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40,171贴子:6,819,773

回复:有谁看过西游记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嘉靖年间横行海上的wo寇海盗集团第一大派的首领叫王直(下面再细说此人的故事),第二大wo寇帮派老大就是徐海。胡宗宪就任浙直总督即豪言壮志:“不擒获汪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胡司令帐下明军与徐海遭遇激战,有传奇色彩的徐海军团是一支数万人的强悍海盗,战斗力超强,明军一如既往一触即溃四分五裂四处逃撺。胡发现以武力剿灭徐匪比登天还难。没办法,明的不行,只好来暗的。于是派人给小徐送恐吓招降书,徐总回信言辞得体,胡都很意外:“想不到海寇中还有这样才华出众的人。”就把送信的伙计叫过来盘问,原来信是徐海的身边有一个很有才气的爱姬王翠翘代写的。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子,因父亲获罪,流落青楼。


151楼2011-06-12 10:47
回复
    回头来看看《西游记》,【行者即跳下石崖,到他塔门之下,那公主道:“你这和尚,全无信义!你说放了你师弟,就与我孩儿;怎么你师弟放去,把我孩儿又留,反来我门首做甚?”行者陪笑道:“公主休怪,你来的日子已久,带你令郎去认他外公去哩。”】,全无信义的大圣出手,和同样言而无信、过河拆桥、背信弃义的胡宗宪的不讲章法打仗如出一辙。【打个起手道:“长官,那里去?送的是什么公文?”那妖物就象认得他的一般,住了锣槌,笑嘻嘻的还礼道:“我大王差我到朱紫国下战书的。”行者接口问道:“朱紫国那话儿,可曾与大王配合哩?”小妖道:“自前年摄得来,当时就有一个神仙,送一件五彩仙衣与金圣宫妆新。他自穿了那衣,就浑身上下都生了针刺,我大王摸也不敢摸他一摸。但挽着些儿,手心就痛,不知是甚缘故,自始至今,尚未沾身。早间差先锋去要宫女伏侍,被一个什么孙行者战败了。大王奋怒,所以教我去下战书,明日与他交战也。”行者道:“怎的大王却着恼呵?”小妖道:“正在那里着恼哩。你去与他唱个道情词儿解解闷也好。”行者拱手抽身就走,那妖依旧敲锣前行。行者就行起凶来,掣出棒,复转身,望小妖脑后一下,可怜就打得头烂血流浆迸出,皮开颈折命倾之!】
    徐海走了,下一个轮到了王直。“海上的贼匪只有王直机警难治,其余的都是鼠辈,不足为虑。”实力强大的王直是东南wo患的根源。胡宗宪的前任们都喜欢硬碰硬武力剿杀wo寇,明帝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抗wo,见效甚微,wo寇之祸反而愈演愈烈,成为朝廷心腹大患。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胡大都督制定了剿抚并举的抗wo策略。一方面以朝廷大军威慑,步步紧逼,做出决一死战同归于尽的架势;另一方面将王直的母亲、妻子从监狱中释放出来妥善安置,以王的家人为筹码,劝诱老王立功赎罪保全家人。王直原以为妻母早已被明朝诛戮,当听到家人安然无恙时心有所动,当时就透露了徐海要率领wo寇进犯明朝的情报。在兼并王总有限公司的过程中,胡董的谋略和才干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虚招搏实招,攻心上善。有天,王哥的船停靠岑港,胡大哥用计抓住了王匪,但胡却将王奉为贵客,礼待有加,任由王直大摇大摆地离去,王对朝廷的防范仇视稍有松懈。紧接着,为了能让老王完全释疑,老胡又使一计,他特意邀王直义子同居一室,并将早已写好的请求朝廷赦免王直的奏疏和十多篇诸将的请战书都放在书桌上。胡假意出门赴宴,深夜大醉而归,吐得一片狼藉,仍酣睡酣畅。王直义子确定他真醉酒睡,偷偷将书桌上的奏疏抄录。胡老伯知其中计,让他离去。王听了义子汇报,疑惧顿消,便带着两名部下拜见胡帅。胡对之安慰备至,让他们去杭州见巡按御史王本固。谁知王本固将王直等人逮捕入狱。胡宗宪本意要上疏请求朝廷宽宥王直,让他在海上立功,以贼制贼,利用他的声望招抚其他海寇。但是王本固坚决要求处死王直,而群臣也传言胡董受了王总的重贿。胡大哥只得改词上奏,不得已又一次背信弃义。王直军团终于分崩离析灰飞烟灭,胡宗宪主持的抗wo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在经历多年的血雨腥风之后,大明王朝的海疆终于渐次恢复往日平静。
    嘉靖41年,有人弹劾胡宗宪为严党入狱。44年,瘐死狱中。隆庆6年平反昭雪,官衔恢复,赐予御葬荣誉,录平wo功勋入国史,战绩彪炳,追谥襄懋。
    


