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2贴子:112,758

回复:杜诗研究书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杜甫的诗词就像黑夜中的闪电一样照耀着人民百姓………


IP属地:河南107楼2013-11-23 00:20
回复
    乡关何处——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IP属地:甘肃108楼2013-11-25 07:49
    回复
      中国作家网 >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部分参评作品内容梗概 > 正文
      《诗圣杜甫》
      (程韬光)
      2011年05月19日11:56 程韬光
        《诗圣杜甫》是第一部详尽描写杜甫生平与杜甫诗歌创作历程的小说,它以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生平传记为基础,以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是一部关于杜甫的传记小说。
        杜甫,生于河南巩县,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一生历经大唐盛世,遭逢安史之乱,多年辗转,彷徨流离,忧国忧民,他所经历的特定历史氛围,独特的人生经历与精神磨难,成就了其一代诗圣的地位。该书以杜甫的出生、漫游、求仕、流亡及创作为线索,以杜甫漫游吴越、历练人生、科考落第、困居长安、安史离乱、布衣朝谒、弃官漂泊、泛舟两湘等为主要内容,将他一生的踪迹和时代境遇融为一体,全面展示了杜甫孤独辗转、悲悯仁爱、彷徨矛盾、悲辛交集、上下求索的一生,也再现了唐开元年间由盛转衰时期的国恨家难、宫廷纷争、人文趣事、家庭悲欢等大唐风情。该书融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于一炉,以恢弘浪漫的大唐盛世由盛到衰为时代背景,以新力量和旧结构间的冲突为文化背景,杜甫的生活与诗歌创作史与大唐开元年间的历史及时代全景水乳交融,场面恢弘,情节跌宕,风格厚重,气势磅礴。
        这部小说对杜甫一生坎坷的命运与郁郁不得志的内心历程作了全方位展示与解读。杜甫生长在盛唐时代,此时大唐政治开明、思想解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当时文士的心态积极向上,志向远大,杜甫志在契、稷,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高远理想,想要在大唐的历史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抱负。可是由于唐玄宗在天宝以后,渐入晚年,他志得意满,沉湎声色,奢侈腐化,信奸佞而远贤人,从此大唐江河日下,杜甫胸怀忧黎元之志,却报国无门,在客居长安的十年中不得不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贫困生活。杜甫早年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在天宝后期,他透过社会繁荣的外表看到了大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对立的深刻矛盾。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皇出京,在马嵬坡与杨贵妃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的悲剧,结束了长达四十四年的太平天子的生活,逃难成都,大唐盛世从此结束,进入了战乱时代。天宝十五年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从安史乱军占领的长安城中逃出,他“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被肃宗授为左拾遗。但他做了不到一年的左拾遗,便被认为是房琯旧党,被排挤出朝廷。在他回乡探亲后由东都到华州的路上,亲眼看到安史之乱后城乡破败的景象和官府在农村抓丁的惨状,并写出了一组著名的“三吏”、“三别”的诗歌,真切地反映了民间的疾苦和他忧心社稷的心情。时逢关中大旱,民不聊生,再加上他对唐肃宗的彻底失望,杜甫毅然掼掉乌纱,弃官西走,由秦陇入蜀,成了一个逃荒的难民,依靠亲友的帮助,贫困度日,从此接近了下层的黎民百姓,完成了他从一个政府小官吏向一个去职官员和难民身份的转变。他也从一个“奉儒守官”的世家子弟,转变成一个用诗歌来揭示民生疾苦、关注社会现实和反映人民愿望的诗人。此后,他历经艰辛,四处飘泊,以平民的身份深入民间,与普通百姓交往,身无分文却心怀苍生忧乐,处于江湖却时念庙堂安危,穷而不坠报国之志,老而益坚忧民之心。其忧国忧民之志,可表日月。
