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8,133贴子:73,705,362

回复:【连载】《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人热衷于享受生活,崇尚文学艺术。文人气氛浓厚,事关风雅之事都发展到了极致。反映宋朝社会的《水浒传》里简直可以说是花团锦簇:爱插芙蓉花的杨雄、爱插四季花的燕青、爱戴石榴花的阮小五、还有爱戴花的侩子手蔡庆……
心情好要戴花,心情不好更要戴花,上从皇帝官员,下至百姓,形成了一股爱戴花的风气。
宋人在典礼、宴庆、佳节、出游时有赏花、簪花的习俗。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城里的男男女女就“争先出城探春”,结伴赏花。赏花、簪花的习俗促进了宋时的鲜花贸易繁荣发展。洛阳、扬州、成都等地出现不少花市。汴京、临安等地方出现了不少沿街叫卖的花贩。


IP属地:广东477楼2018-07-10 18:11
回复
    四十六章——宋真宗的初恋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刘氏被立为皇后。当时宰相是王旦,赵安仁是参知政事。宋真宗想找他们问问意见,但是王旦当时已经生病,只能问赵安仁,赵安仁说:“刘氏出身微寒,恐怕不能母仪天下。”
    宋真宗就有点不高兴。第二天把这事跟王钦若说了,王钦若说:“陛下问问赵安任觉得谁可以做皇后。”然后宋真宗就问了赵安仁这个问题,赵安仁说:“德妃沈氏是太宗时宰相沈伦的孙女,堪当后位。”
    宋真宗就把赵安仁的话告诉王钦若,王钦若这个小人说:“臣就知道赵安仁会这样说,因为赵安仁以前是沈义伦的门客。”
    宋真宗对王钦若的话深信不疑。没过多久就罢了赵安仁的官,改任王钦若。后来,刘氏就成了皇后,王钦若的地位由此也更加稳固。


    IP属地:广东478楼2018-07-10 18:12
    回复
      刘后是四川人,十三岁嫁益州华阳银匠龚美。刘氏长得很美,龚美的妻子不能容她,龚美就带着十四岁的她一起来到京城开封,在京城里的瓦子勾栏以“乐舞伎”击鼓卖舞为生。
      龚美为人和善,善于结交朋友,尤其与赵元侃府里当差的张耆交好。赵元侃正是后来的宋真宗,此时他的名字还叫赵元侃,尚未被册定为太子。
      赵元侃也风闻刘氏乐舞的精妙,就想一睹风姿。


      IP属地:广东479楼2018-07-10 18:12
      回复
        龚美为了结交赵元侃这个皇子,称十五岁的刘氏为表妹,并将刘氏送进赵元侃府内。十五岁的刘氏与同岁的赵元侃初会,就深得赵元侃宠爱,两情相欢。
        然而赵元侃的乳母秦国夫人看不起刘氏的出身,认为曾在瓦子勾栏卖艺的刘氏会带坏赵元侃。就劝赵元侃赶走刘氏,赵元侃不听,秦国夫人只好报知宋太宗。
        宋太宗得知后大怒,下旨逐刘氏出京。并为赵元侃赐婚,此时赵元侃才被封为韩王,新娘是潘美的八女儿。


        IP属地:广东480楼2018-07-10 18:12
        回复
          赵元侃虽然迫于压力把刘氏送出府,实际上并不想刘氏离开京城,就偷偷把刘氏藏在张耆家中。
          难违诏令的无奈和痛苦更增强了他对刘氏的爱,开始了两人长达十五年的私会生涯,正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IP属地:广东481楼2018-07-10 18:13
          回复
            刘氏身世的坎坷,玉成了天资聪颖的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她苦读经书历史,以博其知识,广其见闻,启其胸怀,勤其思考。三五年后,才智胆略俱增,不再是只会击鼓舒袖,博人一笑的乐舞伎了。
            宋太宗病逝后,赵元侃继承帝位,再也不用与刘氏偷偷约会了。
            当年赵元侃奉命娶的王妃潘氏,婚后六年便死了,死时年仅二十二岁,无子。潘氏去世两年后,太宗又赐婚于郭氏,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
            宋真宗即位后册立郭氏为皇后。虽然后宫佳丽众多,宋真宗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恋情人刘氏,他很快就把刘氏接入宫里。


            IP属地:广东482楼2018-07-10 18:13
            回复
              景德元年(1004)的正月,封刘氏为四品美人。在郭皇后之下,只有刘氏的位分最高,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
              刘氏虽然此时已经三十六岁,可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宋真宗的专宠,很快晋封为二品修仪。
              刘氏为改变自己“出身卑微”、“家族不显”的地位,经宋真宗恩准,令表哥龚美改为刘姓,并以刘妃哥哥的身份任宫内右侍卫之职。


              IP属地:广东483楼2018-07-10 18:13
              回复
                景德初年,郭皇后的儿子赵佑夭折了,年仅九岁;半月后,另一个两月大的皇子也夭折了。
                宋真宗的五个儿子居然一个也没能活过十岁,此时宋真宗年近四旬,为以防万一,在宫里养了几个宗室之子。
                郭皇后前后生了三个儿子,只有赵佑能活到九岁,也不幸夭折,伤心过度,身子垮了下来。


