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吧 关注:4,517贴子:288,295

回复:海外广府足迹民国时期珠三角人士赴澳留学---中山篇(持续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七日,郭章赞结束了三年零九个月的澳洲留学生涯,在雪梨乘坐与来澳时的同一艘轮船“太平号”,经香港返回中国。作为受到过西方中等教育的年轻人,回到风云变幻之际的祖国,面对日本侵华日益加快的脚步,以及中山籍开办的四大百货公司在上海、广州以及香港的商业拓展,郭章赞的人生发展及职业生涯当有很多的选择。只是无法找到他此后的资料,对其日后发展无从谈及。他的父亲郭亚开当时已经入了澳籍,按照规定,其经营的店铺在超过一定数额的营业额(五千镑)之后,是可以申请亲属或族人前来作为帮手打理店铺的。换言之,郭亚开是有这个机会的。但遗憾的是,我们在澳洲档案馆里再也找不到有关郭章赞的信息。


IP属地:广东64楼2025-02-16 10:32
回复
    下图一为,1932年4月9日,郭亚开为其子郭章赞在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请护照和签证所填写的申请表。
    下图二、三为,1932年5月13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陈维屏为郭章赞签发的中国护照中文页及签证页。
    下图四为,1932年1月19日,香港华南英文书院校长给郭章赞写的推荐信。
    下图五为,1932年4月8日唐人英文书馆馆长戴雯丽小姐给郭章赞的录取信。






    IP属地:广东65楼2025-02-16 10:38
    回复
      ——分界线——


      IP属地:广东66楼2025-02-16 13:00
      回复
        ⑧郭彩霖( Andrew Choy Lum ) ,生于一九一六年二月七日,中山县竹秀园村人。他的父亲名叫郭彩( Andrew Cork Choy ) ,一八七四年出生。十六岁时,郭彩便跟随乡人桴海南下,前来澳大利亚寻找新的生活。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兰省( Queensland )登陆入境后,他一路南下,进入鸟修威省 ( New South Wlaes ) ,最终定居于雪梨( Sydney )。直到一九一一年,他在获得了澳洲永久居住权后,才得以回国探亲,结婚生子。后因永安果栏 ( Wing On & Co . ,亦称永安公司 )在雪梨的发展,他得以为该果栏主要股东亦即其同宗郭氏兄弟所吸纳,进入该果栏做工。


        IP属地:广东67楼2025-02-16 13:01
        回复
          一九二九年五月十三日,郭彩填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办十三岁的儿子郭彩霖赴澳留学事宜。他以其做工的永安果栏作保,允诺每年供给膏火五十镑,作为儿子来澳留学所需各项支出,要将儿子安排入读位于沙梨山区( Surry Hills )的钦布街英文学校( Chinese School of English , Campbell Street , Sydney )。为此,他已经从该校校长戴雯丽小姐( Miss Winifred Davies )那里拿到了录取信。


          IP属地:广东68楼2025-02-16 13:01
          回复
            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受理后,很快便审理完毕上述申请。五月二十九日,新任总领事宋发祥给郭彩霖签发了号码为 542 / S / 29 的中国学生护照。当天,他便修书内务部秘书,为这位中国学生申请入境签证。内务部秘书通过海关了解到,郭彩是永安果栏的店员,周薪四镑,虽无银行账户,但却在永安果栏存有三百镑,且随时可以调用这笔钱。也就是说,他有能力负担得起儿子来澳期间的留学费用。与此同时,海关也翻出了一份出入境记录,显示郭彩在一九一五年二月二十二日离境回国探亲,到次年六月二十六日方才回到雪梨。而其子郭彩霖正是在他这次回国探亲期间出生,显示出他们之间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父子关系。内务部秘书虽然觉得郭彩的财务状况一般,但因永安果栏总经理郭朝( Gock Chew )作为其保人,以其公司强大的财务实力作为支撑,则完全可以解除任何人对签证申领者的财务顾虑。于是,六月二十七日,内务部秘书批复了郭彩霖的留学签证。但他在批复函中强调,鉴于郭彩霖明年二月七日年满十四岁,如果他在此日期之后抵澳,则须按 《 中国留学生章程 》 新规,在入关时需测试其英语能力,以确定他是否具备初步的基础英语学识,才能决定是否准其入境。当然,在此日期前入境,则不受此规定之影响。


            IP属地:广东69楼2025-02-16 13:02
            回复
              在中国的郭彩霖接到由中国总领事馆寄来的护照后,立即通过香港的永安公司订妥船票。随后,他由家人送到香港,在此搭乘驶往澳洲的“彰德号” ( Changte )轮船,于当年九月九日抵达雪梨,顺利通关。因郭彩当天要守在店里工作,无法前去接船,郭朝便代其前往海关,将郭彩霖接出来,安顿在他父亲工作的永安果栏欧田模路( Ultimo Road )店铺住处。


