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吧 关注:4,517贴子:288,328

回复:海外广府足迹民国时期珠三角人士赴澳留学---中山篇(持续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事实上,李和在五月十五日并没有登上原订的“圣柯炉滨号” ( St Albans )轮船驶往香港,按计划回国探亲,而是在最后一刻选择继续留下来读书。到七月十日,戴雯丽小姐照例给内务部递交了有关李和学业与操行的例行报告,内务部这才知道,尽管内务部部长已经核准了他的再入境签证,这位中国留学生其实一直没有走,仍留在雪梨继续上课学习,也就默认了这种现实状态。直到九月十五日,中国驻澳总领事馆才函告内务部秘书,解释李和之所以未回中国探亲,是因其父李可请求其子不要于此时回去,希望他留下来,抓紧时间,继续完成学业。明白了其留下的具体原因,内务部也就乐观其成。


IP属地:广东201楼2025-03-23 11:46
回复
    一切又都回归老样子。对于已年届二十一岁的中国留学生李和来说,唐人英文书馆仿佛就是他的最爱,在过去的五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该校读书,不离不弃;而校长戴雯丽小姐所做有关他的例行报告,也是既不说好,也不言坏,十分简单。至于内务部,在接到中国总领事馆每年例行递交的展签申请后,也照常给予李和延签。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IP属地:广东202楼2025-03-23 11:46
    回复
      可是,到了一九三二年六月,这样的局面不再。在这个月,戴雯丽校长向内务部报告说,过去几个月里,李和这位已经成人的中国留学生,显得越来越管不住自己,常常不按时到校上课,各科成绩下降,不复往昔;在校表现,亦乏善可陈。看来,对于这个中国学生,戴雯丽小姐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为此,内务部遂责成雪梨海关调查处理此事。海关人员首先到雪梨的臣街八十二号(亦即广和昌号的隔壁),找到李和的父亲李可查询。了解到儿子的上述在校情况之后,李可对儿子的行为深感失望,对海关人员表示,要把儿子从唐人英文书馆转校到其他的学校去,将他置于男性教师的管教之下,庶几能让他转性,潜心向学。李可一再说明,透过中国总领事之安排,他一定能为李和找到一所合适的学校,并将此知照内务部并办理相应的手续。果然,七月五日,新任中国驻澳总领事陈维屏函告内务部秘书,已将李和转校到雪梨都市商学院( Metropolitan Business College )就读,仍然是全日制学习。这一安排获得了内务部的认可,从而使李和避免了被取消签证、遣送回国的命运。


      IP属地:广东203楼2025-03-23 11:47
      回复
        刚刚渡过上述危机之后三个月,李可通过中国总领事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三日,中国总领事陈维屏致函内务部秘书,谓李可急着要回中国探亲,故希望能向内务部申请其子李和在学校停课,替代他位于雪梨喜街( Hay Street )九十八号的华隆号( War Loong & Co. )商铺中的位 置,在其探亲中国期间,代其履行在该商行的职责。此时的李和马上二十二岁,李可此举,或者有通过这一安排让儿子留下来,以替代自己位置的名义,使之在生意上有所历练,并最终能达到留居于澳洲之目的。对侨胞之事有求必应的陈维屏总领事,自然乐意向内务部陈情,希望能获得部长的特许,给李和这个机会。


        IP属地:广东204楼2025-03-23 11:47
        回复
          对此请求,内务部给予了认真的考虑。首先,在十月二十四日,内务部秘书责成海关税收当局,查清李可是否为该华隆号商行之股东老板。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则李可在其中所占之股份又是多少,价值有多大。其次,则要厘清该商行一年的营业额是多少,与海外的贸易值有几多。如果这些都清楚的话,提供去年一年的交易额清单备案,以备检索。雪梨海关接获指示之后,没有怠慢,立刻行动起来。经多方查证,他们于十一月十日报告说:一、李可既非华隆号商行之股东,亦非该商行之雇员。二、对于想让儿子替代他在华隆号商行里的位置一事,李可向海关人员解释说,此事可能是中国总领事误解了他的原意,他只是谈过想让儿子进入该商行工作的愿望。实际上,他此刻并不期望申请其子成为华隆号商行之雇员,而反过来,华隆号商行也并不愿意雇佣李和。三、李可声称,此时他只是希望其子能在都市商学院读完这个学期的课程,到一九三三年一月份之前,待其子结束相关学业,就督促他返回中国。因此时距离李可所说的明年一月份也就只剩下一个多月,内务部遂不再计较,而接受了李可的这种解释。


