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二月一日,新学年开学,李彰麟正式注册入读私立孖厘时学校。学校提交的例行报告显示,李彰麟虽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仍然以极大的热情与努力投入到英语能力的提高上,学习上很勤奋,在行为规范上也显得有板有眼,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令人满意。就这样,他在这所学校一直读到一九三九年上半年。 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保君建突然致函内务部秘书,以坚时埠一间名为李霖号( Lee Lum )的商铺因发展需要,人手短缺为由,希望批准李彰麟离开学校,进入该商铺工作。但内务部秘书经一番权衡,于八月十日回绝了此项申请,至于拒签基于什么理由,因档案文件中未有提及,不得而知。
李彰麟的留学档案到此终止。经过近五年的在澳留学,李彰麟基本上完成了中学课程。另外的一份与利生公司相关的档案宗卷( 注:档案名称:LEE Sang and Company,BP210/9,70 收费档案 )显示,李彰麟成为其契爷的利生公司雇员后,就一直在那里待了下来,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此后,随着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逐渐松动,他最终加入澳籍。
⑪中山县恒美村的李连生( Willie Lee )大约出生于一八七七年,一八九三年跟随乡人来到澳大利亚寻找发展机会。他从鸟修威省( New South Wales ) 登陆入境后,便在雪梨( Sydney )周边从事菜农等工作。待有了积蓄并且也获得了澳洲永久居民身份后,他于一九零三年六月三十日在靠近雪梨城区的华打鲁区( Waterloo )正式注册开设了一间杂货果菜店,就以他自己的英文名字Willie Lee作为店名。随后,他得以回国探亲,结婚生子。一九二八年六月十一日出生的李章铭( Chong Ming Lee ) ,便是李连生数次回国探亲所生育的其中一个儿子。
到儿子李章铭满十岁时,恰逢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到第二年,广东省虽然是大后方,但遭受日军入侵的威胁日益严重。考虑到要为正当学龄的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李连生决定将其办理来到雪梨留学读书。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李连生先与开设在雪梨华埠附近的华人英文学校( Chinese School of English )校长戴雯丽小姐( Miss Winifred Davies )接洽,从她那里拿到了同意其子李章铭入读的录取信。然后,他于当天填写申请表格,出具财政担保书,提交给位于同城的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为儿子申领赴澳留学所需之护照和签证。他以自己在华打鲁区经营的商铺作保,允诺每年供给足镑膏火,作为儿子在澳留学期间所需之学费和生活费等各项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