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吧 关注:11,285贴子:54,238

荣格自传中我所喜欢的一些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上帝并不是至善的
2.由于一个人说了些人们并不懂得的事情而使人陷入了不理解和孤立实在把我折磨得够惨了


1楼2011-11-24 23:03回复
    3.我的一生是一个潜意识自我充分发挥的故事
    4.对于我们自己或我们的生命,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终极性的判断。我们要是拥有,那我们就会无所不知了。
    5.我向来觉得,生命就像以根茎来维持生命的植物。它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的,是深藏于根茎处的。露出地面的那一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然后,他便凋谢了---真是一个短命鬼。当我们想到生命和文明那永无休止的生长和衰败时,我们实在无法不怀有绝对的人生如梦之感。然而,我却从来不是去那永恒的流动中有生存者并永不消逝的某种东西的意识。我们所看见的是花,他是会消逝的。但根茎,却仍存在


    2楼2011-11-24 23:09
    收起回复

      6.那么,谁同我讲过这些事呢?谁谈起过这些我完全不知道的问题呢?谁把上苍和地下同时结合在我的心里,造成了我后半生激情澎湃的生活的基石?除了那个既来自上苍又来自地下的陌生的客人外又有谁呢?
      7.在这堵墙的前面有一道斜坡,斜坡里埋着一块突出的石头,这是我的石头。当我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坐在上面,胡思乱想:“我现在坐在石头上,石头在我下面。”但石头也能说“我”,也能想:“我躺在这道斜坡上,他正坐在我上面。”于是问题就来了:“我是那个坐在石头上的我呢,还是上面坐着他的石头呢?”这个问题总使我感到茫然,我总是站起来,弄不清谁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没有弄清,一种奇特的、怪有意思的黑暗感伴随着我的疑惑。但有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这块石头和我有某种神秘的关系,我可以在上面一坐好几个小时,被它提出的谜一样的问题逗引得晕头转向。
      8.这使我感到心惊胆战,因为我刚刚沉湎于其中的童年世界是永恒的,我已被强拉出这个世界,坠入不断滚滚向前的时间中,越走越远。那个世界的拉力是那样强大,我只能粗暴地把自己拽走,以免失去对未来的控制。
      9.我第一次产生了这样的信念,古代的心理因素在没有任何直接的传承关系的情况下会进入个人的心灵。
      10.当我是个孩子时,我看着自己干一些祭祀仪式的活动,就像非洲居民现在所干的那样。他们在行动,并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直到许多年之后才明白过来。


      3楼2011-11-24 23:16
      收起回复

        1. 在我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时,我记起我是那“另一个人”,那“另一个人”拥有那不可侵犯的秘密、黑石头和穿长袍戴高帽的小人。
        2. 上帝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我听说,不可能对他形成任何正确的概念
        3. 一直到晚年我都有这种固执的感觉,即如果像我的同学那样,我能够毫不费力就接受a=b、太阳=月亮或狗=猫这一定理,那么数学就会无穷无尽地愚弄了我——我只有到八十四岁时才会意识到愚弄到什么程度。我的一生中始终有一个谜,即毫无疑问我能够正常进行运算,可不知何故我永远也不能设法在数学中辨清方向。我尤其不能理解有关数学和我本人所具有的道义上的怀疑。
        4. 在危机时期导致我误入歧途的,是我对孤独的热情,我对寂寞的嗜好。在我看来,大自然充满了奇迹,我又想浸渍进自然的奇迹之中。每一块石头、每一株植物、每一件东西都似乎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我浸入到自然之中,好像爬入自然的精髓之中,脱离开整个人类世界。
        5. 令我大惑不解的是,我想到我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人。其中一人是个学生,他领会不了代数学,对自己完全没有把握;另一人则重要,是种高级权威,一个不可小觑的人,就像这个制造商一样有势力有影响。这“另一个”是位生活在18世纪的老人,他穿着扣形装饰鞋,戴着白假发,驾着一辆带有凹面后轮的轻便旅行马车,那个盒子就是用弹簧和皮带悬挂在这两个后轮之间。
        6. 我同时生活在两个时代,是两个不同的人。


