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朝


说明:图中的地名依据,来源于《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以及近世以来商代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图中的湖沼名称来自于商代以后的古文献,但这并不代表商代就没有湖沼。事实上,通过考古研究证实,这些湖沼不仅在商代就已存在,而且数量也比后世更多,面积也更大。
一、成汤灭夏的路线:
由东向西,首先灭亡葛国,接着依次消灭韦、顾、昆吾诸国,然后直取夏都斟鄩。夏桀率军迎战,在鸣条之野的一场大战中全军覆没。夏桀奔南巢,最后死在那里,夏灭亡。《孟子.滕文公下》:“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二、商的都邑迁徙:
据张衡《西京赋》称:“殷人屡迁,前八后五”。也就是说商朝从先祖契到汤期间迁徙了八次,王朝建立后从汤到盘庚期间迁徙了五次。
1.前八次的迁徙为:一,契自亳迁蕃。二,昭明迁砥石。三,昭明迁商。四,相土迁商邱。五,相土迁泰山下,又复归商邱。六,商侯迁殷。七,殷侯迁商邱。八,汤始居亳。此为先商时期,为商部落的迁徙。前八的地望颇多争议,这里只说一下后五次的迁徙地。
汤始居亳,在今山东曹县。灭夏后为了便于对夏人的统治,将都城由位于山东曹县的亳迁到了位于伊洛盆地的夏朝的政治中心,即今偃师县城西尸乡沟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偃师商城”,紧临夏都斟鄩。这个新都仍称为亳,因为新都在原都亳邑之西,后人将其称为“西亳”。
2.后五次的迁徙为:一,仲丁迁于嚣。二,河亶甲居相。三,祖乙都邢。四,南庚都奄。五,盘庚迁殷。后五的地望也存在一些争议,普遍认同的说法如下:
仲丁一迁于嚣(隞),在今河南郑州(郑州商城遗址)。
河亶甲二迁于相,在今河南内黄县。
祖乙三迁于邢,在今河北邢台。或说迁于庇,在今山东郓城。
南庚四迁于奄,在今山东曲阜。
盘庚五迁于殷,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小屯村之殷墟。
盘庚迁殷后,直到纣王灭亡,前后二百七十三年,商王朝再也没有迁都。
三、商代属国和部族:
密:也称密须,姞姓,在今甘肃灵台附近。
阮:小国,位于甘肃泾川县。
共:同上。
豐:即丰,有两个。一为上博简《容成氏》中的九邦之一,李零考释在今陕西沣河西;一为周公所伐东夷豐伯,在东方。
镐:在今陕西沣河东。
崇:在今陕西西安老牛坡一带。
犬: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北。
戈:即戈方,原居豫西,后迁至今陕西泾阳高家堡一带。
仓: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一百四十里。
毕: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卢:在今陕西安康与湖北竹山之间。
丙:在今山西灵石一带。
先:在今山西浮山县桥北地区。
长:在今山西长子县。
箕:在今山西榆社县南箕城镇。
唐:在今山西翼城西。另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还有一个唐国(北唐)。
黄:有两个,均为嬴姓。一为商代黄国,为台骀之后,地望在今山西绛县西三十里的横水镇一带,后灭于晋。一为周代黄国,在今河南潢川西十二里,前648灭于楚。
耆:也称黎,在今山西黎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长治西南。
沚:在今山西中南部汾水流域一带。
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可:在今河南修武附近。
邘:也称于,在河南沁阳北。商王武丁之子封地,周初为周所灭。这里紧临太行八陉的第二陉——太行陉,是控制中原进入晋南的要冲之地。
