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吧 关注:8,380贴子:96,178

回复:为龙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
  八年春,丞相亮以参军杨仪为长史,加绥远将军。迁姜维护军,征西将军。秋,魏大将军司马宣王由西城,征西车骑将军张郃由子午,大司马曹真由斜谷,三道将攻汉中。丞相亮军成固元丰本与廖本作成固。他各本作“城固”,唐以来地书讹成为城,李□因俗改也。〔
赤阪〕。此依《后主传》补。表进江州都护李严骠骑将军,将二万人赴汉中。严初求以五郡为巴州。书告钱写作先。亮,言魏大臣陈群、司马懿并开府。亮乃加严中都护。此上三十一字,应是常氏本注,写成正文。以严子丰 《巴志》作农。为江州都督。大雨,道绝,真等还。丞相亮以当西【北】〔出〕征,上西字,钱、《函》二本作先。廖本同。元丰以来各他本并作西,而注云“当作出”谓全句当作“丞相亮以当出北征”也。兹依《李严传》,仍定为西,改为“西出征 ”。下文“复出祁山”,对行府言,在西也。亮核李严表亦云“臣欲西征”。因留严汉中,署留府事。严改名平。丞相司马魏延、将军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元丰与《函》、廖本作曜。钱写作擢。他各本作耀。《三国志.延传》与《辅臣赞注》作瑶,《曹真传》作“耀”。《晋书》与《通鉴》作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钱写作溪。今本《三国志.魏延传》同。延迁前军师、镇西将军,封南郑侯。懿左将军、高阳乡侯。徙鲁王永为甘陵元丰、钱、刘、李、《函》、廖本作陵。他本作凌。王,梁王理为安平王,皆以鲁、梁在吴分故也。
  九年春,丞相亮复出围祁《函海》本作祈山。始以木牛运。参军王平守南围。司马宣王拒亮,张郃拒平。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刘本误作荣。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元丰钱、刘、李、《函》、廖、浙本作住。吴、何、王本作在。何一本作往。黄土。时宣王等粮亦尽,时下六字应是夹注。盛夏雨水。平恐漕运元丰与廖本作“漕运”。他各本倒作“运漕”。不给,书白亮宜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郃至青何、王、石本作清。封交战,为亮所杀。秋八月,亮还汉中。平惧亮以运不辨《函海》与吴、何、王、浙本作办见责,欲杀督运领岑述。惊问亮何故来还。又表后主言亮伪退。亮怒,表废平为民,徙梓潼。夺平子丰兵,以为从事中郎,与长史蒋琬共知居府事。时费祎吴、何、王本作祎,下同。为司马也。
  十年春,丞相亮休士劝农。
  车骑将军刘琰与刘本误作兴。军师魏延不和,还成都。秋旱,亮练兵讲武。
  十一年,魏青龙元年也。丞相亮治斜谷阁,运粮谷口。吴本“谷口”二字小字。
  十二年春,丞相亮以流马运,从斜谷道出武功,据五丈原,与司马宣王李本衍宣字。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志不伸,乃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秋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陈志》原有“遗命”二字。还葬汉中定军山。冢足容棺,敛以时服。谥曰忠武侯。此下补 “先是”二字。 〔先是〕镇西大将军魏延与长史杨仪素不和,亮既恃延勇猛,又惜仪筹画,不能偏有所废,常恨恨之,元丰本下恨字作小二。刘本二恨并作小字,比肩。钱、《函》、廖本作二大字。张、吴、何、王、浙、石本作“常恨二人之不平”。为作《甘戚论》。二子不感。延常举刃拟仪。仪元丰本无下仪字。涕泪交流。惟护军费祎和解中闲〔间〕,旧各本并作间。终亮之世,尽其器用。仪欲案亮成规,将丧引退,使元丰本此下有魏字。延断后,姜维次之。延怒,举军先归【
南郑】。各相表反。《三国志.延传》作:“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留府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保元丰本有杨字。仪疑延。延逆钱、刘、李、《函》、廖本作逆。吴、何、王、浙、石本作道。元丰本无逆道字。欲击仪。仪遣平北将军马岱 刘、《
函》二本作武。钱写作倵。讨灭延。延自以武干,常元丰本作长。《
延传》作“每出辄欲”。求将数万别行,依韩信故事。亮不许。以亮为怯。及仪将退,使费祎造延。延曰:“公虽亡,吾见在,当率众击贼。岂可以一人亡,废国家大事乎。”使祎报。仪不可。故欲讨仪。以上六十八字,疑原是常氏本注,被写成正文。仪率诸军还成都。大赦。以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事。初,亮密表后主,以 “仪性狷狭,若臣不幸,可以蒋琬代臣。”于是以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以仪为中军师,司马费祎为后军师,征西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邓芝前军师、领兖州刺史,张翼前领军,并典军政。廖立在汶山,闻亮卒,垂泣曰:“吾终为钱、刘、李、《函》四本作于。左衽矣!”李平亦发病死。初,立、平为亮所废,“安奄没齿”。按此是废置时诏语。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感愤焉。


