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2贴子:112,761

回复:杜诗研究书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根据其在《百家讲坛》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书中捡拾有关杜甫及其生活时代的历史碎片,结合诗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呈现了诗圣杜甫的成“圣”之路!
图书信息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作 者: 康震 著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出版
时间: 2010-1-1
字 数: 120000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101072273
定价:¥25.002
内容简介
中国诗坛群星璀璨,特别是在唐代,更是诗人辈出,其中有很多人的诗才完全可以与杜甫比肩,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奉为了“诗圣”?这“诗圣”的名号又是由谁最先封给杜甫的呢?
更为重要的是,是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经历塑造了杜甫高尚的人格,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最终成为了“诗圣”?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根据其在《百家讲坛》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书中捡拾有关杜甫及其生活时代的历史碎片,结合诗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呈现了诗圣杜甫的成“圣”之路!
本书以作者在《百家讲坛》所作系列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作者简介
康震,1970年3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剐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北京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词、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康震品李白》《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评说李清照》等著作、教材多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全国优秀教师奖、北京市教育教学(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2005年至今,在CCTV-10《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等专题讲座,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目录
第一章 奉儒善施仕宦显
奉儒守官 诗为家事
杜氏传奇 节孝为本
贤良盛族 李唐皇枝
咏凤壮游 李杜唱和
第二章 京华旅食潜悲辛
林甫妒贤 儒冠误身
投匦献赋 词感帝王
干谒求进 青云难上
圣朝贱士 长安苦寒
率府逍遥 微禄耽酒
第三章 烽火三月江头哀
安史乱起 家国摧颓
逋逃出走 家书万金
喜达行在 泪授拾遗
廷诤直谏 抗疏犯鳞
遭疏归乡 北征羌村
第四章 悲离关畿成野老
宫闱倾轧 朝纲陵替
铩翮联翩 移官离京
华州苦热 羁旅萌归
三吏三别 心忧黎庶
蒸黎难为 归去来兮
第五章 历秦窜蜀问乐土
度陇客秦 衣寒无食
卜居同谷 寒天拾栗
一岁四行 西走蜀地
第六章 飞鸟暂止栖草堂
浣花草堂 百家输捐
春雨润物 《蜀相》忧国
廉颇出将 老参戎幕
胡为幕下 不如归去
第七章 转蓬潇湘成永眠
文园病渴 赢滞夔州
幽居养拙 耕稼山村
恶风异习 思归三秦
具舟出峡 饥寒向隅
疟疠风瘫 旅殡岳阳
第八章 诗成为圣亦为史
百年自苦 未有知音
沉郁顿挫 成史为圣
忧民忠君 大成为圣
飘逸诗仙 沉郁诗圣
主要参考书目
杜甫诗歌选读选评
后记
后记
从2005年年底开始,我在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主讲《诗圣杜甫》。节目播出之后,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我自己通过讲座,对杜甫的人生与创作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原本打算在讲座结束之后,着手整理杜甫这部书稿,但是由于工作、生活的各种原因,再加之当时很快要着手准备《苏轼》等讲座,这部书稿就一直耽搁下来了。
期间,很多热心的观众读者来电来函询问这部书稿的出版时间,中华书局的编辑朋友们也一直“风刀霜剑严相逼”,我虽然个性疏懒,但也终于不敢再怠慢,于是利用教学科研的边角时间,对这部久违的《杜甫》进行了较详细的打磨修改。
修改的基本原则依然是:尊重历史,同时尊重我自己的观点,以及不同的学术观点;用事实说话,同时说出我自己认为正确的话、想说的话。
修改书稿中翻阅、参考了不少学术界的著作,相关书目大都列在书后了,这里不再赘言。
这部书稿能够出版,依然要感谢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没有“百家讲坛”,我不会想到写这样一部书稿。感谢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教育专题部副主任魏淑青女士,她始终给予我真诚的帮助,切实的关心,在这个世风浇薄的年代,这种关心与帮助显得弥足珍贵。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5楼2014-02-25 09:02
回复
    杜甫诗词全集(1168首全)
    http://www.shicimingju.com/baidu/zuozhe/%E6%9D%9C%E7%94%AB
    可以阅读 和 下载!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6楼2014-02-25 09:05
    回复
      缄默以对 所发:

      兰台轩主 所发:



      IP属地:上海137楼2014-03-07 09:31
      回复
        缄默以对 所发图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1、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马:指战争。
        4、关山北:北方边境。
        5、凭轩:靠着窗户。
        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赏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8楼2014-03-07 09:41
        收起回复

          《瀛奎律髓汇评》书籍封面
          《瀛奎律髓汇评》
          瀛奎律髓汇评(高清版).part1.rar
          作 者:(元)方回
          书将清代以来品评《瀛奎律髓》的论述汇成一书,是研究诗歌史、诗学理论批评史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
          《瀛奎律髓》专选唐宋五言七言律诗,共选诗人385家,诗3014首,以大家为主,兼顾各种流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七百年间诗歌创作和律诗流变的轮廓,又对所选之诗及唐宋诗歌各种流派作了精要细致的分析评点。此书对后世影响甚大。李庆甲先生潜心耕耘,将清代以来品评《瀛奎律髓》的论述汇成一书,撰成《瀛奎律髓汇评》,是为研究诗史、诗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此书出版于20年前,早已绝版,现应广大读者要求,再度印行。
          基本信息
          作 者:(元)方回 选评;李庆甲 集评校点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4-1
          版 次:1
          字 数:1193000
          印刷时间:2008-5-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2
          I S B N:9787532539895
          包 装: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将清代以来品评《瀛奎律髓》的论述汇成一书,是研究诗歌史、诗学理论批评史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
          《瀛奎律髓》专选唐宋五言七言律诗,共选诗人385家,诗3014首,以大家为主,兼顾各种流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七百年间诗歌创作和律诗流变的轮廓,又对所选之诗及唐宋诗歌各种流派作了精要细致的分析评点。此书对后世影响甚大。李庆甲先生潜心耕耘,将清代以来品评《瀛奎律髓》的论述汇成一书,撰成《瀛奎律髓汇评》,是为研究诗史、诗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此书出版于20年前,早已绝版,现应广大读者要求,再度印行。
          3图书目录编辑前言
          例略
          原序
          卷之一 登览类
          卷之二 朝省类
          卷之三 怀古类
          卷之四 风土类
          卷之五 升平类
          卷之六 宦情类
          卷之七 风怀类
          卷之八 宴集类
          卷之九 老寿类
          卷之十 春日类
          卷之十一 夏日类
          卷之十二 秋日类
          卷之十三 冬日类
          卷之十四 晨朝类
          卷之十五 暮夜类
          卷之十六 节序类
          卷之十七 晴雨类
          卷之十八 茶类
          卷之十九 酒类
          卷之二十 梅花类
          ……
          附录
          一览表
          作者篇目汇检
          【《瀛奎律髓汇评》可以免费下载:PDF文档:Part 1,Part 2,Part 3,如Part 1的目录页: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1楼2014-03-11 13:59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143楼2014-03-11 21:01
            回复
              夔(kuí)州杜甫研究会 会刊
              《秋兴》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4楼2014-03-12 20:12
              回复
                杜甫研究论集
                作者: 刘明华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4-01

