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2贴子:112,761

回复:杜诗研究书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160楼2014-03-25 19:30
回复


    IP属地:上海163楼2014-05-07 20:11
    回复
      关于杜甫的诗的书,哪本比较好呢?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8楼2014-05-22 00:51
      回复
        杜甫全集校注


        见赜思玄:
        粗略看了一下,资料很丰富。当然不是绝对的全,编撰者选取了他们认为有代表性的历代评注,大略上到清末为止。也有部分近现代人的评语,不过很少。我看到了胡适的,据说还有钱钟书的,这个还没看到。前十册是诗校注,第11册是文章校注,第12册是汇编历代咏杜诗,杜诗序及小传,杜诗点评,杜诗选本简介。
        杜甫全集校注很不错!选一首诗来看看吧。手机像素渣,勉强还能看。
        《杜甫吧》:http://tieba.baidu.com/p/3150034706
        【我把截图对比度、亮度调整一下,转载于此】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9楼2014-07-08 15:20
        回复
          杜甫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日期:2014-04-14 作者:陈尚君 来源:文汇报
          杜甫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杜甫全集校注》初读记
          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尚君

          杜诗研究是宋以后最多学者关注的课题。从汇集作品、校勘编年开始,进而注释,继而集注,到宋末已经发展到千家注杜的规模,赵次公、蔡梦弼、黄鹤等人的解读注释代表了宋代的水平。经过元明的低谷,明末王嗣奭、胡震亨续有所得,清代则以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杨伦为代表。进入20世纪,杜甫研究日新月异,但可以代表当代水平的集大成著作则始终未见。
          《杜甫全集校注》的设想从1976年提出,1978年立项,随即展开工作。在萧涤非先生(图左)指导下,经历1980年代的努力,就在全书进程过半之际,主编去世,编纂工作停顿近20年之久。2009年以来,经过山东大学校方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多方协调支持,由萧先生学生张忠纲教授领衔,重新启动,方得完成。全书出版时署名:“主编萧涤非,全书终审统稿张忠纲,副主编廖仲安、张忠纲、郑庆笃、焦裕银、李华。”张忠纲教授在萧先生去世20多年后,终于能完成老师未竟的事业。他在《统稿后记》中用“余生也有幸”表达自己的心情。
          全书对杜甫全部存世诗文作了校勘、编年、注释、汇评、备考等几项工作,并附录《杜甫年谱简编》、《传记序跋选录》、《诸家咏杜》、《诸家论杜》、《重要杜集评注本简介》等。以上诸端,都达到很高学术水平。
          等待了36年,皇皇12厚册、多达680万字的《杜甫全集校注》(简称《校注》)终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的问世,是中国当代古籍整理和古典文学研究的重大收获,谨向纂注者和出版社表示祝贺!笔者在此将初读以后的一些认识和所知写出,与读者分享。
          宋以来的杜诗研究回顾
          在中国诗歌史上,杜甫的地位至高无上,唐末被赞为“诗史”,苏轼称之为“集大成者”(《后山诗话》),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影响其后千年诗歌发展走势。杜甫以前诗歌以古诗、乐府为主,杜甫以后近体诗方成为诗歌主脉,杜甫穷极所有变化的巨大创造力,为后世提供了无数探讨不尽的法门和范式。无论江西派还是同光体,无不受其沾溉而各成气象。杜诗研究也成为宋以后最多学者关注的课题。从汇集作品、校勘编年开始,进而注释,继而集注,到宋末已经发展到千家注杜的规模,赵次公、蔡梦弼、黄鹤等人的解读注释代表了宋代的水平。经过元明的低谷,明末王嗣奭、胡震亨续有所得,清代则以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杨伦为代表。