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第一章,在“慧能度化惠明”时,先让惠明“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又让惠明静坐良久,方才说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此段经文,正是慧能帮助惠明,梳理实修与实证的步骤,接而破除由痴愚(无明)引起的贪爱与嗔恨,使之了悟宇宙实相。
在《坛经》经文中,慧能先让惠明“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的原因,就在于普通人的内心不够清静,当下的妄念纷飞。普通人,弹指间有四百念,想从当下一念顿悟,就必须先让内心没有一个念头。惠明静坐良久的原因,就是用止禅把内心的一切念头压下,随之,慧能当头棒喝,说出一句“不思善、不思恶”。此时,惠明正处于内心没有一念的状态,但因六祖一句话,必定生出一念,而普通人的念头肯定会有贪嗔痴的执着,就会引起“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当然,痴愚(无明)是产生二元对立的起因,所以只有“不思善、不思恶”,方才能够超越二元对立,破除无明,了悟宇宙实相。
从上述梳理“慧能度化惠明”的过程,可以总结出以下观点:1,一念契入二元对立;2,无明引起二元对立;3,无我超越二元对立。今日探讨二元对立,之所以用《坛经》开篇,正是由于此段经文的深意,可以完美的剖析二元对立这个问题,下面就具体分析。
1、一念契入二元对立
自古公认的大德,都曾提出一句“心外求法皆为外道”的言论,而自己的过往理论,也不只一次提出,是心念产生对宇宙万物“二元对立”的评判,并非宇宙万物的变化引起“二元对立”的观点。因此,从念头契入大道,不仅符合自古大德的言论,更符合《坛经》之中,慧能度化惠明时,先让“勿生一念”,后“当头棒喝”,使其生出一念,用以反思一念“善与恶”的二元对立。
观察到当下的一念,不仅需要强大的止禅,更需要观禅的循序渐进。如普通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是念头的驱使,而南传佛教的四念处,更把安顿心念的处所,细分为“身、受、心、法”。当然,只有拥有强大的止禅,内心方才清净,才能觉知到身体的动作、身心的感受、心的运行、万物的规律等,然后通过“身、受、心、法”觉知到念头。
对于没有修行功底的普通人,运用“慧能度化惠明”时,观察当下一念的方法显然不可行,但只要逻辑思辨能力强,也可进行“后知后觉”的推理。如六根接触六尘,看到一件事、听到一句话等,即便当下“不知不觉”,但我们可以通过“后知后觉”的反思,推理出看到一件事的“善与恶”、听到一句话的“善与恶”等等,最终理解“善与恶”的二元对立,产自当下的一念。
2、无明引起二元对立
普通人通过当下一念的反思,会发觉自己的每一念只有“善与恶”的二元对立,所以慧能度化惠明时,提出“不思善,不思恶”一句。如历缘对境,六根接触六尘时,看到随顺自己内心的事产生善,看到违逆自己内心的事产生恶;听到随顺自己内心的话产生善,听到违逆自己内心的话产生恶;……。当然,有人会说,我看到、听到时,内心没有丝毫“善与恶”的观点,内心充满“不善不恶”,这不是“三元对立”吗?想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懂“贪嗔痴”,明白不善不恶即无明(愚痴的异名),而无明引起二元对立(善与恶的对立)。
佛法经常提及“贪嗔痴”三毒,而贪爱产生善念,嗔恨产生恶念,愚痴(无明)产生不善不恶念。嗔恨产生恶念,相对容易理解,但贪爱产生善念,对普通人是不易理解的。如目前提倡的孝道、宗教的戒律等,都是培养善念的方法,可是一旦执迷进去,就会变成贪爱,接而成为“我执”,这就是《老子》的“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理解思路。世间的“善”,并不为错,可以帮助修行者平息妄想、执着,但此“善”是有执着的“善”,是为进入“无我”之境的前奏,俗称“小善”。只有与道合一,进入“无我”之境,再无世间“善与恶”的二元对立,方是“大善”。
