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80,701贴子:16,765,693

回复:生活,细微与关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讨厌、躲避某个对象;
这心态被自己视为不正常,于是想办法远离它;
这状态让自己蔑视自己,所以要使劲逃离;
这逃离总是存在,这个进程让你觉得耻辱,非抛弃掉不可;
联想到生活里别的类似遭遇,耻辱倍增,情绪更焦躁,更不可忍受;
为啥我活成了这副窝囊样?你没法面对如此的自我,只想狠狠扭过头去;
接下来,你这个人的存在还有意思吗?也许一个可怕念头撞了过来。心情不佳倒是次要的。
说回来,拒绝某物的心情难免,但你可以建立对由此而来的所有发展的敏感,好好掂量其中的意味。
有用吗?不知道,试试好了。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90楼2022-10-26 11:57
回复
    老葛要跟家人出门,可他还在吃面条,慢条斯理的,被训斥了。
    很不爽,来个对抗行不行?想着想着,动作更慢了。
    筷子夹起一粒豆子,像是正在思考什么,缓缓放进嘴里。再来一粒,一粒,从容不迫。
    筷子对准面条,本来可以一下夹起好几根送进嘴里,现在他要一根一根来。保持间隔,悠哉悠哉。
    一块白菜到了嘴边,可以马上塞进去,可他用门牙咬成两段,把一半放回碗里。
    留下来的,本来牙齿的两个动作就能弄下去,可他轻咬一下,停住,左顾右盼,然后再来一下。
    又停留,让时间再长些,这期间动动屁股,像是坐得不舒服。
    再咬了一下,带着停顿站起来,走到落地窗前,看着外面风景,呼吸松弛,再慢慢来两三个操作,直到跟这小块白菜最终告别。
    继续吃,时间随便用,重要的是拖延。
    吃不完会怎样?那就不吃了呗,有啥了不起的。
    终于结束了。他收拾完,跟家人走出家门,一股清新空气拂面而来,这是专为我备的,不是吗?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91楼2022-10-27 06:34
    回复
      拖延,这是生活里最美妙的字眼,虽然你从没这样说过。
      你去坐公交,车已经到了面前。这时候要你欣赏这两个字,当然不可能。
      你用大火炒肉,肉已经熟了。此刻想的只是赶紧出锅,当然也容不得拖延。
      这样的当然步步扩展,流向整个生活,占领每个场合与时机。一直以来你就适应这个,也没啥奇怪的。
      拖延会造成麻烦,但你不能做个向它屈服的人,这成了你稳固的意识和情感要求,随时体现出来。
      很多时候你着急上火,迫切地行动,不是因为怕要做的事搞砸了,只是不愿在这方面背叛自己,哪怕事情没那么紧急。
      拖延有害,于是容忍它就被视为不对自己负责。所以你一旦遇事就需要着急,如此安抚自己,尽管慢点也没啥。
      你做事积极,在自己的和别人这样的表现中常常收到肯定和安慰。这也成为稳固的常态。要你改变就更不可能了。
      更进一步,你这从不拖延的形象能被众人所称赞,能借此取悦于需要取悦的人。你的常态更稳了。
      当然你往往看不到或不承认这些,即使是面对自己。这种紧急事还要拖?这怎么行?这话在你脑子里回荡,经常的。


      IP属地:贵州392楼2022-10-27 09:47
      回复
        一事重要,所以要赶紧办。所以有了“要紧事”的说法——要和紧这两个不同概念合体。
        于是,遇到要事决不可拖延,逐渐成为潜意识,在生活里时时处处体现。
        反过来,紧迫感成了人认定事物重要的缘由。很多时候并非利害本身,而是这股子冲动在背后推你。你的态度在心里抬举了某个东西。在必须抓紧的压力下,很难轻视它。你从不怀疑这逻辑的合理性。
        渐渐地,你被畏惧拖延的情结所绑架,陷入一件件事构成的、匆匆忙忙的生活之流之中,苦不堪言。你要反抗,拖延是你的武器。
        你终于明白,事情本身与你对它的心态虽然缠得紧,但可以且应当被分开看。重要的是,你没有必要把支配自己情绪和思考的权利交给事物本身,你的自由高于自己的对象。你需要无限性。
        如此,你就会彻底疏远它?你的利益和欲望不允许。而且,自由包括你返回它的机会,你当然明白。
        你争取拖延机会。要是得逞,外力任由自己拖延,你恰恰谨慎起来。当然还有下一个回合,再下一个。