        4楼2011-11-24 23:46
        收起回复
          上面的排序错了,明天继续


          5楼2011-11-24 23:48
          收起回复

            17.他们犯了原罪,那原是上帝的本意。
            18.我既已服从了他那不可抗拒的命令,上帝的智慧和仁慈便对我进行了显示
            19.在上帝的《圣经》和上帝的教堂之上,站着一位全知全能而自由的、正在眼前的活生生的上帝,他召唤人们分享他的自由,并能迫使人们放弃自己的观点和坚信的事,好毫无保留地执行上帝的命令。在他对人的勇气进行考验时,上帝反对恪守种种传统,而不论其是何等神圣。他全知全能,所以他便会考虑到,在对勇气进行的这种种考验里,绝对不会造成确实是邪恶的结果来。一个人要是执行了上帝的意志,他便可以放心:自己走的是正确之途。
            20.一个人必须完全献身于上帝,除了执行他的意志之外,别的事都是次要的。
            21.我既是得不到恩宠者,又是上帝的选民,既是被诅咒者,又是受到祝福者。


            6楼2011-11-25 12:57
            收起回复
              22.我是一个孤独的人,原因就是我懂得一些事情,而且还一定会把别人所不懂得的且往往甚至不想知道的事情加以暗示。
              23.你们不知道上帝要逼着我做错事,逼着我去想令人憎恶的事,好让我体验到他的恩惠。
              24.石头是没有不确定性的,也没有想沟通的冲动,千百年过去了依然一成不变,”我会想道,“而我只是一种会消逝的现象,爆发成各种各样的情感,就跟火焰一样,很快地亮了起来,然后便熄灭了。”我不过是我的各种情感的总和,而我身上的那个“别的”却是那不受时限的、永不毁灭的石头。
              25.我向来知道自己是个两重性格的人。其中一个是我父母的儿子,这个人上学读书,不怎么聪明,专心致志,学习用功,比许多别的男孩穿得整齐干净。另一个是个大人——实际上是个老人——多疑,不轻信,远离人世,但却接近大自然,接近地球、太阳、月亮、天气、一切生物,但最主要的是接近夜晚,接近睡梦,接近“上帝”直接地作用于其身上的各种事情
              26.在我看来,高山河湖、花草树木及各种动物远比人更能体现出了上帝的本质
              27.在这里居住的是“另一个人”,他知道上帝是一个隐了身的、具有人格的但同时又是超乎人格的秘密。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使人与上帝分隔开来,的确,这就仿佛人的心灵同时与上帝一起向下瞧着天地万物似的


              7楼2011-11-25 12:58
              收起回复
                28.宗教戒律正被用来代替上帝的意志——这实在十分使人出乎意料,十分使人吃惊——其惟一目的,就是免去人们理解上帝的意志的必要性。
                29.从一开始,我便有一种命中注定感,仿佛我的生命是命运赋予我的并必须加以接受。这使我内心有一种安全感,而且尽管我从来无法对自己证实它,它却向我证实了它自己。我没有拥有这种肯定性,它却拥有了我。谁也夺不走我的这种信念:我被责成去干上帝要我去干的事而不是去干我想干的事。这给予了我力量,使我敢于自行其是。我往往有这种感觉,在一切具有决定性的事情上,我便不再是杂处于众人之中,而是单独与上帝在一起了。而当我处身“彼处”,不再是孤独一人时,我便处身在时间之外了,我属于好几个世纪,而彼时作出回答的他便是那向来就存在的,在我出生之前就已存在的他。永远存在的他就在那儿。与“另一个人”的这些谈话是我最为意味深长的体验,一方面是流血的争斗,另一方面则是至高无上的欣喜若狂。
                30.佐克描述了相类似的一件事:有一次,在一个小旅店里,他竟能够揭发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说他是个贼,因为在他内心里的眼睛,看到了这次偷窃的全过程。在我的生活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事,我突然知道了一件我确实毫无所知的事情。这种知识仿佛像我自己的观念那样来到我的脑海里。
                31.一体性同时又是三位性。这个问题迷住了我,原因是它有着内在的矛盾性。