无明,是愚痴的异名,即不懂“无常与无我”,而不懂“无常与无我”的结局,就是贪爱与嗔恨的不断产生,接而引发“善与恶”的二元对立。记得当年修习“葛印卡内观禅修”时,让观察身体的感受,而普通人内心不够专注,刚开始对身体的感受,根本无法觉知,从而造成“不善不恶”之念。但只要一直观察,内心足够宁静时,即可观察到身体的感受,不是产生随顺自心的善念,就是产生违逆自心的恶念。因此,只有了悟“不善不恶”(无明)是无常变化的,同样是我执,才有可能彻悟“无常与无我”,从而破除无明。
3、无我超越二元对立
无我,是涅磐的特性,是彻底清除贪嗔痴等“我执”的状态,当修行者的内心到达“无我”之境,才能超越二元对立。因此,《杂阿含经》有云:“贪欲永尽,嗔恚永尽,痴愚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磐。”只有清除由“贪与嗔”引起的“善与恶”,再清除由“痴愚”引起的“贪与嗔”,方才进入涅磐成为解脱者。而慧能度化惠明时,问“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正是慧能帮助惠明破除“我执”,了悟涅磐的方法。
到达“无我”之境,从当下的每一念入手,相对容易理解。如我们当下的每一念,是“无常”变化的,即有“生住异灭”的过程,而普通人在此过程之中,加杂过多“善、恶、不善不恶”的我执。如普通人历缘对境,听闻一件事,自己根深蒂固的习性,就会在当下一念之中,产生“善、恶、不善不恶”的评判,接而在这一念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善、恶、不善不恶”的评判。只有每一个念头,再无“善、恶、不善不恶”时,就是“无我”之境。
我们常说的“念起不住,不停留”与“随缘而来,随缘而去”,就是指当下一念无“贪嗔痴”,而下一念升起时,依旧无“贪嗔痴”。如普通人品尝到美食,当下会产生贪爱的善念,随之又产生多吃一点的贪爱之念,而到达“念起不住”的无我之境,品尝食物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当下一念并无贪爱,所以下一念依旧无贪爱,品尝到美食仅仅是品尝罢了。同理,普通人听到一句抨击自己的言语,当下会产生嗔恨的恶念,随之又产生反击的嗔恨之念,而到达“念起不住”的无我之境,所听到的言语,只是因缘和合的显现,当下一念与下一念,皆随缘而生。
无我见涅磐,必须先破除无明,才有可能超越二元对立。当我们理解,只要每一念都无贪嗔痴等“我执”,就不会引发“善、恶、不善不恶”的观点时,已然证悟“本心”,接而反观法界,即能领悟“万物一体”。(参见《逻辑心学.本心的运行规律》)万物从生到死,在“生住异灭”的无常变化中,加杂的“我执”不同,从而造成生命形态的不同,只有永尽内心的贪嗔痴,到达无我,即见涅磐,此为“三法印”的简单理解思路。因此,领悟“无我”,是破除无明与超越二元对立的关键。
以上三点,在剖析“二元对立”时,并不是以目前学术界,观察法界万物为主的方式,而是采用以一念契入,再反观法界的步骤。
以观察法界万物的方式不能说错,毕竟南传经典与《道德经》一书,都是以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探讨宇宙实相。但我们必须清楚,佛陀是经历了“四禅八定”的过程,老子是到达了“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所以才能抛开身、受、心等修行次第步骤,直接探讨法界的宇宙实相,而普通人连基本的修身之法尚且不能理解,不知何为禅定,不知何为“致虚守静”,如何反观法界去理解宇宙实相呢?
