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21. 婴儿的境界 众所周知,刚出生的婴儿,对外物的欲望极低,“饥来吃饭困来眠”的行为模式,与开悟者的风范如出一辙。在面对红尘的纷纷扰扰时,刚出生的婴儿对万事万物,并没有是非对错的“二元对立”。如饿了就吃奶水,但不会对其产生贪爱之念,吃饱即可,当然,你喂辣椒他也吃,可婴儿的身体机能承受不了,他虽然会哭,但不会对你或辣椒产生嗔恨之念。 所以道德经有言: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含德之厚,就是开悟者的状态;赤子,
-
01.看到自己(心念) 我们经常讲看到自己,其实就是看到心念。如何看到心念呢?简单点说,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心念在驱动。复杂点说,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比如走路、扫地、任何肢体的运动,从而理解是由心念在驱动;可以通过感受的产生,比如我们身体对温度的感受、对食物的酸甜苦辣的感受,从而理解是由心念在驱动;可以通过心念的生灭,比如我们每时每刻经历的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是由心念在驱动;可以通过对大自然的认知
-
0《杂阿含经》:“贪欲永尽,嗔恚永尽,痴愚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此处可以看出,只要能永尽贪嗔痴,才能进入涅槃,所以想要成为解脱者,前提就是永尽贪嗔痴。 即然知道永尽贪嗔痴,方能进入涅槃,成为解脱者,那么怎样“永尽贪嗔痴”呢? 首先,要清楚“贪嗔痴”来自我们的念头。 在历缘对境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六根接触六尘,念头就会出现。如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等,都是念头主导。当然,在六根接触六尘时,不同之人会有
-
0从古至今,修行者与宗教界在解释“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时,大多玄之又玄,使普通人根本摸不着头绪。但如果我们从心念契入,领悟普通人在历缘对境时,是以“本心生出妄心,妄心生出妄念”的模式运行,再去反观法界万物,用逻辑思辨的方式去理解“因果律”就相对容易。 妄心与妄念,是普通人的心境,而解脱者的心境是“正心与正念”。普通人之所以称为“妄”,就是含有“贪嗔痴”。如普通人的妄心,是有二元对立的,在历缘对境时,
-
0近年,国家大力推广传统文化时,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其中“天人合一”来自儒家的哲学思想体系,而“道法自然”来自道家的哲学思想体系。但《老子.25章》,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已经明确了人要效仿“天与地”的主张,与“天人合一”的思想,异曲同工。因此,搞懂“道法自然”的含义,“天人合一”随即明了。 先秦诸子百家之中,道家之所以有中国文化之根的称誉,关键核心就在于“道法自
-
0《六祖坛经》第一章,在“慧能度化惠明”时,先让惠明“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又让惠明静坐良久,方才说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此段经文,正是慧能帮助惠明,梳理实修与实证的步骤,接而破除由痴愚(无明)引起的贪爱与嗔恨,使之了悟宇宙实相。 在《坛经》经文中,慧能先让惠明“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的原因,就在于普通人的内心不够清静,当下的妄念纷飞。普通人,弹指间有四百念,想从当
-
0过往总结“逻辑心学”理论体系时,重点提出三个关键点:1,止观双修;2,三法印;3,四念处。在这三点里面,提及四念处的频率,虽相比“止观双修”与“三法印”并不高,但却是贯穿“止观双修”与“三法印”的重中之重,所以,今日特用一篇文章总结说明。 四念处,是南传佛教修行法门的根本,但本人认为,更是北传佛教顿悟法门的核心,也是了悟“三法印”的关键所在。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其中核心要点。 1、安顿心念的处所 以前
-
