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8贴子:191,282

回复:(讨论)苻坚的后宫中究竟有几位张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过这里认为,张夏姬和张淮北是在后方的大营里(这点后面慢慢说),而张才女当时没有和姐妹们在一起,如果张才女和她们在一起,可能会组织后方的人(起码女眷)稳住,不至于乱成一锅粥,就像卞夫人当初在曹操生死未卜的时候站出来稳住那些手下一样。
《三国志》:【及董卓为乱,太祖微服东出避难。袁术传太祖凶问,时太祖左右至洛者皆欲归,后止之曰:“曹君吉凶未可知,今日还家,明日若在,何面目复相见也?正使祸至,共死何苦!”遂从后言。太祖闻而善之。】
再结合列女传最后来看,张才女很可能主动跟着苻坚到了寿春,虽然未必就在前面的战场上,可能在营帐里,然而淝水大败,苻坚自己的座驾云母车都被缴获了,苻融战死,苻坚自己直接找了匹马骑马跑了,根本没顾上管任何人,一片混乱之下,张才女根本没有人管,只得自尽。她的自尽,是殉国,也可能是怕被乱军砍死,而她的上书,为的是国家利益。作为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在ta们接受的正规教育里,几乎都有“士为知己者死”、“食君之禄、为君尽忠”的信念,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不管前秦天王是苻生,苻坚,还是苻法,苻双,作为女国士的张才女都会上书劝谏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5-03-11 10:57
回复
    二、张淮北与张夏姬之辨:
    (虽然史书对她们的称呼都是“夫人”,但是这两位女士却是只要仔细看史书其实是最能分清的)
    淝水主战场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境内,属于淮南,苻坚在战场中流矢之后从寿春跑,【单骑遁还于淮北】,淮北也在安徽,慕容暐屯兵是在郧城,在今天的湖北省安陆市。苻坚要是从安徽寿县跑回陕西西安,中途还得经过河南省,当时所有人的最终目标肯定都是都城长安(陕西西安),所以慕容暐那时候要是把张氏护送回到苻坚那里,肯定路上尽快汇合越好,方向也是湖北——河南/安徽——陕西西安方向。湖北直接一路向西就和陕西直接接壤,但是安徽不是,得一路向西北方向还得途径河南。
    【初,慕容暐屯郧城,姜成等守漳口,晋随郡太守夏侯澄攻姜成,斩之,暐弃其众奔还。坚收离集散,比至洛阳,众十余万,百官威仪军容粗备。未及关而垂有贰志,说坚请巡抚燕、岱,并求拜墓,坚许之。权翼固谏以为不可,坚不从。 】
    到了洛阳应该差不多全汇合上了。
    而且慕容德载记有,【坚之败也,坚与张夫人相失,慕容暐将护致之,德正色谓暐曰:“昔楚庄灭陈,纳巫臣之谏而弃夏姬。此不祥之人,惑乱人主, 戎事不迩女器,秦之败师当由于此。宜掩目而过,奈何将卫之也!”暐不从,德驰马而去之。还次【荥阳】,言于暐曰:“昔句践栖于会稽,终获吴国。圣人相时而动, 百举百全。天将悔祸,故使秦师丧败,宜乘其弊以复社稷。”暐不纳。乃从垂如鄴。】
    说明到(河南)荥阳了慕容德慕容暐张氏他们还没和苻坚汇合,否则慕容德不可能继续又劝,这里差不多已经能看出来淮北苻坚身边那个张氏和慕容暐护送回去的那个张夏姬不是一个人了。等到了洛阳之后他们应该就汇合上了,这时候慕容垂提出要回邺城扫墓祭祖,慕容德就直接跟着慕容垂走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5-03-11 11:07
    回复
      在此之前还有,【融乃驰使白坚曰:“贼少易俘,但惧其越逸,宜速进众军,掎禽贼 帅。”坚大悦,恐石等遁也,舍大军于项城,以轻骑八千兼道赴之,令军人曰: “敢言吾至寿春者拔舌。”故石等弗知。】
      苻坚自己都是听了苻融的话之后大喜,直接抛下项城的大军,带了八千轻骑兵去寿春前线的,而且为了不惊扰敌军肯定越低调越好、动静越小越好、越不引人注意越好,甚至还下令谁敢泄露他到寿春的消息就“拔舌”,这时候不至于那“轻骑八千”里面还带着一堆女眷。所以可能张夏姬和张淮北都在淮水以北的后方营帐里(怀疑是在今天安徽省凤台县境内,因为凤台县和寿县(寿春)就是只隔开了一个淮河,寿春应该属于沿江地区,过了淮河直接就到了),没去寿春,而张才女或许又是一番强烈进谏之后让苻坚勉强同意带上她一起。