          IP属地:广东205楼2025-03-23 11:47
          回复
            但李和并不认同父亲的解释。也许他此时已经无心向学,或者他认为父亲的上述做法严重影响了他的自尊与自信,在他看来,父亲对海关的解释,显然就是在狡辩,也是其目的败露之后的掩饰而已。因此,他等不及这个学期结束,没有如其父所期待的将商学院的课程读完,也不知会中国总领事馆和澳大利亚内务部,就在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在雪梨乘坐“彰德号”( Changte )轮船,义无反顾地离开澳洲,经香港返回中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头。李和六年多的澳洲留学生涯,就此结束。


            IP属地:广东206楼2025-03-23 11:47
            回复
              下图一为,1923年12月14日,李可为其子李和来澳留学之事所填写的申请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请护照和代办签证。
              下图二为,1925年3月18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魏子京总领事为李和签发的中国留学生护照及澳大利亚内务部3月28日签发的入境许可。



              IP属地:广东207楼2025-03-23 11:48
              回复
                ⑱梁门教( Leong Moon Gow ) ,一九零六年九月十一日出生,香山县曹边村人。其父梁瑞荣( Leong So,但在档案中也写为Charlie Hong )于十九世纪末年来澳,先定居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省( Queensland )北部的滨海重镇汤士威炉( Townsville ) ,后转到靠近其北部约一百一十公里处临近海边的小镇英壬埠( Ingham ) ,于一九零六年开始与人合股创办和经营一间名为Houng Yuen & Co.(鸿源号)的杂货商铺,主要经营鞋、五金商品、布料、餐用器皿、文具及化妆用品等,也包括进出口澳中货品生意,生意不错,商行雇有两位西人及八名华人。


                IP属地:广东208楼2025-04-05 22:36
                回复
                  大约在一九二三年上半年,梁瑞荣以监护人的身份,向位于美利滨 ( Melbourne )的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提出申请,办理时年届满十七岁的儿子的中国留学生护照及赴澳留学签证。不过,他不是以上述自己参与经营的鸿源号商铺作保,而是代之以在汤士威炉的查理鸿号( Charlie Hong )[1]店铺作保,承诺每年为儿子提供七十镑膏火费,同时也注明,他会根据实际需求增加这笔费用。至于儿子梁门教来澳留学的学校,他希望儿子进入汤士威炉威时燕学校( Townsville West State School )念书。


                  IP属地:广东209楼2025-04-05 22:36
                  回复
                    中国总领事馆收到申请后,一九二三年六月十四日,总领事魏子京给梁门教签发了编号为284/S/23 的中国留学生护照;四天之后,获得澳大利亚内务部核发的入境签证,并在当天就按照梁瑞荣的指引,将护照寄往香港指定的金山庄,由后者负责交给在广东的梁门教并为其安排赴澳行程。接到获签通知之后,梁门教很快便收拾好行装,束装待发。三个月后,待一切安排妥当,他便去到香港,乘坐“获多利号” ( Victoria )轮船,于一九二三年九月十七日抵达昆士兰州北部港口汤士威炉,入境澳洲。这时,梁门教刚满十七岁。


                    IP属地:广东210楼2025-04-05 22:36
                    回复
                      在汤士威炉入境时,梁门教曾对海关人员表示,自己要前往其父亲所在地英壬埠,入读英壬公校( Ingham State School )。但最终的结果是:他既没有入读该校,也没有去他父亲早前替他安排好的汤士威炉威时燕学校,而是从九月二十九日开始,转到位于英壬埠西南部约二百五十公里处之内陆地区的小镇车打士滔( Charters Towers ) ,注册入读加美乐山书院( Mount Carmel College )。该校为天主教会所办,是一所寄宿学校。根据校长的报告,梁门教在校操行良好,学业优秀。由此,他在这里一直念到一九二六年底,前后逾三年之久。