        在对杜甫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小说也做了可贵探索,写出了杜甫性格的多面性和人格的博大。在唐代诗人中,和李白个性张扬、无所忌惮的外向性格相比,杜甫属于那种儒雅平和、为人宽厚的谦谦君子的内敛性格,这是给人的一种总体印象。其实杜甫的性格也是非常丰富多重的。他为人谦虚,处世低调,但有时却极为自负,比如他的“自谓颇挺出”,“窃比契与稷”;他平时温柔敦厚,性格平和,但有时也很激愤:“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他为人随和谦让,但关键时刻却刚直不阿,敢作敢为,如他任左拾遗时,在皇帝面前直言犯上,为房琯辩解,置性命于不顾;他忠君为国,但不是愚忠,敢于指斥玄宗的开边政策和讽刺肃宗的刚愎自用;他仁民爱物,极富于同情心,但也敢爱敢恨,对于官府衙门的横征暴敛和安史叛军、地方军阀残暴行为,进行勇敢的揭露和批判;他功名心很强,但必要时也能果敢地抛弃功名利禄,弃官为民,视富贵如浮云;他忧国忧民,但在“三吏”和“三别”等诗中,他在忧国与忧民的选择中也充满着矛盾,在个人与国家、个体与民族命运的小我与大我之间,他最终选择的是大我。总之,该书将杜甫思想和性格的多面性、复杂性写得淋漓尽致,写出了一个较为丰厚全面、真实可信的杜甫。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0楼2013-11-26 20:40
      收起回复
        明人高楝编纂
        《唐诗品汇》,
        按时期和体裁将入选作家和作品分为
        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余响、旁流等九格,
        尊杜甫七古为“【光掩前人,后来无继”之大家】(高楝《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王士稹《王文简古诗平仄论》
        赵执信《声调谱》和翟犟《声调谱拾遗》在论及七古声调规则时,各举杜甫作品四篇为范例,
        翁方纲《七言诗平仄举隅》则将作为范例的杜诗篇目增至六篇。
        在对杜甫七占声调的研究中,清代古诗声调学者往往采用以个别说明一般的方法,通过对某些篇章的分析来说明杜甫七古声调的典范意义。
        如翁方纲说《玄都坛黝》《高都护骢马行》两篇“皆换韵之正格”(见《清诗话》上册第2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镁陂行》“乃转韵中之重规叠矩者”(见《清诗话》上册第253页)。
        叶燮说“【《哀王孙》终篇一韵,变化波澜,层层掉换,竟似逐段换韵者,t古能事,至斯已极】”(叶燮《原诗·外篇下》,见《清诗话》下册)一一王次梅《杜甫七古声调分析》文学遗产。
        (见 : http://tieba.baidu.com/p/2741072665)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2楼2013-12-06 06:23
        回复
          《唐诗汇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自曾祖居巩(今河南巩县)。早年漫游吴越。举进士落第,复游齐赵。天宝三载结识李白,同游梁宋、齐鲁。五载,入长安,应试落第,遂居留长安,进《三大礼赋》,又投诗干谒权贵,十五载,始得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叛军陷两京,被俘困长安。至德二载夏,间道奔肃宗行在凤翔,授左拾遗,上疏救房琯。乾元元年,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二年弃官经秦州、同谷入蜀,至成都,营草堂寓居。宝应元年蜀乱,流亡梓、阆诸州。广德二年回成都。时严武为剑南西川节度,荐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卒,蜀中乱,离成都经云安至夔州。大历三年正月出峡,经江陕、公安漂泊至湖南,转徙于岳、潭、衡诸州间。五年冬,病卒。在我国古代诗史上,杜甫是“集大成”者,被誉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与李白并称“李杜”,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有《杜甫集》六十卷,已佚。大历中,樊晃集其诗编为《小集》六卷,亦佚。北宋王洙重编《杜工部集》二十卷、补遗一卷行世,为后世各种杜集祖本。《全唐诗》编诗十九卷。
          http://sou-yun.com/PoemBookNav.aspx?b=tshp&d=207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6楼2013-12-16 11:29
          回复
            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秾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辅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7楼2013-12-16 11:30
            回复
              图书名称:杜集书目提要 (1986年一版一印,馆藏)