              IP属地:广东70楼2025-02-16 13:02
              回复
                十月八日,郭彩霖正式去到钦布街英文学校注册入读。他在这里一直读到次年年中上半学期结束,其间各项表现皆令人满意。到一九三零年七月份时,戴雯丽校长向内务部报告说,郭彩霖业已退学,应该是转学到位于把定顿区( Paddington )的圣母昆仲会学校( Marist Brothers School )就读。但事后经海关核查,才发现他去的是另一所同样是天主教会主办的学校,即位于达令赫斯特区( Darlinghurst )的基督兄弟会书院( Christian Brothers ' College ) ,在那里念五年级课程。各科学习成绩优秀,备受好评。


                IP属地:广东71楼2025-02-16 13:02
                回复
                  在一九三二年新学年刚开学两个月不到,永安果栏总经理郭朝突然致函内务部秘书,申请这位年方十六岁的中国学生进入永安果栏工作。他表示,该公司一位伙计刚刚去了纽西兰( New Zealand ) ,此前是持工作签证来这里工作的,签证有效期到今年五月份;而他这一走,就留出了一个职位空缺,需要有人填补。郭彩霖的签证有效期到九月,还有半年时间,鉴于他此前在中国具备了良好的中文基础,现在又从澳洲留学的过程中学好了英语,学校对他的各项表现都很满意,让他接替上述工作,对他是个锻炼;而学习如何经商,也会让他日后返回中国时具有良好的经商经验,可以开创更好的未来,这实际上也是他的父亲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为此,他恳请内务部秘书考虑到永安果栏需要员工的现实以及郭彩霖所具备的条件,批准他从学生身份转为工作签证。内务部秘书接到上述申请后,认为郭朝的理由成立,遂于四月十三日批准了他的要求,准予郭彩霖转变身份,核发给他十二个月的工作签证。由是,从这一天起,郭彩霖退学,正式成为雪梨永安果栏的员工;而内务部秘书也在同一天致函中国总领事馆,知会了上述决定。


                  IP属地:广东72楼2025-02-16 13:03
                  回复
                    郭彩霖做事认真,在永安果栏兢兢业业地服务,很受郭朝喜爱。第二年,郭朝为他申请展签获批;其后两年,则由中国总领事馆代为申请展签,也顺利获批,原因是郭朝认为他的素质和服务较之其他店员更令人满意。
                    只是在一九三五年内务部秘书批复了他的展签后,郭彩霖的档案到此终止。而郭朝的档案显示,直到一九三九年,郭朝在处理一些地产等物业时,其中所涉及的家人和族人,也包括郭彩霖在内,表明此时他仍然拿着工作签证。此后,再未能找到与他相关的档案宗卷,但因为此后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导致许多人滞留在澳,郭彩霖很可能就由此留在了澳大利亚。


                    IP属地:广东73楼2025-02-16 13:03
                    回复
                      下图一为,1929年5月13日,郭彩填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办儿子郭彩霖赴澳留学事宜。
                      下图二、三为,1929年5月29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宋发祥给郭彩霖签发的中国学生护照。
                      下图四为,永安公司总经理郭朝向内务部秘书申请让郭彩霖进入永安公司工作的信件。





                      IP属地:广东74楼2025-02-16 13:05
                      回复
                        ——分界线——


                        IP属地:广东75楼2025-02-23 10:51
                        回复
                          ⑨刘仲初( Lau Cheung Chor ) ,生于一九二七年七月七日,中山县人。他的父亲是一八七一年出生的刘驰荣( Lau Tan ),早在一八八七年便来到澳大利亚发展。他自澳大利亚北部的波打运( Port Darwin )登陆入境,便在北领地( Northern Territory )这块土地上辗转打工,最终在取得永久居留权后定居于打运埠( Darwin ) ,在当地的万芳楼餐馆( Man Fong Lau & Co. )担任簿记工作,后来也被提拔为经理。


                          IP属地:广东76楼2025-02-23 10:52
                          回复
                            一九四零年十一月,鉴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到非常艰难困苦的阶段,而此时小儿子刘仲初又已十三岁,考虑到此时家乡中山县面临着日军的扫荡,即便将儿子送到澳门或者香港读书,也仍然很不安全,因为此时日军南侵南洋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南洋各地包括香港的沦陷也已进入倒计时。为此,刘驰荣决定为儿子申领护照和签证,前来波打运埠留学。


                            IP属地:广东77楼2025-02-23 10:52
                            回复
                              因申请表等资料缺失,无法得知其具体递交申请的日期,以及以什么机构担保及安排儿子入读哪所学校。但从刘驰荣任职的机构是上述万芳楼餐馆来判断,应该是以此作保;而当时打运埠也有天主教会主办的学校,称为打运埠天主教会学校( Convent School , Darwin ) ,此前来自广东省新会县的陈文发( Moon Fat )和台山县的朱福源( Gee Kook Noon )两位少年欲来打运埠留学时,都选择的是上述学校;而因打运埠规模不大,按照惯例,刘仲初要入读的应该也是该校。


                              IP属地:广东78楼2025-02-23 1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