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8】萨义德《知识分子论》
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是近年来关于知识分子持续不休的讨论的一个延伸,在众多的讨论场域中的一种声音。知识分子真是一个不好言说的话题,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都能说上几句。但是都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曼海姆在他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中把知识分子比喻为自由飘游的观念体,不依附于任何阶层,强调的是独立性;孟子的劳心劳力说,强调的是职业分化;鲍德里亚更是直接说知识分子是乌托邦的传播者,他们不能促成任何肯定性,而是一种否定的积极性。各家似乎都说到点子上,也似乎都没有说透。而萨义德这本薄薄的《知识分子论》却总结的很精辟“真正的知识分子在受到形而上的热情以及正义、真理的超然无私的原则感召时,叱责腐败,保卫弱者,反抗不完美或压迫的权威,这才是他们的本色。”重视的是知识分子的精神性而不是职业性。这在本书的开头,萨义德区分的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说的很清楚。不多论了。正是因为这本书收录的萨义德对文学、文化和政治批评的独特见解。这位漂泊者对知识分子自身及自身之外的梳理,虽然算不上体大思精,毕竟书不到200页,顶多算小册子的级别,但是我认为还是值得一读的。
作为一位流浪者,生于耶路撒冷却回不到故乡。因此书中对于知识分子的流亡问题(地域与心灵的流亡)特别的吸引我。因为这一部分是萨义德阐述的重点。简单地说世界的良心就在这些流浪的知识分子身上体现;世界的智慧,就在这些漂泊者中出现。萨义德就是这些漂泊者中的一位,远离故乡的代价,换来的是思想上的自由,摆脱了各种世俗的羁绊。所以才会永远保持这种批判精神和反省姿态。我认为在这种意义上,才能理解萨义德笔下的知识分子;才能理解他在《东方学》的一些文化批评取向;才能理解在《世界.文本.批评家》一开头对专业知识的批判的源头。可以说萨义德一生的研究是以知识人展开的,而且他自己一生身体力行这条原则。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儿童节快乐,永葆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