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18贴子:613,467

回复:淮阳子(7.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清灵的乐曲奏响就会心生喜悦,悲凉的曲调奏出则心生哀伤,心神居于体内却随着外来的感受而发生变化。这样说来,情绪的变化是由外界带来的。音乐的哀伤和喜悦,尚且能破坏人的纯正之性,何况在万事万物的牵绊中能使心神清净吗?


IP属地:河南16楼2025-02-16 16:13
回复
    七窍,是心神感知外物的通道;血气,是五脏维持生命的使者。耳目对于美好声色的向往,鼻口对于芳香味道的喜爱,身体对于安适状态的享受,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七窍因追求外界的享受而阻塞,就会使心神竞驰于外而不能内守;血气因追求外物而耗费,就会使五脏动荡失调而无法正常运行。外在的嗜好与欲望没有休止,体内的五脏六腑就会阻塞不通。
    纵逸于荒淫之所,流连于是非之地,而又不使道德败坏和生命受损,恐怕是很少的。因而圣明之人清澈双目而不乱看,清净两耳而不乱听,缄闭口舌而不多语,放弃心智而不多虑。
    看重道德而安于卑微,尊贵的权势就不能使之动摇;坚守大道而甘于贫贱,厚重的利益就不能使之倾心。只要能安身的地方就去居住,顺适内在性情而去游历,内心充满浩然的元气,纯洁无瑕。这样,内心不必操劳而道自然就会到来。


    IP属地:河南17楼2025-02-16 16:15
    回复
      因此树本安静,之所以摇动,是风使它摇动的;水本清澈,之所以浑浊,是土使它浑浊的;人本正直,之所以邪恶,是嗜欲迷惑的。心怀嗜欲,就如树生蛀虫。树木生有蛀虫而自身被其蛀蚀,内心存有嗜欲而自己受到伤害。因此蛀虫众多树木将会折断,嗜欲强烈身体就会伤亡。


      IP属地:河南18楼2025-02-16 16:22
      回复
        要收敛情欲,先要节制五官。五官,是欲望的通道,嗜好的居所。耳目对于美好声色的向往,鼻口对于芳香味道的喜爱,身体对于安适状态的享受,其实质都是一样的。然而也会因此而死,也会因此而生。美好的声音、色彩和味道使人赏心悦目,但如果贪恋无度,反而会伤害身心。
        所以明智的人剔除欲念以摆脱负累,节制嗜欲而坚守正性。食物只要能够充饥解饿即可,衣服只要能够蔽体御寒即可。不让奢华之物扰乱本性,不让悲喜情绪搅扰心神。处于知止知足的境界,立于没有危害的地方,这才是保全本性的途径。


        IP属地:河南19楼2025-02-16 17:04
        回复
          人们放养牛马,若未返还,一定会记得收拢回来;而放纵嗜欲却不知道节制,这不是很糊涂吗?若要收敛嗜欲,一定要在微弱初发之时。嗜欲的生发,就像树木新生枝芽,像火苗刚刚燃起,用手就可以拔断枝芽,用露水就可以滴灭火苗。待到旺盛之时,树木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大火熊熊燃烧,即使用尽力气挥斧砍树,用尽池水浇灌火焰,也无法阻止,因为已经势不可当。
          嗜欲刚刚萌发时,耳目可以关闭,意念可以阻止。及至强烈之时,即使收敛情欲,也无法消除,因为本性已经损害。如果没有在尚未形成时阻止欲念,在微弱初发时抑制嗜欲,即使之后悔恨,又能怎样呢?


          IP属地:河南20楼2025-02-16 17:16
          回复
            大道是无以言说的,但如果不创立学说就不能阐明其中的道理;大象是没有特定形象的,但如果不赋予形象就不能揣度其中的奥妙。道与象的神妙,不通过言论就无法流传;其学说所阐释的奥妙,不通过学习则难以精通。


            IP属地:河南21楼2025-02-16 17:22
            回复
              剥茧抽丝,织成细绢,绘以花纹,就可做成王侯穿的衣服;人通过学习而掌握礼仪,以文采充实自己,将得到世人的赞誉。就像海里的蚌不被剖开,体内的珍珠就不会显露;山上的竹子不被砍断,美妙的音色就不会彰闻;人的性情不经过磨练,聪明智慧就不会开启。人若专心致力于学习,磨砺本性,才能和智慧就会被发掘出来。


