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吧 关注:11,325贴子:54,259

回复:荣格自传中我所喜欢的一些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82.论死后的生活
也许,人只有在接近死亡时才能得到谈论此题的必不可少的睿智。
183.偏见常常损害和挫伤全部精神生活现象。
184.理性主义和教条主义是我们的时代病,它们妄称对一切问题都能提供答案。但是,我们现在的有限知识认为不可能,从而加以排除的许多知识,却还有待发现。
185.人不能再创造寓言。结果,人的所失颇多;因为谈论不可思议的事物既重要又有益。这种谈论犹如坐在壁炉旁边、叼着烟斗说一个引人入胜的鬼的故事一样。
186.我们必须明确,对于超出我们理解范围之外的事物,我们是没有可能确认的。我们不能想象由全然不同的法律维系的另一个世界,原因就在于我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形成了我们的思想方式,确定了我们的基本的精神条件。我们严格地受到了我们先天结构的限制,因此,我们的全部存在和思维把我们束缚于我们的世界。


65楼2011-12-18 20:40
回复
    187.如果存在着我们不能理解的事物,我们必然要认为这是智力问题而加以放弃。例如,我不知道宇宙形成是依据什么原因,而且永远不得而知。因此,我就必定要放弃这个问题,认为它是一个科学和智慧问题。但是,如果向我提供一种关于该问题的见解——在梦中,抑或在神话传统中——我则应该予以注意。凭借这些启示,我甚至应该构想出一个概念来,即使这一概念依然永远是一种我明知无法证明的假设,也是无妨的。
    188.批判性理性统治越严,生活就变得越为贫乏;但是,我们所能意识到的潜意识越多,神话越多,我们就能使更多的生活变得完整。评价过高的理性与政治上的绝对权力有共同之处:在它的统治下,个人贫乏化了。
    189.潜意识对我们的帮助在于向我们传达事物,或者提供形象性的启示。它具有向我们传达我们凭借逻辑无法知道的事物的其他方式。请考虑一下常常成为现实的同步性现象、预感和梦。


    66楼2011-12-18 20:40
    回复
      2025-05-12 09:59:53
      广告
      190.精神时常在因果关系的时空规律之外发生作用。这就说明,我们的时空观念,因而还有因果关系观念,是不完备的。世界的完备图景还需要增加一维;只有如此,现象的完整性才能得到一种统一的解释。
      191.我一直深信,至少我们精神存在的一部分是以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为特征的。这种相对性看来是与对意识的距离成比例地增长,直到一种非时间性的非空间性的绝对境界。
      192.死亡,特别是对于日益老迈的人来说,这是向他提出的一个明确无疑的问题,他必须予以回答。为此目的,他必须有一种关于死亡的神话,因为理性所能展现给他的是他必定走进漆黑的坟墓。一方面,感到绝望的人正在走向虚无,而另一方面,相信原型的人则沿着生命的轨道前进,将继续在死亡中生活。当然,两者都无法确立,但是,一种人是对抗着本能生活,而另一种则是依从着本能生活的。
      193.自然界的知识似乎是无限的,但是,只有在时间成熟的时候,意识才能理解。这个过程,可以设想,就像个人的精神一样:一个人可能对某一事物略知多年,但只能在一个特殊的时刻才能清晰把握。
      


      67楼2011-12-19 16:31
      回复
        194.死者的灵魂“所知道”的仅仅是死亡之前的东西,其他的事一概不知。所以他们才竭力干预生活,以期享有人们的知识。我常常觉得,他们就直接站在我们的背后,等待着听到我们给他们的回答,我们对命运有什么回答。我觉得他们依赖于活着的人,以求得到他们问题的答案,亦即依赖于那些活得比他们时间长、现在生存于变化中的世界的人们:似乎全知,或者,是否可以说,全意识,并不受他们的支配,但是只可以注入活人的精神,注入一个以躯体为依托的灵魂。因此,活人的心理看来比死人的心理至少在一点上是优异的:这就是获取清晰而具有决定意义认知的能力。
        195.无论在什么地方所获得的最大限度的知觉,我认为,都形成了死人可能获取的最高限度的知识。
        196.神话是潜意识认知和意识认知之间不可缺少的中间阶段。的确,潜意识比意识所知道的事物多;但是,这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永恒中的知识,一般不涉及现时和此地,不能用智慧的语言表述。