        IP属地:贵州395楼2022-10-27 14:48
        回复
          要事和紧迫的事,你可以把二者看成一回事,但你不妨问问自己:
          这件事有紧迫性,就意味着时时把这放在凸出位置,什么都让道?
          即使要这样,从一开始就拿出全力,从头到尾,没必要吧?
          你确认,发现或创造一个让自己拖延的缝隙,绝无可能?
          要是有幸得到了,后面再来一个或几个,肯定办不到吗?
          要使劲,也不至于整个人都如此,连脚趾头都抓紧吧?
          某些细小的懈怠、偷懒机会,你真的不打算给自己?
          让你有机会跟自己的执着干一仗,你愿意吗?
          每当要冲刺时,按捺不住急躁时,可以进行这样的对话,很奇妙的。
          为啥有时人会疲惫不堪,几乎要倒下?因为你隐隐知道这些问题存在,就是不敢让自己回答,你怕。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96楼2022-10-27 15:27
          回复
            人总是害怕某些对自己有意义的问题,没错。
            他了解什么与这问题的出现有关,于是明里暗里遮掩这东西,或把它除掉。
            很多时候关乎行动。他一旦做某事那问题就会来临,所以他尽量不出手。
            如果你问他:一个小小的、轻巧的问题如何?不行,它会带来一长串的、更不好对付的。意识到这个,他就更不干了。
            长长的一串,广泛地涉及生活细节,惠及生存的宏观和长远,难道不更有吸引他的力量?他装作没听见,那一步就是不迈出去。
            咬住这点容易,他就守住这坚持,别的不管。
            你向他更用心、更细致地论述这点,结果更糟。
            所以,你要是打算做什么,要意识到这点——准备迎接后续的、严峻的精神挑战。谁都不更坚强。
            那个跳楼的人本来可以获救的,但以后的严峻存在,特别是精神上的他受不了,所以坚决去死。
            其实他可以预先避免——好好应对生活的难题,那些本来简单得多的。这机会被错过了。
            你呢?


            IP属地:贵州397楼2022-10-27 16:28
            回复
              人免不了要躲避问题,可越躲越多,越不好对付,于是越害怕面对。反之也是,这是个残酷的轮回,没有止境。
              现在你需要躲避这躲避造成的麻烦,种种不安,然而这同样难,而且后面这个也是同样的命运。
              再躲,再来,这条绝望之路就这样走下去。生活只剩下可悲的躲避了。
              然而自由始终在,你重返理智的门一直为你开着。任何节点都是逆境重生的起点,只要自己够敏感、自觉。
              完了?没有。一旦开始面对解放,你重大的、没法忽视的任务就摆在眼前——担起后面将要出现的、源源而来的、难度逐渐增加的挑战。
              被吓着没有?也许,你开始懊悔,还不如继续躲闪呢。更糟的是,想回也回不去了。
              要是一开始改变时你就能预见到这些,你还会争取吗?
              自由,真不是个东西。是不是?


              IP属地:贵州398楼2022-10-28 07:44
              回复
                人害怕问题,是不知该如何回答,畏惧答不好。其实问题的价值并非是怎样回答,不是某种质量的答复,而是问题的存在本身,是人对这存在的尊重,跟它的共处,以及这些给其生活带来的一切。当人进入回答时,真正的价值就在于表现了接受这些的诚意。同理,如果你拒绝回答,表达出来的是不愿承认这些价值,缺乏这尊重。


                IP属地:贵州399楼2022-10-28 08:43
                回复
                  有一项任务,你活着的每一刻都必须执行:寻找或创造新的存在方式,使自己的新鲜、敏捷、活力在当下表现出来。对此你务必要有足够的警醒和热情。
                  很多时候你慵懒,或身体不适,似乎没有完成这任务的动力,有理由暂时搁置努力。这正是检验你这一理念的机会。若有幸通过,你会发现这些感觉都是假相,不难超越。一旦甩掉它们,把自己调动起来,生命所期待的那种方式就会油然而生,一个个奇妙的、有用的点子向自己跑来,毫不费力。


                  IP属地:贵州400楼2022-10-28 22:37
                  回复
                    一般情况下,拖延自然不是好事。面对一件事,你注意到的是该不该拖,怎么做对己有利。其实最该注意的是自己的潜意识——影响选择的撕裂。
                    什么是拖延?有个正当的目标等你赶紧跨步,而你却不动。这两者针锋相对,构成张力。只要你打定主意拖延,前者越是应该,后者就越是要死扛。反之,你越是拒绝前进,那个正当性越是被压抑,恰恰更要冒出来。
                    那个正当性一直存在,不会消失。被压抑造成了内在的不安和反抗,要通过着急表现出来,而这冲动包含危险,可能适得其反。
                    选择着急还是拖延,在你看来取决于谁的理由更占上风。似乎只能这样想。同一件事上,你可以使用不同的视角。有时候只是在这选择上纠结。
                    也许选择能很快跳过。这让你更相信这个应对模式,以后更不会怀疑它。
                    你的拖延看起来是针对某个目标,要与之拉开距离,其实对的是着急的可能,避免自己落入其中。同样,你着急上火的背后,不过是拖延对自己的威胁。
                    有时候,这两者之一让你难受,是这情绪支配自己作出选择,动作果断,而非事情本身。
                    然而诡异的是,恰恰是拖延让着急非来不可。越是拖延,这个结果越是挡不住。反过来也是。生活用一方的肆虐来惩罚人对另一方的偏爱,弥补另一方给自己制造的不幸。
                    这些都常见。糟糕的是你不易从这折腾中跑出来。你只是像只懦弱的猎物,在猛兽一次次的追击中仓皇逃跑,没有止境。


