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39,456贴子:6,767,430

回复:有谁看过西游记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然,由于皇权占尽先机,天时、地利、人和,皇权与分权派的争斗以胜利居多。但是,也并不是每一次皇权都能取得成功。皇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藩王,一个是权臣。《西游记》成书年代在明朝。明帝国尊崇皇权的斗争就有两次古今中外惊心动魄的失败案例。第一次建文帝消灭藩王不慎家破人亡,第二次崇祯帝打击权臣失误国破家亡。



80楼2011-06-12 00:05
回复
         第一次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前面提过,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实行郡县尊皇权,完全没有分封。但后来汉高祖开国,为了安抚功臣,虽仍然以郡县制度为主,但同时又分封了部分有功诸臣。自此,中国的政体格局几乎总是以郡县为主、分封为辅。由于分封制度是对皇权的削弱,巩固皇权往往会考虑削弱藩王。


    81楼2011-06-12 00:07
    回复
          比如,大汉王朝经汉武帝撤蕃运动,皇权始得中兴,武帝及全国之力,才唱出“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之”的豪言。


      82楼2011-06-12 00:09
      回复
             建文帝也想做一代明君,千古传唱。他好几个叔叔都被朱元璋立为藩王,拥兵自重,不得不除。


        83楼2011-06-12 00:10
        回复
          朱允炆一上台,就急不可耐,先后废黜前朝分封的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等数位亲王,导致势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靖难。


          84楼2011-06-12 00:10
          回复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朱棣从金川门攻入京师应天府,


            85楼2011-06-12 00:11
            回复
              请不要发表含有不适当内容的留言
              请不要发表广告贴
              ----------------------------
              什么意思,那句‘含有不适当内容’???
              害得一句句贴!!


              86楼2011-06-12 00:13
              回复
                朱允炆在宫中举火,


                87楼2011-06-12 00:15
                回复
                  皇后及皇太子朱文奎z焚,次子文圭遭朱棣软禁至英宗时期,朱允炆本人则从此杳无音信。


                  88楼2011-06-12 00:17
                  回复
                    z焚
                    ------------------
                    天!居然'zifen'是‘不适当内容’!


                    89楼2011-06-12 00:18
                    回复
                          第二次,明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重整朝纲。崇祯帝继位时,年仅17岁。面对父兄留下的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欲励精图治,重建辉煌。由于前朝万历皇帝居然28年不上朝听政,皇权陨落,宦官和清流朋党轮流掌握朝政。“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按现代考核机制,朱由检是一个克己奉公事业型的好干部。他总是鸡鸣就起床,深夜才入睡。崇祯十五年七月初九,他因为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遭到内阁辅臣的批评。崇祯帝既感激又羞愧,特亲笔写了手敕,对辅臣进行褒奖,对自己进行批评。崇祯是最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
                          大明朝欲尊皇权,灭宦官阉党、破清流朋党,是关键。首先,崇祯由继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阉党。明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铲除了魏忠贤集团,表面上使明王朝有了中兴的可能。但因也失去了对朝中清流朋党的制约,致使崇祯的政策受士大夫集团的摆布。
                          然后,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满清入侵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清流朋党文官集团的势力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当政期间,任用过50位内阁大学士,更换宰相之频繁创中国历史纪录。六部和都察院的头头们也时不时排队翻新。他曾咬牙切齿地表示:“文臣个个可杀。”
                      


                      91楼2011-06-12 00:21
                      回复
                            遗憾明王朝矛盾丛集、积弊深重、病入膏肓,无法在短期内药到病除。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军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内忧外患的政局,朱由检迫于无奈急于求成,因重疾下猛药(也不顾病人受得了受不了)。崇祯治吏,求治心切、严急刻薄、敏感多疑、事必躬亲、越俎代庖、刚愎自用。朱由检有一次“遇兵食事”开会咨询,臣下出现这样的回答:“臣愚无知,自审拟不欺而已,兵食大计,唯上裁决。”,臣不愿为主分忧,源于朝臣动辄得咎,无所适从,整个官僚队伍实际上处于瘫痪状态。崇祯加强皇权、整顿吏治宣告失败。最后,他孤家寡人、光杆司令,失了身家性命、失了大明帝国。
                            之所以这里重温历史,是想告诉各位读者,《西游记》虽然借天上说故事,实际是映射地上实务。皇权尊严并非自古有之,有时是皇帝亲自动手用身家性命赌博争取来的。都知道亲自带兵上战场风险大,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之策。所以才有玉帝‘能躲则躲’、借力打力、借刀杀人,大费周折拉拢讨好悟空出手血刃政敌的故事。《三国演义》关羽在华容道捉放曹操的故事,表面看是关羽与曹操的恩怨情义的事,实质上完全是诸葛亮一手操纵,一箭双雕,第一是战略考虑需要放曹操以平抑东吴,第二其实是在捉放关羽收服之。高手出招,制敌于无形。诸葛亮操纵华容道捉放曹事件并没有直接命令关羽放曹操,却能到达设计的效果。诸葛亮的武器不是大刀,却比大刀还锋利。孔明虽然文弱书生,但深悟领会的人世间无影无形无处不在生生相克生生相依的规则,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懂人性、知天时、晓地利,诸葛才能操控曹操走华容道、操控关羽放曹操。正如玉帝与三清斗法,好像木偶戏中,玉帝幕后牵着提线、悟空形象在台面上表演,车迟国悟空手脚起舞一举一动源于玉帝无影无形操控驾驭。
                        