                【点击[下载地址],只是跳转到其它网站的跳板,没有下载实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治杜成果的结晶,作者结合现代研究方法,在考据辩证的基础上打通相关学科,多向度研究杜甫及其诗歌,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显示了作者对杜诗艺术特征的持续关注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具有较强的大原创性和现代感,颇能给人启迪。
                上编《杜甫思想研究》以杜甫与社会良知为核心,从文化层面入手探讨了杜甫的忧患意识、批判精神、民胞物与情怀及其悲剧命运。
                中编《杜诗的修辞艺术》则以语言学、修辞学的角度解读杜诗,通过对杜诗对仗、用典、拟人、夸张、对比等的分析,解构了杜诗的独特魅力,是新时期独具特色的杜诗研究成果。
                下编为作者研究杜甫的单篇文章汇集,以对杜诗语词内涵的探讨为主,显示了作者对杜诗艺术特征的持续关注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与拓展。
                《杜甫研究论集》的书友评论:
                昊然的书城 (2010-04-26 12:26:08)评论来源: 当当网
                思想的新颖,文辞的锐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杜诗独特的一面写给我们,深刻,启发,给我以激励!
                漠上寒沙 (2009-10-19 09:15:51)评论来源: 当当网
                此书是作者研究杜甫的成名作,是经过千万遍的细读精读才得来的作品,尤其是杜甫修辞的一章可谓经典中经典,即便是现在研究杜甫的名家如莫砺峰等也是望尘莫及。喜欢杜甫的人不能只仅仅停留在对他表层的欣赏上,更应该深入作者的内心深处。理解何谓“沉郁顿挫”,何谓真正的“诗圣”。杜甫一生可谓只在儒家境界内,读了他的诗歌,不仅仅只是文学上的熏陶,更是灵魂上的净化和洗涤,做文章首先要做人。。。。。。。 “文章憎命达”“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谓杜甫一生的写照。作为中国人,他的作品不得不看。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在最辉煌的朝代中最辉煌的作家。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6楼2014-03-19 06:53
                回复
                  杜甫传
                  作者: 冯至
                  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8月1日)
                  出版时间: 2007-08-01

                  内容简介
                  杜甫写他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满血泪,沉郁悲哀,但是读者读了他的诗,并不因而情绪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焕发,意气高昂。这是什么原故呢?主要是他那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在字里行间感染着读者。
                  《杜甫传》的书友评论
                  金琳 (2013-07-12 14:24:34)评论来源: 豆瓣
                  内容不错,只是百花版的字和字间距都设得很大,每页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留白,本来是小书,结果价钱抬到30元,出版社不厚道!
                  vivian wang (2013-07-12 14:24:34)评论来源: 豆瓣
                  冯至的《杜甫传》写的相当好的,选进了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外名人传记》。我对于那个时期的作家学者所做的论著是相当信任的,因为他们都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只是这个版本我不喜欢,纸张比较薄,书拿在手上软塌塌的,里面的插图把整本书的水平拉低了,看起来很劣质的感觉。
                  水桥小舟 (2013-03-12 18:57:04)评论来源: 豆瓣
                  还可以,也不至于那么神啦。比较平实质朴的一本书。 每一页的排版还是满松的。
                  我清风明月 (2013-03-12 18:57:04)评论来源: 豆瓣
                  昨天刚开始看,值得一读,对研究叶嘉莹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会有帮助吧
                  HEATON_KK (2013-02-27 10:33:05)评论来源: 豆瓣
                  节后物流慢我就不吐槽了,但是哪有卖书的这样包装?而且很明显的使用痕迹。
                  萨拉马戈 (2009-06-12 10:18:16)评论来源: 当当网
                  这本书不错,是关于杜甫传记中的精品。当然比朱东润的《杜甫叙论》稍逊一筹,里面阶级分析的东西有点僵硬。另外这本书的装帧很差,错别字不少,插图莫名其妙,有的插图还丢失了(只有文字描述“见某某图”,却找不到插图),很郁闷。所以买的人还是慎重一点。
                  b00051255 (2009-04-03 16:10:37)评论来源: 当当网
                  刚看完这本书,应该来说文字还是不错的,对于杜甫的生平梳理虽然简单,但是条理清楚,线索也较为明晰。但是,我还是挺后悔买此书,不在于文字,而在于: 1、有多处错误,例如错别字,“朋友”写为“明友”,“著书”写为“着书”;标点符号的错误,本应是逗号但多处标为点号;断首应空两字,多处只有一字半。可以见出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对此书极为不谨慎,粗疏大意。 2、最难让人忍受的是里面插入了大量与文字毫无关系的图片,且图片质量极差,不知道是为了增加书的厚度还是怎么的?这些图片完全就是和正文内容八竿子打不着的,编辑的眼光和欣赏水平极其庸俗。
                  关外来客 (2008-04-19 13:55:28)评论来源: 豆瓣
                  在我看来,他浑身都有劲,哪怕是百年多病的瘦弱之躯,胸中也存有一口磅礴之气。没有一个诗人能像杜甫那样,用自己的血泪写成一部历史,所以...
                  无昵称用户 (2007-12-10 17:35:20)评论来源: 当当网
                  文笔不错,稍嫌简略。 有一些插图,但与文字没直接关系。好象是现在出版物都习惯这样,不喜欢,但聊胜于无。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9楼2014-03-19 07:47
                  回复
                    杜甫研究论集(上)
                    作 者:刘明华 著
                    丛 书 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
                    出 版 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2-01
                    ISBN:9787536656925 页数:170 字数:1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版次:2 文件大小:22.69M

