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意守】
------------------------------------
心的意守的重要,是打坐的起点直到入静入定而无为前,这段时间的全部作业。。道家抽象描述世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修炼就是从万物重新归一过程。
打坐【无为】不是世俗理解的那样,不干事就是无为,作为偷懒不做业的借口。。【无为】不是松散与松懈,实际上无为是极致的凝聚。。不管是专注意守还是专注于放空放下,都是在作以有为而导无为的事。最终达到如一的真正的【无为】。
如果真能做到放下一切,哪怕暂时的。。心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达到了能保持一段时间,那么也就逐渐做到真正的凝聚。。这时如果有失眠、抑郁等症的人,就可能会不药而愈。
神凝气聚,气聚精生。意守就是为了锻炼不再神思散乱杂念丛生。。这个精并非是男性的精子的精。而是身体运行生机的无形能量质,可以叫做元气。男女漏”精“,是因为心还没有修炼到定,心动顺欲才成漏泄。。不需要懊悔,和强行不自然的强去执着。。随着修炼自然而然。逐渐就会漏的少,积累的多。等到将来整个身体充满生机,那时满则溢的时候,又是一个考验心性的关口。
--------------------------------
道德经上有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
学打坐开始后,要让自己逐渐学会悟。。不要让自身拘束在各种概念、名相中,学会真而求其根本。
打坐修炼这个身心,如何不是象治大国?不可以当成治大国。。同样也可以用烹小鲜的道理来更加清晰的审视打坐意守状态。
在打坐修炼时候,如果用意过强,就如烹小鲜一样可能煎糊了,出现问题。会造成执着苦的后果。
如头晕脑涨、上火、呼吸局促困难、无法从强意守状态恢复、气盘头部不散等等现象。。这时就需要懂得调适,用放空自身,不注意局部方法,来逐渐消除缓解。可以用后面提到的身念处方法,很快就能恢复了。
所以修炼意守火过大时候。。需要学会调适,修炼过程中减少意念专注,逐渐从小火开始,以可以感觉到意守处为度。。需要锻炼耐心,去除急功近利欲心。
在打坐修炼时候,如果意守过于松散,那就如烹小鲜火太小,连锅都无法烧热。。因此打坐锻炼也就无法有很大的改变。
这松散状态,因打坐时候乱想杂念不断涌现,意识和这些干扰同舞无法分离,同样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后果现象。
如记忆力有所衰退,爱忘记事。这就象经常看刷手机或电脑,看新闻,信息不断刷新头脑记忆,会出现严重记忆力衰退后果,也是一样道理。。需要提起正念,用生活修方法来调适自身。
生活修:在生活中,不管行、走、坐、卧,意不离身,离身则回。提起正念,走路就专注正念在身体动作感觉上,工作就专注正念在身体工作动作感觉中,坐就专注正念在身体整体坐姿感觉上,卧就专注正念在身体整体卧姿感觉上。。逐渐专注力提升,记忆力也就恢复了。
所以修炼意守火过小时候。。如果是用放下放空的方法,就需要增加对”不为“专注力度。如果是用专注以一念代万念的方法,需要增加些专注,投入到这一念的意守中。
打坐过程看似静止,实际上打坐过程时候,就已经踏上了去”如一“彼岸独木桥的进程,虽坐而静,却每天都是在无声的进步着前进着。。静即是在行,动即是不动。。头脑乱想杂念动时,总是会把历程拉回起点上。
不断的因失误而掉下来,又不断的随时重新开始历程。磨砺练心,逐渐练就出信念,练就出脱离凡庸的眼光智慧。
就这样在心的不断历练中,前进着,成长着。。直到得一万事毕,到达稳定的对岸坚实的土地上,再开始超凡的历程。
打坐过程就像一个成就事业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的,是解决久远以及将来问题的锻炼,辅助解决身体健康。。而不是如吃快餐一样,解决一时。
生活中那些成就事业的人,是因为那些所谓成就事业方法书才成就的吗?不是。
是因为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有坚持,都有信念,并且把信念化作长期坚持不断的行动,最终收获丰硕成果。
打坐同时也是成就健康过程,是需要每天坚持去做,坚持不懒惰,成为习惯,最终打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不管成就大小如何,最终都会让自己不再平凡。
哪怕贴吧中那些坚持熬腿练心的人,那些能坚持下来的的,逐渐都会有信念的萌芽产生。
即使有天不再熬腿了,却因已经具有心的历练,再做其他的事情,会发现都很容易,很轻松。。这就是心的历练所获得的收获。随着心的磨砺总会发光的。
熬腿练心并非错,也同样是一种锻炼心的方法。。只要记住最终落实是在那练心上就对了,有这个正见就会有收获。
-----------------------------
所以,如果有志想要通过打坐锻炼的人,可以来打坐贴吧开个自己打坐记录【帖子】,来开启自己的打坐路程。
通过每天记录,来检验自己,鞭策自己,逐渐让自己具备成就事情的素质和心态。
即使失败也没有什么,有了过程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知道自己到底哪里是弱点。。也许哪天又会重新迸发勇气捡起来。
打坐效果是如水一样,润物细无声。。当有一天突然发现眼不那么花了,突然照镜子发现皮肤比别人有光泽,突然发现活动后不再那么累疲惫了,突然发现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比同龄人更好了,突然发现身体怎么更加灵便了,对人事逐渐有了新的感悟,不再昏庸平凡,不同与过去人。。
总是那么偶尔在生活中不经意才能发现自身真的改变。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