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39,457贴子:6,771,566

回复:有谁看过西游记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文帝也想做一代明君,千古传唱。他好几个叔叔都被朱元璋立为藩王,拥兵自重,不得不除。


83楼2011-06-12 00:10
回复
    朱允炆一上台,就急不可耐,先后废黜前朝分封的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等数位亲王,导致势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靖难。


    84楼2011-06-12 00:10
    回复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朱棣从金川门攻入京师应天府,


      85楼2011-06-12 00:11
      回复
        请不要发表含有不适当内容的留言
        请不要发表广告贴
        ----------------------------
        什么意思,那句‘含有不适当内容’???
        害得一句句贴!!


        86楼2011-06-12 00:13
        回复
          朱允炆在宫中举火,


          87楼2011-06-12 00:15
          回复
            皇后及皇太子朱文奎z焚,次子文圭遭朱棣软禁至英宗时期,朱允炆本人则从此杳无音信。


            88楼2011-06-12 00:17
            回复
              z焚
              ------------------
              天!居然'zifen'是‘不适当内容’!


              89楼2011-06-12 00:18
              回复
                    第二次,明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重整朝纲。崇祯帝继位时,年仅17岁。面对父兄留下的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欲励精图治,重建辉煌。由于前朝万历皇帝居然28年不上朝听政,皇权陨落,宦官和清流朋党轮流掌握朝政。“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按现代考核机制,朱由检是一个克己奉公事业型的好干部。他总是鸡鸣就起床,深夜才入睡。崇祯十五年七月初九,他因为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遭到内阁辅臣的批评。崇祯帝既感激又羞愧,特亲笔写了手敕,对辅臣进行褒奖,对自己进行批评。崇祯是最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
                    大明朝欲尊皇权,灭宦官阉党、破清流朋党,是关键。首先,崇祯由继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阉党。明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铲除了魏忠贤集团,表面上使明王朝有了中兴的可能。但因也失去了对朝中清流朋党的制约,致使崇祯的政策受士大夫集团的摆布。
                    然后,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满清入侵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清流朋党文官集团的势力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当政期间,任用过50位内阁大学士,更换宰相之频繁创中国历史纪录。六部和都察院的头头们也时不时排队翻新。他曾咬牙切齿地表示:“文臣个个可杀。”
                


                91楼2011-06-12 00:21
                回复
                      遗憾明王朝矛盾丛集、积弊深重、病入膏肓,无法在短期内药到病除。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军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内忧外患的政局,朱由检迫于无奈急于求成,因重疾下猛药(也不顾病人受得了受不了)。崇祯治吏,求治心切、严急刻薄、敏感多疑、事必躬亲、越俎代庖、刚愎自用。朱由检有一次“遇兵食事”开会咨询,臣下出现这样的回答:“臣愚无知,自审拟不欺而已,兵食大计,唯上裁决。”,臣不愿为主分忧,源于朝臣动辄得咎,无所适从,整个官僚队伍实际上处于瘫痪状态。崇祯加强皇权、整顿吏治宣告失败。最后,他孤家寡人、光杆司令,失了身家性命、失了大明帝国。
                      之所以这里重温历史,是想告诉各位读者,《西游记》虽然借天上说故事,实际是映射地上实务。皇权尊严并非自古有之,有时是皇帝亲自动手用身家性命赌博争取来的。都知道亲自带兵上战场风险大,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之策。所以才有玉帝‘能躲则躲’、借力打力、借刀杀人,大费周折拉拢讨好悟空出手血刃政敌的故事。《三国演义》关羽在华容道捉放曹操的故事,表面看是关羽与曹操的恩怨情义的事,实质上完全是诸葛亮一手操纵,一箭双雕,第一是战略考虑需要放曹操以平抑东吴,第二其实是在捉放关羽收服之。高手出招,制敌于无形。诸葛亮操纵华容道捉放曹事件并没有直接命令关羽放曹操,却能到达设计的效果。诸葛亮的武器不是大刀,却比大刀还锋利。孔明虽然文弱书生,但深悟领会的人世间无影无形无处不在生生相克生生相依的规则,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懂人性、知天时、晓地利,诸葛才能操控曹操走华容道、操控关羽放曹操。正如玉帝与三清斗法,好像木偶戏中,玉帝幕后牵着提线、悟空形象在台面上表演,车迟国悟空手脚起舞一举一动源于玉帝无影无形操控驾驭。
                  