                    封面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编委会
                    内容提要
                    总序
                    独立苍茫自泳诗(自序)
                    目录
                    上编 杜甫思想研究
                    第一章 关于杜甫与社会良知的思考
                    第二章 杜甫的优患意识
                    第一节 忧患意识与儒学传统
                    第二节 士志于道:政治敏感与责任咸
                    第三节 美人迟暮:生命忧患与紧迫感
                    第三章 杜甫批判精神
                    第一节 批判精神的内趋力:勇气
                    第二节 批判精神的依据:仁学
                    第四章 杜甫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以道自任:自谓颇挺出
                    第二节 德治的理想:再使风俗淳
                    第三节 政治模式:远古与当代
                    第四节 贤人失志:德治理想的幻灭
                    第五章 杜甫的民胞物与情怀
                    第一节 身受感同的推已及人
                    第二节 民胞物与的情怀
                    第三节 宽容的悲悯者
                    第六章 杜甫“忠君”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君位的象征意义与忠臣的类型
                    第二节 谏诤而非服从——杜甫之“忠”表现之一
                    第三节 任怨与牢骚——杜甫之“忠”表现之二
                    第四节 “恋阙心态”:“公忠”与“私忠”的混合——杜甫之“忠”表现之三
                    第七章 杜甫与佛教与关系及晚年心境
                    第八章 杜甫的悲剧命运
                    第一节 人格:独立与依附之间
                    第二节 仕途:致君与制于君
                    第三节 文学:独立苍茫自咏诗
                    第四节 命运:应然与已然
                    结语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0楼2014-03-19 08:05
                    回复
                      杜甫研究论集
                      作 者:刘明华 著
                      刘明华,1956.11出生,男,四川省平昌县人。专业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  1975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1977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1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时考取唐宋文学研究生,师从曹慕樊教授。1985年1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杜甫研究论集(上)目录
                      总序
                      独立苍茫自咏诗(自序)
                      上编 杜甫思想研究
                      第一章关于杜甫与社会良知的思考
                      第二章杜甫的忧患意识
                      第一节 忧患意识与儒学传统
                      第二节 士志于道:政治敏感与责任感
                      第三节 美人迟幕:生命忧患与紧迫感
                      第三章杜甫的批判精神
                      第一节 批判精神的内趋力:勇气
                      第二节 批判精神的依据:仁学
                      第四章杜甫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以道自任:自谓颇挺出
                      第二节 德治的理想:再使风俗淳
                      第三节 政治模式:远古与当代
                      第四节 贤人失志:德治理想的幻灭
                      第五章杜甫的民胞物与情怀
                      第一节 身受感同的推已及人
                      第二节 民胞物与的情怀
                      第三节 宽容与悲悯者
                      第六章杜甫“忠君”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君位的象征意义与忠臣的类型
                      第二节 谏诤而非服从
                      第三节 任怨与牢骚
                      第四节 “恋阙心态”:“公忠”与“私忠”的混合
                      第七章杜甫与佛教的关系晚年心境
                      第八章杜甫的悲剧命运
                      ……
                      结语
                      中编 杜诗的修辞艺术
                      第九章杜诗的对仗
                      第十章杜诗的借对
                      第十一章杜诗的互文
                      第十二章杜诗的用典
                      第十三章杜诗的拟人
                      第十四章杜诗的夸张
                      第十五章杜诗的对比
                      第十六章杜诗的句法