507楼2015-07-31 13:07
回复
    明年,春正月,会构艾,槛车见征。会图异计,奇维雄勇,还其节盖元丰及钱、刘、李、《函》本作益,句下属。张佳胤依《三国志》改作盖。吴、何、王、浙、石本同。当作盖。本兵,《三国志.姜维传》作“印号”。《常志》改作本兵。元丰、刘、李、钱、《函》、廖本俱同。张佳胤改依《三国志》作“印号”二字。吴、何、王、浙、石本同。还印号则还本兵。张改非。谓长史杜预曰:“姜伯约比中州名士,夏侯太初、诸葛公休不如也。”《姜维传》作“以伯约比中州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邓艾亦谓蜀人曰:“姜维,雄儿也。”《三国志.邓艾传》作:“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会〔则与〕维【则】出同车,坐同席,《三国志.姜维传》作“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常志》旧本前三字刘本作“会到维”。钱本作“会维到”。元丰与张、吴、何、王、浙、石本作“
    会维每”。廖本作“会维则”。将至成都,将字,携同义。《三国志》作 “因将维等诣成都”。 〔自〕称益州牧以叛。钱、刘、李、张、吴、何、《函》、王诸本益作“自称” 。元丰与廖本无自字。恃维牙爪。元丰与廖本作“牙爪”。他各本皆倒作“爪牙”。欲遣维为前将军伐中国。维既失策,又知会钱写本此下衍意字。他各本无。志广,教会诛北〔来〕诸将。张、吴、何、王、浙、石本作 “北来诸将”。张佳胤依裴注引增也。 〔欲〕欲字原倒在下,当移此。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后主。张、吴、何、王、石本作“还复蜀祚”。浙本剜改“还后主”。密书通裴注引作与。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魏太后崩,会命〔诸〕将发丧,各本旧无诸字。廖本注云:“按《通鉴考异》引,有诸字。当补。”因欲诛钱、《函》本讹作追。之。诸将半入,而南安太守胡烈等知其谋,烧成都东门,以袭杀会及维、张翼、后主太子璇何、王、浙、石本作璩。等。军众抄掠,数日乃定。三月,后主举家东迁洛阳。丁亥,封安乐县公,食邑万 元丰本作万。户。赐绢万匹,元丰本作万疋。奴婢百人,他物称此。弟兄各旧本俱作“兄弟”,廖本倒作“弟兄”。子孙为郡 《三国志.后主传》无“弟兄”二字,郡作三。都尉,侯者五十余人。以谯周全国济民,封城阳亭侯。秘书令□正,舍妻子,随侍后主,相导威仪,封关内侯。于是尚书令樊建、殿中督张通、侍中张绍亦封侯。此下旧各本连,当空格。
      刘氏凡得蜀五十年正,称尊号四十二年。


    513楼2015-07-31 13:09
    回复
       二年,春正月朔,特攻尚水上军。特从盎底渡,党徒从赤水渡,入郫及水西南。缘江守军皆散走。太守徐俭逼降。尚保太城。特营少城,《晋书载记》,无此四字。而流军江西之检上。张、吴、何、王、石本无“特营少城”四字而作“流军进屯江西之检上”,张佳胤妄依《晋书》改也。廖刻与元丰、钱、刘、李、《函》本作此文。浙本剜改同。蜀民张、吴、何、王、石本此下有惧字。 先已结村保。特分人就主之。雄书谏特:“收质任,无得分散猛锐。”流亦谏之。特怒曰:“大事以定, 张、吴、何诸本改作已。二字故通。但当安民。何缘疑动,而劫害元丰本此下空一位。不止。”尚从事蜀郡任睿原当避元帝讳改字。《晋书》作明。元丰、钱、刘、李、《函》、廖本作睿,当是依《蜀汉书》定。张、吴、何、王、石本作督,误。下同。浙本剜改作睿。说尚曰:《函海》本同。《晋书》有“特既凶逆”四字。他本无。“侵暴百姓,又分人众散在诸村,怠忨元丰与浙本作荒。钱、刘、李、《函》、王、石本作□。廖本改忨。当作忨。无备,殆天亡特之秋也。可告诸村,密克战日,内外击之。破特必矣。”尚从之。【从】〔夜〕各本旧有从字。当依《通鉴》作“夜”。缒张、吴、何、王、石本作纵。浙本剜改,依元丰诸本作缒。出睿,使宣旨告诸村,期二月十日同时讨特。手书隐语曰:“在彼【杨】 〔扬〕 元丰、钱、刘、李、《函》本作杨。张、吴、何、王、浙、石本作扬。廖本特镌作杨。当作扬。说详注释。水。”睿先诣特降,究观虚实。特问城中。睿曰:“米谷已欲尽,但有货帛耳。”因求省家。特与启元丰本作所。信。诸村悉从睿。睿还报。尚如期出军讨特,诸村亦起,大杀特众。廖本注云:“当重有特众二字。” 兹补。 〔特众〕破退。追及于繁之官桑,斩特及兄辅〔李〕旧各本无李字。顾广圻校稿云:“远上有缺文。考上文云阴平李远。非特兄也。”廖本亦注云:“当有李字。”兹补。远等。【李】流 上文但称流,此不当有李字。敛余张、吴、何、王、浙、石本作余。他本作余。众还赤祖。尚【乘】〔
      虽〕于文当作虽。胜,但施游军征荡。传特首洛阳,焚其尸。


      520楼2015-08-01 06:49
      回复
        中】顾广圻校稿云:“事与前复,文而有误。盖一本如此作。宋人校语错入正文耳。”今按,是旧校者改。非宋人也。六月,雄从帛李本作冒。羊颓渡,攻杀汶山太守陈【图】〔□〕, 依《通鉴考异》引改。说详注释。【据】〔趣〕于文不当作据。盖本趣字,音讹。郫城。秋七月朔,雄入郫城,流尽移营据之。三蜀民流迸,张、吴、何、王、浙、石本作并。当作迸。南入,东下,野无烟火,卤掠无处,亦寻饥饿。唯涪陵民千余家在江西,依青城山处土范贤自守。平西参军涪陵徐舆求为汶山吴、何、王、石本误作水。太守,抚帅江西民,与官 元丰、钱、刘、李、《函》、廖、浙诸本作官。张、吴、何诸本作尚。掎角讨雄。尚不许。舆怨之,求使江西,因叛降雄。《晋书》与《
        通鉴》作流。雄钱、函本不重雄字。以为安西将军。廖本注云:“当有说贤二字。”兹补。 〔说贤〕给其军粮,雄得以振。九月,流病死。雄复称大将军、都督、州牧。尚数攻郫。雄使武都朴泰谲张、吴、何、王、石本作谓。尚曰:“李骧与雄,以饥饿孤危,日斗争相咎。骧欲将民江西食谷。若潜军来,我为内应,可得也。”尚以为然,大与金宝,泰曰: “今事故未立,效旧各本作效。廖本作效。后取,不晚也。”又求遣人自随觇伺。尚从之。泰要:发火,遣隗伯诸军攻郫。骧使【道】设伏〔导〕,以长梯上伯军。伯军见火起,皆争缘梯。雄因放兵击之,大破尚军。雄径追退,夜至城下,称万岁,曰: “已元丰、钱、刘、李、函本作以。得郫城矣。”入少城,尚乃觉,保【
        太】〔大〕廖本外各本作大。城。骧别攻犍为,断尚运道。获太守武陵龚恢。恢往为天水西县令,任回为吏。回问曰:“识故吏不?”恢曰: “识汝耳。”郡吏星散,惟《函海》作帷。功曹杨涣侍卫。回谓曰:“卿,义人也。吾力恐不能救龚君,不能免【也】卿〔也〕。旧各本皆作“免卿也。”独廖本倒作“免也”,卿字下属。兹从旧本。宜早去。”涣曰:“背主求生,何如守义而死。”遂并张、吴、何、王、浙、石本作并。见杀。以李溥元丰本作漙。为犍为太守。雄生获伯,知其伤,〔宜〕 意补一字死创也。伯女为梁双妻,为己用,故不杀。闰十二月,尚粮运不继,而被攻急,夜退,由张、吴、何、王、石本无由字。浙本挤补。牛鞞水东下。留牙门张罗,持城终夜。比雄觉,去以张、吴、何、诸本作已。远。仓卒失节钺,罗【特】〔持〕元丰与廖本作特。他各本皆作持。顾观光亦校作特。并云:“特原误持。”从后,得之,并获资应。雄得成都。梁州刺史许雄,以讨贼不进,槛车征诣诏狱。惟获军〔张殷〕原失名。兹用《通鉴》文研核,定为“张殷”,说详注释。与汉国《通鉴》卷八十六永嘉元年作中。太守杜孟治、都战帅赵汶,【荆州】〔巴西〕太守〔张燕〕、梓潼〔
        荆子〕旧刻讹谬,各本俱同。元丰本小注“疑阙”二字。他各本注一阙字。则旧校人整理时已然矣。兹据下章与《通鉴》永嘉年文厘正。守汉中。