      等听到前方溃败、秦军大乱的消息和惨状,苻融阵亡,苻坚御车云母车被俘获,苻坚中流矢,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苻坚【单骑遁环于淮北】,自己骑马跑路,到了淮北有人给他送吃食,又一番对话,然后才对身边的张氏感慨万千,说明有可能这位张氏是之前一直在淮北后方找个地方等着没动,直到苻坚遇到了她。而张夏姬看到一片混乱之后,估计后方也没人管她们了,都在自顾不暇,所以想办法跑去慕容暐那边求庇护。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25-03-11 11:07
      收起回复
        简单附张图,能简略看一下寿春那边的情况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25-03-11 11:08
        回复
          由上,出现在淝水战场上的(寿春前线+后方)有三位张女士。
          这里还要声明一件事情,苻坚开战前的那个状态,“龙骧一呼,君臣面缚,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攻晋战争在当时的他眼里,不是多么严肃危机的打仗,而是带人看大型战争剧真人秀表演,(ps.不是那种万分紧急需要速战速决的战争,君主御驾亲征的话带一些宫人女眷服侍也并非没有这种情况,比如孝文帝南伐时就带了很多宫人一起,甚至之后他妹妹彭城公主还能直接从皇宫跑去前线找他“告状”),苻坚当时那种飘了的状态,带后宫妃嫔去淝水是一种恩宠荣耀之事,相当于“大型团建活动”。因此,宫人(包括婢仆和后宫妃嫔)被带去前线并非不可思议之事,虽然很可能苻坚一开始并没有想加上张才女,是她自己强烈“请从”的,后续全线溃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那是后话。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5-03-11 11:09
          回复
            这里又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宝锦母到底是张淮北还是张夏姬中的哪一位?如果都不是,那么宝锦母也被带去淝水了吗?还是干脆直接没去,留在长安的皇宫里了?(同时也不能确定除了三位张女士之外,苻坚还有没有带其他妃嫔去淝水)
            ps.任何时候都不是“凭空”多出来一个“张夫人”,而是以前,因为信息简陋,现代看官心思又多为单纯,总是想着心中那个“大英雄”该是个专情的,于是把一些细节逻辑对不上的地方给强行找补合并,自动给“消灭”了一个甚至几个“张夫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25-03-11 11:09
            回复
              三、最后在新平佛寺自杀的“宝锦母”:
              ps.其实史书也完全没确定说过一个字表示这位张女士就是苻宝苻锦之母,也完全没说过苻宝苻锦就一定是同母的,只不过这位张女士的行为举动看起来很像是起码是苻宝苻锦其中一个的母亲,由于以前大多数看官都直接把她们“绑在一起”,在此为了方便,还是用“宝锦母”来称呼这位张女士。
              关于此条,由于现有信息尚且不清晰明朗,帖主个人的意见是:“宝锦母≠张夏姬”,但是没法证明宝锦母是否等于张淮北。
              如果有孩子还在长安,怎么着也会想办法自己稳住,以求能平安回到长安见到孩子,不大可能在战败后直接想跑路,再加上屠编辑又把“夏姬事件”直接踢掉,所以张夏姬女士也很可能没和苻坚有任何子女。
              不过无论“宝锦母”与“张淮北”是否为同一人,苻坚后宫的张女士大于等于三人,同时还有一位拥有周公解梦技能的无名氏的“妇”。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25-03-11 11:10
              回复
                关于张夏姬和宝锦母之别,其实还有一个点,就是二人的容貌。(在此对两位女士均表以深切的同情,没有任何不敬之意)
                【《魏书》:俄而兵至,执坚及其夫人张氏与少女宝锦,送诣姚苌。苌囚之,将害焉。】
                这时候姚苌估计就已经见过她们了,毕竟这种身份很特殊,怎么也得亲自去过问一下,(同时也是他们第一次谈判,然而苻坚这时态度依然很高高在上,所以谈崩了,后面的讨要玉玺、缢死苻坚,姚苌本人就都没到场了,是派手下去的),然而却没对她们有什么兴趣,从抓到苻坚到勒死苻坚,把他们直接打包关在一起一共关了两个多月,一点都没有把她直接收了的心思,说明姚苌对她们一点也不在乎。姚苌可不是端正不好色的,看看他对毛氏那个样子……