                8楼2011-11-25 22:20
                收起回复
                  32.我觉得,上帝是不人道的,这便是他的伟大性,一切人世的事情都妨碍不了他。他是仁慈的,又是可怕的——二者同时存在——因而是一种很大的危险,而每一个人为了拯救自己,自然便竭力躲避这种危险了。
                  33.对于《圣经》,就我所知,这一定义似乎是合适的。上帝具有一种人格,他是宇宙的自我,就像我自己是我的心灵和肉体存在的自我一样。但在这里,我却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障碍。说到底,人格显然意味着个性。是啊,个性是并非模棱两可的东西;就是说,它包含着特有的属性。但是上帝要是一切,那他怎么会仍然具有一种可以分辨得出的个性呢?另一方面,要是他确有一种个性,那他只能是一个主观的、有限的世界的自我而已。此外,他能有何种个性或何种人格呢?一切均取决这一点,因为除非一个人能知道这个答案,否则他便无法与上帝建立起一种关系了
                  34.上帝最多只能对天堂感到“满意”,但那时他便已处心积虑,为使天堂的荣耀与欢乐不要为时久长,便在其中安放上那条毒蛇即魔鬼。他对此也觉得满意吗?
                  35.正如我所看出的,假定上帝不管怎样却意在创造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一个一种造物吞噬另一种造物的世界及一个生命只意味着有生就必有死的世界,并非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然而他大概在人和飞禽走兽的这种不应得的痛苦中并不感到有任何此种残酷的满意感。“奇妙的协调”或自然法则在我看来更像是通过可怕的力量来制服的一团混乱,而沿着其早已确定的轨道运行的“永恒的”星空则显然更像没有轨道或意义的、各种天体乱飞乱撞的一大堆东西。因为没有人真的能看得见人们所谈到的各种星座,它们只是些武断的图形而已。


                  9楼2011-11-25 22:21
                  收起回复
                    也许是一种机缘巧合吧,我是工科学生,大三的时候第一次想找一些书来解开自己对于生命的困惑。我印象很深,当时是在学校里的书店,选了三本书,一本是《悲剧的诞生》,第二本是Bob Dylan的自传《像一块滚石》,还有一本就是《荣格自传》。尼采和荣格都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导师,推荐大家看一下这本自传。


                    IP属地:上海10楼2011-11-25 22:55
                    收起回复
                      对尼采不太了解,只是大致知道尼采的主张思想


                      11楼2011-11-26 09:36
                      回复
                        36.实际上,要是上帝是至善的,那么他所创造的世界,却为什么如此不完美,如此腐败,如此可怜巴巴的呢?“显然它是受了魔鬼的感染并被投进了混乱之中。”我想道。但是魔鬼也是上帝的一个造物啊!
                        37.内心突然间寂静起来,仿佛一道隔音的门把一间吵吵嚷嚷的房间给关上了。
                        38.一个人对事物不能理解时,他就会变得激动起来。
                        39.但在背景的深处,我却总是感到,除了我自己之外,还包括有某种东西。仿佛由一片星星和无边无际的空间所组成的一个广袤的世界触到了我,或者说仿佛一个灵魂不为人所见到那样地进入了房间——这是一个死去很久的人的灵魂,这个人虽已死去,但却不受时间限制地永远存在着,一直存在到很遥远的将来。这类人的结局往往笼罩着一圈指导精神(numen)的光环。
                        40.在母牛那悲伤的、失神的神情里,在马那逆来顺受的两眼里,在狗的忠心耿耿及其对人类的极度依赖性里,而且甚至在选择房屋及粮仓作为其居处及狩猎场的猫的那自信的步伐里,这一点便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人也像动物那样,并像它们那样无知无觉。他们低头向地上看或抬头向树上看,就是为了看出有什么可以加以利用和用于什么目的,他们也像动物那样,群居、结对成双和争斗,但却看不出来他们是栖息在一个统一的宇宙里,栖息在上帝的世界里,栖息在一切已经生育出来和一切都已经死去的一种永恒里。