    153楼2011-06-12 10:49
    回复
      2025-05-15 09:22:57
      广告
      胡宗宪行贿皇帝、交结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人品备受争议。在皇权等级官僚主义下,这种张狂行为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他难道不知道吗?胡宗宪行事冷静,不至于心理膨胀,利令智昏,他高调行贿是不得已而为之啊!!试想,如果当年他不贿赂嘉靖‘祥瑞’,荒淫无道的嘉靖会如何对待他?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臣子。【魏征喜欢给皇帝提意见,每看到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往往冒冒失失脱口而出。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太宗下不了台阶。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能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甚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胡宗宪倒霉摊上嘉靖这么个昏君,如果他不顶骂名献祥瑞虚妄荒谬事,如果他不能保全自己地位,他如何保全抗wo大局?如果胡宗宪没有吹嘘拍马一掷千金讨得严嵩欢心,当他战前激战,背后被捅刀子遭弹劾时,缺少那个投桃报李还人情的严首辅大人鼎力撑腰,朝堂哪个会出面屡次帮他化险为夷?如果胡宗宪不行事圆滑奉迎卑鄙小人赵文华,不和直接领导搞好关系,他怎么可能不受赵上司的阻挠一门心思放手于轰轰烈烈的灭wo正事?如果他不千方百计腐蚀那些专门监视人家屁股坐哪里的宦官监军,不讨好卖乖挖空心思色贿无处不在的锦衣卫,哪道坎他逢凶化吉越得过去?如果他不推着钞票炮轰疏通层层叠叠的小鬼,胡宗宪凭什么在官场中朋友多好办事?
      与戏台上畏畏缩缩的胡奸臣不同,历史上的胡宗宪,是一个威风凛凛的伟岸男子,足智多谋且胆略过人,与wo寇作战时,每每能身先士卒,冒着炮火羽矢,亲临战阵指挥作战。困扰明王朝多年的wo患终于在胡宗宪的手中力挽狂澜,取得转折性胜利,这对胡宗宪来说是最大的肯定和欣慰。
      天地本不全!缺点多多的凡夫俗子想成就惊天伟业,不可能超然于身边的现实。胡宗宪的道德问题不是个人道德问题,是苍白社会的问题,哪怕是后来完成胡宗宪剿wo未竟事业的人人敬仰的大英雄戚继光,也有瞒着元配偷养五个美妾私生数子的绯闻,而后世大肆吹捧的中兴勋臣张居正也有奢侈腐化蓄养美姬不光彩的隐事。
      想到中国股民流行的一句警示名言“世人皆醉我不敢独醒” 嘉靖朝滚滚污流,胡宗宪奋不顾身跳了下去,不得干净,不敢干净!!
      