进入20世纪,杜甫研究日新月异,但可以代表当代水平的集大成著作则始终未见。日本前辈学者吉川幸次郎(1904-1980年)曾发愿全注杜诗,计划作《杜甫诗注》20册,特别关注杜诗在继承前彦开拓诗境方面的努力,每首诗都有日译和详解,可惜仅完成5册(筑摩书房1977-1982年)即去世。山东大学著名杜甫专家萧涤非先生从1978年起领衔汇校汇注杜甫全集,学界曾抱持殷切期待,相信此项工作必然给杜甫研究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研究带来巨大的影响。我那时还刚学术起步,做过两篇研究杜甫生平和著作的文章,曾穷尽所有地阅读杜集,深感杜甫作品之瓌玮和历代研究之鸿博,对此项工作期冀尤切。无奈世事多舛,萧先生在全书进展过半即不幸去世,因人事纠纷,这一项目耽搁下来,很感遗憾。三年前方得到消息,经过山东大学校方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多方协调支持,由萧先生学生张忠纲教授领衔,该项目重新启动并已接近完成全稿。出版社嘱我推荐申请国家出版基金,我恰已接任曾由萧先生担任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深感大作家研究是带动一代文学研究的根本,更期望前述工作得以完成出版,因此大喜过望,愿尽绵薄。再经过两年多的反复修订校改,纂修者和出版社都付出巨大努力,终得问世。
          萧涤非先生与杜诗校注
          萧涤非先生(1906-1991年)早年研究汉魏乐府,中年后专治杜甫,1956年出版《杜甫研究》二册,上册通论,研究杜甫生平和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下册诗选,对杜甫代表诗歌200多首作详尽的注释解读,是古典诗歌选本之典范,也因此奠定了萧氏在杜诗研究领域的地位。《校注》的设想从1976年提出,1978年立项,随即展开工作。在萧先生指导下,校注组在研读杜诗的同时,一是检阅元、明以还诸家别集、诗话、笔记、丛谈、杂著等书,摘录有关杜诗资料,力求其全,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以备检索;二是广事搜求海内外杜诗版本、注本,历时6年,得以大备。同时,校注组还沿着杜甫当年的行迹,赴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对照杜诗,作实地考察。将全书设想、体例印发全国有关专家征询意见,并于1984年试印样稿,到杜甫故里召开样稿审订讨论会,形成共识。经历1980年代的努力,就在全书进程过半之际,因主编去世,合作诸人因分工、进退等分歧,致使编纂工作停顿了近20年之久。我虽然对具体内情不甚了解,但知道的是2009年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推动重启编修,学校成立此书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提供经费和人力支持,方得完成。全书出版时署名:“主编萧涤非,全书终审统稿张忠纲,副主编廖仲安、张忠纲、郑庆笃、焦裕银、李华。”显得很特别,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实际责任人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尊重。张忠纲教授今年75岁,在老师去世20多年后,终于能完成老师未竟的事业。他在《统稿后记》中用“余生也有幸”表达自己的心情,他的努力值得尊敬。全书参与者各自承担的部分,也都有清晰表达。我也经历过学术合作的风雨,知道领导与出版方的支持、主事者的大度、合作者的互敬,对完成大项目缺一不可。
          【未完,受5000字限】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0楼2014-07-16 18:35
          回复
            蠹老 :
            网购该书今日收到,一大包估计有20多斤。店家包装极好,里三层外三层拆了半天,精装边角没有丝毫损坏、变形。煌煌12巨册,资料非常丰富,确实名不虚传。忍不住先读了第一首《望岳》,历代注释和研究成果基本搜罗齐全。用来校勘的宋元善本达十几种,看得眼花缭乱,仿佛一桌菜肴太过丰盛,反而无从下筷了呵呵。前言好几十页,还没来得及看。书也做得漂亮,繁体竖排,纸好字大,线穿装订无胶,硬精装外覆布面、护封。都是俺喜欢的。




            见识了!向 蠹老 祝贺!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2楼2014-07-18 06:07
            回复


