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吧 关注:86,984贴子:501,490

回复:文案分享,要的拿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不玩耳机的人来说,耳机发烧友就是神经病。
一首歌能听就行,什么三频,女声,解析力,有那么讲究吗?
真的有!而且很重要!
发烧友不但听得出声音细节,还特欣赏制作人置入的“彩蛋”,我记得第一次听8 Miles And Running这首歌前奏,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过,马达声从左耳冲到右耳,感觉身临其境,第一次听Without Me,时不时插入的怪叫、电锯声、钢琴快弹,非常的欢乐,我把这些告诉朋友,他们一点都不觉得有趣,当时就觉得自己很孤独,
Dre说的没错,people aren't hearing all the music。


IP属地:广东184楼2015-07-23 15:53
回复
    另一个非常棒的作品是佳能相机的TVC。先是描述摄影爱好者为了拍照做的各种“蠢事”。




    IP属地:广东185楼2015-07-23 15:54
    回复
      然后打出这些摄影作品


      IP属地:广东186楼2015-07-23 15:54
      回复




        IP属地:广东187楼2015-07-23 15:55
        回复
          在社交网络上,品牌玩洞察,甚至可以不用扯上产品。
          杜蕾斯今年情人节的稿子就是这样,我个人非常喜欢:


          IP属地:广东189楼2015-07-23 15:57
          回复



            ——————说实话,不但是原作者喜欢,我也很喜欢


            IP属地:广东190楼2015-07-23 15:58
            收起回复
              三、把需要转换成恐惧


              IP属地:广东191楼2015-07-23 15:59
              回复
                没错,“我害怕阅读”也运用了这个方法。
                更出名的是另一句台湾90年代钢琴培训学校的广告语:学钢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家长或许不想叫孩子去学琴,但他肯定不希望孩子变坏。


                IP属地:广东192楼2015-07-23 15:59
                回复
                  人类是一种非常害怕失去的动物。地上捡到100块,发现是假钞,你不会太难过,捡钱时候口袋里100块被小偷顺走了,就会气的半死。仔细想想挺好玩的,同样是100块的损失,没得到我们无所谓,失去我们很难受,我们可以把这个心理运作在营销中。我不说买我的产品会多幸福,我告诉你不买会难过。


                  IP属地:广东193楼2015-07-23 16:00
                  回复
                    愉景湾就是这么卖光的


                    IP属地:广东194楼2015-07-23 16:00
                    回复
                      愉景湾是香港大屿山的一个楼盘,像个世外桃园——里面规定不能开车,空气非常好,有海滩,有大量的绿化带,自成一景,因此吸引了很多老外入住。
                      但由于位置很偏,升值潜力不大,对大部分争分夺秒和重视投资的香港人来说,愉景湾的不是首选。大环境让营销更难做,1997年经济危机后,香港经济一直下滑,房地产交易量大幅下降,失业率7%,40000户人有“负资产”,人们对前景非常悲观,对楼市甚至有股恐惧感。
                      愉景湾的销售对象是香港一家三口的中上层家庭。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诉求户型,环境,低利率都没用,消费者在等,等经济好到让他们安心。


                      IP属地:广东195楼2015-07-23 16:01
                      收起回复
                        逆向思考,什么他们等不了呢?小孩。童年只有几年,过得快乐还是艰难,对一生都有很大影响。父母亲心里都知道,而且这是父母可控的。父母和小孩最密切的时间段,也只有童年。到了中学叛逆期,自然会疏离,以后会独立,开展自己的生活。父母也是这样走来,他们知道。
                        所以营销的诉求点成了:“童年是短暂的,现在就要给孩子最好的”。


                        IP属地:广东196楼2015-07-23 16:01
                        回复
                          这个概念来自Neil Strauss的书《The Game》。这是一本教男人泡妞的书


                          IP属地:广东199楼2015-07-23 16:03
                          回复
                            共谋,是指双方做一件只有你们两个才理解的事情,其他人都不懂。
                            这会产生一种很奇妙的secret pleasure。
                            比如你办了一张假学生证,请女孩去餐厅吃饭,点份学生特惠套餐,告诉她“咱俩得装得像大学生,别露馅”,于是你们两带着马克思课本,背着书包就去了,还故意在店员面前讨论微积分,你俩内心会特欢乐,两人关系迅速拉近。
                            ——————这里楼主我插一句,就像两个人有了小秘密一样,实际上这种手法特别难,然而做到的话,就特别厉害。嗯,好吧,我说了些废话……


                            IP属地:广东200楼2015-07-23 16:04
                            回复
                              纸尿片最早就是靠共谋营销出去的。
                              刚在美国销售时,广告当然是主打方便啦,不用像尿布那样一天洗好几回嘛!但很奇怪,广告打了,销量没见增长。
                              于是,公司找来一群妇女做焦点小组访谈,调查员问“纸尿片怎么样?”都答:“方便。”
                              “什么情况下最常用呢?”有人想了一会儿说:“婆婆不在时会用”。
                              问“为什么?”
                              答:“因为婆婆看不惯。”
                              原来老美的婆婆和咱们脾气很像,在很多婆婆看来,媳妇用纸尿片,那是懒惰,尿布不花钱干嘛不用?多浪费钱啊!
                              当公司发现这一点后,立刻改变了营销诉求,改强调柔软,透气,预防小孩红PP。这下给媳妇一特棒的理由,我买纸尿片是为了孩子好啊!公司和媳妇共谋,瞒过婆婆,纸尿片很快迎来销售增长。
                              所以洞察,不一定要把顾客心里话说出来,有时你要帮他藏着。


                              IP属地:广东201楼2015-07-23 16: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