        522楼2015-08-01 06:50
        回复
           十
            蜀自太康至于太安,频怪异:成都北乡,有人尝 刘本作常。见女子僻《函海》注云“本作辟”。顾观光校本亦作辟。并云:“ 宋本辟误僻”。今按:辟,古避字。僻、辟字亦通。入草中,往视,物如人,有身形、头、目、口,无手足,能动摇,不能言。广汉有马生角,长大各半寸。又有驴无皮毛,袒肉,饮食,数日死。繁、什邡、郫、江原生草,高七八尺,茎叶赤,子青如牛角,内史耿滕以为朱草,表美于成都王。元康三年正月中,欻一夜,有火光,地仍震。童谣曰:“郫城坚,盎底穿。郫中细子李特细。”又曰:“江桥头,阙下市,成都北门十八字《函海》本作子。”及尚在巴郡也,又曰:“巴郡葛,元丰本作曷。当下美。”【巴郡】旧各本误倒。皮素之张、吴、何、王、浙本此下空一位。西上〔巴郡〕也。又曰:“有客有客,来侵门陌,其气欲索。”武平府君云:“谯周言:‘【巴】〔己〕顾广圻校稿云:“当作己。”廖本注语因之。没三十年后,当有异人入蜀,蜀由之亡。’此常宽引谯周谶。蜀亡之岁,去周张、吴、何、王、浙石本作“州”。三十三年。”此常宽语。又曰:“宋岱不死,则孙阜不【交】〔反〕顾广圻校改作反。廖本注云“当作反 ”【市】〔匝〕,廖本注云“当作匝”。亦遵顾广圻校字。三旬之间,流、雄张、吴、何、王、浙石本与《函海》本作离。之首悬于辕门。”以上录常宽此下常璩语。愚以为宋岱方进,阜见得质,【及】〔乃〕更【推】〔
          摧〕廖本注“当作摧”,亦依顾校字。败。设岱生在,无所保据矣。何、王二本作也。杜弢自湘中与柳监军名纯,说在注释。书曰:“前诸人不能宽李特一年,又不以徐士权为汶山太守,而屯故如此。〔此〕旧各本不重,当有。谓失之毫厘,差以万元丰本作万。里。”此录杜弢语。 斯言有似。然必【不】以〔不〕旧各本作“以不”,廖本与顾观光本倒作“不以。”非。 杜渐为恨者,流民初西,当承诏书闭关不入;顾广圻校稿云:“事在元康八年。”其次,易代赵廞,选宜内遣;顾校稿云:“事在永康元年。”平西绵竹之会,听王敦之计,顾校稿云:“事在永宁元年。”少可以宁。毫厘之觉,顾校稿云:“觉读如较。”非彼之谓也。此璩驳杜弢语,谓杜渐防微当自上三事始,不在宽一年。盖璩入江左后补述文。
            撰元丰、《函海》本作赞。曰:先王规方万国,必兼亲、尊、贤、能,而任宗盟者,盖内藩王室,外御叛侮。故元牧有连率之职,奉贡无失职之愆。爰及汉氏,部州必卿佐之才,郡守皆台鼎之望。是以王尊、王【褒】〔襄〕依《王褒传》改。着名前世,【弟】〔第〕廖本作弟,他本作第,据改。五伦、蔡茂,径登三司。斯作远之准格,不凌之令范也。自大同后,能言之士,无不以西土张旷为忧,求王皇宗,树贤建德。于时莫察,视险若夷。缺垣不防,张、吴、何、王、石本作妨。任非其器,启戎长寇,遂覆三州。《诗》所谓“四国无正,不用其良”也。


          525楼2015-08-01 06:51
          回复
            为龙吟加精品为什么我显示没反应,问下???吧主加了没??