                IP属地:广东484楼2018-07-10 18:14
                回复
                  景德四年(1007年),三十一岁的郭皇后薨。宋真宗很想立刘氏为后,但是刘氏既无子嗣又出身低微,在宋朝是很看重皇后的出身的,群臣们肯定不会赞同,所以群臣要求册立十四岁的沈才人为皇后。
                  沈才人虽然是大中祥符元年才入宫的,然而她是宋太宗时的宰相沈伦的孙女。宋真宗不悦,索性让后位空缺,不谈立后之事。


                  IP属地:广东485楼2018-07-10 18:14
                  回复
                    一次宋真宗偶然临幸刘氏的一名侍女李氏,结果李氏与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刘氏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
                    有一次宋真宗来刘氏宫里,刘氏身边的侍女李氏端上脸盆给宋真宗洗手。宋真宗看她双手白净细嫩就跟她说了几句话,李氏说:“昨晚我梦见一个身穿羽衣的赤脚大仙从天上下来跟我说:‘我来当你儿子’。”
                    宋真宗搞过天降神书这一套,对于李氏说的从天而降的光脚仙人觉得倍加亲近,而且当时宋真宗又没有儿子,他就大喜说:“我来帮你实现这个梦。”当晚召幸了李氏,就这样怀上了宋仁宗。


                    IP属地:广东486楼2018-07-10 18:15
                    回复
                      宋真宗和刘氏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宋真宗在孩子出生三月前,便宣布刘氏怀孕,大中祥符二年(1010年),李氏生下赵受益。
                      刘氏既已“生子”,宋真宗便诏告群臣,欲立为后。然而大臣们都知道刘氏“生子”的真相,宋真宗无奈,几次“欲立之”,刘氏都不得不“固辞”。
                      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一月,宋真宗先封刘氏为德妃,同时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给百官加官进爵,然后再将册立刘氏为后的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官员进贺,也不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只下令将封后诏书传至中书省,自己家里宣布一下就完事。
                      十二月,四十四岁的刘氏终于成为宋真宗的皇后。


                      IP属地:广东487楼2018-07-10 18:16
                      回复
                        四十七章——寇老西儿
                        身为皇后的刘氏,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经常在政事上襄助宋真宗,宋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天批阅奏章,刘后必定随侍在一旁,宋真宗外出巡幸也都会带上刘后。
                        天禧三年(1019年),朝中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丁谓主动邀请寇准回朝再当宰相,丁谓想利用寇准的资望为自己的权势服务。当时,无论从资历是从声望上讲,丁谓实在不够宰相的资格,当时他与寇准的交情还很好,于是想着让寇准帮他撑撑场面。


                        IP属地:广东488楼2018-07-10 18:16
                        回复
                          丁谓虽然与寇准同列相位,但是一直对寇准谨慎敬畏。有一次丁谓与寇准同席用餐,看到寇准的胡须上沾了菜叶,丁谓就起身帮寇准擦掉,寇准就说:“丁参政是国家大臣,怎么为我拂拭胡须?”
                          同座都哈哈大笑,丁谓听了有些下不来台,心里暗暗记恨寇准。这也是“溜须”的由来。


                          IP属地:广东489楼2018-07-10 18:17
                          回复
                            虽然刘氏贵为皇后,朝中反对刘氏掌政的人也不少,以寇准和李迪为首。刘后也开始笼络自己势力,以钱惟演和丁谓为首:钱惟演之妹嫁给了刘美,丁谓的儿子娶了钱惟演的女儿。
                            宋真宗患风疾后,刘后开始参预朝政。有一天,寇准私下里跟宋真宗说:“愿陛下让太子代理处理国政,选择贤良正直的大臣来辅佐太子监国。丁谓、钱惟演是奸佞之人,不能辅佐少主。”
                            寇准其实是在反对刘后预政,反对丁谓专权。病中的宋真宗也意识到丁谓专权的严重性,批准了寇准等人的上奏。


                            IP属地:广东490楼2018-07-10 18:17
                            回复
                              寇准让知制诰杨亿秘密起草太子监国的表书,并且准备与杨亿一起辅政。结果寇准在一次酒后失言,被丁谓得知,丁谓在宋真宗面前极力说寇准的坏话,并请求罢免寇准的宰相职务。
                              宋真宗忘记了在病中同寇准说过的话,才当了一年宰相的寇准又被罢免。
                              宋真宗所患的风疾是一种临床上常出现头痛眩晕、抽搐、麻木、口眼歪斜、说话不畅甚至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症状的疾病。
                              宋真宗患病时以为自己的病不会好了,曾靠在入内都知(宦官官职)周怀政的怀里,跟周怀政商量想要太子监国,周怀政就把宋真宗的想法告诉了寇准。


                              IP属地:广东491楼2018-07-10 18: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