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296贴子:73,648,917

回复:华夏战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易氏与河伯族相邻,一直相处融洽,其首领绵臣对冯夷保护的商队十分欢迎,设宴热情款待,谁知王亥竟在宴会上跳起了不太合时宜的“万舞”。王亥有失检点的行为,让绵臣勃然大怒,下令杀死王亥,驱逐王恒,并夺取了商队全部财货。但冷静下来之后,绵臣害怕了,自己的反应似乎过激了些,整个氏族极有可能因此而惨遭横祸。于是,绵臣赶紧派人带着礼物出使商国,表达歉意,并答应付出一大笔赎金用来抵偿这笔血债。

有惊无险的王恒,溜回商国之后,被推举为新任商侯,他见不用发动战争,就能获得丰厚的财富,于是欣然接受了有易氏的礼物,同意重修旧好。可出人意料的是,王恒队伍在前往有易氏领取赎金的途中,诡秘地失去了踪影。


IP属地:湖南52楼2019-04-27 21:34
收起回复
    转眼四年过去,王恒等人消息全无,商国群龙无首,形势日渐危急。而此时,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已经成长为一个胸怀大志的青年,一直忿忿不平的他决心力挽狂澜,于是集结起自己的支持者,率众渡过黄河来到河伯族,要求冯夷履行作为贸易安全保护人的义务,联合出兵讨伐有易氏,还商国一个公道。

    冯夷虽然有心履约,但又颇为顾念与有易氏的情谊,有些左右为难,最后只好听天由命,卜占的结果显示:有易氏杀王亥,有罪。


    IP属地:湖南53楼2019-04-27 21:36
    回复
      于是,上甲微打着为父报仇、伸张正义的旗帜,率领着两国联军向易水进军,将士们无不奋勇杀敌,有易氏军队无法抵挡,节节败退,最后绵臣战败被杀。战后,上甲微创建了“禓(yáng)五祀”之礼,以祭祀其父。

      而冯夷念及旧情,在绵臣身死之后,悄悄网开一面,放走了不少有易氏族民,这些人远遁他方,后来建立了摇民国。
      公元前1770年,凭借着讨伐有易氏的战功,上甲微势力陡增,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第九任商侯。商国在上甲微的领导之下,领土不断扩大,实力逐渐凌驾于其他方国与诸侯之上,为日后商朝取代夏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甲微因此被商朝尊为高祖,享宗祀报祭。


      IP属地:湖南54楼2019-04-27 21:38
      收起回复
        最后,还是向广大历史爱好者们请教三个问题:
        一、万舞,究竟是军舞,还是性舞?
        二、伐有易氏之战的起因,究竟是王亥借舞行淫,还是绵臣见财起意?
        三、华商始祖,究竟是虞舜,还是王亥?


        IP属地:湖南55楼2019-04-27 21:39
        收起回复
          华夏战史No.8:鸣条之战
          夏朝末年,统治者夏桀一面大兴土木,造寝宫、瑶台享乐,耗尽民脂民膏;另一面穷兵黩武,连年用兵四方,逼得诸侯方国纷纷叛离。夏桀的倒行逆施,致使夏朝国势每况愈下,其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而在夏朝众多的诸侯方国当中,商国却因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势力逐渐壮大起来,第九任商侯上甲微灭掉有易氏之后,商国领土逐步扩张。待到商汤主政,在左相仲虺(huǐ )和右相伊尹的辅佐下,更是迁都南豪(b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整军经武,励精图治,对内轻赋薄敛,发展生产,以宽服民;对外广行仁义,交好四方,以德聚众。


          IP属地:湖南56楼2019-04-29 21:54
          回复
            一开始,对忠于夏朝的西南邻居葛国(今河南省宁陵县北),商汤也是极力拉拢。听闻葛国首领葛伯很久都没有祭祀神明先祖了,商汤便派人前去了解情况,葛伯回答说没有牛羊做牺牲。商汤就派人给葛国送去牛羊,可葛伯却把牛羊宰掉吃了。商汤派人前去质问,葛伯回答说没有粮食可做祭品。于是商汤又派人去帮助葛国耕种,可葛伯却派兵袭击、甚至残杀给耕者送饭的老人和儿童,抢夺酒饭。葛伯的暴行激起了民愤,商汤深感失望,率领大军一举灭掉了葛国。