                  92楼2011-06-12 00:22
                  回复
                    六、袈裟的秘密
                        这里,先给观音娘娘磕头请罪,也给天上各路菩萨神仙磕头请罪,小可不敢亵渎众神。因为《西游记》作者借用神佛的名头说地上俗世,不是写神,是写人。以人性度神性,难免犯神众怒,全是原著作者猖狂,小可揭发本毒书险恶用心,无他法,也只有借用菩萨的高尊名讳,有得罪上仙之处,实非本意,虔诚跪拜谢罪!
                        先说观音禅院一节奇怪事,苦思不得其解。唐僧、行者路遇观音院,借宿。悟空炫耀宝贝,卖弄袈裟给老和尚。和尚图贪恋,起歹心,放火烧三藏师徒。
                        悟空什么人,搞我齐天大圣,那不找死啊。结果观音院成一片废墟。【行者道:“且休叙阔。唐僧路遇歹人,放火烧他,事在万分紧急,特来寻你借辟火罩儿,救他一救。快些拿来使使,即刻返上。”天王道:“你差了,既是歹人放火,只该借水救他,如何要辟火罩?”行者道:“你那里晓得就里。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余管他,尽他烧去。快些快些!此时恐已无及,莫误了我下边干事!”那天王笑道:“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了自家,就不管别人。”行者道:“快着,快着,莫要调嘴,害了大事!”那天王不敢不借,遂将罩儿递与行者。】。悟空刚刚被观音以紧箍咒约束,正不爽呢。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自然不肯放过。悟空报复观音,不奇怪。
                    怪就怪在观音的态度。悟空耍野捣乱,借风毁寺,一举一动都没逃过菩萨法眼。【菩萨道:“这猴子说话,这等无状!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来问我取讨?都是你这个孽猴大胆,将宝贝卖弄,拿与小人看见,你却又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刁!”行者见菩萨说出这话,知他晓得过去未来之事】。明鉴,观音院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观音菩萨很清楚,一直在天上盯着,明镜似的。后面发现,对观音院事端,观音其实是‘特别’留心关注的。因为,虽然观音对取经团队关怀备至、有求必应,但她老人家日理万机,也不是天天就操劳在取经团这一件事上。大多数时候,观音不一定掌握取经团队的动向。第二十六回,【这行者就端肃尊诚,与大神到了紫竹林里,参拜菩萨。菩萨道:“悟空,唐僧行到何处也?”行者道:“行到西牛贺洲万寿山了。”菩萨道:“那万寿山有座五庄观,镇元大仙你曾会他么?”行者顿首道:“因是在五庄观,弟子不识镇元大仙,毁伤了他的人参果树,冲撞了他,他就困滞了我师父,不得前进。” 】。第四十二回,【大圣敛衣皈命,捉定步,径入里边,见菩萨倒身下拜。菩萨道:“悟空,你不领金蝉子西方求经去,却来此何干?”行者道:“上告菩萨,弟子保护唐僧前行,至一方,乃号山枯松涧火云洞。有一个红孩儿妖精,唤作圣婴大王,把我师父摄去,是弟子与猪悟能等寻至门前,与他交战。他放出三昧火来,我等不能取胜,救不出师父。急上东洋大海,请到四海龙王,施雨水,又不能胜火,把弟子都熏坏了,几乎丧了残生。”菩萨道:“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广大,怎么去请龙王,不来请我?”行者道:“本欲来的,只是弟子被烟熏了,不能驾云,却教猪八戒来请菩萨。”菩萨道:“悟能不曾来呀。”行者道:“正是。未曾到得宝山,被那妖精假变做菩萨模样,把猪八戒又赚入洞中,现吊在一个皮袋里,也要蒸吃哩。”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 】。
                    