0去年归整实修、实证理论时,写过一篇《逻辑心学.慧解脱次弟》,但那篇文章偏重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探讨从感受契入心念的过程,而对如何从心念契入法界的描述较少。为了方便修行者从实修之中彻悟“三法印”,现把实证的次弟步骤,简单梳理。 一.止观双修 止观双修的目的,是观察到当下的一念,是为彻悟“三法印”做准备。当然,运用止观双修,不仅可以远离烦恼、脱离苦海,更可以观察到“弹指四百念”,随之进入解脱界。这些观点,以
-
0以前在翻阅《坛经》时,写过一篇“本心的含义”,大致把本心的状态,做出了简单的归纳,现在只是把本心的运行规律,以及核心总结出来。但是本篇文章,对经典里面的一些名相重新整理,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首先,需要理解三个名相。本心:道、涅磐的异名,与道、涅磐相通,是永尽贪嗔痴的状态,北传佛教所指的第八识;心:由本心所生,被贪嗔痴包裹的本心,北传佛教所指的第七识;念头:由心所生,贪嗔痴与心相同,且本心内在
-
0“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豆豆 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深,为华夏文明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其作者老子,生逢群雄争霸的周朝末年,透过乱世,对人性与天地万物有了深刻的体会,更以《道德经》总结周朝末年之前数千年,乃至上古文化的精华,令人敬佩。 从古至今,注解《道德经》的圣贤不计其数,本人不敢妄议孰对孰错,只不过早年一直参悟佛教修行方法,所以建议想了悟道德经的同修,
-
0“如果有人发现一颗闪亮的星星,他没有权力放进自己的口袋独享光辉;他必须公诸于世,使每个人都能分享这份光耀。” ----阿姜查作品 前段禅修,课程期间经常听到“阿罗汉”一词,很多同修不解深意,认为阿罗汉只有通过止观修行才能成就。其时阿罗汉分两种,慧解脱与俱解脱。慧解脱阿罗汉,即不通过修止,通过修观了悟三法印,断除无明而得解脱,但慧解脱只是理悟,六根接触六尘时,还有贪嗔痴等执著,无禅定与神通的能力。俱解脱阿罗
-
0每次与人谈起佛法,都以“心念”为契入点解释,早年更以“觉到心念、悟到不住念”总结佛法核心。在现实生活中,不论任何人对境时,只要六根接触六尘,就有念头产生,可见心念对人的生活影响极大。更重要的是,万法唯心造,当了悟心念与法界的关系后,即可明了北传佛教“般若体系”的经典,不必去研读佛学名相和背诵经论。既然心念如此重要,就有必要梳理清楚具体运用的方法,下面将以三点简单总结。 1,止观双修 佛经有云:弹指间四
-
0近段时间,在梳理过往理论时,翻阅到2016年7月写得此篇文章,发觉并不是太圆满。但仔细阅读内容,才发现这篇文章,是自己多年来,理论承前启后的关键,而本人理论的重点——“慧解脱次弟”,正是建立在此篇文章的架构之上的。今日之所以重新修订,是因其“以心印心”为禅宗印证他人的关键,如偏差过多,难免给人造成误导。因此,本人将借鉴原文的一些观点,重新梳理“以心印心”的步骤。 记得2013年,曾写过一篇《浅析参禅三境》,而
-
0修证偈 止观之法门, 明觉到心念, 悟到不住念, 无我见涅磐。 在过往理论中,对“开悟”的见解,阐述过不只一次。从早年归整出的“觉到心念、悟到不住念”,到去年总结的“慧解脱次第”,再到“实证的次第”,使理论不断完善的同时,也略显繁杂,而且对核心的探讨不够简单明了。今日之所以重提“开悟”,就在于要把核心梳理出来。 “止观之法门,明觉到心念,悟到不住念,无我见涅磐。”此四句偈语,是本人对实修、实证的总结,并把
-
0禅悟偈 生住异灭皆一念, 善恶无明破我执。 因缘和合为核心, 知行合一得终始。 前段时间,在整理过往文章时,写了一首“禅悟诗”,以便修行者对禅宗顿悟法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顿悟法门,虽提倡探讨“一实相印”,即“言语道断,一说即错”,但到达此境界的前提,必须了悟“三法印”,不然就容易陷入狂禅。以一念契入三法印,是禅宗顿悟法门的特点,而以一念解释“因果律”,不仅能看到“本心”的前因后果,更能看到念头对修行者
-
0①修证偈: 止观之法门, 明觉到心念, 悟到不住念, 无我见涅磐。 简释: 从止观双修的法门入手,明觉到当下一念,了悟不执着当下一念之中的“善、恶、不善不恶”,直至当下一念,再无“贪嗔痴”引起的“我执”,到达“无我”之境时,即见“涅磐”。 (注:善、恶、不善不恶,来源于贪爱、嗔恨、痴愚,而不执着善、恶、不善不恶,即俗称的“念起不住、不停留”。) ②悟道偈: 生住异灭皆一念, 善恶无明破我执, 因缘和合为核心, 知
-
01. 渐悟与顿悟之间,有哪些区别? 悟道,分为两条路,渐悟与顿悟。 渐悟,必须依照“戒定慧”的次第而行。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先遵守戒律,然后修习四禅八定,最后开悟见法。此为佛陀当年的修行之路。 顿悟,自古修行者总有误区,认为没有次第,其实是错误的。禅宗六祖有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从观察到心,到从心悟道,这个过程是有次第的。 渐悟,四禅八定是核心,先把内心的所有念头制心一