徙:在今河南温县。原为商的一个强敌,被征服后其地被封给商王之子,称为“子徙”。
鹿:在今河南嵩县东北。
息:在今河南信阳罗山以南的蟒张村一带。
(己下面一个其):在今北京、河北东北到辽宁西部一带。
(两个目下面一个攴):在今河北定州北庄子一带。
守:在今河北藁城地区。
宋:在今河北赵县东北。
(弓+石下面再加一个邑):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薄姑:在今山东薄兴东南。
醜:在今山东青州苏埠屯一带。
逢:在今山东潍坊临朐县。
纪:在今山东寿光。
侁:在今山东曹县莘塚集。
告:也写成郜,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
举:在今山东长清兴复河一带。一说在今湖北汉水以东的举水流域。
薛:在今山东滕州前掌大一带。
兒:在今山东滕州。
归:在今湖北秭归。
(上述的豐,镐,郍,石,于(邘),鹿,耆,崇,密须这九个部族,在上博简《容成氏》中又称为九邦。)
四、方国:
土方:在商的北方。大致在今山西北部一带。
(上工下口)方:在今山西西北至陕西北部、内蒙的河套一带。
鬼方:王国维说在今甘肃东部、陕西西部和北部以及东部的韩城地区。一说在今山西西南部和中条山南北两侧,即鬼方实为隗姓方国。一说在今陕西洛水(北洛水)流域,即《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所称的西落鬼戎。一说在今陕北从榆林、延安一直到晋北的石楼、保德一带。一说在今山西中部到陕西一带。这说明鬼方居所不定、时常迁徙,在多地均有分布。有学者从卜辞上分析,商代的鬼方或许与文献、西周金文中的鬼方不是一回事,而有可能是《史记.殷本纪》中的九侯(也作鬼侯),与商王朝关系密切,商王武丁时期位于陕西清涧一带,帝辛时期则迁到了今河北磁县一带,与商为邻(见《商代地理与方国》295-296页,孙亚冰、林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犬方:一说在今陕西咸阳西南,即后来周懿王所都之地(《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世本》:“懿王居犬丘”。又《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槐里县,周名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废丘,高祖三年更名槐里也。”)。一说在今山东菏泽北,即春秋时卫地犬丘。一说在今临汾南,即《左传.僖公十六年》中提到的“昆都”,即犬夷(昆夷)所居地。犬族最初来自东方,即九夷中的畎夷,故地与鲁相近,后来有一部分西迁,又称为“犬戎”。卜辞中提到的犬族位于商的西方,所以可以认为商时期的犬族在陕西咸阳和山西临汾之南都有分布,有说其族居地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北一带。
辔方:在殷都以西。
絴方:在殷都以西,一说在今山西北部繁峙县一带。
召方:在今山西中北部,与辔方临近。
龙方:在殷都西北。
周方:在今陕西周原一带。
湔方:在今山西平陆。
戈方:见前商属国中的戈。
亚方:在今河南济源附近,离向地不远。
基方:在今山西蒲县东北。
龙方:在今山西、陕西北部。
羌方:卜辞记载的羌人活动范围很大,分布在今陕西东部、山西南部与河南西部的广阔地区。
马方:在今山西石楼县一带,距离商的属国沚不远。
猶方:在商的西境,大致在山西境内。
亘方:在今山西、陕西交界一带。
燕京戎:在今山西宁武县的管涔山。
井方:在今山西河津县一带。
林方:在淮南一带,为淮夷之邦。
人方:在今皖北、鲁南一带。在商王多次征伐下,其势力向东退却,晚商时期的位置更为偏东。
危方:与攸相近,在今安徽北部的宿县、蒙城之间。
祭方:与商的属国雀临近,在今山西西南。
虎方:在汉水以北,今湖北安陆、京山以南一带。
(口字中间加两竖)方:在今湖北随州枣阳地区。
巴方:早期在今湖北汉水流域的竹山到江汉平原一带。