              IP属地:上海173楼2014-07-18 06:31
              回复
                谢谢楼主!马克~


                175楼2014-08-09 12:17
                回复
                  近期有关杜甫的图书
                  洪业撰. 《我怎样写杜甫》. 台北市: 学海. 1979.
                  萧丽华. 《杜甫:古今诗史第一人》. 台北市: 幼狮文化出版商. 1988.
                  黄珅. 《杜甫心影录书名》. 台北市: 汉欣出版商. 1990.
                  郭永榕. 《杜甫文学游历:杜少陵传》. 台北市: 文史哲. 1996.
                  胡岂凡. 《杜甫生平及其诗学研究》. 台北市: 文史哲. 1978.
                  曾枣庄. 《杜甫在四川》. 台北县深坑乡: 学海. 2001.
                  陈瑶玑. 《杜工部生平及其诗学渊源和特质》. 台北市: 弘道文化. 1980.
                  杜甫. 《杜工部集》. 沈阳市: 辽宁教育. 1997.
                  鲁质轩. 《杜工部诗话集锦》. 台北市: 台湾中华. 1967.
                  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市: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谢思炜. 《唐诗名家诵读:杜甫诗》. 北京市: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莫砺锋. 《杜甫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江苏省: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杜甫. 《杜甫全集》. 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华文轩.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 上海市: 中华书局. 2001.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8楼2014-08-12 06:38
                  回复
                    近期有关杜甫的期刊专辑
                    李柏翰(2006-6),《杜甫〈石壕吏〉韵律鉴赏探微》,《中国语文》,98(6),83-94。
                    陈宣谕(2005-3),《宾主法在乐府诗中的运用——以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为例》,《中国语文》,96(3),99-109。
                    李怡芬(1997-4),《杜甫〈哀江头〉赏析.中国语文》,86(4),88-90。
                    李嘉瑜(1999-5),《论杜甫「以禅入诗」的因缘及美感经验》.《中国文化月刊》,230,33-35。
                    李栖(1991-11),《杜甫的题画诗》,《中国文化月刊》,145,97-104。
                    莫砺锋(2000-12),《论杜甫的文化意义》 ,《杜甫研究学刊》,04期。
                    熊礼汇(2002-2),《杜甫散文创作倾向论——兼论杜甫以诗为文说》,《杜甫研究学刊》,02期。
                    吴明贤(2002-2),《试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杜甫研究学刊》,01期。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9楼2014-08-12 06:43
                    回复
                      近期有关杜甫的学术论文
                      王淑英(2004),《杜甫〈三吏〉〈三别〉诗研究》.未出版之硕士论文,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台北市。
                      黄素娥(1985),《论杜甫入夔以后的七律》,未出版之硕士论文,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台北市。
                      王嵩(2005),《杜甫题画诗辨析》,未出版之硕士论文,玄奘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硕士班,新竹市。
                      孙嘉吾(2005),《对偶的翻译:以杜甫〈登高〉的英译为例》,未出版之硕士论文,东吴大学英文学系,台北市。
                      朱伊雯(2002),《杜甫晚期诗作之精神动向——以夔州诗为归趋之探究》,未出版之硕士论文,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台中市。
                      郑元准(1985),《杜甫长安期之诗研究》,未出版之硕士论文,国立高雄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高雄市。
                      许铭全(1996),《杜甫诗追忆主题研究》,未出版之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台北市。
                      刘肖溪(1973),《王维李白与杜甫之比较研究》,未出版之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台北市。
                      陈宣谕(2005),《杜甫乐府诗研究》,未出版之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台北市。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1楼2014-08-12 06:47
                      回复
                        近期有关杜甫的百科全书 网络资源
                        杜甫Du Fu(2008),在大英百科全书线上繁体中文版,上网日期:2008-12-01。
                        冯至(2000),杜甫,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上网日期:2008-12-01。
                        宋之正(2000),杜甫草堂,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上网日期:2008-12-01。
                        俞虹(2000),杜甫仁科,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上网日期:2008-12-01。
                        裴斐(2000),杜甫,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上网日期:2008-12-01。
                        夏玉琛(2000),赵葵《杜甫诗意图》卷,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上网日期:2008-12-01。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2楼2014-08-12 06:49
                        回复
                          近期有关杜甫的网络资源
                          杜甫诗选全集共一千一百四十一首,翰庐,上网日期:2008-12-01。
                          杜甫,九思亭,上网日期:2008-12-01。
                          见证历史的杜甫 杜甫——生平事迹,中国诗词之美,上网日期:2008-12-01。
                          杜甫草堂,驿站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上网日期:2008-12-01。
                          杜甫诗选〔英文翻译)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3楼2014-08-12 06:52
                          回复
                            有关杜甫的电视节目
                            莫砺锋,《杜甫的文化意义》(上,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2004年9月。
                            有关杜甫的各地纪念建筑物
                            杜甫草堂,有二处,分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和甘肃省成县,前者较著名。
                            杜甫江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杜甫墓祠,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小田村。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省巩义市。
                            少陵台,位于山东省兖州市。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4楼2014-08-12 06:56
                            回复
                              《杜甫诗选 汉英对照 经典的回声》
                              (唐)杜甫 著,(新西兰)艾黎 译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5楼2014-08-12 07: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