                        92楼2011-06-12 00:22
                        回复
                          六、袈裟的秘密
                              这里,先给观音娘娘磕头请罪,也给天上各路菩萨神仙磕头请罪,小可不敢亵渎众神。因为《西游记》作者借用神佛的名头说地上俗世,不是写神,是写人。以人性度神性,难免犯神众怒,全是原著作者猖狂,小可揭发本毒书险恶用心,无他法,也只有借用菩萨的高尊名讳,有得罪上仙之处,实非本意,虔诚跪拜谢罪!
                              先说观音禅院一节奇怪事,苦思不得其解。唐僧、行者路遇观音院,借宿。悟空炫耀宝贝,卖弄袈裟给老和尚。和尚图贪恋,起歹心,放火烧三藏师徒。
                              悟空什么人,搞我齐天大圣,那不找死啊。结果观音院成一片废墟。【行者道:“且休叙阔。唐僧路遇歹人,放火烧他,事在万分紧急,特来寻你借辟火罩儿,救他一救。快些拿来使使,即刻返上。”天王道:“你差了,既是歹人放火,只该借水救他,如何要辟火罩?”行者道:“你那里晓得就里。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余管他,尽他烧去。快些快些!此时恐已无及,莫误了我下边干事!”那天王笑道:“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了自家,就不管别人。”行者道:“快着,快着,莫要调嘴,害了大事!”那天王不敢不借,遂将罩儿递与行者。】。悟空刚刚被观音以紧箍咒约束,正不爽呢。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自然不肯放过。悟空报复观音,不奇怪。
                          怪就怪在观音的态度。悟空耍野捣乱,借风毁寺,一举一动都没逃过菩萨法眼。【菩萨道:“这猴子说话,这等无状!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来问我取讨?都是你这个孽猴大胆,将宝贝卖弄,拿与小人看见,你却又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刁!”行者见菩萨说出这话,知他晓得过去未来之事】。明鉴,观音院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观音菩萨很清楚,一直在天上盯着,明镜似的。后面发现,对观音院事端,观音其实是‘特别’留心关注的。因为,虽然观音对取经团队关怀备至、有求必应,但她老人家日理万机,也不是天天就操劳在取经团这一件事上。大多数时候,观音不一定掌握取经团队的动向。第二十六回,【这行者就端肃尊诚,与大神到了紫竹林里,参拜菩萨。菩萨道:“悟空,唐僧行到何处也?”行者道:“行到西牛贺洲万寿山了。”菩萨道:“那万寿山有座五庄观,镇元大仙你曾会他么?”行者顿首道:“因是在五庄观,弟子不识镇元大仙,毁伤了他的人参果树,冲撞了他,他就困滞了我师父,不得前进。” 】。第四十二回,【大圣敛衣皈命,捉定步,径入里边,见菩萨倒身下拜。菩萨道:“悟空,你不领金蝉子西方求经去,却来此何干?”行者道:“上告菩萨,弟子保护唐僧前行,至一方,乃号山枯松涧火云洞。有一个红孩儿妖精,唤作圣婴大王,把我师父摄去,是弟子与猪悟能等寻至门前,与他交战。他放出三昧火来,我等不能取胜,救不出师父。急上东洋大海,请到四海龙王,施雨水,又不能胜火,把弟子都熏坏了,几乎丧了残生。”菩萨道:“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广大,怎么去请龙王,不来请我?”行者道:“本欲来的,只是弟子被烟熏了,不能驾云,却教猪八戒来请菩萨。”菩萨道:“悟能不曾来呀。”行者道:“正是。未曾到得宝山,被那妖精假变做菩萨模样,把猪八戒又赚入洞中,现吊在一个皮袋里,也要蒸吃哩。”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 】。
                          