-
0总有人问:当前世界,灾害频发,环境日趋恶化,因此,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极为重视。请问,作为修行者,尤其入世修行的人,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在探讨这两个问题时,先讲述几件,人尽皆知的小事,即可明了原因所在。如香烟盒上面,大字写着抽烟有害健康,但总有人去抽;又如,气候变暖整日刷屏,不谈人类未来命运,就北极熊与企鹅的悲惨命运,能唤醒多少人?又如,大家都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但总有人去闯…… 从上
-
0自古解注《道德经》者众多,理解思路千差万别,但提及修行核心,绝大多数解注者一致认同第十六章的“致虚极,守静笃”是其核心。有关此点,本人也是认同的,但如果可以加上“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更加圆满了。 对于修行之法,佛教法门众多,但细数总结,无非就是“修止与修观”两大类,阿含经更以“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己,亦成于止;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做出总结。此处之所以提及佛教的“止观修行”,就在于止观之
-
0近日,与人探讨解脱者“与道合一”的状态时,产生一问:解脱者,当下一念里面,没有“善、恶、不善不恶”,他们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对身体有没有认知?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觉“身心合一”,是实修至关重要的一步。以禅宗修行来论,只要搞懂“念起不住”即可,而南传的“四念处”修行,必须搞懂“身受心法”的过程步骤。当然,从“四念处”去理解“身心合一”,是最简单的方式。 感受,是契入“身心合一”的关键。 在南
-
0近年,由于国家推动,传统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全国。此时,历史中的诸子百家,重回百姓视野,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在这场运动之中首当其冲。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公认的圣人,而历史学家,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标准,推选出明代的王阳明为第二位圣人。 阳明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一次革新,把儒家从“理学”向“心学”转变。在历史中,从东汉至民国之间,中国一直是以“三教(儒释道)并存,儒为根本”,为
-
0理解《道德经》第40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要从第42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入手。“道生万物”的过程,以目前人类的认知,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有关经文的理解思路,普通人兴趣不大,倘若把今天探讨的话题,改成“灵魂与物质的关系”,相信阅读者的兴趣瞬间就提升了。当然,这个话题牵扯的范围太广,极其容易引起争议。因此,此篇文章,仅以个人见解,从实修、实证与逻辑思辨的方式,逐步推演这
-
0①《逻辑心学.实证的次弟》一文,描述的步骤有些难以理解,能否简单告知,并告知具体如何操作? 实证,是需要从实修慢慢推演的。 简单讲,就是通过“止观双修”觉知到念头,随后再从念头梳理清楚“本心的运行规律”。 但如果想具体了解,就需要搞懂以下步骤:首先,利用止观双修,以“觉到心念、悟到不住念、无我见涅槃”的步骤(参见《逻辑心学.慧解脱次弟》),使修行者,通过观察自心了悟“三法印”,更明了“涅槃寂静”的境界,
-
0①“三法印”与“一实相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长久以来,众多修行者对“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一直喋喋不休的争执,此中的主要原因在:“三法印”,是开悟者站在修行者的角度,简单易懂的阐述万物实相,而“一实相印”,是开悟者站在“涅磐寂静”的状态,也就是俱解脱的境界,对修行者阐述万物实相。 三法印,偏重印证修行者对万物实相的解读;一实相印,偏重印证修行者证悟的境界。一个针对万物实相,一个针对修行者的境界,
