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对于这样的失败,大明朝廷并没有太过惊讶,而且也承认,只派那么点人参战,确实有点轻敌。再者说,也显示不出大明的威严。于是,经过充分准备之后,朝廷调集兵力四万有余,再次出征朝鲜。
虽然人数比上一次翻了几番,但也不到日军的四分之一,仍然略显不足。不过,在此次带兵的将领看来,这些人足够用,甚至还有点多。
这次远征的主将,名叫李如松。
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人。在接受此次援朝任务之前,他的官职是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一听官名就知道,并非闲职,他奉命剿灭宁夏前副总兵哱拜的叛乱。
那边“讨逆”任务才刚结束,他就受到万历皇帝的召唤,马不停蹄赶到辽东,就任东征提督,统辖蓟、辽、冀、鲁诸路军。
后代史书将平定蒙古人哱拜叛乱的宁夏之役、抗击倭国丰臣秀吉入侵的朝鲜之役,还有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
也就意味着,万历年间,总共三大战役,李如松同志就干了两场,而且都是主帅。
足见皇帝对他相当器重。
能够受到如此重用,除了个人能力比较突出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李成梁的大儿子。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一般情况下,这句话是真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李成梁的另外一个儿子,很快会用自己的行动颠覆这句真理。不过,至少目前来讲,它还算正确的。
就这样,李如松带兵前往朝鲜,拉开了这场历时七年的“抗倭援朝”战争的序幕。
言归正传,回到努尔哈赤这边。大明此次远征,对他来讲,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根据可靠资料显示,努尔哈赤不仅知道这一情况的,甚至还主动要求出兵增援明军。只不过,大明朝廷根本没把日本那个“外夷”放在眼里,更不可能接受他这个“内夷”的帮忙,所以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当然,这也在努尔哈赤意料之中,之所以还这么做,无非想向朝廷表个忠心,并没有真的想要在这时候出兵。毕竟他的那点兵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
对于这样的失败,大明朝廷并没有太过惊讶,而且也承认,只派那么点人参战,确实有点轻敌。再者说,也显示不出大明的威严。于是,经过充分准备之后,朝廷调集兵力四万有余,再次出征朝鲜。
虽然人数比上一次翻了几番,但也不到日军的四分之一,仍然略显不足。不过,在此次带兵的将领看来,这些人足够用,甚至还有点多。
这次远征的主将,名叫李如松。
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人。在接受此次援朝任务之前,他的官职是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一听官名就知道,并非闲职,他奉命剿灭宁夏前副总兵哱拜的叛乱。
那边“讨逆”任务才刚结束,他就受到万历皇帝的召唤,马不停蹄赶到辽东,就任东征提督,统辖蓟、辽、冀、鲁诸路军。
后代史书将平定蒙古人哱拜叛乱的宁夏之役、抗击倭国丰臣秀吉入侵的朝鲜之役,还有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
也就意味着,万历年间,总共三大战役,李如松同志就干了两场,而且都是主帅。
足见皇帝对他相当器重。
能够受到如此重用,除了个人能力比较突出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李成梁的大儿子。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一般情况下,这句话是真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李成梁的另外一个儿子,很快会用自己的行动颠覆这句真理。不过,至少目前来讲,它还算正确的。
就这样,李如松带兵前往朝鲜,拉开了这场历时七年的“抗倭援朝”战争的序幕。
言归正传,回到努尔哈赤这边。大明此次远征,对他来讲,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根据可靠资料显示,努尔哈赤不仅知道这一情况的,甚至还主动要求出兵增援明军。只不过,大明朝廷根本没把日本那个“外夷”放在眼里,更不可能接受他这个“内夷”的帮忙,所以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当然,这也在努尔哈赤意料之中,之所以还这么做,无非想向朝廷表个忠心,并没有真的想要在这时候出兵。毕竟他的那点兵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