                    94楼2011-06-12 00:29
                    回复
                          但这一次,就在菩萨眼皮底下,观音院大火轰轰烈烈开始了。【行者拿了,按着云头,径到禅堂房脊上,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他却去那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头坐,着意保护那袈裟。看那些人放起火来,他转捻诀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好火,好火!但见—— 黑烟漠漠,红焰腾腾。黑烟漠漠,长空不见一天星;红焰腾腾,大地有光千里赤。起初时,灼灼金蛇;次后来,威威血马。南方三硁逞英雄,回禄大神施法力。燥干柴烧烈火性,说什么燧人钻木;熟油门前飘彩焰,赛过了老祖开炉。正是那无情火发,怎禁这有意行凶,不去弭灾,反行助虐。风随火势,焰飞有千丈余高;火趁风威,灰迸上九霄云外。乒乒乓乓,好便似残年爆竹;泼泼喇喇,却就如军中炮声。烧得那当场佛象莫能逃,东院伽蓝无处躲。胜如赤壁夜鏖兵,赛过阿房宫内火!这正是星星之火,能烧万顷之田。须臾间,风狂火盛,把一座观音院,处处通红。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孙行者护住了后边方丈,辟火罩罩住了前面禅堂,其余前后火光大发,真个是照天红焰辉煌,透壁金光照耀!】。动静那么大,观音娘娘居仍然稳坐钓鱼台,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奇了怪了,菩萨居然眼睁睁看着香火在面前毁于一旦(从凤仙郡事件知道神仙很在乎香火的)。以观音的本事,将杨柳枝蘸蘸托净瓶中甘露,滴几滴不就完了吗?
                          难道菩萨真不在意自家大院起火。或者菩萨名下房产丰腴,损失个把庙宇是小case ,无所谓。当然不是,因为这个院子就是观音香火的大本营。【山门里,又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是“观音禅院”。】。而且,悟空提到此院落规模忒大,一把火照亮数百里。【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说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多大的家业呢,观音居然放弃?
                      


                      95楼2011-06-12 00:30
                      回复
                            还有一个疑点,有个黑熊熊妖精和观音院关系密切。从老和尚与黑熊怪交情推断,有几百年了。观音也不过问,也不追究?自古正邪势不两立嘛。连悟空都认为这是个把柄,可以讨伐问罪的。【行者道:“我想这桩事都是观音菩萨没理,他有这个禅院在此,受了这里人家香火,又容那妖精邻住。我去南海寻他,与他讲一讲,教他亲来问妖精讨袈裟还我。” 】。这只黑熊也好奇怪,偷东西也不藏起来,还要公开聚众宴会,生怕人不知,特取名佛衣会。【那黑汉笑道:“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白衣秀士道:年年与大王上寿,今年岂有不来之理?”黑汉道:“我夜来得了一件宝贝,名唤锦襕佛衣,诚然是件玩好之物。我明日就以他为寿,大开筵宴,邀请各山道官,庆贺佛衣,就称为佛衣会如何?” 】。大伙知道‘母难之日’啥意思吗,不知道的都该打。子女的生日也就是‘母难之日’,这种说法最早来源于佛教。原来,黑熊是佛家人。而且,他不认为夜取佛宝袈裟是偷窃行为。    【那怪闻言,呵呵冷笑道:“你这个泼物!原来昨夜那火就是你放的!你在那方丈屋上,行凶招风,是我把一件袈裟拿来了,你待怎么!】。
                            再一个蹊跷地方,在本回的前面一回,收服白马,有人来送唐僧鞍辔,是珞珈山的山神土地。【只听得半空中有人言语道:“圣僧,多简慢你。我是落伽山山神土地,蒙菩萨差送鞍辔与汝等的。汝等可努力西行,却莫一时怠慢。” 】。奇怪,刚过了一回,才‘两个月太平之路’,观音的山神就离职了?碰巧空缺让黑熊赶上?【行者恐耽搁了工夫,意欲就打,菩萨急止住道:“休伤他命,我有用他处哩。”行者道:“这样怪物,不打死他,反留他在何处用哩?”菩萨道:“我那落伽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 】。更怪的是,紧箍儿多强大的超级武器(想收服谁就收服谁),竟然给了小小的熊妖戴,以观音能耐小熊也就小菜一碟嘛。【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凭什么呀,一只小小熊值得观音特别关照?
                        