            526楼2015-08-03 06:43
            回复
               司徒继踵,僶俛权横。《函海》、王、李、何等本作衡。 赵温,字子柔,谦弟。以侍中与此下廖本注云:“当有大驾二字。” 〔帝〕同辇西迁,封江南亭侯。兄亡。初平四年拜司空。未期,进司徒,当世荣之。时车骑将军李傕与董承、张济等争权,数迁移天子。温以书切责于傕。天子闻,为钱写本无为字。寒心。寻曹公入,徙天子都许,政出诸侯,礼待温,居公位十五年。建安十三年薨。张本无薨字,移赞文,迳以年字连下条董卓字。
               


              535楼2015-08-06 06:21
              回复
                休休众彦,殊涂钱、《函》本作途。同臻。金声玉振,蜀之球刘本作璆。琳。 休休,美也。众彦,言此四十三人也。《易》曰:“
                殊涂同归。”百行齐致,贵于流光显称,扬名垂世。此四十三人者,虽立行不同,俱以垂美,如金玉之音器,为世名宝。
                  述蜀郡人士。五字,钱、廖、浙与顾观光校勘记补本顶格。刘、李、《函海》本低二格。俱单行。
                      三
                  敬司穆穆,畅始玄终。 敬司,〔司〕依《目录》补司字。马氏女,五更张〔霸〕伯饶妻也。霸前妻有三男一女。敬司产一男。抚教五子,恩爱若一。霸卒,葬河南。敬司与诸子还蜀。疾病,遗令告诸子曰:“舜葬苍梧,二妃不从,汝父在梁,吾自在蜀,亦各其志。张本作至。勿违吾钱写本脱吾字。□旧各本作敕。字通。也。”遂葬蜀。子光超,禀钱写本作乐。母教,为聘士也。
                  叔纪婉娩,【十】〔士〕按注文当作士。媛仰风。 叔纪,霸承上文,当作伯饶。女孙也。适广汉王遵,旧各本作尊。廖本依《目录》改作遵。至有贤训,事 张本脱事字。姑以礼。生子商, 钱写作●。海内名士。广汉周干、古朴、彭勰、汉中祝龟为作颂曰:“少张本作小。则为【家】〔室〕家当作室,说在注释。之孝女。长则为家之贤妇。老则为子之慈亲。终钱本此下有空位。温且惠。秉心塞渊。宜谥曰孝钱、刘、李、《函》各旧本作化。廖本作孝。明惠母。”
                  公乘钟本误秉。氏张,张本倒作张氏。两髦义崇。 公乘会妻,广都张氏女也。夫早亡,无子。姑及兄弟欲改嫁之。张誓不许,而言之不止,乃断发割耳。养会族子,事姑张本脱姑字。终身。
                  助陈抚孩,节笃分充。 助陈,临邛陈氏女,犍为杨凤珪妻也。凤珪亡,养遗生子守节。兄弟必欲改嫁,乃引刀割咽,宗族骇之,几死,遂全其义。
                  二常茕茕,颓构《函海》本有讳笔。再隆。 元常、靡常,江原人也。张本无也字。元常,广都令常良女,适广汉便【敬】 此字有误,当阙之,说在注释。□ 宾,早亡。元常无子,养宾族子。父母欲嫁,乃祝刀誓志,此下当有脱文。而死。靡常,仲山女,适成都殷仲孙。家遭疫气死亡,惟靡常在。〔年〕十八。廖本注云:“此二字当在死亡下。读死亡十八,四字为一句。”今按:此说非也。“惟靡常在”,则非死亡十八。但脱“年”字耳。靡常时年十八,遭此而不改嫁也。收葬诸丧,养遗生子,立【美】〔义〕旧各本作美。兹改作义。说在注释。成家。
                  纪常哀哀,精感昭融。 纪常,常侍【常】洽女,赵侯〔谦〕当补此字,以别谦、温与典。夫人也。父遇害〔在〕廖本无在,据他本补。长安,其【二】〔一〕廖本原作二,他本作一,审文意作一是。兄【皆】先没。钱写作殁。遣父门生翟旧各本作瞿。廖本作翟。登、张顺迎丧。时寇贼蜂起,昼夜悲哀。顺、登得将丧无恙还,时人皆以纪常精诚所感。
                  贡罗誓志。 贡罗,郫罗倩女,景奇《函海》注云:“李本无奇字。惠校加之。”妻也。奇早亡,无子。父愍其年壮,以许同郡何诗。贡罗白书 钱写本与《函海》作昼。张、刘、李、廖、浙本作书。誓父,不还家。父使诗【乃】因下乃字衍。白州。州告县,逼遣之。罗乃诉州。刺史高而许之。


                536楼2015-08-06 06:21
                回复
                   敬伯恺悌,树德播惠。 王堂,字敬伯,郪人也。初临巴郡,进贤达士,举孝子严永、隐士黄错,及张璊、陈髦,〔皆至大位。〕依《巴志》文补。民为立祠。徙任右钱、刘、李、《函》本作左。《函海》注云:“当作右。”廖、顾本同《后汉书》本传作右。扶风,政教严明;帝舅车骑将军阎显、大将军窦宪、中常侍江京等嘱讬,辄拒之;白鹿见象,不以为祥。徙鲁相。又徙汝南守,举陈蕃为功曹,应嗣〔为主簿。〕旧本有脱。廖本注云:“按《后汉书.堂传》云:委功曹陈蕃。又云:任主簿应嗣。此应嗣下当有脱文。今无以补之也。”兹补九字,以通其意。说详注释。 〔后蕃至三公,嗣〕司隶校尉。号知人之鉴。
                    叔宰济济,以礼进退。 冯张本作马。颢,字叔宰,郪人也。少师事杨仲桓,及蜀郡张光超。后又事东平虞叔雅。初为谒者,威仪济济。为成都令,迁越嶲太守,所在着称。为梁冀所不善,冀风讽字同义。州,〔郡〕【追】〔迫〕之。张本无此五字。他各本有,作追。当是迫字讹。迫,逼也。遇事为难,迫其去官也。隐居,作《易章句》及《刺奢说》。修黄老,恬然终日。
                    大匠奇畅,妙监鉴字通。玄察。尽言世规,只钱、张作秪。以陨越。 翟酺,字子超,雒人也。少此下钱写本有师字。衍。事段翳,以明天官为侍中,尚书。常尝字通。见太史令孙懿,歔欷涕泣曰:“
                  《图书》有贼臣孙登,将以才智为黄门开路。《后汉书》本传作“为中官所害”。君表相应之,是以凄怆。”此下,按《范书》本传,当有“懿忧惧移病”字。后为京兆尹,光禄大夫,将作大匠。上言:“
                  汉四百年,当有弱主,闭门听政,数在三百年之间。 ”按,此借图纬讥安帝时女后专政也。《后汉书》本传不载。出《益部耆旧传》,见章怀注引。“四百年”,举成数。“三百年之间”言不至四百年也。荐故太尉庞参、故司徒李郃明通三才,忠正可以辅世。所言每指【刺】(利)钱、刘、李、《函》本作利。疾。利疾,说详注释。权贵诬酺及尚书令高堂芝交构。免死。《范书》本传云:“坐减死归家。” 着《援神契经说》。《范书》本传作“着《援神钩命解诂》十二篇”。章怀注云:“援神契、钩命诀,皆《孝经.纬篇》名也。”卒家。


