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17贴子:613,484

淮阳演义(2.7)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轩起
淮阳书社,2025年1月


IP属地:河南1楼2025-01-17 17:24回复
    赵燕云《汉朝人的日常生活:长安生活指南》(天津人民出版社,2023年,39章)
    汉代官员自公卿以下至县令出行时由属吏导行,并有伍伯(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伍伯,一伍之伯。五人曰伍,五长为伯,故称伍伯。”)和骑吏作为前驱。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就是因为不按规定出行,自己牵着马在街上溜达而被弹劾。


    IP属地:河南2楼2025-01-17 17:37
    回复
      汉代官员上班是“寄宿”制,“府舍分离”,以单位为家。一旦进入公堂,一连工作五天都不能擅自离开,吃住都在“单位”。有些在京城长安上班的外地官员,上班骑马到郊区,把马寄养在朋友家里,五天后休息时再骑马回家。


      IP属地:河南3楼2025-01-17 17:40
      回复
        汉代官员生病需要请假,一般假期只有三个月。如果病情实在严重,三个月内不能痊愈,需要上奏,告诉皇帝需要继续请假的需求,在得到皇帝的批准后,才能继续在家休息。官员在没得到皇帝批准的情况下,擅自休息,将会被视为违反规定,直接革除官职。


        IP属地:河南4楼2025-01-17 17:47
        回复
          长乐宫总面积约6平方千米,相当于约8个故宫大小。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就住在长乐宫,汉高祖之后为太后居所。汉惠帝以后的皇帝都居于未央宫。在汉代,大臣们对皇帝问候是:愿陛下千秋万岁(大朝会),长乐未央(日常)。而对皇后则说:愿皇后千秋万岁,长生无极。


          IP属地:河南5楼2025-01-17 17:56
          回复
            汉代“朕”这个称谓一般是在大朝和诏书里出现,属于书面语言。私底下皇帝也和普通人一样用“我”“吾”自称。“朕”这个称谓在汉代不仅皇帝能用,太后、皇后也可以用。在出土文字中就有吕、窦两位汉朝太后当政时所发布的诏书皆称朕。同时代皇帝诏书上一般都自称“予”。


            IP属地:河南6楼2025-01-17 18:06
            回复
              议政朝会开始时皇帝抛出议题。提出议点的官员会叙述他的观点。这时提出议点的官员可以随意走动,他的话可以被打断,而且必须回答提问人的问题。但提问人必须坐在自己位子上,不可随意走动,称为“坐而论道”。


              IP属地:河南8楼2025-01-17 18:14
              回复
                汉朝太后或者太皇太后比较正式的自称是“孤”,不过太后和皇太后在平常喜欢自称老身。汉代没有御医、太医甚至御厨这种叫法,在皇宫服务的医生叫侍医。古人认为,寡是至尊之意,并非谦辞。“寡者,为人上者也;众者,为人下者也。”人上人,人数很少,寡也。王侯称寡人在春秋战国时为最盛,凡王侯公卿均可称“寡人”。


                IP属地:河南9楼2025-01-17 22:18
                回复
                  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汉高祖首次使用叔孙通制定的宫廷礼仪进行新年朝会。
                  汉代官员们在放假后一般都要去探视父母,以表示自己的孝道。当时人们认为如果不及时回家,父母一定会很担心,而令父母担心就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IP属地:河南10楼2025-01-17 22:32
                  回复
                    秦末汉初,长安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称为“长安”。汉高祖五年(前202)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秦兴乐宫的基础上由相国萧何主持营造兴建长乐宫。汉高祖七年(前200)又建造未央宫,国都也由栎阳迁移至此。


                    IP属地:河南11楼2025-01-17 22:36
                    回复
                      早在秦始皇在骊山下修建陵墓时,即公元前231年,就在寿陵东北十里左右设置了陵邑——丽邑。通常说汉承秦制,其实汉初很多东西都是向秦代学习。秦始皇开创陵邑的做法,也为西汉王朝所承袭并完善。


                      IP属地:河南12楼2025-01-18 01:35
                      回复
                        西汉前中期在帝陵旁设置陵邑,以保证陵园各项用度及陵区的繁荣。这些后来成为制度沿袭下来。所以西汉前期,建了不少陵邑,而五陵只是比较重要的五座陵邑而已。


                        IP属地:河南13楼2025-01-18 02:01
                        回复
                          长安城里的大贵族及官僚的住宅一般称为“第”或“舍”。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颁布《迁茂陵令》,命令凡是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IP属地:河南14楼2025-01-18 02:04
                          回复
                            西汉中期与晚期的政治中心在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来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三辅中心在诸陵邑,而诸陵邑的中心在杜陵。


                            IP属地:河南15楼2025-01-18 02:09
                            回复
                              杜陵所在位置原来是一片高地,潏、浐两河流经此地,汉代旧名“鸿固原”。汉宣帝少时流落民间,好游于原上。汉宣帝即帝位后,遂在此选择陵地,建造陵园,设置杜陵邑。杜陵邑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陵邑。


                              IP属地:河南16楼2025-01-18 0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