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吧 关注:10,829贴子:202,940

回复:关于卫青后期冰点境遇+可怜避祸的荒谬性 总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唔,我又扫了一遍卫霍列传,真的没看到有卫青辎重耗资大小霍耗资少的记载,知情的人可以PO给我看看不?
小霍的“绝轻赍”是由于他闪电战的特点决定的,辎重车绝对跟不上骑兵的速度。但不能说他行军路上没有辎重跟随,后方没有粮草屯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小霍“取敌于食”也只能在战场上,随军路上和后防还是要有粮草供给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有太史公那不省士的一段话了,【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粮草运行落在骑兵之后,小霍的粮草因为“专车”嘛,速度又比那些辎重车快,所以,就有这一落差。要不然,就不是士兵面有饥色,估计是路有饿殍了。
至于卫青,他前几次战役也是采用千里奔袭,闪电战,也是轻赍疾行的。但是,大军后方绝不可能没有辎重支持的。不过卫青一战后,又夺地又夺牲畜的补充经济外又断敌人生路,估计这就是人说的以战养战了。
不过,我觉得真正算辎重随行的,应该是两出定襄的时候。
再看漠北之战,“春,上令大将军青、票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这说明骑兵及辎重数分配是相等的,小霍还先挑了精兵的。
很多人提起汉武打匈奴就说打穷了国家,打光了文景之治留下的财富。这里面耗费的不仅是马匹,自然包括辎重粮草的军需备用了,战线拉长了,供给要跟得上,消耗就要更大。
呃,说句招PIA的话,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兵属于他,那么,诸军消耗的辎重是不是也可以算在大将军上啊(PIA)



IP属地:浙江105楼2010-03-01 17:21
回复
    唔,不能否认司马迁有私人情绪在内的,就拿李陵和李广利投降的事来说,一个千年来皆是令人同情的悲情英雄对象,一个是受尽人唾骂。其实对比两者投降时的背景来说。。。。默默,只能说李广利丫的太没人缘了。
    但是这不表示就否认史记的地位,否认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直笔史书,反正我是从来不否认太史公的伟大的。


    IP属地:浙江106楼2010-03-01 17:28
    回复
      厄,那啥吧,俺也素挺感谢太史公滴,内牛....


      107楼2010-03-01 21:02
      回复
        • 24.208.179.*
        司马迁的确对霍卫有意见的,从他言辞里可以看出是同情李陵的,觉得他不是质疑李陵投降这个事实,而是觉得李陵在那种情况下投降以希望找机会报效国家是情有可原,甚至觉得导致失败不止是李陵的责任,与汉武帝的错误命令大有关系,甚至重用李广利这个外戚多过李陵是私心用人的误导才是惨败的根本。
        就比如写李广大小战时那个精彩的程度,私人以为实在不止转体那么简单,为了突出李广遇到的敌人难对付,出动了一百来人吧对付三个人好像,还特别正衬详述了那三个对手的强悍勇猛,匈奴射雕者是多么多么可怕,精彩程度堪比小说了,反到了卫霍大战,遇到的情况不更艰险,出动的敌人不更勇猛,岂止射雕者可比的,只说霍去病虐士,怎不详说一下条件的艰险不利?只说卫青出来战胜,怎么不写写前面改革骑兵的艰难?那些可是拈出来就有料的战役,写点却变成了春秋笔法,望天
        在那个时候,司马迁那样写已经很明显了,再写露骨,那就不是史记是小说了,而且,汉武帝既然连自己的本纪都能毁了(不大了解这个是不是真的),那司马迁如果证明记载李陵连投降的事实都不写,汉武帝哪容这书出版呢?
        李广利,笑,一直觉得他和李陵都不怎么样,好在李陵是‘悲歌’名将之后,李广利是小舅子,总之这y技术也平平,连名将帅才碰到李家再多功劳还得被泼上黑的得反衬其家族忠勇呢,一会儿企图害死悲歌的可能性啦,一会儿不体恤忠良任人唯亲自己捡便宜啦,,,何况是一个上不了大台面的李广利,被史官文人踩死也就是个蚂蚁
        


        108楼2010-03-04 08:02
        回复
          • 24.208.179.*
          唔,我又扫了一遍卫霍列传,真的没看到有卫青辎重耗资大小霍耗资少的记载,知情的人可以PO给我看看不?
          -------------
          同求,话说霍去病几次深入作战不带辎重的说法是哪传出来的?汉武大帝?


          109楼2010-03-04 08:16
          回复
            我不想这样看轻司马迁的心血,抛却主观的喜恶之后,我看到了【於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也就是说,至少在司马迁最初的计划中,《史记》只打算写到元狩年间。当然,最后,他是将时间结束于太初,但是,私以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自己参与了太初改制的事情,而是有了新计划。
            -------------------------------
            了解了司马迁史记的截至时间,谢谢青山吧主


            110楼2010-03-04 09:26
            回复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不过好像以前看过


              IP属地:广东111楼2010-03-04 23:19
              回复
                回复:111楼
                谢谢,真是原创,见所谓‘冰点’论据就总结下,估计大体纠结的问题说来说去都是被教授yy后人误导的那几个吧
                


                112楼2010-03-05 02:34
                回复
                  呵呵,把刚刚那张rp的卫青、霍去病茂陵远观图偷偷夹来,气势啊,,,,一切尽在不言中
                  顺便五年和青山吧主的介绍:
                  这是卫青和霍去病的墓,左:为卫青墓,右为霍去病墓(小霍墓上那个亭子,我晕~~~)
                  从图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卫青墓的封土更高更大~~~那些说什么“冷落”“打压”的通通给我面壁100年去~~~
                  一个要是被打压、冷落了十多年的人,居然墓葬规格还比死在最荣宠时候的墓葬规格要高?
                  胡言乱语,天打雷劈!
                  ————————————
                  其实不需要比大小,后死的比先死的更靠近帝陵~~~啊~~~
                  问题是~~~对于某些做“冷落梦”(引用LS语)的人来说~~~这些都是浮云啊~~~~
                  


                  114楼2010-03-05 12:58
                  回复
                    改错字,请吧主删除上一层。
                    回复:108楼
                    与IP君所见略同,文人刀笔,杀名胜杀命!李广利与李陵就因为一个没有史官为他说话,一个有史官为他说话,身后名竟然大相径庭……
                    望楼上偷偷笑,确实气势,太RP了


                    116楼2010-03-05 15:50
                    回复
                      用得着为这种小事争执吗


                      IP属地:广东117楼2010-03-05 17:05
                      回复
                        回复:117楼
                        这不叫“争执”,有人要扯虎皮当大旗把牛皮吹的震天响,为何不能戳穿这种虚假的牛皮?
                        小事?对于喜欢卫青的人而言,没有什么“大事”“小事”,只有“真事”“假事”。


                        118楼2010-03-05 17:41
                        回复
                          事实还是摆明白的好 不管大小 ~
                          不过就算说的很明白 不信照样有跑卫吧来倒贴颂扬悲歌的~


                          删除|119楼2010-03-05 21:36
                          回复
                            也不知道卫青和刘彻之间到底谁帮了谁


                            120楼2010-03-05 23:42
                            回复
                              谁离不开谁更多一些呢?


                              121楼2010-03-05 2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