                差不多能说明张夏姬女士和宝锦母有容貌上的差距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25-03-11 11:10
                回复
                  而且还有一个前后矛盾的事情,既然说苻坚被勒死之后,那些将士都集体落泪“为苻坚哀叹惋惜”,那为什么前面苻坚杀女的时候这么冷血无情,没人制止也没人去拦一把呢?常理,罪犯互杀互砍,狱卒也有义务及时制止,哪怕那罪犯明天就要提出去砍了脑袋,狱卒也有义务制止狱中罪犯杀人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5-03-11 11:10
                  回复
                    至于苻诜生母,史书从头到尾没提过是谁,只不过苻诜确实是史书盖章的苻坚“爱子”,为此苻坚粉由于文盲+脑容量太小,直接搞出了一个“宠妃生爱子”的进可攻退可守的逻辑闭环。即,因为苻诜得宠,所以一定是宠妃生的,所以“张夫人”一定是宠妃,所以生的儿子才得宠。
                    我请问呢?自己在这脑补半天了,基础地基都是错的,建出来的也是危房豆腐渣工程,不怕刚进去就直接塌房被砸死?
                    【坚少子中山公诜有宠于坚(十六国春秋里写的是“最有宠于坚”),又谏曰:“臣闻季梁在随,楚人惮之;宫奇在虞, 晋不窥兵。国有人焉故也。及谋之不用,而亡不淹岁。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 阳平公,国之谋主,而陛下违之;晋有谢安、桓冲,而陛下伐之。是行也,臣窃惑 焉。”坚曰:“国有元龟。可以决大谋;朝有公卿,可以定进否。孺子言焉,将为 戮也。”】
                    苻诜这个“爱子”从头到尾史书没提过有啥特殊破格待遇,相反疑似封爵年龄还挺晚,由于劝谏之后直接就被苻坚骂让他去死,导致看起来前面那个“有宠”怎么看怎么反讽效果拉满,像欲抑先扬的铺垫,也像“虽然……但是……”里面的那个“虽然”一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5-03-11 11:11
                    回复
                      而且苻诜没有任何一处记载是“儿童”,更像是青少年,苻宝苻锦更没有是小婴儿的记载,看起来更像是成年少妇。否则小孩骑不了马,照顾不了自己,苻坚跑路的时候不见得会带上拖油瓶。史书对于苻诜,本来就毫无赞意,不管是事迹,还是字样。唯一的表示“正面人物”的记载,就是他那段进谏(然后被苻坚直接骂去死),这很合理,史书以晋为正统,苻坚为伪,求伪不要进攻正统的做法,无论动机图啥,都会被表彰。
                      还有他“上朝进谏”的事情,史书从来没有表明夸赞过是“早慧”,也根本没有任何表示“神童”、“才子”之类的夸奖,说明无论是当时的人还是后世晋书史官,都觉得这很理所当然很正常,说明以他的年龄做那种事完全是合理的,根本不可能是小学生年龄的小孩,否则可以比肩曹冲了。
                      就好比现代,如果一个幼儿园甚至小学年龄的小孩,能轻松做出二元一次方程的题,那很可能会被夸一句聪明早慧,但是如果是一个九年级学生,恐怕大家就会习以为常,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25-03-11 11:12
                      回复
                        再注意看一下史书,
                        《晋书》:【坚弥惧,付宏以后事,将中山公诜、张夫人率骑数百出如五将,宣告州郡,期以孟冬救长安。 ………… 坚既不许苌以禅代,骂而求死,苌乃缢坚于新平佛寺中,时年四十八。中山公诜及张夫人并自杀。是岁太元十年也。 】
                        《魏书》:【坚弥惧,付永道以后事,率骑数百出如五将,宣告州郡,期救长安。……………坚至五将山,姚苌遣其将吴忠围之。 坚众奔散,独左右十数人,神色自若,坐而待之,召宰人进食。俄而兵至,执坚及其夫人张氏与少女宝锦,送诣姚苌。苌囚之,将害焉。坚自以平生遇苌厚,忿之, 厉声大骂,谓张氏曰:“岂令羌奴辱吾兒!”于是杀宝锦。姚苌乃缢坚于新平佛寺。 】
                        《资治通鉴》:【遂帅骑数百与张夫人及中山公诜、二女宝、锦出奔五将山,宣告州郡,期以孟冬救长安。……………坚自以平生遇苌有恩,尤忿之,数骂苌求死,谓张夫人曰:“岂可令羌奴辱吾儿。”乃先杀宝、锦。辛丑,苌遣人缢坚于新平佛寺,张夫人、中山公诜皆自杀,后秦将士皆为之哀恸。】