              IP属地:河南22楼2025-02-16 17:24
              回复
                靛青从蓝草中提取,颜色却青于蓝草,是浸染使它如此;冰由水凝结而成,却比水冰冷,是寒冷使它如此;镜子由金属做成却比一般的金属明亮,磨拭使它如此;戎、夷民族的孩子,出生时声音相同,长大后习俗各异,是后天的教育使他们如此。人吸收美味,身体便会健壮有力;心灵接受经典的洗礼,便能领悟仁、义、礼、智、信。


                IP属地:河南23楼2025-02-16 17:26
                回复
                  不研习经典,就不懂得智慧的深邃。归乡的人一心想要到家,却不能够一步到达;好学的人情系典籍,却不能够读一遍就掌握。水滴并非可以穿石,然而石头被洞穿,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耳朵刚刚堵塞,眼睛刚刚模糊,一定不吝惜大量钱财,不远千里地求医治疗。人不治学,就如精神的失明、失聪一样,却还不知到远方请求圣明之师,以拯救内心,是心性的蔽塞


                  IP属地:河南24楼2025-02-16 17:30
                  回复
                    心思专注于眼睛所看,则会忽略耳朵听到的声音,就会听而不闻;心思集中于耳朵所听,则会忽略眼睛看见的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如果用左手画方形,右手画圆形,想要同时全都完成,即使心里有规矩的尺度,双手自如运用刀具,却还是不能做到,这是由于心思不能同时集中于两件事,从而双手不能同时做好两件事。


                    IP属地:河南25楼2025-02-16 17:38
                    回复
                      说出的话就一定遵守,这是守信的标准。同样的话说出,有的人就令人相信,因为他在说话之前就有信用;同样的教令发布,有的人就施行顺利,因为他在言语之外就有诚信。君子明白诚信的可贵,必定先举信再行事。言行举止,不失标准。
                      以诚信实施教化则行之有效,以诚信处理事务则合于规范,以诚信安抚远人则使之归附,以诚信行赏施罚则公正清明。由此说来,以诚信作为行事的准则,功德巨大。


                      IP属地:河南26楼2025-02-16 18:26
                      回复
                        远离潮湿接近干燥,是火的走势;避开高处流向低处,是水的特点。水本没有感情,尚且知道躲避逆势而趋向顺势,又何况人心呢?
                        据《左传》,冀缺曾被废为庶人,在田间耕作时,妻子来送饭,夫妻依旧相敬如宾。冀缺,即郤缺,春秋时晋国大夫,因其父封于冀,故又称“冀缺”。


                        IP属地:河南27楼2025-02-16 18:41
                        回复
                          荃荪独自生长,不因岩石隐蔽而使芳香消散;石间泉水暗暗流淌,不因山谷幽深而变得不清澈;人在不被发现的地方,难道可以因为隐蔽就改变操守吗?因而要警惕谨慎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小心畏惧别人听不到的地方。居处室内像接见宾客一样,进入空屋像屋里有人一样。
                          因此蘧瑗不因在黑暗中行车而改变节操;颜渊不因在夜晚沐浴而改变仪容;勾践被囚禁在石屋,但没有丧失君臣礼节;冀缺在郊野耕种,但没有缺少夫妻间的尊敬。这些人都能够在隐没的地方谨慎遵礼,守善而居,不因为没人看见就改变善心,没人听见就改变操守。


                          IP属地:河南28楼2025-02-16 18:43
                          回复
                            天高高在上却能听察人间的善恶,太阳很远却能照到很近的地方,神灵隐秘却能够明察一切。《诗经》中说:“比如独处居室中,也要无愧于神明。不要说屋里昏暗,没有什么人能看见。”
                            不坦荡之事,不会因为隐藏就不被发现;昏乱的行为,不会因为隐蔽就不表现出来。在明处修炼德行,在暗处行为悖谬,以为人们不会知晓。就算人不知道,鬼神也会知道,鬼神不知道,自己还会知道。而说无人知道,是自欺欺人的想法。


                            IP属地:河南29楼2025-02-16 19:46
                            回复
                              因而明智的人鉴识人才,在其未出名时就能够闻知,未显露时就可以察觉,并且辨识出他的智慧和才能,这样才能称为知人。如果这个人已经建立了功名、成就了事业,然后才发现他,这与把耳朵听到响雷当作听觉灵敏,眼睛看到日月当作视力敏锐又有什么区别呢?


                              IP属地:河南31楼2025-02-16 2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