                    IP属地:贵州401楼2022-10-29 10:15
                    回复
                      每一次拖延或着急都是救赎的机会,但你让它们一回回溜过去。
                      你可以不是被追击的猎物,你是有智慧、有主动性的人。这智慧首先用于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受打击或慌乱正是可利用的好机会。
                      无论是拖延还是着急,都是生命的不甘,人借助于某种发力来对抗无法支配的外力,争取主导权。这就是拖延和着急的真正价值。
                      所以拖延的敌人并非着急,反过来也是。换言之,虽然对方的强劲是本方动作的缘起,但人应当看到的是对方背后的、对自己主体性的蔑视,并对此作出反应。
                      可你想不到这点,若它们没有造成实际危害,你就心安,以后再来;如果惹了麻烦,只会要自己未来谨慎些,尽管未必有用。
                      你还让两者敌对。有时候故意拖延,不为别的,就是惩罚曾经着急的自己,吓唬现在的你,让你不敢着急。有时候作出急切姿态,是由于过去拖延过,要防止那个自己重来。
                      有时你会反过来,让二者相互安抚。因拖延坏了事,你后来变得着急,似乎自己就需要这个。同样,若着急给你砸了锅,接下来做事就慢吞吞。你一直在这路上,难得从矫枉过正中解脱。


                      IP属地:贵州403楼2022-10-29 16:44
                      回复
                        拖延和着急的撕裂,这个张力你要如何面对?
                        你不能陷进去,被它缠住,要做局势的主导者。你施展力量的余地很宽。
                        带着主体的、超越的眼光,接受每一方的存在。无论是拖延还是着急,都不能视为生活的麻烦,无须逃避,而应该正视,寻找其值得尊重的价值。
                        这样的眼光下,双方的撕裂也得到接纳与尊重。这张力来自生命的活跃,也促进它。当然要担起并不容易,但这承担也体现你的活力。你不会拒绝。
                        重要的是,你有与之打交道的主动。你可以设法弱化其中之一,从而弱化另一方,从而使撕裂处于温和状态,张力的强度有所收敛。你的主体性不被这张力所伤。
                        你也能容许张力的膨胀。这当然是对自己的威胁,而活力的张扬,被利用的机会就在其中。你稳稳担起它,也把主体性凸显出来。
                        重要的是张力的现状,而是其变化的趋势——向弱或增强。你有足够的敏锐和力量,帮助自己觉察和干预、有意利用所有相关变化。
                        张力是每个事物的根本,也是人与任何对象的关系的基础。你必须好好站稳超越者、主导者的位置,借此造福于自己。


                        IP属地:贵州404楼2022-10-29 20:21
                        回复
                          珍惜活力,你会把它放在生活的最高位置。例如,用活力来定义一切
                          你活多久,这句话被替换成:你身心的活跃能保持多久?
                          某个东西在你手上能存在的时间,现在要说你在此物上的活力保持的时间。
                          某个对象始终激发你生命的活力,说的是你多爱某个对象,这爱的稳固、长久。
                          某个关系让你生机勃勃,指的是这关系不错。
                          如此等等,这些话都能反过来说。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05楼2022-10-30 04:23
                          回复
                            你跟别人,你的此刻与其他时刻,此事上的你与其他场合的你,不妨寻找所有对照中的一致性。
                            你这样活,别人是否也这样活?你不知自己该怎么活,可否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
                            用此刻解释其他时候,反过来也行。
                            这场合的自己倒霉,其他场合就不会?别的事情你不顺,这件事的逆境是不是就能坦然了
                            那个时候、那件事上你干得漂亮,这时候、这事上就没有理由窝囊,对吗?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06楼2022-10-30 06:45
                            回复
                              含苞待放,这境界处处有,可你珍惜吗?
                              体力最佳,能够放纵时;事情干得漂亮,马上就能更上一层楼时;感觉最棒,空虚和无聊还没到来时;说说了一半,意犹未尽时;某个奇妙点子刚刚记下来,呼之欲出时;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时,等等。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07楼2022-10-30 07:03
                              回复