        68楼2011-12-19 16:31
        回复
          197.死亡的残酷和无常的真实经验令我们痛苦,从而得出结论:上帝不慈悲,正义不存在,善意无觅处。
          198.我可以想象,我可能在前几个世纪里生活过,遇到过我没能解决的问题;我必须再投生,因为我未曾完成以前交给我的任务。我死的时候,我的所作所为会随我而去,我是这样想象的。我将带走我所作过的一切。我的存在的意义就是生活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或者,相反,我自己就是向世界提出的一个问题,我必须作出我的答案;不然我就要依赖于世人的答案。这是一个超个人的生命任务,我只有努力克服困难完成。
          199.我也考虑到了由于某一个人的成就而造成世界产生出一个问题而他必须提出某种答案的可能性。某一个具有我的羯磨的人——或者我自己——就必须再生,以求提出一个更为完整的答案。也可能是这样:世界不需要这样的答案,我就不会再生,我就当享有几百年的安宁,直到有朝一日,又需要一个人,他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而且可能重新卓有成效地完成这一任务。我想象,一段休息时期可能接续而来,一直到我在我一生中所完成的工作需要重新接续为止。
          200.信仰只向我证实了信仰的现象,而不是信仰的内容。
          201.到了老年,人开始让记忆展现在灵魂的眼睛之前,在沉思之中,在过去的内在和外在形象之中辨认自己。这就像是对来世存在的一种准备,正如在柏拉图看来哲学是对死亡的准备一样。
          


          69楼2011-12-20 18:02
          回复
            202.三维生活的进一步的诱惑力,在灵魂达到理解的某一阶段的时候,很可能就不再有什么意义了;既然更充分的理解已经把重新现形的欲望毁灭,灵魂也就无须再归还。在这时候,灵魂就从三维世界消失,而达到佛教徒所说的涅盘境界。但是,如果还有一次羯磨需要安排,那么,灵魂就会再陷入欲望之中,并再次投生,甚至可能因为它理解有某件事情仍需完成方才如此。
            203.在此之前,我曾有一次梦见了自性和自我的问题。在较早的那个梦中,我正在徒步旅行中。我正在山间景色中的小路上行走,阳光高照,四面都很开阔。然后我走到路旁一间小教堂。门半开,我走了进去。我感到奇异,祭坛上没有圣母像,也没有十字架,仅仅陈列着珍奇的花卉。但是,在祭坛前面的地板上,我看见一个瑜伽信徒盘腿面对我坐着,正在深思。我更仔细地看了看他,才明白他长着我的脸。我深感惊骇,惊醒过来,想到:“哎呀,他不就是设计我的那个人么。他做了一个梦,我就是梦。”我知道,等他一醒来,我就不复存在了。
            这个梦的目的是颠倒自我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关系,把潜意识表现为经验人格的制造者。这种颠倒的含义是,在“另一方”的见解中,我们的潜意识的存在是真正的,而我们的意识世界则是一种幻觉,一种为专门目的而设计的表面的现实,就像梦一样,只要我们还在其中,它就是一种现实。
            204.我们会感受到自己既是有限的同时又是永恒的,既是此又是彼。认识到我们自己在我们个人的组合体(即:最终是有限的)中是独特的,我们就有能力意识到无限。非于此时莫属!
            205.就我们的认识而言,人类存在的惟一目的是在一般存在的黑暗之中点起火光。


            70楼2011-12-20 18:03
            回复
              今天在“死后的生活”里面的挑的句子感觉真难懂
              第二遍看了仍是觉得如此


              71楼2011-12-20 18:04
              回复
                206.后期思想
                因此,我们绝不应再屈从于任何东西了。甚至连善也一样。任何一种执迷或瘾都是不好的,无论这种瘾是酒、咖啡还是理想主义。我们必须警惕,不要认为善与恶就是绝对地对立的。我们绝不可屈从于这对立的两方的任何一方。
                207.要想得到对恶的问题的答案,个人首先且最重要的是需要有自知之明,亦即需要最大限度地懂得他自己的完整性。
                208.人们普遍觉得,在这些年代里,我们已到达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但是人们却认为,伟大的机会只会与核裂变和核聚变或与宇宙火箭才有关系。与此同时在人们心灵中所发生的一切,通常却为人们所忽视。
                209.曼荼罗是一种原型性意象,它的出现经历了时代的证实。它意味着我性具有完整性。这一圆形的意象表示的是精神基础的完整性,或且用神话的话来说,神性具现于人的身上。


                72楼2011-12-21 17:15
                回复
                  2025-05-12 09:53:53
                  广告
                  210.我们的精神结构,是与宇宙的结构相一致的,而在宏观世界发生的一切也同样发生在精神的无穷小的和最主观的范围之内。
                  211.诸如超自然力、魔鬼或上帝的用语的确实性是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证实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确认,与某种客观且又显然在精神之外的东西的体验有联系的奇异感,却确实是真实的。我们知道,某种不为我们所知的、异己的事物确实会为我们所经历到,情形就跟我们知道我们自己并不去“制造”梦或灵感一样,而是不知怎么回事它却自动出现了一样。
                  212.由于具有思考的能力,人便得以迈出了动物界;而通过他的头脑,他证明了,大自然对意识的发展是高度重视的。通过意识,通过承认世界的存在,他便拥有了大自然,因而也可以说证实了造物主。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充满各种现象的世界,因为要是没有有意识的思考,它就不会这样了。造物主要是意识到了自己,他就会不需要有意识的生物了;