                          94楼2011-06-12 00:29
                          回复
                                但这一次,就在菩萨眼皮底下,观音院大火轰轰烈烈开始了。【行者拿了,按着云头,径到禅堂房脊上,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他却去那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头坐,着意保护那袈裟。看那些人放起火来,他转捻诀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好火,好火!但见—— 黑烟漠漠,红焰腾腾。黑烟漠漠,长空不见一天星;红焰腾腾,大地有光千里赤。起初时,灼灼金蛇;次后来,威威血马。南方三硁逞英雄,回禄大神施法力。燥干柴烧烈火性,说什么燧人钻木;熟油门前飘彩焰,赛过了老祖开炉。正是那无情火发,怎禁这有意行凶,不去弭灾,反行助虐。风随火势,焰飞有千丈余高;火趁风威,灰迸上九霄云外。乒乒乓乓,好便似残年爆竹;泼泼喇喇,却就如军中炮声。烧得那当场佛象莫能逃,东院伽蓝无处躲。胜如赤壁夜鏖兵,赛过阿房宫内火!这正是星星之火,能烧万顷之田。须臾间,风狂火盛,把一座观音院,处处通红。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孙行者护住了后边方丈,辟火罩罩住了前面禅堂,其余前后火光大发,真个是照天红焰辉煌,透壁金光照耀!】。动静那么大,观音娘娘居仍然稳坐钓鱼台,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奇了怪了,菩萨居然眼睁睁看着香火在面前毁于一旦(从凤仙郡事件知道神仙很在乎香火的)。以观音的本事,将杨柳枝蘸蘸托净瓶中甘露,滴几滴不就完了吗?
                                难道菩萨真不在意自家大院起火。或者菩萨名下房产丰腴,损失个把庙宇是小case ,无所谓。当然不是,因为这个院子就是观音香火的大本营。【山门里,又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是“观音禅院”。】。而且,悟空提到此院落规模忒大,一把火照亮数百里。【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说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多大的家业呢,观音居然放弃?
                            


                            95楼2011-06-12 00:30
                            回复
                                  还有一个疑点,有个黑熊熊妖精和观音院关系密切。从老和尚与黑熊怪交情推断,有几百年了。观音也不过问,也不追究?自古正邪势不两立嘛。连悟空都认为这是个把柄,可以讨伐问罪的。【行者道:“我想这桩事都是观音菩萨没理,他有这个禅院在此,受了这里人家香火,又容那妖精邻住。我去南海寻他,与他讲一讲,教他亲来问妖精讨袈裟还我。” 】。这只黑熊也好奇怪,偷东西也不藏起来,还要公开聚众宴会,生怕人不知,特取名佛衣会。【那黑汉笑道:“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白衣秀士道:年年与大王上寿,今年岂有不来之理?”黑汉道:“我夜来得了一件宝贝,名唤锦襕佛衣,诚然是件玩好之物。我明日就以他为寿,大开筵宴,邀请各山道官,庆贺佛衣,就称为佛衣会如何?” 】。大伙知道‘母难之日’啥意思吗,不知道的都该打。子女的生日也就是‘母难之日’,这种说法最早来源于佛教。原来,黑熊是佛家人。而且,他不认为夜取佛宝袈裟是偷窃行为。    【那怪闻言,呵呵冷笑道:“你这个泼物!原来昨夜那火就是你放的!你在那方丈屋上,行凶招风,是我把一件袈裟拿来了,你待怎么!】。
                                  再一个蹊跷地方,在本回的前面一回,收服白马,有人来送唐僧鞍辔,是珞珈山的山神土地。【只听得半空中有人言语道:“圣僧,多简慢你。我是落伽山山神土地,蒙菩萨差送鞍辔与汝等的。汝等可努力西行,却莫一时怠慢。” 】。奇怪,刚过了一回,才‘两个月太平之路’,观音的山神就离职了?碰巧空缺让黑熊赶上?【行者恐耽搁了工夫,意欲就打,菩萨急止住道:“休伤他命,我有用他处哩。”行者道:“这样怪物,不打死他,反留他在何处用哩?”菩萨道:“我那落伽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 】。更怪的是,紧箍儿多强大的超级武器(想收服谁就收服谁),竟然给了小小的熊妖戴,以观音能耐小熊也就小菜一碟嘛。【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凭什么呀,一只小小熊值得观音特别关照?
                              


                              96楼2011-06-12 0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