                  542楼2015-08-06 06:25
                  回复

                    少林阴德,阳报是甄。 王忳,字少林,新都人也。游学京师,见【客】〔空〕依《后汉书》本传改。舍有一书生困钱、《函》作因。病。忳隐视,隐视,谓独往视无他人在也。奄忽便绝。有金十斤。忳以一斤买棺木,九斤还要腰字通。下,葬埋之。后为大度当即《蜀志》之“ 新都大渡”。亭长。大马一匹来入亭中,又有绣被一领飞堕其前,人莫识者,郡县以钱写脱以字。畀忳。后乘马到雒县,马牵忳入他舍。主人问忳所由得马。忳具说其状,并及绣被。主人怅然曰:“卿何阴德而致此?”。忳说昔埋书生事。主人惊曰:“是我子也,姓金名彦,卿乃葬之。不报,天彰卿德!”辟举茂才,除郿令。【宿斄亭。中数有人为鬼所煞。忳上楼,夜半,有女子称冤曰:“妾,涪令妻也。当之官,宿此,枉为亭长所煞,大小二十口,埋在楼下。夺取财物。”忳曰:“汝何故以恒杀人?”女子曰:“ 妾不得白日,惟依夜愬。人眠不肯应。恚,故杀之。” 初来时,言无衣,忳以衣衣之。言讫,投衣而去。旦,召游徼诘问,具服,即收同谋十余人煞之。送涪令丧还乡里。】自“宿斄亭”至“还乡里”中,“为鬼所煞”之“煞”,钱、刘、李、《函》、顾本俱作杀,下同。“当之官”之“
                    当”张本作向。“汝何故以”之“ 以”字钱写脱。“恒杀人”之“恒”字张本作恉,李本作愔。“召游徼诘问”下张本有小注云:“游徼,忳门下人。即先杀涪令于牦亭者。”其说殊谬。当世称之。自“宿斄亭”至“丧还乡里”一百二十二字,疑非常注原有。盖历世传钞者取《搜神记》附益之。常氏注语甚简,而此出赞辞意外。故知为后人所附入也。兹拟删。
                      仲鱼谦冲。 羊期,字仲鱼,郪人也。父〔甚〕 依《三州士女目录》补。为交州刺史,卒官。期迎丧,不敢敢字当衍。 取官舍一物。郡三察孝廉,公府辟,州别驾,州下省辟字。皆不应。太守尹奉,弃刑名,行礼乐,请为功曹。刺史必欲借期自佐,不得已,为别驾,后为太守孙宝、《蜀志》作宾。蔡茂、【祋讽】二字当衍,说详注释。功曹。当钱写本作常。欲渡津,津吏滞,停车待之三日。将宿中钱写本脱中字。亭,中有县吏,引车避之。二事,证其谦冲。为野王令。
                      云卿安贫。 朱仓,字云卿,什邡人也。受学于蜀郡张宁。□钱写作飧。刘、李、《函》、浙本作□。《艺文类聚》八、《太平御览》三百六十四引并作“食豆屑”。又受学上有少字。豆饮水以讽诵。同业怜其贫,资给米肉,终不受。着《河洛解》。家贫,恒钱写本脱恒字。以步行。为郡功曹。每察孝廉,羞碌碌诣公府试,不就。州辟治中从事。以讽咏自终。
                      伯式玄照。 折像,刘、李本作象。字伯式,雒人也。其先张江,为武威太守,封南阳折侯,因氏焉。父国,为郁林太守。家赀二亿,故奴婢钱、刘、李、《函》、浙本作姬。廖、顾本作婢。八百人,尽散以施宗族,恤赡亲旧,葬死吊丧。事东平虞叔雅,以道教授门人。朋友自远而至。时人为谚曰:“折氏客谁?朱云卿,段节英。中有佃子赵仲平。但说天文论五经。”
                      孟宗当仁。 杜真,张、李本作贞,下同。字孟宗,绵竹人。诵书百万言。兄事翟酺。酺免后,尚书令与司隶校尉枉劾之,复征诣狱。真上章救之。受掠笞六百,狱中明酺无事。京师壮之。以汉道微,散财施宗族。不应公府钱、刘、李、《函》作州。辟命,及辟钱、刘、李、《函》作辞。长吏。候迎每交于门,乃断发以自绝。


