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493贴子:6,156,021

回复:文学家都是色情狂吗?文学作品中性描写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介绍一些同时期的作品,陈忠实的《白鹿原》(1993)、老村的《骚土》(1993)、王小波《黄金时代》(1994)、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1993)、程海《热爱命运》(1993)、吕新《抚摸》(1994)、林白《一个人的战争》(1994)、陈染《私人生活》(1996)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6-04-16 11:51
收起回复
    至于第四个阶段,堕落的阶段。我能介绍的书不多,这个阶段即使不和第三个阶段划分开也是可以的。首推《上海宝贝》,我老师(内心乞求他不要看到这篇帖)曾经编了一个很蹩脚的对子来形容“无主题变奏”时期的文学作品,上联是“丰乳肥臀大浴女”,下联是“妻妾成群长恨歌”,横批是“上海宝贝”。大家应该看出来了,这些都是由书名凑在一起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6-04-16 11:52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52楼2016-04-17 23:17
      回复
        就像顾城的那首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很多人一开始是把它当作一首励志的诗来读的,但这首诗里描写的却是悲观和破碎,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这双残缺不全的眼睛去寻找光明,而我应该如何找到光明呢?


        IP属地:广东53楼2016-04-17 23:19
        收起回复
          《世说新语·伤逝》中有一句,“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吾辈。”大致讲的是,最高的层次,是没有情的,因为达到了这个层次,你已经通晓了一切,情什么的已经看得恨透了。同样的,人如果沦落到最下等的也是没有情的,这里的最下等指的是人的精神境界,比如禽兽,没有像人一样的情。而拥有情,忠于情的,正是我们这些人啊。


          IP属地:广东56楼2016-04-17 23:26
          收起回复
            所以,这种追求单纯的性算不算是堕落呢?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不是新时期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沉沦,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危机呢?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蕴含了很多深层次的复杂的问题。


            IP属地:广东57楼2016-04-17 23:27
            收起回复
              我必须在这里向大家道歉,上面有一个地方说错了,《上海宝贝》(作者卫慧)的主人公是倪可,不是木美子,木美子是《遗情书》的作者。在《上海宝贝》中,倪可的男朋友天天是有性功能障碍的,虽然倪可不缺性伴侣,但还是希望天天的病尽快治好,达到“性”与“爱”的统一。很抱歉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在这里给大家道歉,请大家原谅。


              IP属地:广东58楼2016-04-18 22:11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59楼2016-04-18 22:14
                回复
                  但在《遗情书》中,木美子追求的就仅仅是单纯的“性”,没有“爱”,所以我才引用《世说新语》里王戎的一句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句话是王戎在儿子死了之后,悲不自胜,山简去看望他,说小孩子太小,还抱在怀里,你和他的感情会这么深,以至于如此悲哀吗?


                  IP属地:广东60楼2016-04-18 22:24
                  收起回复
                    这里插一句,我们现在的思维要切到古代,现在如果家里死了小孩,就算孩子在小,父母也会非常伤心的。但是《世说新语》,志人小说,写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像王戎这样的世家大族子弟,肯定不止一个儿子,况且儿子还很小,和他几乎没有什么感情。


                    IP属地:广东61楼2016-04-18 22:25
                    回复
                      大家要知道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产生感情过程是不太一样的,如果是母亲,从怀孕的时候起,对腹中之子就已经有了很深的情感,这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种近似自然和本能的感情。但父亲不一样,父亲对子女的感情可能一开始源于他(她)的母亲(除去他知道这是他的血亲这一层很重要的关系外,但那是关系,不是感情),随着与子女相处时间的增加,这种感情才逐渐增加。


                      IP属地:广东62楼2016-04-18 22:26
                      收起回复
                        我最开始读这段话的时候是非常感动的,那时候的人们,不管男女,都拥有一颗细腻敏感多情的心灵,所以才会有很高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周围的人事会有很深的感情。虽然他们身处乱世,性命难保,不知道那一天就去见孔子了,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消沉麻木,反而更加重情。


                        IP属地:广东64楼2016-04-18 22:46
                        回复
                          但反观现在社会,人们的衣食无忧,比那个时候要和平安全得多,人们却开始不相信也不愿付出“情”了。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美剧,叫《同志亦凡人》,不知道大家中间有没有人看过。里面的Brian就是一个一开始只追求性快感,不相信感情的人。他有一句名言:性的快乐是可以度量的,但感情不是,所以我只相信性。


                          IP属地:广东65楼2016-04-18 22:47
                          回复
                            在我们进入第四个话题之前我先发两张图,好吧,这不算安利,因为以下内容有部分是节选自这两本书的。


                            IP属地:广东67楼2016-04-18 23:12
                            回复



                              IP属地:广东68楼2016-04-18 23: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