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诗圣的思想研究
关于杜甫的思想研究,论者侧重的是儒、释、道特别是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张忠纲《应该正确评价杜甫的忠君思想》对忠君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辩证的分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倡愚忠的不是儒家的孔、孟,而是法家的韩非。“杜甫的忠君思想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有其历史必然性,何况杜甫并非愚忠,他批评皇帝,指斥奸佞,针砭时政得失,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维护祖国统一,充满爱国爱民的热忱,而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批判继承的。”裴斐《贫病老丑话杜甫》确认杜甫最能体现韧性这种民族性格,他的韧性表现于对社会、时代和民族命运始终不渝的关怀与他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的丰富情趣,从中即可看出杜甫性格的全部光辉。杜甫的佛、道思想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吕澄《杜甫的佛教信仰》认为杜甫早年信仰禅学北宗,与南宗无涉,入蜀后禅宗信仰逐渐动摇,终于改信了净土教。陈允吉《略辨杜甫的禅学信仰》也认为杜甫的禅学信仰是属于禅学北宗,但“在他的世界观中,禅学思想的影响只是一个很次要的方面”。
在探讨杜甫思想时多数人忽视了杜甫本人对儒家思想及其传播的贡献:用充满感情的诗篇阐释并丰富了儒学,他对宋代儒学发展的影响超过了韩愈。因此,邓小军的《杜甫是唐代儒学复兴运动的孤明先发者》、《杜甫与儒家的人性思想和政治思想》和《杜甫:儒学复兴运动的先声》等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人性思想和建基于其上的政治思想是晚周原始儒家思想的两大骨干。人性思想的核心是人性源于天道、人性本善、人性普遍平等,其发展高峰是孟子直指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为仁的思想。杜甫直承孟子,对其仁政思想作了独立的重新发明:恻隐之心,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心,乃是民本政治的根本。杜甫的政治思想“完全继承着原始儒家和隋代王通一系传统……与愚忠不相干”,“体现了士在君主面前为道而自重的独立自由之人格”。所以说“杜甫与杜诗,乃是唐代儒学复兴运动的先行者与先声”。可谓的论!
关于杜甫的思想研究,论者侧重的是儒、释、道特别是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张忠纲《应该正确评价杜甫的忠君思想》对忠君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辩证的分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倡愚忠的不是儒家的孔、孟,而是法家的韩非。“杜甫的忠君思想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有其历史必然性,何况杜甫并非愚忠,他批评皇帝,指斥奸佞,针砭时政得失,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维护祖国统一,充满爱国爱民的热忱,而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批判继承的。”裴斐《贫病老丑话杜甫》确认杜甫最能体现韧性这种民族性格,他的韧性表现于对社会、时代和民族命运始终不渝的关怀与他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的丰富情趣,从中即可看出杜甫性格的全部光辉。杜甫的佛、道思想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吕澄《杜甫的佛教信仰》认为杜甫早年信仰禅学北宗,与南宗无涉,入蜀后禅宗信仰逐渐动摇,终于改信了净土教。陈允吉《略辨杜甫的禅学信仰》也认为杜甫的禅学信仰是属于禅学北宗,但“在他的世界观中,禅学思想的影响只是一个很次要的方面”。
在探讨杜甫思想时多数人忽视了杜甫本人对儒家思想及其传播的贡献:用充满感情的诗篇阐释并丰富了儒学,他对宋代儒学发展的影响超过了韩愈。因此,邓小军的《杜甫是唐代儒学复兴运动的孤明先发者》、《杜甫与儒家的人性思想和政治思想》和《杜甫:儒学复兴运动的先声》等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人性思想和建基于其上的政治思想是晚周原始儒家思想的两大骨干。人性思想的核心是人性源于天道、人性本善、人性普遍平等,其发展高峰是孟子直指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为仁的思想。杜甫直承孟子,对其仁政思想作了独立的重新发明:恻隐之心,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心,乃是民本政治的根本。杜甫的政治思想“完全继承着原始儒家和隋代王通一系传统……与愚忠不相干”,“体现了士在君主面前为道而自重的独立自由之人格”。所以说“杜甫与杜诗,乃是唐代儒学复兴运动的先行者与先声”。可谓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