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通敌史料:
《满文老档、毛文龙降书之一》:“乞汗亲遣可使之人来皮岛,我与彼面陈所欲之事。凡自古以来,两国相争,不杀来使。愿汗熟虑之,以求安全之计。
《满文老档、毛文龙降书之三》:“今具微物,聊为初交之贽,更乞台吉实心作事,勿听谤言,永结胶漆之雅,莫作负心之举。台吉官兵,所用布帛等物概不足虑,百事俱在不佞一口担当耳。”
《满文老档、毛文龙降书之六》:“无论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若两面夹攻,则大事可定矣。我不分尔所得,我亦不归尔管辖。特致书以闻。”
《满文老档、毛文龙降书之八》:“都督毛文龙再拜:不佞近与足下通此大事,已经三次,今见来文,甚是的切,又且诚信,不佞暗暗喜跃,以为我两家事必成矣。”
《满文老档、王子登来书》:“王副将告汗曰:……谁知阔科与黄户部到北京後,告知毛文龙与汗礼上往来不断等语。科道各员闻之,俱奏书称,毛文龙欲亲敌国,设计谋叛,事已属实,至今尚未议毕等语。”
《清太宗实录》:“文龙欲与我国通好。屡遣使致书。因遣科廓等、同从者四人。赍书答之。往来数次。文龙乃执科廓等、解送燕京。寻宁远巡抚袁崇焕、以文龙与我国私通。杀之。”
朝鲜《仁祖实录》:“胡差五人及護送唐差一人, 將輕貨四五駄, 出自蛇島, 直向義州之路, 問于唐人, 則秘不明言。 毛將之與虜相通, 爲後日地者, 果似分明。 黃戶部方在島中, 不可不密通情形於戶部, 使之默察應變。”
《崇祯长编》杨国栋疏 :“山東縂兵楊國棟陳毛文龍十大罪……私通粟帛易敵參貂藉是苞苴為安身之窟罪八。”
《崇祯长编》杨国栋疏 :“更有異者文龍近以漂風為名突至登州夏家疃上岸續到多舡見在登萊沿海窺探不知意欲何為大將擅離信地律有明條雖地方嚴為之備然村野之民一時鳥驚獸駭莫知所向矣不報。”
《东江遗事》:“夫擅离汛地,法令所禁。称兵内向,臣子大戮,文龙何人,敢公犯之?……今兵卒登岸,杀夺之寻端逐隙……又放兵四掠,啸聚芒砀,驰骤淄墨圮顾,登莱一带,首遭其屠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