-
0①经常听人说,小孩子接近道,此话如何理解? 在《道德经》里面,老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小孩子接近道”的观点,而是指出“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与“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的思想。“常德”与“含德之厚”,是指最高的德性,并非“道”。以此可见,刚出生的婴儿,接近“最高的德性”,而非“与道合一”的状态。(赤子,指刚出生的婴儿。) ②“最高的德性”指什么? 众所周知,刚出生的婴儿,对外物的欲望极低,“饥来吃饭困来眠”
-
0曾经在中国独领风骚逾千年,一统佛教八大宗派的禅宗,如今风光不再,宗门逐渐被净土宗替代,而过往的经言与公案,却成就了一批狂禅,活跃在现实与网络之间,以显示禅门的存在。 有关禅宗没落的主要原因,本人认为是禅宗在六祖慧能的改革之后,虽完全融入社会各阶层,但后世门徒的传播过程,却偏重理论,把原本需要实修、实证的实践佛法,变成了谈空论玄的“空中楼阁”。 自达摩祖师西来开始,传法至六祖慧能期间,禅宗门徒日常的修
-
0智慧,简单划分,可为“世间智与出世间智”。世间智,为世智辩聪,指世间的一切学问,如各行各业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而行业的顶尖人才,对各自理论的思辨能力,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出世间智,为世间普遍存在的智慧,适用于任何行业,如通过“戒定慧”的修行,了悟佛教的“三法印”,开启般若智慧。 在上述对“世间智”与“出世间智”的解释之中,可以看出,“世间智”偏重于我执,即在世间,对“我”的行业的认知程度,而“出世间
-
0①制定戒律的目的在哪里? 《杂阿含经》记载,有人问佛陀:“我今云何净其初业,修习梵行?”佛陀告知:“汝当先净其戒,真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 这段经文的解释是:“有人问佛陀:‘我刚开始应该怎么做,怎么修?接下来才能去修更高级别的梵行(梵天之行)?’佛陀回答:‘你应该先遵守基础的戒律,端正自己的知见,在身、口、意三业清静以后,然后修习四念处。’” 从上述经文可以看出,持戒的目的是为了端正自己的知
-
0********************************************************************* 此篇文章的缘起,是解释《阿含经》的一段经文。在看到“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时,方才理解北传经论中“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的出处。 以前在解释“道与涅磐的特征”时,曾用“道生万物”来理解“性空缘起”,即涅磐通过“因果律”生出万物,而“若见缘起便见法”的解释,即明了“因果律”便见涅磐。由于南传佛教对宇宙起源描述极少,所以南传经典在探讨万物运行的因果
-
0修行,并非离群独居的闭关禅坐,更重要的是在历缘对境的生活之中,而各行各业的大成就者,无一不是修行高人。但这些行业的佼佼者,对宗教界的戒律并不痴迷,却偏重禅定与智慧的开发,此种方式,非常类似禅宗修行,然而他们没有戒律为基础,始终探索“世间智”,造成只有少部分人,最终通达“出世间智”,进入解脱自在之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戒律形成的基本原则,用来规范修行者的行为。从世界主流宗教可见,他们制定戒
-
0①“逻辑心学”的理论是否为知见? 一直以来,本人在梳理佛法核心时,以实修为依托、以实证为次弟,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有步骤的诠释自古难以解释的“开悟”,以便有缘者能当下顿悟。但总有人告知:“你写的全是知见。”有关这一点,我是承认的,因其文字、语言是指月手指,如果闻法者执迷在手指上面,是不可能开悟的,而对解脱者来说,文字、语言来自普通人的贪嗔痴,说得越多,离开悟越远。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一味实修或
-
0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逻辑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