):
                          其后东汉之乱,献帝奔走于草莽之中,曹操出之以为帝王。当是之时,天下已无汉矣,而唯曹氏之为听,然天下之英雄犹以为名,皆起而争之,终曹公之身而不能以自安。犹幸其当时之人,皆知汉之天下已去而操收之也,是以心服曹氏而安为之臣。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9楼2023-12-27 13:11
                          回复
                            宋人论曹操用人:
                            侯溥《用材论》(《全宋文》卷一七三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四):
                            魏武兴霸功于求贤,盖尝三下令于当时。初则曰「得无被褐怀玉,钓于渭滨,盗嫂受金未遇知己」。中则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终则曰:「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首,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是以魏之得人,驾肩前王。臣故曰汉、魏二武为能取人。汉武,班固称其雄才大略;魏武,陈寿称其明略最优,良以此也。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0楼2023-12-27 1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