                    544楼2015-08-08 06:56
                    回复
                      王孙养性,矫葬厉生。 杨王孙,成固人也。治黄老。家累千金,厚自奉养。临终,告其子曰:“我死,裸葬,以复吾真。但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函海》注云:“李本误大。惠校改尺。”既下,从足脱之,以身亲土。”其子不忍,见王孙友人祈侯。〔祈侯书〕谏之。依《汉书》卷六十七《王孙传》补三字。王孙曰:“厚葬,无益死者也。夫僤元丰本作惮。钱、刘、李本作殚。他各本作僤。财送死,今日入,明日发,此真无异暴骸中原。《汉书》文作中野。裹以币帛,隔以棺□,廖本作□,他各本作椁。含张、吴、何、《函》、王、石本作唅。以珠玉,后腐朽,乃得归土。不可。故吾欲早就真宅。”祈侯无以易。卒□葬,如其言。 《汉书》裸葬,此作□。裸字通。
                        司徒监读如鉴。使,术畅思精;屡登上司,七政是经。 李郃,字孟节,南郑人也。少明经术,为郡候吏。和帝此下,各本有遣字。元丰与廖本无。 〔遣〕使者二人,微行至蜀,《后汉书.郃传》云“
                      和帝即位”遣。宿郃候舍,郃为出酒夜饮。露坐。郃问曰:“君来时,宁知二使何日发,来耶?”二人怪问之。郃指星言曰:“有二使星入益部。”后一人为汉中太守,命为功曹。察孝,张、吴、何、王、石本有廉字。元丰、钱、刘、李、《函》、廖本无。遂驰名。为尚书郎。徙左丞。稍迁至尚书仆射,尚书令。拜司空。又进司徒。清公直亮,当世称名。顺帝世薨。
                        炎精下钱写作不。颓,朱明不扬。元丰与刘本作阳。太尉謇谔,任国救钱、《函》本作拔。荒。濯日旸谷,将升钱、《函》本作外。 扶桑。恶直丑正,汉道遂丧。 李固,字子坚,郃子也。阳嘉张、吴、何、王、石本作喜。三年,以对策忠亢拜议郎。大将军梁商,后父也,表为从事中郎,授荆州刺史。直旧各本皆作值。廖本作直。州部有乱。至州,先友其钱、《函》本无其字。贤者南阳郑叔躬、宋孝节,零陵支宜钱、刘、李、《函》与张、吴、何、王、石本作宣。元丰与廖、浙本作宜。雅,表荐长沙、桂阳太守赵历、【卒】〔辛〕廖本注云:“当作辛。”兹依之。巳,奏免江夏、南〔阳〕、〔南〕郡太守孔畴、高赐、为昆此下各本有旧校小注“为昆疑误”四字。又上文旧各本脱南阳郡。顾广圻校稿云:“当脱阳南二字。盖江夏太守,孔畴也。南阳太守,高赐也。南郡太守,为昆也。固奏南阳太守高赐等,见《后汉书》本传。《风俗通》云:汉有南郡太守为昆。见《广韵》为字下。旧校云:为昆疑误,非也。癸酉。”张、吴、何、王、石迳删为昆二字。廖本因顾校稿作小注云:“南下当脱阳南二字。南阳太守高赐也。见《后汉书.固传》。”旧校四字下云:“按为姓、昆名。南郡太守也。见《广韵》为字下,引《风俗通》云:汉有南郡太守为昆。旧校失之远矣。”剽用顾广圻氏创见,改换面目,攘为自出。当揭。 等。州土自然安静。徙太钱、刘、李本作泰。山太守,克宁元丰本无宁字。盗贼。入为将作大匠。多致海内名士。南阳樊英、江夏黄琼、广汉杨【厚】〔序、〕字当作序,说在《广汉士女赞注》。此厚字,宋人依《后汉书》改也。会稽贺纯、【光禄周举、侍中杜乔】 八字疑后人依《后汉书》增。二人因固疏称迁官,与本注“皆蒙征聘”不合。陈留杨元丰本作阳。伦、河南尹存、东平王恽、陈国何临、清河房植等,皆蒙征聘。转大司农。顺帝崩,太后临朝,拜太尉,与后原省太字。弟大将军梁冀、太傅赵峻并录尚书。冲帝崩时,徐、扬有盗贼,太后欲不发丧,须召诸王至。固争不可。〔又〕言:“国家多难,宜立长君。”太后欲专权,乃立乐安王为【质】旧各本有,当衍。帝。质帝元丰本不重质帝二字。崩,太后复与【梁】冀谋所立。固与司徒南郡胡广、司空蜀郡赵戒书与冀,引周勃、霍光立文、宣以安汉之荣,钱、刘、张、吴、何、李、《函》、王、卢、石本并作策。元丰与廖、浙本作荣。阎、邓废立之祸,言:“ 国统三绝,期运厄会,兴崩之渐,在斯一举。宜求贤王,亲近,不可寝嘿也。”冀得书,召公卿、列侯议所立。三公及鸿胪杜乔佥举清河王蒜。冀然之,奏御太后。中常侍曹腾私恨蒜,说冀。明日更议,广、戒从冀。固与乔必争,“蒜宜立,中兴才也。且年长,识义,必有厚将军。”冀不听。策免固、乔。岁余,取下狱;以无事,出之;京师市邑皆称千万元丰本作万。岁。冀恶其为人所善,更奏系张、吴、何、王、石本作击。之。固书与二公曰:“ 吾欲扶持汉室,使之比隆文、宣,何图梁将军迷谬,诸子曲从。以吉物元丰本与浙本无物字,他本有。为凶,成事元丰本作专。为败。汉家衰微,从是始矣。将军亦有不利。吾虽死,上不惭于天,下不愧于人。求义得义,死复何恨。”遂自杀。《
                      后汉书》本传作:“遂诛之。时年五十四。”二公得书,惟自二字,钱、刘、张、吴、何、李、《函》、王、石本作叹息。元丰、廖、浙本作惟自。流涕。士民咸哀哭之。桓帝无道,冀寻受诛。汉家遂微,政在阉宦。无不思固也。无字上当有国人或朝野二字。旧钞省。
                        元修刘、李本作修。敦重,威惠实亮。 张〔亮〕则,元丰,钱、《函》、廖、浙本无亮字。《目录》及刘、张、吴、何、李、王、石本有。下文仍无。字元修,南郑人也。为牂柯钱本作牂柯,张、吴、何、王本作牂□。太守,威着南土。永昌、越嶲夷谋欲反,畏〔亮〕则,换临其郡,相谏而止。号曰卧虎。以戍狄勋迁护羌校尉。征拜扶风,又换临桂阳,皆平盗贼。巴郡板楯反,拜隆集元丰本作只。校尉,镇汉中。徙【梁】〔凉〕汉无梁州,字当作凉。州刺史。又为魏郡太守。所在称治。灵帝崩后,大将军袁绍表为长史,不就。丞相曹公拜度辽将军。
                        子雅温恭,见察文方。 赵宣,字子雅,南郑人也。出自寒微。以温良博雅,太守犍为杨文方深器异之,遂察孝廉。官至犍为太守。
                        二珪琬琰,三辰悬望。 赵瑶,字元珪,〔弟〕 依《太平御览》卷二百五十八引补。琰,字稚珪,【凡七兄弟】宣子也。〔凡七兄弟,〕旧刻倒,当移正。皆以令德着闻。【瑶少有公望。】 五字,当是常氏自注小字,被写入正。 瑶始为缑氏,袁、赵二公相与书曰:“赵瑶在缑氏,猛虎归《北堂书钞》卷七十五引此作移。迹,百里均耳。元丰本作且,当是讹。【叔】〔升〕顾广圻校稿云:“耳当作尔,句绝。叔当作升。”廖本注同,云“〔升〕下属也”。今按,耳,闻也。隶书叔升易混。平何难。”迁扶风太守。徙蜀郡。司空张温谓之曰:“昔【弟】〔第〕元丰本作弟。五伯鱼从蜀郡为司空。扫吾第以侍足下矣。”瑶曰:“诺!”寻换广汉,卒。琰始为青州刺史,〔于厅前置大器,盛水,贵要有托书,悉投于水中,无有所报。〕依唐百川“校笺”引《北堂书钞》七十二,《艺文类聚》五十文补。顾观光更参校《太平御览》二百五十八引文,补云:“有贵要属讬。琰于厅前置大器盛水。发书,悉投置水中,无有所报。”又引《御览》七百五十八云:“赵琰青州刺史厅,置水瓮,得贵要之书,投于其中。”部下清肃。徙梁相。征拜尚书,不就,卒。