再者,“善与恶”是二元对立的状态,倘若每一念清除,即到“天人合一”之境,但“不善不恶”的无明未破,因此,需要超越。一旦破了“无明”,明了“无我”,即可了悟“道法自然”。所以,清除“二元对立”与超越“二元对立”之间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破除“无明”。
禅宗,之所以称为顿悟法门,就在于对了悟宇宙实相,开辟了一条新路,不需要经历“四禅八定”的过程,从当下一念契入,以逻辑思辨的方式,当下顿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禅宗,是经得起检验的学说。
执智 2018.09.09
在《坛经》经文中,慧能先让惠明“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的原因,就在于普通人的内心不够清静,当下的妄念纷飞。普通人,弹指间有四百念,想从当下一念顿悟,就必须先让内心没有一个念头。惠明静坐良久的原因,就是用止禅把内心的一切念头压下,随之,慧能当头棒喝,说出一句“不思善、不思恶”。此时,惠明正处于内心没有一念的状态,但因六祖一句话,必定生出一念,而普通人的念头肯定会有贪嗔痴的执着,就会引起“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当然,痴愚(无明)是产生二元对立的起因,所以只有“不思善、不思恶”,方才能够超越二元对立,破除无明,了悟宇宙实相。
从上述梳理“慧能度化惠明”的过程,可以总结出以下观点:1,一念契入二元对立;2,无明引起二元对立;3,无我超越二元对立。今日探讨二元对立,之所以用《坛经》开篇,正是由于此段经文的深意,可以完美的剖析二元对立这个问题,下面就具体分析。
1、一念契入二元对立
自古公认的大德,都曾提出一句“心外求法皆为外道”的言论,而自己的过往理论,也不只一次提出,是心念产生对宇宙万物“二元对立”的评判,并非宇宙万物的变化引起“二元对立”的观点。因此,从念头契入大道,不仅符合自古大德的言论,更符合《坛经》之中,慧能度化惠明时,先让“勿生一念”,后“当头棒喝”,使其生出一念,用以反思一念“善与恶”的二元对立。
观察到当下的一念,不仅需要强大的止禅,更需要观禅的循序渐进。如普通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是念头的驱使,而南传佛教的四念处,更把安顿心念的处所,细分为“身、受、心、法”。当然,只有拥有强大的止禅,内心方才清净,才能觉知到身体的动作、身心的感受、心的运行、万物的规律等,然后通过“身、受、心、法”觉知到念头。
对于没有修行功底的普通人,运用“慧能度化惠明”时,观察当下一念的方法显然不可行,但只要逻辑思辨能力强,也可进行“后知后觉”的推理。如六根接触六尘,看到一件事、听到一句话等,即便当下“不知不觉”,但我们可以通过“后知后觉”的反思,推理出看到一件事的“善与恶”、听到一句话的“善与恶”等等,最终理解“善与恶”的二元对立,产自当下的一念。
2、无明引起二元对立
普通人通过当下一念的反思,会发觉自己的每一念只有“善与恶”的二元对立,所以慧能度化惠明时,提出“不思善,不思恶”一句。如历缘对境,六根接触六尘时,看到随顺自己内心的事产生善,看到违逆自己内心的事产生恶;听到随顺自己内心的话产生善,听到违逆自己内心的话产生恶;……。当然,有人会说,我看到、听到时,内心没有丝毫“善与恶”的观点,内心充满“不善不恶”,这不是“三元对立”吗?想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懂“贪嗔痴”,明白不善不恶即无明(愚痴的异名),而无明引起二元对立(善与恶的对立)。
佛法经常提及“贪嗔痴”三毒,而贪爱产生善念,嗔恨产生恶念,愚痴(无明)产生不善不恶念。嗔恨产生恶念,相对容易理解,但贪爱产生善念,对普通人是不易理解的。如目前提倡的孝道、宗教的戒律等,都是培养善念的方法,可是一旦执迷进去,就会变成贪爱,接而成为“我执”,这就是《老子》的“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理解思路。世间的“善”,并不为错,可以帮助修行者平息妄想、执着,但此“善”是有执着的“善”,是为进入“无我”之境的前奏,俗称“小善”。只有与道合一,进入“无我”之境,再无世间“善与恶”的二元对立,方是“大善”。