                        《十六国春秋别传》:【自将张夫人及中山公诜率骑数百出如五将山。六月,太子宏寻将母妻宗室男女数千骑出奔,冲入据长安。八月,缢于新平佛寺中,时年四十八。张夫人、中山公诜等皆自杀。】
                        《十六国春秋》:【坚弥惧,遂付宏以后事,帅骑数百与张夫人及中山公诜、幼女宝、锦出奔五将山,宣告州郡,期以孟冬救长安。…………坚自以平生遇苌有恩,尤忿之,数骂苌求死。谓张夫人曰:“岂可令羌奴辱吾儿!”乃先杀宝锦。辛丑,苌遣人缢坚于新平佛寺中。时年四十八,张夫人中山公诜等皆自杀。】
                        《十六国春秋》(崔鸿原版):【自将张夫人及中山公诜率骑数百出如五将山。……………坚叹曰:"卿宰相才,王景略之流,而朕不知卿,亡也不亦宜乎"。八月,缢于新平佛寺中,时年四十八。张夫人、中山公诜等皆自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5-03-11 11:12
                        回复
                          发现“华点”了没有?宝锦宝锦,从来都一起写,都是“宝”在前“锦”在后,所以大家都很自然的直接知道苻宝是苻锦的姐姐,甚至大多数看官还都给直接安了个“同母姐妹”的设定;
                          但是苻诜苻宝苻锦这三个人,似乎史书上要么三人不一起写,但只要一起写了,苻诜的顺序就一直是排在苻宝苻锦前面的,
                          【正義曰:莊二十八年傳曰:“晉獻公娶於賈,無子。烝於齊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先言穆姬後言申生,知是申生姊也;言娶於賈,則是正妃。】
                          史书惜墨如金,这种次序就是表现齿序。
                          苻诜显然更可能是苻宝的哥哥,而不是苻锦的弟弟。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5-03-11 11:15
                          收起回复
                            而且在此还要澄清一个误区:某人被记载是其父/母的“少子/女”,只能说明ta有兄/姊,不能说明没有弟/妹,更不能说明ta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而被记载了“幼子/女”、“季子/女”的孩子,更不能说明ta是小婴儿或者儿童,只能说明ta是自己父母最小的孩子,在自己家里的齿序最小。如果父母四五十乃至五六十了,最小的孩子二三十完全可能。史书上的“幼”一般都指的是此人在家里的齿序,而不是指的年龄段。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5-03-11 11:15
                            收起回复
                              至于为什么说苻诜的生母不太可能是在新平佛寺自杀的那位张女士(宝锦母),
                              因为,还是史书的写作顺序,这位张女士是在苻诜之前直接就自杀的,苻诜才是最后一个自杀的。也即,她的寻死和苻诜无关。记载很明确,苻坚是被姚苌派人直接勒死的,并不是自缢或逼死,苻坚完全是“被杀”,连“被迫自杀”都不是。如果苻诜也是这位张女士的孩子,还有亲骨肉活着,她很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带着儿子活下去,不会彻底放弃求生希望。
                              唯一写了苻诜在张女士之前自杀的是晋书,然而恰恰是晋书,写出逃的顺序时,把苻诜也写在了她之前!
                              【坚弥惧,付宏以后事,将中山公诜、张夫人率骑数百出如五将,宣告州郡,期以孟冬救长安】
                              弟妹排兄姊之前,还有可能是兄姊失宠的情况,但是“子後母前”在礼法上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这位张夫人基本很可能并不是苻诜的生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5-03-11 1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