                      550楼2015-08-10 06:44
                      回复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十一
                          后贤志
                          (元丰本空二格接上行。他各本另行低二格,或一格。何、王、石本作“西州后贤志”顶格。无前一行。)
                              一
                          闻之:善志者,述而不作;序事者,实而不华。是以史迁之《记》,详于秦汉;班生之《书》,备乎哀平。皆以世及事迩,可得而言也。西州自元丰本作是。奉圣晋后,俊伟旧各本作玮。廖本作伟。倜傥之士,或修德〔敷〕《函海》本小注云:“李本有敷字。刘本空一格。”让,行止从时;或播功立事,廖本小注云:“当有误。”今按:修德敷让与播功立事对句,非此有误。羽仪上京,策勋王府;甄名史录,侔于先贤。会遇丧乱轧构,元丰本作构。廖本作构,他各本皆作遘。华夏颠《函海》作●。坠,典籍多缺。旧各本作□。《函》、廖本作●。族祖武平府君,愍其若斯,乃操简援翰,拾其遗阙。然但言三蜀,巴汉未列;又务在举善,不必珍异。【关】元丰本作焛,廖本作●,他本皆作揆。 〔揆〕之《耆旧》;竹素宜阐。今刘李本作令。更撰次损益,足铭后观者,张、吴、何、王、石本无者字。浙本挤补。凡二十人,《函海》本作十九人。他各本皆作二十人。缀之斯篇。虽行故坠没,大较举其一隅。此下二十人题名与赞词,皆提行。各本并同。
                          卫尉、散骑常侍文立广休:元丰与廖本上空四格。钱、刘、李、《函》三格。他各本空一格。
                            散骑穆穆,诚感圣君。赞词,提行,较上行低一格。各本并同。
                          西河太守柳隐休然:
                            西河烈烈,秉义居贞。刘、李与廖本作贞。他本同元丰本作真。
                          汉嘉太守司马胜之兴先:
                            汉嘉克让,谦德之伦。
                          郫令、州主簿常勖吴、何、王、石本作助。修业:元丰本作叶。
                            郫君【骞】〔謇〕廖本作骞。他各本皆作謇。谔,自固厎廖本作厎,他各本作底。身。
                          江阳太守何随季业:元丰本作叶。
                            江阳皎皎,命世清淳。
                          梓潼太守王化伯远:
                            梓潼矜矜,在险能平。
                          太子中庶子陈寿承祚:
                            庶子稽古,迁、固并声。
                          汉中太守李宓元丰本作密。令伯:
                            汉中韪晔,才盖群生。
                          犍为太守杜轸超《函海》本作起。宗:
                            犍为昂昂,友于寔吴、何、王、浙、石本作是。元丰、张、廖本作寔。刘、李《函》作实。令。
                          给事中任熙伯远:
                            给事温恭,尚德蔑荣。
                          中书郎王长文德俊:钱、张、吴、何、《函》、王、浙、石本作隽。
                            中书渊识,宝道韬明。
                          大长秋寿良文淑:
                            长秋忠肃,明允笃诚。
                          大司农、西城公何攀惠兴:
                            司农运筹,思侔良、平。
                          少府、成都威侯钱写倒作侯威。 李毅允刚:
                            少府果壮,文武是经。
                          衡阳内史杨邠岐之:
                            衡阳固节,隐然不倾。
                          尚书、三州都〔督〕依传文补。 费立建熙:
                            尚书准绳,古之遗直。
                          湘东太守常骞季慎:
                            湘东泛爱,仁以接物。
                          武平太守常宽泰恭:
                            武平亹亹,冰清玉嶷。


                        557楼2015-08-15 13:37
                        回复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晋书.寿传》作:“仕蜀,为观阁令史。”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益部自建武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作《巴蜀耆旧传》。寿以为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再】旧衍。说详注释。为着作郎。吴平后,寿乃鸠合三国史,着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又着《古国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书监荀《函海》有注云:“ 李本误苟,惠校改荀。”勖、此下元丰本空二格。他各本连。令张华深爱之,以原省为字。班固、史迁不足方也。出为平阳侯相。华又表令次定《诸葛亮故事》,集为二十四篇。时寿良亦集,故颇不同。复入为着作。镇南将军杜预表为散骑侍郎,诏曰:“昨吴、何、王、石本作作。适用蜀人寿良具员。且可以为侍御史。”上《官司论》七篇,依据典故,议所因革。又上《释讳》、《广国论》。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元丰本作受。《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内,表为长广太守。继母《晋书》本传无继字。 遗令不附葬。以是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太子【传从】旧各本作傅从。刘、李、石本作传从。 〔废〕〔徙〕依顾广圻校稿改,转徙。兹定为废徙。说详注释。后,再兼散骑常侍。惠帝谓司空张华曰:“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华表欲登吴、何、王、石本作兼。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兄子符,字长信,亦有文才,继寿着作佐元丰本作左。郎,上廉 吴、何、王、石本作兼。令。符弟莅,字叔度,梁州别驾,骠骑将军齐王辟掾,卒洛下。莅从弟阶,字达之,州主簿,察孝廉,褒中令,永昌西部都尉,建宁、兴古太守。【阶】顾观光云:“阶,当作皆,观下文可见。”兹迳改。 〔皆〕辞章粲丽,驰名当世。凡寿所述作二百余篇,符、莅、阶各数十篇。二州先达及华夏文士多为作传,大较如此。时梓潼李骧叔龙,亦隽吴、何、王、石本作俊。逸器,知名当世。举秀才,尚书郎。拜建平太守,以疾辞不就,意在州里。除广汉太守。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廖本作后。他各本作后。与寿情好元丰本作意。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亦自李本作有。列旧各本作别,廖本作列。传。时字以下七十字,元丰,张、刘、吴、何、王、廖、浙、石本作大字,连上文。钱、《函》二本作双行小字夹注。李本亦小字,在书头。