      155楼2011-06-12 10:50
      回复
        家喻户晓、人见人爱、铲奸除恶的孙大圣行事风格,与胡大帅等何其相似,让人忍酸不禁,信手拈来几段对比对比,【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三藏道:“你怎么欺心,就敢打我?”】、【行者道:“且休叙阔。唐僧路遇歹人,放火烧他,事在万分紧急,特来寻你借辟火罩儿,救他一救。快些拿来使使,即刻返上。”天王道:“你差了,既是歹人放火,只该借水救他,如何要辟火罩?”行者道:“你那里晓得就里。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余管他,尽他烧去。快些快些!此时恐已无及,莫误了我下边干事!”那天王笑道:“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了自家,就不管别人。”】、【二仙童问得是实,越加毁骂。就恨得个大圣钢牙咬响,火眼睁圆,把条金箍棒揝了又揝,忍了又忍道:“这童子这样可恶,只说当面打人也罢,受他些气儿,等我送他一个绝后计,教他大家都吃不成!”好行者,把脑后的毫毛拔了一根,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个假行者,跟定唐僧,陪着悟能、悟净,忍受着道童嚷骂。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可怜叶落桠开根出土,道人断绝草还丹!】、【行者道:“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们使些凶恶,一发结果了他,脱身去罢。”唐僧闻言,战战兢兢,未曾答应。】、【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行者道:“你两个驾起云,站在那金銮殿上,莫分好歹,把那孩子往那白玉阶前一掼。】、【那公主道:“你这和尚,全无信义!你说放了你师弟,就与我孩儿;怎么你师弟放去,把我孩儿又留,反来我门首做甚?”】、【那行者这一场扭捏,只逗出长老这几句话来,他息了泪道:“师父啊,若要过得此山,须是猪八戒依得我两件事儿,才有三分去得;假若不依我言,替不得我手,半分儿也莫想过去。”】、【行者在旁,忍不住嘻嘻冷笑。长老骂道:“你这个泼猴!兄弟们全无爱怜之意,常怀嫉妒之心。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什么巡山,却又在这里笑他!”】、【孙大圣驮着妖魔,心中埋怨唐僧,不知艰苦,“行此险峻山场,空身也难走,却教老孙驮人。这厮莫说他是妖怪,就是好人,他没了父母,不知将他驮与何人,倒不如掼杀他罢。”】、【菩萨坐定道:“悟空,我这瓶中甘露水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与你拿了去,你却拿不动;待要着善财龙女与你同去,你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你须是留些什么东西作当。”】、【猪八戒见那妖精锁绑在侧,急掣钯上前就筑,口里骂道:“泼邪畜!你如今不吃我了?”行者扯住道:“兄弟,且饶他死罪罢,看敖顺贤父子之情。”】、【八戒道:“藏便藏得好。只是灒起些水来,污了衣服,有些腌脏臭气,你休恶心。”行者笑道:“也罢,你且来受用,但不知可得个干净身子出门哩。”】、【龙王道:“那厮还锁在海中,未敢擅便,正欲请大圣发落。”行者道:“凭你怎么处治了罢,如今且助我一功。那道士四声令牌已毕,却轮到老孙下去干事了。但我不会发符烧檄,打甚令牌,你列位却要助我行行。”邓天君道:“大圣吩咐,谁敢不从!】、【菩萨道:“唐三藏奉旨投西,一心要秉善为僧,决不轻伤性命。似你有无量神通,何苦打死许多草寇!草寇虽是不良,到底是个人身,不该打死,比那妖禽怪兽、鬼魅精魔不同。那个打死,是你的功绩;这人身打死,还是你的不仁。但祛退散,自然救了你师父,据我公论,还是你的不善。”】、【戒道:“终不然,这八百八味药,每味三斤,共计二千四百二十四斤,只医一人,能用多少?不知多少年代方吃得了哩!”行者道:“那里用得许多?他那太医院官都是些愚盲之辈,所以取这许多**,教他没处捉摸,不知我用的是那几味,难识我神妙之方也。”】、【这坡下三藏看见,又恼行者道:“悟空,怪不得悟能咒你死哩!原来你兄弟全无相亲相爱之意,专怀相嫉相妒之心!他那般说,教你扯扯救命索,你怎么不扯,还将索子丢去?如今教他被害,却如之何?”】、【八戒閟着嘴道:“师父,莫信这弼马温哄你!这女子乃是此间人家。我们东土远来,不与相较,又不是亲眷,如何说他是妖精!他打发我们丢了前去,他却翻筋斗,弄神法转来和他干巧事儿,倒踏门也!”】、【拽开步,提着铁棒,走将进去看时,也不见动静。只见有三间倒坐儿,近后壁却铺一张龙吞口雕漆供桌,桌上有一个大流金香炉,炉内有香烟馥郁。那上面供养着一个大金字牌,牌上写着“尊父李天王之位”,略次些儿写着“尊兄哪吒三太子位”。行者见了满心欢喜,也不去搜妖怪找唐僧,把铁棒捻作个绣花针儿,揌在耳朵里,轮开手,把那牌子并香炉拿将起来,返云光,径出门去。