                        12楼2011-11-26 11:03
                        回复
                          41.我们全都体验过同样的快乐与悲伤、爱与恨、饥与渴、害怕与信任——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的本质性特征,所不同的只有语言、更敏锐的意识及科学。而我虽然像一般人那样对科学表示敬佩,不过我还是看出了,它会造成对“上帝的话”的疏远和背离,从而导向动物所不会有的堕落。动物是可爱可亲的和忠诚的,永不变心并值得信赖。
                          42.人和严格意义上的各种动物,均是上帝身上的一些儿,只不过独立了出来就是了。这就是何以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到处走动并选择他们的居处的原因。植物则注定得呆在原地,不论这地方是好是坏也得如此。它们不但表现出美,而且还表现了上帝的世界的观念,而它们本身则没有意图也没有偏向。特别是树木,它们是神秘的,而且在我看来是直接体现了生命的不可理解的含意的。由于这种原因,树林就是我认为最接近于其最深含意的地方,也是最接近其激起人的敬畏的作业现场的地方。
                          43.我朦胧地感到我与石头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这二者的神性,在死物和活物中的神性。


                          13楼2011-11-26 11:05
                          回复
                            44.我因为从经验中知道,上帝并不会因为不敬他的行为而生气,相反,他甚至可能还鼓励这样做呢,因为他乐于唤起的不光是人的光明而有积极意义的一个方面,而且还乐于唤起人的阴暗性和邪恶性
                            45.一切超人的事物都属于“上帝的世界”——耀眼的光线、深渊的黑暗、无穷的空间和时间的冷漠与无动于衷、命运机遇的无理性、世界的神秘古怪等等
                            46.再也不存在什么内部和外部,再没有什么“我”和“他人”,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也不见了,谨慎和胆怯无影无踪了,天和地、宇宙和在其中爬行、飞翔、转动、上升或落下的一切,全都变成一体了。
                            47.这实在是一种奥秘,我对于这种奥秘的性质既没有也不想形成任何的观念。


                            14楼2011-11-26 18:47
                            回复
                              48.我所以被植物所吸引是出于一种我无法加以理解的原因,是出于它们不应被拔起来而被晒死这样一种强烈的情感的。它们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只有在生长和开花结果时才具有意义——一种潜藏着的秘密意义,上帝的一种想法。
                              49.第二人格是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性格的;他是一种永存的生命,出生了、在活着、死了,集一切于一体,一种无所不包的生活幻觉。
                              50.大约就在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既吓坏了我也鼓舞了我。梦中我身处某个不知名的地方,时值黑夜,而我则顶着强劲的大风缓慢而痛苦地前行。浓雾到处飘飞。我把两只手作成杯状来护一盏小灯,而这灯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熄灭。一切均取决于能否保住这盏小灯使之不灭了。突然之间,我觉得背后有个东西正向我走近。我回过头去,看见一个硕大无朋的黑色人影正跟在我后面。但与此同时,尽管我吓坏了,却还清醒地意识到,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危险,我还一定得保住我这盏小灯,以便度过这个狂风之夜。我醒过来后,便立刻意识到这个人影就是“布洛肯峰的鬼魂”,亦即我自己的影子在我带着的这盏小灯的灯光照射下投放在飞漩的浓雾上而形成的。我还知道,这盏小灯就是我的意识,我所拥有的惟一一盏灯。我自己的理解力是我所拥有的惟一财富,而且还是最大的财富。相比起来,与黑暗的威力相比,这盏灯虽然显得无穷的小和脆弱,但它却仍然是一盏灯,我的惟一的灯。【注释】布洛肯峰:萨克森地区哈兹山脉的最高峰。登山者常可看到自己的影子,因光学原因被放大后投射在对面山峰顶部的云雾上。
                              这个梦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启示。现在我才知道,第一人格就是那提灯者,而第二人格则像一个影子那样跟随着他。我的任务是护住那灯并不要回过头去瞧那永存的生命力,后者显然是一个为一种不同的光所照耀的、一个禁止人们涉足的王国。我必须迎着风暴前进,而后者则尽力要把我推回到无穷黑暗的一个世界里,一个人在那里,除了背景中各种事物的表面之外是什么也意识不到的。
                              51.因为无疑在我心中,第二人格与梦的制造是有某种关系的,而我也可以很容易就认为他具有必要的更高的理智了。但我却觉得自己日渐与第一人格同一了,而且这种状态反过来证明只是远更富有理解力的第二人格的一部分就是了


                              15楼2011-11-27 1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