                      IP属地:广东211楼2025-04-05 22:37
                      回复
                        一九二六年,梁门教二十岁了。梁瑞荣想让儿子接替自己,参与经营管理他所投资合股的鸿源号店铺。梁瑞荣于当年四月一日致函内务部秘书,申请将儿子梁门教的留学生身份转为工作签证,协助他管理有十位雇员的商行(见图一)。他在信中表示,让儿子进入商行,做文员工作,处理相关公文,学习管理,最终也是要让他接手这家商行,使其业务能不断拓展,服务当地社会。可是,五月十二日,内务部秘书复函,断然地拒绝了上述申请。


                        IP属地:广东212楼2025-04-05 22:37
                        回复
                          虽然碰了钉子,但梁瑞荣并不气馁。他还想利用关系,希望由洋人出面,而使问题有所转圜。而在当时,梁门教就与洋人建立了较好的关系,赢得了认同和支持,正好可以为之一试。


                          IP属地:广东213楼2025-04-05 22:37
                          回复
                            前面提到,梁门教在加美乐山书院是住校读书,学习和操行都表现得很好,深得该书院院长莫戈神父( Rev. C. A. Mogg )喜爱。后者在得知了梁瑞荣的想法及碰壁之后,深为同情,便很想帮忙,以便能够将梁门教留在澳洲。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莫戈神父刚刚调任到鸟修威省( New South Wales )北部大镇探密埠( Tamworth )的基督兄弟会书院( Christian Brothers' College )担任新职不久,就致函内务部秘书,希望他能考虑到现在梁门教的实际情况,即他已在澳受到良好的英语教育,本身具备中英文背景,应允许他为其父亲工作,作为其商行职员,处理来往函件等事务。但是,内务部并没有给他面子,对此请求予以全盘否定,并特别指出梁门教的签证条件就是来澳读书,不然他就得返回中国。但莫戈神父并不死心,于十一月二十日再次致函内务部秘书,告知梁瑞荣希望儿子能帮他做几年文员,协助他处理相关生意,为此他愿意支付一笔钱作为此次转换签证的代价。莫戈认为,过几年之后,这对父子都会回去中国的,让其父子一起工作应该是一件好事(见图二)。他希望内务部再认真考虑这一请求,提供方便;如果内务部不能决定的话,希望能告诉他,应该经由什么途径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但内务部的回复还是一样,并重申如果不继续在澳读书,梁门教就得离开澳洲。


                            IP属地:广东214楼2025-04-05 22:38
                            回复
                              莫戈是有身份有地位的教会资深神职人员,内务部的这一回复显然很不给面子。于是,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八日,他致信曾经担任过昆士兰省省长的联邦众议员谢铎( Hon. E. G. Theodore ) ,向他介绍梁门教的情况,表示如能利用其所具有之中英文背景,提供给他一个机会为其父亲工作,也有助于协助教会使更多的在澳华人皈依基督耶稣。为此,他希望谢铎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帮助梁门教获得一个五年的在澳工作签证,甚至使他获得永居权。同时,他告诉这位众议员,梁门教计划在今年四月份返回中国探亲,希望他能尽快给予答复,俾能解决这一问题。可能莫戈与这位前昆士兰省省长相熟已久,私交很深,故谢铎在接到他的信之后也没有怠慢,即刻将其转到联邦总理办公室,希望能帮忙解决这一问题。总理办公室又将此信转给内务部秘书,冀望能有积极的回应。但内务部部长也很绝情,根本不给同僚面子。他在四月十三日回复谢铎说,根据 《 中国留学生章程 》 的相关规定,无法满足莫戈的上述要求。由是,梁瑞荣想通过教会领袖为儿子留在澳洲的尝试,最终不能得逞。


                              IP属地:广东215楼2025-04-05 2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