                        96楼2011-06-12 00:33
                        回复
                          前面提过,西游记神、佛、妖、魔都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书中对此等级性的遵从表白无误,【八戒道:“活淘气,活淘气!师父前日教我,见人打个问讯儿是礼。今日打问讯,又说不好,教我怎的干么!”三藏道:“我教你见了人打个问讯,不曾教你见王子就此歪缠!常言道,物有几等物,人有几等人,如何不分个贵贱?”】
                          三个紧箍儿价值应该是相当的,【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都知道第一个给了齐天大圣,第二个给了平天大圣的儿子,第三个给了黑熊。莫非,黑熊也是个‘大圣’级别的大人物?
                          【你看那猴王得胜归山,那七十二洞妖王与那六弟兄,俱来贺喜。在洞天福地,饮乐无比。他却对六弟兄说:“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内有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蛟魔王道:“我称做复海大圣。”鹏魔王道:“我称混天大圣。”狮犭它王道:“我称移山大圣。”猕猴王道:“我称通风大圣。”犭禺狨王道:“我称驱神大圣。”】几个大圣中好像没有熊什么事,跟黑熊扯不上边。如果小黑熊不是什么大圣级别血统,那就另有原因了。
                          翻来覆去前后比对,终于发现其中奥妙,秘密在于“锦澜袈裟”。先看第十二回:【菩萨道: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这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饾。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宝气。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再看第六十五回【他顺着不封瓦口椽子之下,钻将进去,越门过户,到了中间看时,只见那第三重楼窗之下,闪灼灼一道毫光,也不是灯烛之光,香火之光,又不是飞霞之光,掣电之光。他半飞半跳,近于光前看时,却是包袱放光。那妖精把唐僧的袈裟脱了,不曾折,就乱乱的揌在包袱之内。那袈裟本是佛宝,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红玛瑙、紫珊瑚、舍利子、夜明珠,所以透的光彩。】。诸位有没有发现有何异常?前面,也就是袈裟被盗之前,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后来,也就是袈裟被追回后,有:“如意珠、摩尼珠、红玛瑙、紫珊瑚、舍利子、夜明珠”,对比上面的珠子,是喽,少了两颗珠珠,“辟尘珠”和“定风珠”。
                          