                      第十七章杜诗的构词
                      第十八章杜诗的叠字
                      结语
                      下编 语词探微及其他
                      主要引用书目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1楼2014-03-19 08:12
                      回复
                        积淀、继承、出新、集成——评刘明华先生《杜甫研究论集》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杜诗学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发展史上无疑是最吸引学者目光的永恒话题之一。在蔚为大观的杜甫研究领域,对其人其诗的关注和重视,产生了不少厚积薄发的力作,杜诗学领域不断地推陈出新,每年都有数百的研究专著及论文问世,还有专门的学术团体及研究刊物,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文学研究转型的新时期中,运用现代思想方法阐释杜诗,其意义就尤为显见了。
                        刘明华先生的治学生涯是从学杜、研杜开始的。他在《杜甫研究论集》(重庆出版社,2 0 0 2年4月版,以下简称论集)的自序《独立苍茫自咏诗》中坦言其步入杜诗研究领域之初恩师曹慕樊先生在方法上对他的启迪:“学术之宫,千门万户,但总得经由一门进入。惟有深入学习大家,大开眼界,才能通向‘四通八达’之境,并由此及彼,深入其他大家之室。”(《论集》自序,第3页)这正与苏轼的论调不谋而合:“读书须精读一两书,其余如破竹数节,后皆迎刃而解。”杜甫研究博大精深,作为少壮派,刘明华先生的学术研究立足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2楼2014-03-19 08:27
                        回复
                          【转帖】萧涤非的《杜甫全集校注》及其杜甫研究资料
                          http://tieba.baidu.com/p/1134649908
                          楼主:夜阑静荣共鸣
                          原文出自 孔夫子旧书网 夫子社区 爱小波的贴子。
                          2011-07-08
                          “嗟子幼学杜,今已逾古稀。岂无分寸功,所得亦已微。虽名曰研究,其实无发挥。赋此聊志愧,非敢望解颐。”此诗是齐鲁书社在1980年再版《杜甫研究》时,萧涤非先生的自题诗。这是先生垂老之时自歉的肺腑之言,也是先生严谨认真治学一生的缩影,如今读着先生的诗句,看着手中一摞摞的杜甫研究资料令人不胜唏嘘感慨。
                          萧涤非先生简介:萧涤非,江西临川人。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1947年回山东大学任教,历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生研究生导师,。 著有《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研究》、《杜甫诗选注》、《读诗三札记》、《解放集》、《乐府诗词论书薮》,与游国恩等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教科书,以及整理校点《皮子文薮》等。在杜甫、乐府、文学史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被誉为卓越学者、一代宗师、乐府及唐诗研究的权威人士。
                          萧涤非先生是著名古典文学专家、中国文学史家。杜甫研究的权威。其杜甫研究的成果,影响了此后的四十年和几代学人。先生的一生视杜甫研究为学术的生命,在学界有着崇高威望,只是说来也遗憾,在以杜甫为研究的一生中,先生也有抱憾终生之事那就是《杜甫全集校注》的出版!(其实此也是整个杜甫研究学界的遗憾!)
                          杜甫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文化大家,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杜甫研究是唐代文学,也是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这其中文本和文献整理,是杜甫研究中最根本和基础性的工作,也极具价值。
                          在杜甫研究传世文献整理方面,早在6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唐宋时期有关杜诗评论的资料汇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卷,唐宋之部华文轩编)。到了1978年萧先生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约请,主编《杜甫全集校注》,并成立了校注组。广泛积累收集各种直接和间接的研杜资料,期间还接受了中华书局《杜甫卷》资料汇编的元明清部份(萧涤非文选P293页),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杜集校注资料室,并配有专门的资料员。“单就掌握的杜甫资料而言,他们的资料室在全国乃至全球而言,都是首屈一指的。”(山大教授徐传武语)
                          按常理在先生的组织领导下,在占有如此广泛积累资料的基础上《杜甫全集校注》这部学术巨著最终也能付梓出版,但现实是《杜甫全集校注》只是于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杜甫全集校注[征求意见稿].》第一册清样!
                          我手中的这批资料有16开稿纸43公分高(不包括卡片部分),重约约十几公斤。由《中华书局》稿纸、《人民文学出版社》稿纸、《文史哲》稿纸、《山东大学》稿纸、《北京师范大学》稿纸组成,其中《中中华书局》稿纸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稿纸占绝大部分。从年代上看是60-70年代的稿纸。全部稿件中(除民国部分)全都是竖排繁体字写就,每一件稿件用回形针别好,稿件首页上都沾有此稿件批语小条,每一页稿纸都有校注。
                          以下是图影:


