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28贴子:613,585

回复:淮阳演义(2.7)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元朝开辟了由云南直达湖广的“普安道”,这是一条从云南昆明经过贵州黔西、安顺、六盘水,到达湖北恩施的陆路交通线,全长约1500公里,沿途设有许多驿站和寨堡。


IP属地:河南92楼2025-01-19 17:20
回复
    明朝在云贵地区设立了二十多个卫和一百三十多个千户所,驻军达十六万人。军屯的官兵,也是中原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在边疆建立了学校,推行科举制度,宣扬儒家思想,影响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IP属地:河南93楼2025-01-19 17:23
    回复
      明朝大力招徕内地的游民或罪犯,移民到边疆,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和补助,免除三年的赋税,发给耕牛、种子、农具。这些民屯的移民,主要来自四川、江西、湖广等地,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使得边疆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活动,促进了边疆的经济繁荣。


      IP属地:河南94楼2025-01-19 17:24
      回复
        民屯的移民,也是汉族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在边疆建立了家族,编撰了族谱,重视家族教育,弘扬忠孝伦理,影响了当地的社会风气,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


        IP属地:河南95楼2025-01-19 17:25
        回复
          清朝时期,云贵地区的汉族人口达到了三百多万,占总人口的七成以上。清朝大量移民汉族到苗疆地区,与苗族人民共同居住、耕作,形成了汉族与苗族的混居现象。清廷在西南地区设立州县,派遣官员,驻兵屯田,开垦荒地,建立驿站,修筑道路,将其纳入国家的行政管理之下。


          IP属地:河南96楼2025-01-19 17:32
          回复
            司马迁创立了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体裁。《史记》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组成,其中本纪、世家、列传记载帝王、诸侯卿相及各色人等的事迹,构成《史记》的主体,130卷中占112卷。
            唐代朝廷设立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至清沿袭不变,负责前代史的修撰。乾隆钦定历代正史为《二十四史》。民国加《新元史》为《二十五史》,后又加《清史稿》为《二十六史》,构成五千年文明史的完整记录。


            IP属地:河南97楼2025-01-19 20:43
            回复
              先秦已有按编年顺序记载帝王事迹的“本纪”名目,《史记·大宛列传》赞中司马迁就言见过《禹本纪》。《秦本纪》记秦统一前的历史,《秦始皇本纪》按嬴政生平着重记秦统一的历史过程。诸侯国中惟独将秦列本纪,其余列世家,因为秦继周担当了统一天下的角色。


              IP属地:河南98楼2025-01-19 20:58
              回复
                表因其直观、简捷的形式能将头绪繁多的史实表述清楚,既能纵向反映各自过程,又能横向反映相互间联系。表能沟通纪、传间的联系。纪、传为人物传记,人物之间、事件之间的联系不甚紧密,表以时间顺序排列,某种程序上反映人物及事件间关联。


                IP属地:河南99楼2025-01-19 20:59
                回复
                  “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针对纪传中无法系统记述朝章典制而设立。以“书”为名,出自司马迁首创。《史记》“世家”记载诸侯王的事迹,与帝王本纪有别,以示君臣尊卑之分。班固《汉书》将世家合于列传之中,后世遂无此名目。


                  IP属地:河南100楼2025-01-20 00:46
                  回复
                    《史记》有三十世家,以秦为界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先秦诸侯世家,后一部分记秦以后王侯卿相。将记述人物事迹的文献称“传”,始自司马迁。此前“传”为注释之称,如《春秋》“三传”等。所谓“列传”,是说明传记之多。


                    IP属地:河南101楼2025-01-20 0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