            夏桀得知商汤吞并葛国,扩大势力,十分不满,于是以议事为名,将商汤召至夏都斟鄩(今河南省偃师市),囚禁于夏台狱中。仲虺和伊尹闻讯后,急忙搜寻了许多珍宝、玩器以及美女进献给夏桀,商汤这才得以重获自由。但夏桀囚禁商汤的事,却在诸侯方国之间引起了普遍的反感,投奔商国的侯伯与日俱增。


            IP属地:湖南57楼2019-04-29 21:56
            回复
              商汤死里逃生之后,开始积极进行灭夏的准备。他先是派遣伊尹出使夏都斟鄩,争取夏王妃妺(mò)喜的信任,以探测夏朝的情报。随后,商汤决定逐一剪除本国周边与夏王朝关系密切的小国,于是商军先对西北的豕韦(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发起了进攻,豕韦一灭,顾国(今河南省范县东南)势单,商汤挥师迅速东进,乘胜将顾国也灭掉了。

              灭掉豕韦和顾这两国,商国侧背的安全有了保障,商汤决定试探一下对手的实力,于是故意不向夏桀朝贡。
              消息传到斟鄩,夏桀大为震怒,立即诏令东夷的首领们调集军队,准备讨伐商汤。见夏朝仍然能够号令诸侯方国,商汤知道时机还不成熟,于是马上恢复进贡,遣使前往斟鄩请罪,卑辞厚礼表示臣服,去掉了夏桀心中的芥蒂。


              IP属地:湖南58楼2019-04-29 21:58
              收起回复
                一年之后,夏桀诛杀重臣、众叛亲离的情报传到了南豪。商汤再次停止贡奉,并将兵锋指向了商国西南方亲夏的昆吾国(今河南省许昌市)。昆吾首领夏伯不自量力,率部主动发起进攻,商军一战而大败昆吾军,再战而杀夏伯灭昆吾,为商军下一步西进灭夏扫除了障碍。

                得知商汤灭了昆吾,而且不再纳贡,夏桀勃然大怒,再次下令集结东夷的军队征伐商汤。可东夷的首领们全都看出,被剪除掉羽翼的夏朝已经日薄西山了,全都拒绝接受调遣。至此,伊尹方才认为讨伐夏桀的时机完全成熟了,于是请商汤下令起兵。


                IP属地:湖南59楼2019-04-29 22:01
                回复


                  IP属地:湖南60楼2019-04-29 22:03
                  收起回复
                    誓师之后,商汤手持铜钺,亲率商军将士六千人、战车七十乘和各方国联军,浩浩荡荡地向西开拔去。
                    行军途中,商汤得到情报,说夏桀梦见东西方两日相斗,结果西方日胜。联军就位于东方,从方国首领到联军将士都有迷信思想,闻讯后,恐慌情绪如瘟疫般迅速在军中扩散。
                    商汤顺势而为,采取大迂回战略,绕道至夏都斟鄩的西面,试图出其不意地占领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转而东进。蒲州是夏朝最为重要的产盐基地,夏桀闻讯,赶紧率军西出迎敌,仓促间应战,夏军局势不利,于是退往鸣条(今山西省运城市冯村乡),重整军队,准备决战。