                          这两张照片是杜甫资料的目录,有《杜甫资料下编目次 金元之卷》及《第二包-第十六包》是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杜注名人目次,其中第十五包写有“肖先生处”。有明确日期是1979年10月。





                          此五张照片是杜甫研究资料中的卡片部分裁成的,大小不一,但都有批注字迹。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6楼2014-03-24 14:50
                          回复
                            【续前】




                            这四张照片是杜甫研究资料中的大部头分别是《钱谦益》(1)(2)、《许印芳》、《刘凤诰》




                            此四张照片是部分元代-清代名家笺注杜甫的稿件。


                            IP属地:上海157楼2014-03-24 14:53
                            回复

                              萧涤非
                              萧涤非(1906-1991),江西临川人。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去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于1947年回山东大学,历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过项怀诚等一大批国之栋梁。新时期,萧先生在耄耋之年以多病之躯,仍致力于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培养,培养了我国古典文学专业的首批五名硕士和两名博士,指导美国高级进修生。他的有些老学生称他为“20世纪的杜甫”,美、日等国学者以之为“汉学伟人”。
                              中文名 萧涤非 别名 忠临 出生地 江西临川湖南乡茶溪村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职业 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中文系 代表作品《杜甫全集校注》主编、《文史哲》编委
                              个人成就
                              萧涤非先生执教山大47载,曾兼山东大学副教务长、中文系主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古籍所副所长、《文史哲》编委会副主委、校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等,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一任会长,山东省人大代表,第四届省文联副主席等。逝世前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杜甫全集校注》主编、《文史哲》编委,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顾问、民盟中央文化委委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山东省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省诗词学会、省陶行知研究会、齐鲁书社、联合周报顾问等。曾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被收入《世界名人录》、《国际卓越人物录》等国外权威传记。自1990年7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个人著作
                              著有《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研究》、《杜甫诗选注》、《读诗三札记》、《解放集》、《乐府诗词论书薮》,与游国恩等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教科书,以及整理校点《皮子文薮》等,另有多部末刊稿和散见于各报刊的文章。在杜甫、乐府、文学史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被誉为卓越学者、一代宗师、乐府及唐诗研究的权威人士。
                              萧先生古典文学功底深厚,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讲课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引经据典,脱口而出,联系实际,巧妙自然。特别是讲杜诗,联系到抗日战争时期饱受的颠沛流离之苦,情深意切,热泪滚滚,不能自已。可见他的切身经历,也促使他更深入地研究杜甫,成为这方面的权威。他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主要论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诗选注》、《乐府诗论薮》、《杜甫研究》等,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著作书目
                              《杜甫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
                              《解放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
                              《杜甫诗选注》(唐)杜甫著,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98
                              《乐府诗词论薮》济南齐鲁书社1985
                              《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撰稿,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萧涤非、刘乃昌主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杜甫及其作品选》刘开扬、萧涤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萧涤非说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内容简介
                              下册是杜诗选注部分,按照杜甫人生与创作的4个时期,选注266首杜诗。最后附录《论杜甫不饫死于耒阳》《论“风疾舟中”一诗确为杜甫绝笔》。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9楼2014-03-25 19: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