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28贴子:613,595

回复:淮阳演义(2.7)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说汉武帝刘彻巡狩路过河间,有“望气者”对汉武帝说此地有奇女,汉武帝立即下诏派人寻找。果然随行官员就找到一位年轻漂亮的赵氏女子。据说此女天生双手握成拳状,虽年已10多岁,但依然不能伸开。
汉武帝伸出双手将这女子手轻轻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开,在手掌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玉钩。随后,汉武帝命人将此女扶入随行的轺车,将其带回宫中。此女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武帝还专门为她建立了一座钩弋宫,封为钩弋夫人。后来钩弋夫人生了汉昭帝刘弗陵。


IP属地:河南47楼2025-01-18 22:51
回复
    南北军就是西汉初设置在长安城内的禁卫军。南军驻扎在长安城南的未央宫内,北军驻扎在长安城北。北军的最高指挥是中尉(汉武帝时改称执金吾),担负的职责是守卫都城长安和三辅地区。西汉时南军由卫士组成,总数一两万人。北军则有数万人,成为护卫和稳定京城秩序的重要力量。如吕后死后,周勃掌握北军。


    IP属地:河南48楼2025-01-18 22:59
    回复
      汉初一名成年奴仆价值一万至两万钱,马每匹约六干钱,牛每头二千至三千钱。
      汉昭帝时期外戚霍光为顾命大臣,总领禁卫军系统,开启了外戚控制禁卫军乃至朝政的先河。从此,外戚专权成为两汉王朝的常态。


      IP属地:河南49楼2025-01-18 23:02
      回复
        中国水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570年,楚国在讨伐吴国的战争中,用水军攻陷了吴国重镇芜湖。
        有关昆明池的由来,目前学界普遍的观点是:昆明池最初开凿是汉武帝为攻打昆明国而训练水师,昆明池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IP属地:河南50楼2025-01-18 23:59
        回复
          西汉建立起了一支拥有4000余艘战船,20多万水兵的楼船军。除了昆明池,西汉还有很多海军基地,皆驻扎在沿江傍海各个要地,属于所在郡守统辖。西汉水师的主要基地有豫章(江西南昌)、浔阳(江西九江一带)、庐江(安徽安庆)、会稽(绍兴)、句章(宁波余姚钱塘江口杭州湾处)、博昌(山东滨州博兴入莱州湾处)等处。


          IP属地:河南51楼2025-01-19 00:15
          回复
            汉武帝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完成了对东瓯、闽越、南越等地方封建割据政权的统一,巩固了海疆,为东南与南方沿海航路的畅通打下了基础,从而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庐江郡设有楼船官,负责军民船只的制造。


            IP属地:河南52楼2025-01-19 00:18
            回复
              西周时期,征收军事物资称“赋”,征收土产物资称“税”。契税产生于东晋。东晋年间,朝廷规定凡是进行奴婢、牛马、田宅等重大交易时,当事人双方都应当立有契约文券,而朝廷会根据文券上所标注金额的4%抽税入官。


              IP属地:河南53楼2025-01-19 00:38
              回复
                刘邦一次就给陈平四万斤黄金,让他自由支配,用以收买项羽部下。削平诸吕后,周勃以首功得任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陈平以次功任左丞相,赐金一千斤。汉武帝年间征讨匈奴时,赏赐有功将士的黄金也曾一次“五十万金”。


                IP属地:河南54楼2025-01-19 00:40
                回复
                  王保顶《前四史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
                  据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叙述,其祖先远溯到颛顼时代为掌管星象历法的重、黎氏。颛顼之时,重为南正,黎为北正,“正”即长官。南正为天官,掌观星象、定历法;北正为地官,执掌农事。周宣王时,重黎的后人程伯休甫军功显赫,为司马,于是居官为姓,称司马氏,世为周室太史。


                  IP属地:河南55楼2025-01-19 04:28
                  回复
                    诸葛文《图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黄山书社,2012年)
                    司马炎即位后大封功臣,许多世家大族都被封为公侯。短短几年间,晋武帝共封了57个王,500多个公侯。司马炎在即位的第一年,就下诏让已为陈留王的魏帝出行时使用天子旌旗,郊祀天地礼乐制度全部都与魏国时期一样,上书不称臣。


                    IP属地:河南56楼2025-01-19 04:44
                    回复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章)
                      太和九年(485年),北魏颁布了均田令,把北方在长期战乱中荒芜的土地分给贫民。北魏原都平城,依重六镇,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南轻北,六镇甚至成了发配罪犯的地方。各种社会矛盾集结在一起,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爆发了六镇起义。由此开始,各地的起义屡仆屡起,前后延续了八年之久。


                      IP属地:河南57楼2025-01-19 04:58
                      回复
                        汉代的一斤约合现在250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黄金宣布为法定货币。据相关史料,汉武帝年间皇室储藏的黄金,就达到了全国黄金总量的一半。汉代把黄金、白银、铜皆称为“金”。称铜为金也是古来有之,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金”文,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造的“金人”。


                        IP属地:河南58楼2025-01-19 05:51
                        回复
                          中国古代的官铸铜钱,在明代嘉靖以前主要原料是青铜和铅。嘉靖二十三年(1553)以后,才改用黄铜。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汉代所谓赤金就是丹阳铜。汉代铜镜铭文中就有“汉有善铜出丹阳”字样。丹阳是汉代的丹阳郡,即今天的安徽铜陵一带,是自古就有的优质铜产区。


                          IP属地:河南59楼2025-01-19 05:54
                          回复
                            西汉七国之乱时,大将军窦婴受命出征,汉景帝赏他一千斤黄金。窦婴却丝毫不取,公开摆在办公室门口,让麾下军官随便取用。黄金作为汉代法定货币之一,主要用于赏赐、馈赠、祭祀、赎罪、买爵、军事支出等大宗交易。因为在大宗交易中,黄金更为方便。


                            IP属地:河南60楼2025-01-19 05:57
                            回复
                              西汉政府掌握了金矿资源,专门设置金官,官署在桂阳郡(今湖南郴州市桂阳县宝山国家矿山公园),掌金、银、铜、铅、铁(古谓“五色之金”)等多种金属矿产开采及冶铸,是朝廷直接管辖的县级行政机构。


                              IP属地:河南61楼2025-01-19 06: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