                          560楼2015-08-15 13:39
                          回复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晋书.寿传》作:“仕蜀,为观阁令史。”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益部自建武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作《巴蜀耆旧传》。寿以为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再】旧衍。说详注释。为着作郎。吴平后,寿乃鸠合三国史,着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又着《古国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书监荀《函海》有注云:“ 李本误苟,惠校改荀。”勖、此下元丰本空二格。他各本连。令张华深爱之,以原省为字。班固、史迁不足方也。出为平阳侯相。华又表令次定《诸葛亮故事》,集为二十四篇。时寿良亦集,故颇不同。复入为着作。镇南将军杜预表为散骑侍郎,诏曰:“昨吴、何、王、石本作作。适用蜀人寿良具员。且可以为侍御史。”上《官司论》七篇,依据典故,议所因革。又上《释讳》、《广国论》。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元丰本作受。《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内,表为长广太守。继母《晋书》本传无继字。 遗令不附葬。以是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太子【传从】旧各本作傅从。刘、李、石本作传从。 〔废〕〔徙〕依顾广圻校稿改,转徙。兹定为废徙。说详注释。后,再兼散骑常侍。惠帝谓司空张华曰:“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华表欲登吴、何、王、石本作兼。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兄子符,字长信,亦有文才,继寿着作佐元丰本作左。郎,上廉 吴、何、王、石本作兼。令。符弟莅,字叔度,梁州别驾,骠骑将军齐王辟掾,卒洛下。莅从弟阶,字达之,州主簿,察孝廉,褒中令,永昌西部都尉,建宁、兴古太守。【阶】顾观光云:“阶,当作皆,观下文可见。”兹迳改。 〔皆〕辞章粲丽,驰名当世。凡寿所述作二百余篇,符、莅、阶各数十篇。二州先达及华夏文士多为作传,大较如此。时梓潼李骧叔龙,亦隽吴、何、王、石本作俊。逸器,知名当世。举秀才,尚书郎。拜建平太守,以疾辞不就,意在州里。除广汉太守。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廖本作后。他各本作后。与寿情好元丰本作意。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亦自李本作有。列旧各本作别,廖本作列。传。时字以下七十字,元丰,张、刘、吴、何、王、廖、浙、石本作大字,连上文。钱、《函》二本作双行小字夹注。李本亦小字,在书头。


                            561楼2015-08-15 13:42
                            回复
                              杜轸,字超宗,蜀郡成都人也。父雄,字伯休,安汉、雒令。轸少师谯周,发明高经于谯氏之门。郡命为功曹。邓艾既破蜀,被征。钟会进成都,时太守南阳张府君不肯出官。轸进曰:“征西囚执镇西,在近,必有所遣。军乱之际,交害无常。宜避正殿。”府君即出住下舍。会果遣参军牵弘为太守,数百骑擐甲驰元丰本作骑。马入郡。前驱问侯所在。云:“已出。 ”善之。此下,张、吴、何、王、浙、石本有小注三十二字云“按《牵弘传》,问轸所在。轸正色对曰:前守达去就之机,辄自出官舍,以俟君子。弘器之。”他各本无。盖张佳胤所注也。《晋书》无《牵弘传》。所引实出《良吏.杜轸传》。原按误。弘 钱写本此字作引,缘元丰本缺笔误也。 复召为功曹。察孝廉,除建宁令。徙任山阳、新城、池阳,所在有治。入为尚书郎,每升降趍他各本作趋。翔廊阁之下,威元丰本作夙。钱写作盛。他各本作威。容可观,中朝伟之。迁犍为太守,惠爱在民。还为州大中正。轸既才学兼该,而气量元丰本作重。倜傥,武帝雅识之,方用内侍,会卒。时年五十八。弟烈,字仲元丰本作中。武,贞干敏识,平坦和粹,名誉侔轸。察孝廉,历平康、牛鞞、南郑、安阳令。王国元丰本无国字。建,首选为郎中令。迁衡阳太守。兄轸丧,自上求去官,以兄子幼弱,轸丧飘飖,《函海》有注云:“原作飘飘。”今各本皆作飘飖。欲扶将灵柩葬旧坟。武帝叹惜轸能用未尽,而嘉烈弟,意转拜,徙官犍为太守。又转湘东。少弟良,字幼伦,张、吴、何、王、浙、石本作论。亦有当世局分。举秀才,茶元丰本作蔡。陵、新都令,国王廖本注云:“当作王国。误倒。”兹不取。郎中令,迁涪陵、建宁太守。兄弟并【典】元丰与廖本作典。他各本并作兴。 〔兴〕,州张、吴、何、王、石本作利。里以为美谭。轸二子:长子毗,字长基。少子秀,字彦颖。珪璋琬琰,他各本皆作琰。廖本依宋椠讳笔。世号“二凤”。毗举秀才,大将军辟掾,太傅参军,平东长史,尚书郎。稍迁镇南疑当作征南,说在注释。军司,益州刺史。〔秀州〕主簿,早卒。廖本注云:“按:早卒二字疑衍。《晋书》载毗为杜弢所害也。”今按,旧刻主簿上脱“秀州”二字,致误连于毗也。说详注释。


                              563楼2015-08-16 1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