髳方:在汉水流域的荆山一带。
五、地名:
奠:在今陕西华县西北。
庞:在今陕西韩城一带。
蓐:在晋南临汾盆地。武丁时期抗击西部强敌(上工下口)方时的一个缓冲地。
郇: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位于运城盆地西端(《大清一统志》载郇位于临晋县东北十五里处)。是商王朝沿黄河北上征伐基方的一个重要据点。
亘:在晋南垣曲一带。
辔:在晋南垣曲与阳城之间的交通要道上。
絴:在晋中南古沁水流域。
鹿:在今山西长子县西。
羑里:商纣王设立的监狱,在今河南安阳市南的汤阴县。
甫:在今山西石楼县南,即春秋时的晋国“蒲”地。一说在晋南运城盆地的永济一带。一说在豫中古湖泊圃田泽附近。
缶:在山西中部的临汾盆地。另有一个缶在今山东定陶一带,为帝辛征人方所经地。
示:在今山西祁县东南约3公里,即春秋时晋国祁地。
昜:在今山西太谷县东阳邑镇,即战国时魏国的阳邑。
焛:在今山西离石县西,其地在战国时为赵邑“蔺”。
冥:在今山西平陆东北二十里。
(女自):在今河南郾城县东20公里,即古召陵城附近。
郫:在今河南济源县西一百里,即春秋时的晋邑“郫邵”。
向:在今河南济源县南。
盂:有两个,一个在今河南沁阳北,也即邘国所在地,为控制中原进入晋南的要冲之地,也是商王的田猎区。另一个在今河南濮阳东。
单:简作“干”, 在今河南濮阳东北,即春秋时卫国的“干”地。
高:在今河南禹县西南。
雇:在今河南原阳西北。
鸿:在今河南商丘东,虞城县西北。
攸:在今河南永城南部,安徽宿州西北。
及:在今河南永城附近。
元:在今河南永城附近。
宁:在今黄河北岸修武以东之获嘉县。
目:在黄河北岸鄈城、修武、沁阳之间。
(癶下面加个天,右边一个殳):在今河南修武西北。
斐:在今河南沁阳西北。
(索刂):在今河南荥阳。一说在今山东兖州。
襄:在今河南范县濮城镇东,即春秋时卫地襄牛(又名襄丘)。
懋田:在今河南商丘与永城之间。
(氵麦):在今河南商丘与永城之间。
嵒:《左传.哀公十二年》载:“宋郑之间有隙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喦、戈、锡。”其地在今河南陈留镇、杞县、通许县之间的三角地带,东南距商丘不远。
泰卷陶:在今山东定陶,汤灭夏后回归途经之地。
(止下面加个隹) :在今山东邹县和泗水县之间,即春秋时期的鲁邑趡。
(聿下面加个乂):在今山东曲阜。
膏鱼:在今山东郓城西。
夢:在今山东菏泽西北。
画:在今山东淄博东北。
望:在今安徽蒙城西南。
六、湖沼:
大陆泽:又名巨鹿泽、广阿泽,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平乡四县,水面辽阔。另外在河南修武、获嘉之间还有一个面积较小的同名的大陆泽。
鸡泽:在今河北永年东。
泜泽:在今河北宁晋东南。
大野泽:又名巨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
菏泽:在今山东定陶东。
雷夏泽: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
孟诸泽:又名孟渚泽、望诸泽、明都泽、盟诸泽,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
圃田泽:春秋时又名原圃,战国时又名囿中,在今郑州、中牟之间。
荥泽:在今河南荥阳。
修泽:在今河南原阳西。
逢泽:在今河南开封东南。
牧泽:在今河南开封市北。
萑苻泽:在今河南中牟东。
黄池:在今河南封丘南。
洧渊:在今河南新郑西。
棘泽:在今河南新郑。
浊泽:在今河南长葛西南。
狼渊:在今河南许昌西。
杨陓泽:又名阳纡泽、杨纡泽、阳盱泽、阳华泽、旸陓泽,在今陕西省。
焦護:在今陕西泾阳县北。
弦蒲泽:又名疆蒲泽,在今陕西陇县西。
昭余祁:又名大昭、昭余,在今山西祁县西南,介休市东北。
王泽:在今山西新绛县。
董泽:在今山西闻喜县。
少泽:在今山西浍水注入汾水处。
震泽:又名具区,即今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