                          98楼2011-06-12 09:34
                          回复
                            少两颗珠子嘛,多了不起的事?兄弟,拜托,这可不是一般的珠珠,随便一颗取出来都能直接把人弹到冥王星。锦澜袈纱上的挂件全是super.super顶级宝贝,先说“舍利子”,祭赛国的敕建护国金光寺有颗舍利子被盗。经查是碧波潭万圣龙王偷的,按说没杀人没放火的,不是什么大罪。但悟空等居然杀龙王、杀龙子、杀龙孙、杀龙女、杀龙胥,把老龙家一窝端了,仅仅就为颗舍利子。
                            关于“定风珠”,也非比寻常。有这东西,在黄风怪和铁扇公主面前,你就是爷,没有,就是孙子。
                                  在观音禅院事件的下一章回中,悟空遇到黄风怪。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圣刚刚丢了定风珠。大胜变成大败。【那老妖与大圣斗经三十回合,不分胜败。这行者要见功绩,使一个身外身的手段:把毫毛揪下一把,用口嚼得粉碎,望上一喷,叫声“变!”变有百十个行者,都是一样打扮,各执一根铁棒,把那怪围在空中。那怪害怕,也使一般本事:急回头,望着巽地上把口张了三张,呼的一口气,吹将出去,忽然间,一阵黄风,从空刮起。好风!真个利害——冷冷飕飕天地变,无影无形黄沙旋。穿林折岭倒松梅,播土扬尘崩岭坫。黄河浪泼彻底浑,湘江水涌翻波转。碧天振动斗牛宫,争些刮倒森罗殿。五百罗汉闹喧天,八大金刚齐嚷乱。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真武龟蛇失了群,梓叱骡子飘其韂。行商喊叫告苍天,梢公拜许诸般愿。烟波性命浪中流,名利残生随水办。仙山洞府黑攸攸,海岛蓬莱昏暗暗。老君难顾炼丹炉,寿星收了龙须扇。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腰钏。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难取匣中剑。天王不见手心塔,鲁班吊了金头钻。雷音宝阙倒三层,赵州石桥崩两断。一轮红日荡无光,满天星斗皆昏乱。南山鸟往北山飞,东湖水向西湖漫。雌雄拆对不相呼,子母分离难叫唤。龙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处寻闪电。十代阎王觅判官,地府牛头追马面。这风吹倒普陀山,卷起观音经一卷。白莲花卸海边飞,吹倒菩萨十二院。盘古至今曾见风,不似这风来不善。唿喇喇乾坤险不炸崩开,万里江山都是颤!那妖怪使出这阵狂风,就把孙大圣毫毛变的小行者刮得在那半空中,却似纺车儿一般乱转,莫想轮得棒,如何拢得身?慌得行者将毫毛一抖,收上身来,独自个举着铁棒,上前来打,又被那怪劈脸喷了一口黄风,把两只火眼金睛,刮得紧紧闭合,莫能睁开,因此难使铁棒,遂败下阵来】。悟空本人就是巽风的主,不过强中更有强中手,黄风怪不辜负风怪的名头,悟空心服口服、甘败下风。【行者摆手道:“利害,利害!我老孙自为人,不曾见这大风。那老妖使一柄三股钢叉,来与老孙交战,战到有三十余合,是老孙使一个身外身的本事,把他围打,他甚着急,故弄出这阵风来,果是凶恶,刮得我站立不住,收了本事,冒风而逃。哏,好风!哏,好风!老孙也会呼风,也会唤雨,不曾似这个妖精的风恶!”八戒道:“师兄,那妖精的武艺如何?”行者道:“也看得过,叉法儿倒也齐整,与老孙也战个手平。却只是风恶了,难得赢他。” 】。
                                 末了,灵吉菩萨提来了宝物,方制服风怪,宝物中有一味‘定心丸’。【菩萨道:“我受了如来法令,在此镇押黄风怪。如来赐了我一颗定风丹,一柄飞龙宝杖。当时被我拿住,饶了他的性命,放他去隐性归山,不许伤生造孽,不知他今日欲害令师,有违教令,我之罪也。” 】。
                            


                            99楼2011-06-12 09:35
                            回复
                              前面一再解释了,《西游记》以人性度神性,那么,神仙争名夺利亦无可厚非啦。再啰嗦啰嗦,书中还特别强调了,趋利避害生物本性,名利之心并非黑心。【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开与众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
                              世外高人言,淡泊名利,归隐兮。超然物外,那是超人。然像我等凡夫俗子,芸芸众生,对待名利之事却难以淡定。人生在世奔波劳碌,尽孝、育儿、养家糊口,处处要money,处处借名利。名利所向趋之若鹜、名利所指理所当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亚当斯密在《富国论》开篇就写到,因资源有限,人欲无限,所以社会才向前发展,趋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源动力。
                              西游取经功成圆满后,唐僧师徒加官晋爵。然而,呕心沥血,有求必应的观世音大菩萨得到什么了呢??
                              这是个问题!
                              有谁关心过幕后默默奉献者的汗水吗?不符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嘛。众所周知,大锅饭平均主义是无法推动社会前进的,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不可或缺。凡领导很知道这个理,水至清则无鱼。所以,挪用紧箍儿的事,如来默认;拿走宝珠的事,唐僧、悟空没说什么。(西游规则第七条“灰色收入合理性”)。如果分配体系不合理,就避免不了灰色收入。所以,【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
                              白干活,饿死,谁干?
                              


                              101楼2011-06-12 0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