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_knight_12吧 关注:46,230贴子:2,738,004

回复:系统比较一下诸葛亮,周瑜,陆逊三人的战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瑜输一手黄盖,要是没记黄盖那周瑜就稳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20-07-17 19:56
回复
    这场战役进一步加深了“周纳计”的称呼当然我觉得一个能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不是黑点:
    《三国志·吕蒙传》:瑜使甘宁前据夷陵,曹仁分众攻宁,宁困急,使使请救。诸将以兵少不足分,蒙谓瑜、普曰:“留凌公绩,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又说瑜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贼走可得其马。瑜从之。军到夷陵,即日交战,所杀过半。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兵追蹙击,获马三百匹,方船载还。
    《三国志·甘宁传》: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时手下有数百兵,并所新得,仅满千人。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围宁。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遣使报瑜,瑜用吕蒙计,帅诸将解围。
    这场战役和三国志11原版决战称霸模式基本不是两回事(虽然就没几个符合史实的),周瑜军攻击的重点是夷陵,通过打下江陵的西北部,形成一种两面包围的模式。
    夷陵之争是这场战役的第一阶段,这里周瑜在吕蒙的建议下非常果断地助攻甘宁,“所杀过半”,还是很硬的。


    IP属地:上海53楼2020-07-17 20:04
    收起回复
      三国粉丝是不可能客观的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54楼2020-07-17 20:08
      回复
        曲有误,周郎顾
        建议指导


        IP属地:浙江55楼2020-07-17 20:10
        收起回复
          接下来提一个南郡之战最大的正义点:绝北道
          当然我是完全不认可这个所谓的战绩就是了。
          《吴录》:备谓瑜云:‘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人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瑜以二千人益之。
          基本就是绝北道的建议了。然而根据后面的记载,这个计划很快就破产了。
          《三国志·李通传》: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
          所以打算通过绝北道想要让曹仁跑的计划根本就没成立。最后曹仁走的原因史书记载地非常清楚:
          《三国志·李通传》: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
          我不知道是怎么脑补出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希望有人能来表演一下。(PS:这里张飞被当做两千人的押金了
          那么所谓的“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之后,实际上刘备还抽手去干了一件别的事情:
          《三国志·刘备传》: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所以说南郡主要是周瑜军在抗压没什么问题,《资治通鉴》:周瑜攻曹仁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
          史书也记载地很清楚了,后来刘备要南郡的时候也是借,我觉得这个功劳给周瑜没有问题。


          IP属地:上海56楼2020-07-17 20:13
          收起回复
            大家讲周瑜都会提赤壁,可我个人觉得南郡之战才是周瑜最重要的战功。我判断一场战役重要性不是根据斩俘这些东西,而是根据这场战斗对当时各方局势的影响来判断的。就像关羽水淹七军,战果无比的辉煌,可是却没有真正扩大战果,攻打下什么城池,甚至最后自己的底盘都被人背刺了。
            如果作为一名将,可以通过他的战争过程和战争结果来衡量他,但作为一名帅,我觉得应该把他放在更高的高度上来衡量他的军事过程,就像诸葛亮,看似北伐没什么见功,但他的战略步骤是很有道理的,碍于历史条件的原因无法真正光复旧都不是他的问题。
            而周瑜南郡之战的意义同样是巨大的,我觉得它真正地兑现了赤壁之战的战果。
            而且南郡的意义不止在此,而在它扩大战果之后,为两分天下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国志·周瑜传》: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可以说这基本上与后来刘备亲入蜀国,结交马超攻下成都,北上取汉中的策略差不多。然而周瑜过早地死去没有实现这一计划,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往往为武侯叹息,抱怨蜀国的地形,又有多少人为周瑜的早卒而叹息呢?


            IP属地:上海57楼2020-07-17 20:22
            收起回复
              诸葛亮岳飞人臣标杆,都是三项破百,岳飞统虚,葛亮先生智政虚,再就是统略虚,可是死活葛亮先生也下不了90,智政下百也得95+,魅力压根砍不动,我就笑,砍吧,怎么砍也是最强王佐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20-07-17 20:40
              收起回复
                总结一下周瑜和诸葛战绩,两个相比较
                入吴入蜀抵消
                南郡比南中高
                赤壁比北伐好一些
                火神换成奏乐或者昂扬
                周瑜93,诸葛92差不多
                考虑主场94,93很适合。诸葛神弩非常符合,周瑜神水可以去了。
                周瑜、诸葛降智,一个到80线一个到90线。
                别问我智力不够、没有火神点火,赤壁之战最重要的战果是乌林之战,是水战后的追击战


                IP属地:上海61楼2020-07-17 20:41
                收起回复
                  神弩拿走,百智给崔浩给张宾给赵普都行,百政给吴起给元宏,下到90统,找把剑结婚依旧三圈回气辅助攻击,依旧T0,随便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0-07-17 20:42
                  收起回复
                    三国就是历史偶像的殿堂,好比现在的流量明星,历代吹粉无数,怎么砍的动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0-07-17 20:45
                    回复
                      然后是陆逊了,不得不说陆逊的战绩账面上看起来还是很好看的,论量比周瑜多,论质比诸葛高,但其实细品起来还是挺有味道的。
                      先是平叛,吴国时期基本上所有的平民叛乱都叫山越,不要误会成一个少数民族势力:
                      《三国志》: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募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馀人。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
                      《三国志》: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这个我只有一个评价, 欺负农民军不算本事。跟诸葛亮平南中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大概跟周瑜讨麻、保差不多?


                      IP属地:上海64楼2020-07-17 20:55
                      收起回复
                        然后是著名的背刺关羽这个主要是加智力,跟统没什么关系,所以不细说:
                        《三国志》:权乃潜军而上,使逊与吕蒙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逊径进,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备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逊请金银铜印,以假授初附。是岁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也。
                        《三国志》: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逊复部旌讨破布、凯。布、凯脱走,蜀以为将。逊令人诱之,布帅众还降。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权以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总的来说,东吴背刺关羽可谓是雷厉风行,比起刘备背刺刘璋那么磨磨唧唧、磨磨蹭蹭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此事成为关羽、诸葛亮和所有蜀密的痛,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看到这一段真的气得想撕书。


                        IP属地:上海65楼2020-07-17 20:58
                        收起回复
                          来支持一下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20-07-17 21:15
                          收起回复
                            3、夷陵之战:陆逊的重头戏,非常之重要,细说
                            《三国志·陆逊传》: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
                            双方兵马其实差不多。这次双方对A可谓是名将尽出了,刘备几乎带上了所有蜀汉的中上层军官,其中不乏年轻后俊。战斗初期刘备还算是稳扎稳打。此后刘备想要阴陆逊一手,没得逞:
                            《三国志·陆逊传》: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资治通鉴》:初,吴安东中郎将孙桓别击汉前锋于夷道,为汉所围,求救于陆逊,逊曰:“未可。”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及方略大施,汉果奔溃。桓后见逊曰:“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在战斗的初期,陆逊像周亚夫放生梁王一样,放生了孙桓。但是孙桓明显比梁王大肚多了这个放生非常给力,使得战斗进入相持阶段,并进一步导致刘备做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逊上疏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
                            这里陆逊狠狠地鄙视了刘备一把此时由于两军相距时间过长,刘备客场作战,心态放生了点变化,又加之有点不知是妇人之仁还是假仁假义,把水面上的部队调到了陆地上,这就使得陆逊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IP属地:上海67楼2020-07-17 2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