        156楼2011-06-12 10:50
        回复
          循吏和清流两个派别虽然没有现代政党严密组织形式,但他们有相对独立的截然不同的政治主张。清流求稳定,中华民族千年大一统而没有分崩离析,清流功不可没。循吏求发展,与固步自封的清流冲突矛盾常常爆发。车辆飞驰向前,动力与刹车二者缺一不可,即使它们永远都是矛盾中。中华帝国官僚政坛历史长河中,两派斗争源远流长,不仅仅是真枪实弹政治角逐。更重要的是士大夫间两种思潮的斗争,孰是孰非争执千年。如果把胡宗宪看做循吏代表,那么海瑞无疑是清流表率。胡宗宪和海瑞是同代人,海瑞当淳安县知县时,胡宗宪是他上司的上司。海瑞平日省吃俭用,三餐一般没有荤腥,只吃自己种的素菜。一次海瑞给母亲过生日,破例买了二斤肉,这事传到胡宗宪耳朵里,他当稀奇事大新闻到处和人念叨:“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海瑞是著名的直臣、清官,克己奉公近似于苦行僧的生平,获得无数的溢美之辞。海瑞是一个正人君子,但却很难说是一个好官。他品德虽高但没器量,原则性虽强但缺乏灵活,海瑞做事太极端,不适合为官,这种人在官场上很难混得走,只能有政德而很难出政绩。可以做表率,不能挣饭吃。从某种角度上说,油门可能比刹车更可贵,毕竟先出行,再求稳。如果没有动力,车子不启动光要个刹车有什么用呢?其实,不但官场,在普通的人际交往家庭生活中,拘泥于完美主义思想的清流表率们,也很容易被理想化教条误导,往往漠视现实生活实际,一不小心就陷入偏执的误区,把自己独立于、孤立于现实生活。


          158楼2011-06-12 11:08
          回复
            根据最新科学证据,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并不是地球土生土长的,所有生物的共同零件(二十种基本氨基酸)并非在地球上孕育,这种独特的高分子构件来自于星外陨石。生物,很可能是一种普遍的宇宙行为,特立独行的宇宙行为。生物行为的独特性,意味着它们与通常宇宙行为存在矛盾性。生命的历史即是一部与通常自然界的斗争史,人类历史也是如此。世界是否完美,是人类站在自身立场对客观自然的主观评价。既然人类与客观自然界永远都存在矛盾,那么客观世界对人类而言永远都不可能“完美”!!!
            不但行为学来看,人与自然存在矛盾,认识论上看,人类也不可能完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物理学有一个“测不准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设想用一个γ射线显微镜来观察一个电子的坐标,因为γ射线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受到波长λ的限制,所用光的波长λ越短,显微镜的分辨率越高,从而测定电子坐标不确定的程度△q就越小,所以△q∝λ。但另一方面,光照射到电子,可以看成是光量子和电子的碰撞,波长λ越短,光量子的动量就越大,所以有△p∝1/λ。经过一番推理计算,海森伯得出:△q△p≥h/4π。海森伯写道:“在位置被测定的一瞬,即当光子正被电子偏转时,电子的动量发生一个不连续的变化,因此,在确知电子位置的瞬间,关于它的动量我们就只能知道相应于其不连续变化的大小的程度。于是,位置测定得越准确,动量的测定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 海森伯还通过对确定原子磁矩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的分析证明,原子穿过偏转所费的时间△T越长,能量测量中的不确定性△E就越小。再加上德布罗意关系λ=h/p,海森伯得到△E△T≥h/2π,并且作出结论:“能量的准确测定如何,只有靠相应的对时间的测不准量才能得到。”
            我们从呀呀学语到长大成人,认识客观世界分析问题过程,和做普通数学题大致是一样的,简化版的描述如下:
            已知‘真理1’和‘真理2’,可以推测出‘真理3’
            真理1 +真理2 =>真理3
            然后:
            真理1 +真理2 +真理3 =>真理4
            真理1 +真理2 +真理3 +真理4 =>真理5
                ……………
            真理1 +真理2 +真理3 +真理4 …+真理n=>真理n+1
            需要特别指出,一切的人类认识的“真理”,均来源于实践检验,由于实践检验的局限性,平常我们所谓的真理也是局限性的。人类所知的一切理论、真理、定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根本没有“绝对正确”公理一说,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正确”学说。上面的推理过程中,省略了误差因素。事实上,误差是普遍存在的!!!
            一般而言如果误差不导致错误,我们叫它‘可容误差’,用ε符号表示。上面推导公式考虑‘可容误差’因素,表述为:
            (真理1+ε1) +(真理2 +ε2) =>(真理3+ε3)
                ……………
            (真理1+ε1) +(真理2 +ε2)…+(真理n+εn)
            =>(真理n+1 +εn+1)
            接触过数学级数的同学都知道,级数无数次累加后,原来‘趋于零’的可容误差ε,很可能不再‘趋于零’,变成“不可容误差”,导致等号变成不等号,‘真理’变成一个‘错误’!
            