                    联军乘胜追击,见夏军在鸣条摆开了阵势,商汤也从容摆阵相对,将大军列为左、中、右三阵,成“鸟阵雁行”之势。商汤自己处于中军,指挥军队各横列看齐,向夏桀军阵发起进攻。当日天降暴雨,可联军士气高昂,阵容整齐,奋勇作战,逼得夏军不断退缩。夏桀见兵败不可避免,就带领着五百残兵向东逃窜到了三朡(zōng,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商汤不容夏军喘息,紧追不舍,乘胜与三朡军交战于成耳(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一举将其击灭。夏桀穷途末路,率残部仓皇奔逃向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不久便病死在那里,夏王朝宣告灭亡。
                    商汤又进军夏都斟鄩,在扫除了夏朝残余势力之后,这才凯旋班师,召开了有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三千诸侯地拥戴,获得天下共主的地位,就这样,商朝在铁血之中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商汤以武力推翻夏朝,打破了王朝永定的神话,因而史称“商汤革命”。决定这场革命胜负的鸣条之战,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一次使用阵法的作战,而且是中国历史上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一场作战,对于后世战争地发展,军事理论地构筑,有着深远地影响。


                    IP属地:湖南61楼2019-04-29 22:05
                    收起回复
                      最后,还是向广大历史爱好者们请教三个问题:
                      一、妺喜究竟是夏桀的宠妃,还是商汤的间谍?
                      二、夏朝之所以灭亡,究竟是妺喜红颜祸国,还是夏桀暴虐无道?
                      三、商汤绕道至夏都斟鄩的西边发起进攻,究竟是受迷信影响的临时决定,还是早已谋划好的攻其必救?


                      IP属地:湖南62楼2019-04-29 22:07
                      收起回复
                        已收藏!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9-04-29 23:49
                        收起回复
                          顶,我是看这个长大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9-04-30 16:03
                          收起回复
                            华夏战史No.9:武丁攻西北部族之战
                            成汤在历尽艰辛之后才建立了商朝,可是继他之后的统治阶级不仅迷信鬼神,还特别喜欢喝酒,耽于享乐,从第四任商王太甲开始,奴隶主们的生活便日益腐化。加之“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混用,使商朝贵族内部矛盾更为激化,以致造成了延续近百年的“九世之乱”。商朝统治力量因此而遭到严重削弱,诸侯方国不再朝见纳贡。直到第二十任商王盘庚将都城迁移到殷地(今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遵循商汤的德政,统治才暂时得以稳定。盘庚死后,弟弟小辛、小乙相继即位,因统治无方,商朝再度衰败。

                            趁着王室衰弱,王幾之外的诸侯方国各自以力争雄,而西北方以游牧为主的邛(qióng)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以北大青山地区)、土方(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区)、鬼方(今内蒙古乌兰察布以北地区)、羌方(今陕西西部及甘肃一带)等部族尤为强悍,他们有时单独行动,有时结成联盟或是互相配合,经常闯进商朝边鄙、属国洗劫,偶尔甚至会深入到商都郊野掳掠,对商朝的统治构成很大威胁。


                            IP属地:湖南65楼2019-05-02 03:02
                            收起回复
                              公元前1251年,小乙去世,其子武丁成为第二十三任商王。在位期间,武丁重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等贤能之人,励精图治,推行新政,使商朝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地发展。军事上,武丁将战车与其他兵种混编,开创军队以“师”为单位的编制,分为左、中、右三师,商军不仅规模得到了扩大,而且赏罚严明,训练有素,作战异常勇猛。商朝在武丁的治理之下国势日盛,将王幾周边叛离的方国全部征服之后,西北方不断来犯的游牧部族,便成了武丁下一道必须攻克的难关。

                              武丁二十九年二月,邛方和土方突然入侵沚国(今山西中南部汾水流域一带),情况十分危急,五日之内,沚侯连续好几次派人向武丁求救。三月,武丁命令与邛方相邻的戈方(今内蒙古准格尔旗) 等属国出兵不断袭扰,使邛方无法与土方联合作战,自己则率王室和属国军队担任主攻,五千将士不分昼夜轮流鏖战土方。在将土方歼灭之后,武丁迅速集中兵力,立即转攻邛方,经过多次战斗,十二月胜利结束战争。随后,武丁将兵锋指向了鬼方。


                              IP属地:湖南66楼2019-05-02 0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