无明,是愚痴的异名,即不懂“无常与无我”,而不懂“无常与无我”的结局,就是贪爱与嗔恨的不断产生,接而引发“善与恶”的二元对立。记得当年修习“葛印卡内观禅修”时,让观察身体的感受,而普通人内心不够专注,刚开始对身体的感受,根本无法觉知,从而造成“不善不恶”之念。但只要一直观察,内心足够宁静时,即可观察到身体的感受,不是产生随顺自心的善念,就是产生违逆自心的恶念。因此,只有了悟“不善不恶”(无明)是无常变化的,同样是我执,才有可能彻悟“无常与无我”,从而破除无明。
3、无我超越二元对立
无我,是涅磐的特性,是彻底清除贪嗔痴等“我执”的状态,当修行者的内心到达“无我”之境,才能超越二元对立。因此,《杂阿含经》有云:“贪欲永尽,嗔恚永尽,痴愚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磐。”只有清除由“贪与嗔”引起的“善与恶”,再清除由“痴愚”引起的“贪与嗔”,方才进入涅磐成为解脱者。而慧能度化惠明时,问“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正是慧能帮助惠明破除“我执”,了悟涅磐的方法。
到达“无我”之境,从当下的每一念入手,相对容易理解。如我们当下的每一念,是“无常”变化的,即有“生住异灭”的过程,而普通人在此过程之中,加杂过多“善、恶、不善不恶”的我执。如普通人历缘对境,听闻一件事,自己根深蒂固的习性,就会在当下一念之中,产生“善、恶、不善不恶”的评判,接而在这一念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善、恶、不善不恶”的评判。只有每一个念头,再无“善、恶、不善不恶”时,就是“无我”之境。
我们常说的“念起不住,不停留”与“随缘而来,随缘而去”,就是指当下一念无“贪嗔痴”,而下一念升起时,依旧无“贪嗔痴”。如普通人品尝到美食,当下会产生贪爱的善念,随之又产生多吃一点的贪爱之念,而到达“念起不住”的无我之境,品尝食物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当下一念并无贪爱,所以下一念依旧无贪爱,品尝到美食仅仅是品尝罢了。同理,普通人听到一句抨击自己的言语,当下会产生嗔恨的恶念,随之又产生反击的嗔恨之念,而到达“念起不住”的无我之境,所听到的言语,只是因缘和合的显现,当下一念与下一念,皆随缘而生。
无我见涅磐,必须先破除无明,才有可能超越二元对立。当我们理解,只要每一念都无贪嗔痴等“我执”,就不会引发“善、恶、不善不恶”的观点时,已然证悟“本心”,接而反观法界,即能领悟“万物一体”。(参见《逻辑心学.本心的运行规律》)万物从生到死,在“生住异灭”的无常变化中,加杂的“我执”不同,从而造成生命形态的不同,只有永尽内心的贪嗔痴,到达无我,即见涅磐,此为“三法印”的简单理解思路。因此,领悟“无我”,是破除无明与超越二元对立的关键。
以上三点,在剖析“二元对立”时,并不是以目前学术界,观察法界万物为主的方式,而是采用以一念契入,再反观法界的步骤。
以观察法界万物的方式不能说错,毕竟南传经典与《道德经》一书,都是以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探讨宇宙实相。但我们必须清楚,佛陀是经历了“四禅八定”的过程,老子是到达了“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所以才能抛开身、受、心等修行次第步骤,直接探讨法界的宇宙实相,而普通人连基本的修身之法尚且不能理解,不知何为禅定,不知何为“致虚守静”,如何反观法界去理解宇宙实相呢?
再者,“善与恶”是二元对立的状态,倘若每一念清除,即到“天人合一”之境,但“不善不恶”的无明未破,因此,需要超越。一旦破了“无明”,明了“无我”,即可了悟“道法自然”。所以,清除“二元对立”与超越“二元对立”之间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破除“无明”。
禅宗,之所以称为顿悟法门,就在于对了悟宇宙实相,开辟了一条新路,不需要经历“四禅八定”的过程,从当下一念契入,以逻辑思辨的方式,当下顿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禅宗,是经得起检验的学说。
执智 201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