            159楼2011-06-12 11:10
            回复
              上述精简版的推理过程,只想说明一件事情。由于人类认识体系本身的局限性,我们不可能由一个个‘相对正确’的真理,推导出‘绝对不出差错’的结果。前辈双脚踏过的道路,并不一定能成为后世按部就班的行动指南。更何况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古人的认识体系只不过真实世界的残枝碎片冰山一角,我们面前更多的是我们从未认识、从未踏足、从未可知、广袤无垠的未知领域。
              人生的每一步,都可能成为一个错误。但是,莫非我们因为害怕犯错,就不迈出下一步吗?对于未知的畏惧,很多人会退缩,齐天大圣不会。
              我们所以喜欢孙悟空,不因为他完美无缺、战无不胜,而因为他勇于面对、百折不挠。即使狮驼国面对皇亲国戚,即使命悬一线,行者依然选择战斗。只有一种例外,失去战斗的意义。【大圣听得两个言语相同,心如刀搅,泪似水流,急纵身望空跳起,且不救八戒沙僧,回至城东山上,按落云头,放声大哭,叫道:“师父啊——恨我欺天困网罗,师来救我脱沉疴。潜心笃志同参佛,努力修身共炼魔。岂料今朝遭蜇害,不能保你上婆娑。西方胜境无缘到,气散魂消怎奈何。行者凄凄惨惨的,自思自忖,以心问心道:“这都是我佛如来坐在那极乐之境,没得事干,弄了那三藏之经!若果有心劝善,理当送上东土,却不是个万古流传?只是舍不得送去,却教我等来取。怎知道苦历千山,今朝到此丧命!罢,罢,罢!老孙且驾个筋斗云,去见如来,备言前事。若肯把经与我送上东土,一则传扬善果,二则了我等心愿;若不肯与我,教他把松箍儿咒念念,退下这个箍子,交还与他,老孙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
              很多清流都是铮铮铁骨,可以被打死,不可以被打败。而循吏是理性的,敢于直面现实,哪怕直面失败!
              


              160楼2011-06-12 11:11
              回复
                大千世界(不仅仅神话中),也只有风才有这般超凡脱俗的本领,有时可助火势,有时也可灭火,有时吹得人瑟瑟发抖。这正是风的魅力,无影无踪、无处不在、无往不胜、无坚不摧,它是真正的武林至尊!
                现实中的风灭火旺火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风的原因(氮气含量、氧气含量、水分含量等),又有燃烧物的原因(汽油、蜡烛、木炭、落叶等着火点、结构差异),还有风的强度、方向、节奏等等因素影响。如果真要搞个透切,怕是诺贝尔奖金都拿到了。《西游记》的风为什么能既灭火又旺火,其矛盾两面性相对容易理解。
                就像雨水代表财政一样,西游记里‘风水’有明确的指向性。‘风’的内涵丰富,风俗、风气、风波、风范、风采、风流等等。
                虽然不很准确,有一个现代词汇大体上可以对应西游记里风的种种含义---舆论,正似那只亚马逊蝴蝶的翅膀,从风生水起,到风起云涌,进而风卷残云,再到暴风骤雨。
                


                162楼2011-06-14 09:56
                回复
                  2025-05-15 09:16:57
                  广告
                  参加这场举世闻名起义的底层士兵,绝大多数都不是革命dang人,有许许多多是在谣言四起的气氛中卷入兵变,他们不是在轰轰烈烈热血沸腾中,而是在糊里糊涂诚惶诚恐中,成为历史制造者的。


                  164楼2011-06-14 10:07
                  回复
                    公元1911年,这一年中国是辛亥年。新成立的皇族内阁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全国各地商办铁路将逐步收归国有。激愤的留日生江元吉割肉血书:“流血争路,路亡流血,路有国存,存路救国”。出。


                    165楼2011-06-14 10:09
                    回复
                      你写评书的啊,这么能写,有人从头看到尾了吗


                      IP属地:辽宁167楼2011-06-14 16:19
                      回复
                        看看。


                        168楼2011-06-14 16: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