              作 者:郑庆笃 焦裕银 张忠纲 冯建国 编著
              出 版 社:齐鲁书社
              出版年: 1986年9月 1版 1印
              页数: 564页
              定价: RMB3.55
              统一书号: 10206-119


              IP属地:上海119楼2013-12-16 12:14
              回复
                有关杜甫诗、杜甫诗研究的出版书籍(为了集锦,与前重复的依然保留):
                1. 杜臆 作者 : (明)王嗣奭撰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杜甫传 作者 : 冯至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3. 杜诗言志 作者 : 佚名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4. 读杜札记 作者 : 郭曾炘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杜集书目提要 作者 : 郑庆笃 焦裕银 张忠纲 冯建国 编著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6. 杜甫研究 作者 : 萧涤非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7. 杜诗注解商榷 作者 : 徐仁甫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8. 读杜诗说 作者 : 施鸿保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9. 读杜心解(上下) 作者 : 浦起龙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10. 杜诗详注 作者 :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11. 杜诗析疑 作者 : 傅庚生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12. 李白与杜甫 作者 : 郭沫若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3.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作者 : 赵次公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杜甫评传(全三册) 作者 : 陈贻焮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5. 杜集叙录
                16. 隋唐五代名人年谱(共四册) 作者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室 出版社 : 北京图书馆
                17. 续古逸丛书 作者 : 张元济辑 出版社 : 江苏古籍出版社
                18. 唐诗杂论 作者 : 闻一多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 作者 : 蔡锦芳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作者 : 叶嘉莹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1.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篇 唐宋之部 全三册) 作者 : 华文轩/等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22. 山东杜诗学文献研究 作者 : 张忠纲孙微綦维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23. 清代杜诗学史 作者 : 孙微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24. 清代杜诗学文献考 作者 : 孙微
                25. 杜诗学研究论稿 作者 : 王新芳/孙微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0楼2013-12-24 05:44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2501884708
                  蠹老 《杜集叙录》书目补遗
                  21、杜甫全集,香港广智书局1960年代,精装一册,据清刊本排印
                  22、杜甫全集,台湾喜美出版社1981,精装一册。影印广智版
                  23、杜甫五言近体诗语法研究,何淑贞,台湾福记文化有限公司1983初版,平装一册
                  24、杜少陵先生评传,朱锲,台湾东升出版事业公司1980初版,精装一册。后附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
                  25、中国文学精华:音注杜少陵诗,中华书局1936年初版,沈归愚选本
                  26、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与生平,秦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一版一印
                  27、杜诗研究,孟庆文,辽宁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1982,大16开油印本平装一册,仅印450册。系作者开设《杜诗研究》课程时的讲稿,共计11讲。
                  28、杜诗选讲,许永璋,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大16开油印本平装一册。
                  29、杜诗学习参考资料,曹慕樊编,32开平装一册,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80。
                  30、杜甫在延安,任景信编著,1986年作者自印本
                  31、杜甫全集校注(征求意见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2、杜诗散论与古诗杂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一版一印
                  33、李杜诗萃,任朝第,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一版一印
                  34、杜诗艺法,许同寿,黄山书社1999一版一印
                  35、诗词创作艺术丛谈,内一半篇幅为“杜甫秦州杂诗浅释”,袁第锐,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一版一印
                  36、杜工部诗话集锦,鲁质轩辑,台湾中华书局1979二版
                  37、杜甫研究资料目录,成都杜甫草堂编,16开油印本1963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1楼2013-12-24 05:51
                  回复
                    蠹老:http://tieba.baidu.com/p/2501884708
                    近期又得杜集若干,其中4种《叙集》未载
                    38、馆藏杜甫诗集书目,国立北京图书馆编,1954年,32开油印本一册
                    39、杜甫物语,目加田诚著,日本社会思想社1971年初版五刷,软精装一册外有护封
                    40、杜诗析译,余策垣等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一版一印,上下二册平装
                    41、杜甫诗自修读本,黄鼎康编著,香港绿洲书屋1996年,平装一册










                    http://tieba.baidu.com/p/2501884708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3楼2013-12-24 05:54
                    回复
                      蠹老:【http://tieba.baidu.com/p/2501884708


                      又一种,《叙录》失载:
                      《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叶嘉莹著,台湾三民书局1998初版。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4楼2013-12-24 05:59
                      回复
                        盛赞 蠹老!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5楼2013-12-24 06:01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7楼2014-01-29 02:04
                          回复
                            IP属地:上海128楼2014-02-08 16:03
                            回复
                              御定全唐诗,(清)康熙圣祖仁皇帝,本书900卷,拆分成186册:
                              网址: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484
                              其中,杜甫诗:卷216 ~ 卷234。
                              阅读! 下载!均可。
                              更难能宝贵的是:这个诗集是 线装竖排本、繁体字!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2楼2014-02-17 2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