                  73楼2011-12-21 17:16
                  回复
                    213.顿悟如果不是自然产生,苦思冥想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我们拥有了类似于我们所拥有的有关宝瓶座的漫长时期的材料那样的客观资料,这种冥思苦想才具有意义。
                    214.我们并不知道,走向意识的过程可以延展到多远,或它会导向哪里。我们也无法知道人类这一物种的前景。它是否会与其他一度在地球上曾经兴旺过但现已灭绝的物种的命运相仿?生物学无法预先提出这种情形不可能发生的理由。
                    215.科学永远不可能取代神话,而神话也不可能据任何科学而产生出来。原因并非在于“上帝”是一种神话,而是在于这种神话揭示了在人的身上存在着一种神圣的生命。


                    74楼2011-12-22 19:03
                    回复
                      216.对于灵感,我们是无法加以解释的,我们对它的主要感觉是,它并非是我们自己的推理的结果,而是不知从什么地方降临到我们头上的。
                      217.上帝正帮助我们反对上帝。
                      218.这种集体同一性是跛足者的拐棍,胆怯者的护盾,懒惰者的温床,不负责任者的保护所;今天,集体组织仍然是甚为根本性的,因而许多人便不无理由地认为它将是最终的目标;而在自主性的道路上要求迈出更大步伐的行为则显得像是狂妄自大、异想天开或简直就是愚蠢。
                      219.所有的对立双方都是要竭力取得一种平衡状态的。这种情形发生在起因于热与冷、高与低等等的冲撞所出现的能量的交换里。潜藏于有意识的精神生命中的能量是先于生命而存在的,因此它最初是潜意识的。当它向意识靠近时,它最初以投射的方式出现在诸如超自然力、神只、魔鬼等的形象里,而这些形象的神秘看来便成了能量的最主要来源。


                      75楼2011-12-22 19:04
                      回复
                        读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的时候也记了很多笔记,有空和大家分享下,我来建一个群,对荣格的精神分析学有兴趣的同学都加进来一起交流一下吧。
                        身边真的很缺乏可以交流的朋友。
                        有兴趣的同学加这个QQ群:204031962


                        76楼2011-12-23 16:37
                        回复
                          这位朋友,荣格是有群的,88578760,是吧主建的。
                          如果想讨论的话可以加群


                          77楼2011-12-23 17:02
                          回复
                            220.名称的改变根本不会从现实中去掉任何东西。要是新名称意味着否定,我们至多不过对现实采取了一种错误的态度而已。
                            221.无法被体验的一种事物是很容易被人怀疑成是不存在的。
                            222.“原则不应增多到超出必要的范围”,这是逻辑上的一条普遍法则。
                            223.就感知和认知来说,我们的视野是不可能越出精神之外的。科学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非精神性的、超验的物体是存在着的。但是科学也知道,要把握住这种物体的真正性质是多么困难了,特别是在感知的器官不起作用或正缺乏时及在恰当的思维方式并不存在或仍有待于创造出来时。我向来并不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感官是能感知所有形式的存在的。只要种种原型作用于我,对我来说它们就是真实的和实际的。


                            78楼2011-12-23 18:59
                            回复
                              2025-05-12 09:47:53
                              广告
                              224.原型性表述是建立在本能性前提之上的,与理性毫无关系。
                              225.只要宗教可以从心理学方面的观点加以探讨,对这些过程的实际考虑则是宗教的本质。
                              226.有时候,我觉得,保罗的那句话“我虽然用人和天使的舌头说话,可是却没有爱”,是很可以当作一切认知及神性本身的精华的第一个条件的。不管学者们对“上帝就是爱”这样一句话是如何阐释的,但这句话却证实了神性的复杂的对立性。在我的医疗实践中及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曾一再面对爱的神秘且一直无法解释它到底是什么。
                              爱“化生万物”并“忍受万物”。这句话说出了可以说的一切,再添一个字都是多余的。从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我们都是起源自宇宙之“爱”的牺牲品和工具。我把爱这个字放在引号内目的在于表示,我并不是按欲望、喜欢、宠爱、希望及相类似的种种情感的含义来使用它的,而是把它作为某种高于个人的东西,即一种统一的且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使用的。人由于是其中一部分,因而便无法把握这个整体。他完全受它摆布。
                              


                              79楼2011-12-23 18: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